【中国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探析:以叶问3为例6500字(论文)】_第1页
【中国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探析:以叶问3为例6500字(论文)】_第2页
【中国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探析:以叶问3为例6500字(论文)】_第3页
【中国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探析:以叶问3为例6500字(论文)】_第4页
【中国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探析:以叶问3为例65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分析—以《叶问3》为例目录TOC\o"1-3"\h\u7008一、绪论 132239(一)研究背景 125824(二)研究意义 128449(三)研究现状 24685二、贺岁片电影的概述 29583(一)贺岁片电影的定义 228359(二)贺岁片电影的特征 224697(三)中国贺岁片的历程 324676三、浅析中国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以《叶问3》为例 326381(一)电影《叶问3》概述 328552(二)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 4127041.贺岁电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415172.贺岁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产物 4291163.贺岁电影很好转换了电影文化产品和大众心理需求间的契合度 427814.贺岁电影给本土电影的生产带来了非常大促进作用 49662四、对贺岁档电影的思考 428283(一)“贺岁档”繁荣凸显影院淡季黯淡 49109(二)国内电影市场与国外发达市场差距显著 51030五、总结 56752参考文献 7

内容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长期委靡的中国电影市场,大陆电影人以贺岁片这一源自西方和香港电影市场中比较成熟的电影类别做了事实上的努力,以冯小刚电影为代表的一系列贺岁影片都保持了极高的票房,掀起了内地拍摄贺岁片的热潮,为中国商业电影和产业化道路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过年电视看春晚,电影看贺岁片”成为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的一种文化消费习惯。贺岁档期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档期。“贺岁”己经成为九十年代至今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国产贺岁片以“突围、救市”的姿态诞生于中国电影市场,虽然有关贺岁片的定义至今争论不休,但毋庸置疑的是国产贺岁片见证了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营销历程,国产贺岁市场营销代表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营销水平。从当初中小成本电影的异军突起到如今大片贺岁的市场繁荣,中国国产贺岁片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元的十年历程,目前大家对贺岁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电影影片本身的分析与评论,面对着国产贺岁十年以来上演的一次次的票房神话,我们不得不认真考量国产贺岁片营销十年的点点滴滴,这无疑是对我国屠弱的电影营销市场具有这举足轻重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关键词:贺岁电影发展趋势《叶问3》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贺岁档期已是年度电影第一大档期,目前50余部电影拥挤争夺2009年到2010年的贺岁档热潮,引发人们关于贺岁电影是是非非的议论。贺岁片曾在此前的2008至2009年贺岁档期形成引人注目的现象,那时的贺岁档票房火爆,强烈冲击着人们观影习惯。最早的贺岁档期限于春节时期,随着中国电影的升温,贺岁前伸到圣诞、元旦前后,贺岁片意识更是在12月前就形成,影片争夺日渐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影已经离不开贺岁电影,不仅是其具有年度1/3票房的显赫功绩,还因为其对于中国文化主流影像建设的价值越发重要。但当下盛大的贺岁浪潮却显露出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在好莱坞不断拓展想象力和技术支持的面前,在大众越来越提升的文化心理需要面前,没有创造意识、低就陈俗娱乐、缺乏意义价值的贺岁电影,遭遇昙花一现的处境也并非危言耸听。目前关于大陆贺岁片的研究一般主要集中于贺岁片的概念界定、操作模式和电影文木分析等三个领域,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但着眼于贺岁片的品牌塑造、价值判断和产业发展以及贺岁品牌对中国影视市场化和产业化培育的启示层面的研究目前尚属不多。笔者认为,加强对这一文化品牌的研究和剖析,无论是对国产影视的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均有着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为此,本文将以贺岁片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对其电影特色进行全方位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将着眼于其品牌塑造、价值判断以及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以《叶问3》为例,研究贺岁电影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二)研究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论述能够达到以下研究目的:一、对贺岁片进行历史梳理和准确定位,形成统一认识,为学术界更系统的研究贺岁片提供参考价值。二、对贺岁片电影特色及品牌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在丰富冯小刚电影研究内容的同时,力求探析出其背后所呈现的文化消费规律。