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元素化合物复习
【教学目标】
1.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3.以上知识的综合应用。
【知识梳理】
元素化合物的分元素知识点见暑期标课。
知识点一物质类别反应(八框图)
⑨
1.明确金属、碱性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p金属--------——非金属
-F1
爵腐②③蕊骋
_⑧lbATI
碱-------------酸一
___y——L®———
L盐盐
典型例题
一、选择
1.(2013西城期末11)下表中各组物质不够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田盐酸氢氧化钠.
乙>
1甲卜丙
甲乙丙
AA1C13A1A1(OH)3
BA1C13A1(OH)3NaAlO2
CCO2NaHCO3Na2CO3
D
CO2(NH4)2CO3NH3
2.(2015北京二中期中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
生反应的是
WMSlJ甲乙丙
AAlHC1NaOH
BHNO
NH3023
CSiO2NaOHHF
DSO2Ca(OH)2NaHCO3
3.(2012丰台期末12)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则X、Y可能是
①c、co②Aicb、AI(OH)3
③N2、NO④S、SO2
A.①@B.②③
C.③④D.①②④
知识点二元素的价态
1.对于常见元素的常见价态要熟悉。
如Fe常见价,S常见价,N常见价。
2.对于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要熟悉。
典型例题
一、选择
1.(2015顺义一模II)CIO?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还可用于除去水中的CN离子,
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IO?是还原剂
B.1molC1O2转移3mol电子
C.CN离子转化为NO2和CO?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2.(2015海淀期中4)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溶于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Na?。?与CO?反应时,NazCh只作氧化剂
C.SO?使酸性KMnCU溶液褪色,体现了SO?的漂白性
D.浓HNO3与C反应时,体现了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3.(2015东城零模9)向BaCb溶液依次通入气体X和Y,下列各组不会出现沉淀的是
选项
XY
ANH3CO2
BCl2CO2
Cso2NO2
DCl2SO2
4.(2013东城期末11)将SO?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S6气体
品Ba(NO<)J:NaOH和BaCh
红
KMnO4溶
I