三、探究贺岁片的成功个案对于中国影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为中国影视业的市场化培育和产业化发展提出可行性的探讨和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促进国产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和繁荣壮大。贺岁片对中国电影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诞生于中国电影最为艰难、票房收入最不景气的时期并发展成为了国产电影的中坚力量。贺岁片为中国影视的市场化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并为电影将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的结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影已经离不开贺岁电影,可以说从贺岁片的成功中,我们的影视业发现了新的希望—它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叙述模式,新的画面语言,新的制作和发行方式。中国电影在一步步的摸索和发展中终于探索出了市场和工业产品相结合的形式。它带给国产影视的积极贡献在于:曾经作为影视艺术敌对力量的商业元素,在今天终于成为一个相对积极的促进力量。同时,在历尽十多年的风雨之后,贺岁片市场也己经发展成为中国电影每年最重要的档期。我们认为贺岁品牌的出现和成功不仅给中国影视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板和范例,更多的是也让国产影视业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和局限并为其市场化及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曙光!(三)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于贺岁片的研究一般都是集中在对冯小刚的电影研究基础之上,而且大多是分析贺岁电影影片的本身,很少从营销的角度对贺岁片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国产贺岁十年营销历程的总结分析可谓少之又少,而在电影营销方面,大部分学者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讨论电影的产业化,(如:黄升民,周艳,《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中信出版社,2003年8月)在电影营销方面要么过于宏观立足于史学的角度梳理中国电影市场的营销脉络,(如:黄一峰,《电影市场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月;于丽,《电影市场营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6月)要么但从个别的影片入手分析单片的营销效果,而且大多都是在研究国外的电影营销模式,尤其是对好莱坞的研究,(如:何健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10月;谷淞,《好莱坞营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1月)。对国产电影市场营销现状的分析也是建立在对好莱坞营销模式的简单模仿与借鉴,而且都是理论先行,很少选择一个时间段,在总结中国电影营销现状的基础上,由实践付诸理论。大多学者都在强调中国电影应该走产业化之路,但并没有回答电影的产业化运作究竟是什么,电影市场的营销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的问题。更有甚者将电影的商业运作误解为商业炒作,或者是简单地等同于整合营销传播,缺乏对电影商业化运作规律系统而深入的剖析。在这方面,贾虹琳,《电影营销》,中国广播出版社,1999年9月,开启了中国电影市场营销的系统研究之先河。但此书也过去繁琐,全面而缺乏针对性。二、贺岁片电影的概述(一)贺岁片电影的定义“贺岁”是一个表示时问概念的词。在中国旧时的梨园有个传统,在年关岁末之时,众多的名角儿一定要聚集在一起,来一出大戏,以感谢戏迷们多年的厚爱,戏的内容也大多是吉祥喜庆之类。各位角儿都使出看家的本领,倾力出演。这场应节的大戏唱做之佳、场面之盛,为一年之最。出演“贺岁大戏”的艺人们对观众也是源自心底的感激和酬谢,因此他们不仅比平日演得卖力,而且票价还减半,深受戏迷们的喜欢。在中国大陆,贺岁电影是指利用元旦和春节这一特定的放映档期进行市场营销的电影业态。跟元旦和春节的喜庆氛围相吻合,贺岁电影大多以喜剧片的类型样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由于各种原因,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大陆贺岁电影迟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得以在欧美和港、台电影的压迫和启发下全面展开。(二)贺岁片电影的特征虽说所有的商业电影在推出市场的时候都会考虑档期,但只有少部分的电影是在编写剧本的阶段就去想应节的事。情人节看爱情片自然不错,但2月14日那天以外难道就不能看爱情片了吗?贺岁电影则不然,从片名(例如《给你道喜了》)到色调(又红又金的服装和美术),从剧情(不是喜剧就是闹剧)到演员阵容(尽量的明星大腕),完完全全就是为了给中国观众在年假里看的。春节一过,它们就成了普通不过的烂俗的喜剧片。从艺术的角度要求,贺岁片是垃圾。饱读文化研究理论,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更不齿于贺岁片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身体歧视。但贺岁片却是最有中国传统民俗戏剧味道的类型电影。台湾历史学家李孝梯在《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里,引用了俄罗斯思想家巴赫汀(<MikhailBakhtin)研究中古欧洲民问文化的结果,说明清二代的民俗戏剧喜欢拿肥胖、大脚、丑妇和男色来开玩笑,把所有世俗社会里不合常规的行为和不端正的品质,通通化作虚构的舞台上戏谑搞笑的素材。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宜以现实生活中的批判眼光观之,而要理解在看戏的我们笑闹过后,百姓可能用一种宽容、承认现实的态度,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造化。过年看贺岁片就像东北老乡看二人转,看的时候身心松弛,看完之后未必立刻道德败坏。因为贺岁片本就是一种为老百姓在春节期问提供娱乐的一种大众消费电影。(三)中国贺岁片的历程电影贺岁萌芽期。“电影贺岁的真正起源则要追溯至1914年元旦,上海东京活动影戏园上演了影片《潜入深海》、《传氏留意嬉言》、《侦探奇案》,爱伦活动影戏园也有影片上演。”电影贺岁发展期。1922-1949年我国大陆地区在春节期间上映了大批的电影,在这期间,类似于如今贺岁片的电影开始出现。上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摇篮,其较为繁荣的经济成为电影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明星公司、天一公司等知名电影公司将国产电影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电影贺岁萎缩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影的商业属性和娱乐属性都处于休眠状态,电影被当作政治的宣传工具,政治属性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商业属性的被压制使得电影贺岁的传统也被相应搁置起来。电影贺岁探索期。首先是中小成本时期。1997年12月24日,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作为内地电影的第一部“贺岁片”亮相北京,这部讲述梦想与现实之间可怜又可笑的贺岁片备受国人喜爱,当年便创下了3600万元的全国票房,给国产电影打了一强心针。最后是国人贺岁传统的回归。中国人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节日数量多,内容多样,国人的“节庆”意识向来十分浓厚,除了特有的目的之外,节庆还是缓解日常单调生活的特殊时空,有着独特的意义。三、浅析中国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以《叶问3》为例(一)电影《叶问3》概述1959年,叶问与张永成将大儿子叶准送回广东,小儿子叶正继续在香港读书。在与马鲸笙与其老板所带领的帮派抗争的过程中,叶问带领着自己的弟子保卫了小学,并结识了依靠拉车和在地下赌场斗武为生的张天志,二人惺惺相惜。此时,自称“咏春正宗”的张天志却向叶问公开宣战,要为自己新开的武馆争取名誉。可是张永成突然病危,让叶问不得不肩负起照顾妻儿的责任。面对家庭和武术,叶问应战张天志,夺回属于他“咏春正宗”的头衔,之后叶问潜心研究武学,授徒传拳,成为一代宗师。(二)当代贺岁电影的发展趋势1.贺岁电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对于过去电影来说,没有市场概念的时候不可能产生贺岁片。11年前从香港引进贺岁片概念,而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概念。贺岁创作的出现,说明中国从计划经济年代走向市场经济年代。2.贺岁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中国电影开始适应中国观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标志人物是冯小刚,冯小刚是一个深谙大众文化的导演,创作也暗合了大众文化的潮流而能保持个性。贺岁片符合大众需求,证明中国更开放了,更走向市场经济之路。3.贺岁电影很好转换了电影文化产品和大众心理需求间的契合度贺岁电影很好地转换了电影文化产品和大众心理需求间的契合度,蓬勃发展自有合理性。显然,贺岁电影改变了电影艺术孤高在上的表现,实现了适应观众心理和寻求娱乐的心理。可以说,贺岁电影带来了中国电影文化的普及,对于中国电影文化的地位有了认知性的变化,看电影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贺岁热情带来电影文化的普及和国产电影占有率的提高。4.贺岁电影给本土电影的生产带来了非常大促进作用贺岁电影还给本土电影的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电影有生产才能有回报,从旧电影时代多观望而没回报,到市场时代注重投入产出,生产热情和数量增加,带来数量增长基础上更多更好的质量创作,有利于多样风格电影创作的实现。贺岁电影发展的历史恰好折射出中国电影逐渐从低谷走向现在蓬勃的局面,连续6年国产影片的票房占据大半江山更是明证。四、对贺岁档电影的思考(一)“贺岁档”繁荣凸显影院淡季黯淡在全年的时间里,电影市场冷热小均现象严重,贺岁期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最快的时期,相比而言,暑期档、传统节日档发展速度相对平缓。在商业化的运行方面,其余档期远小如贺岁档成功。2009年的贺岁档吸引了多达50余部国产贺岁电影前来竞争,加上国外大片的强势介入,对于如此空前的激烈竞争,能够赚钱盈利的影片却屈指可数。2009年全年国产故事影片生产数量高达456部,而绝大部分山于制作成本低根本无法挤入黄金档期。这其中的很多影片实力小俗,但是而对这种残酷的竞争,难免遭遇失利。倘若选择其余非贺岁时期上映,也许效果小凡。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开拓全年的其余档期,暑期档、周末档、传统节日档等等值得进一步开发。(二)国内电影市场与国外发达市场差距显著尽管我国的电影票房市场发展迅速,为全球最有潜力的电影市场,但是同美国好莱坞等国外发达电影市场,国内电影的市场还有明显差距。2008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排行中,中国排在第12位,票房收入为6.2亿美元,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2009年国内电影市场再次高速增长,票房收入超过9亿美元,但这仍然只相当于美国2008年票房总收入的}一分之一,与日本、印度也有显著差距。表12008年中美市场相关指标对比指标中国美国票房总收入(亿美元)6.289.2城镇居民银幕人均占有量(块/百万人)16.75134人均观看电影次数(次/年)0.284.46可见,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与美国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客观上,城镇人均银幕的占有量很少,这导致了很多热映影片出现一票难求的境地,2009年中国银幕增加了600多块,总量超过5300块,但人均数量仍让很低,银幕数量总体上仍然供小应求,影院还应继续扩建。另一方而,主观上,我国内地城镇居民人均每四年才看一次电影,而美国城镇居民人均每年要看四、五次,因此,国内电影市场仍然有很多观众群体值得开发,如果能够进一步吸引城镇居民走入影院,我国电影市场前途无量。五、总结从贺岁电影的兴旺,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值得欣喜和一些问题所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得活跃的生机,尤其是国产票房多年超过进口影片,说明国产电影质量在逐步提高。不只是政府支持,还有大众喜欢,使得文化竞争力在本土增强。中国电影总量上和占有率上增加,无疑是绝大的好事,在好莱坞独大的现实面前,本土电影经济增强和文化增强是应该同步的。不得不承认,随着大众对好莱坞电影新奇度的消失,奇观效应淡漠,中国电影水平和好莱坞电影水平的相对差距缩小,此消彼长应属自然。但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电影,没有创新、扎实的创作,没有独特的东西一样会被人们所厌倦。在贺岁电影已经成为年度电影的风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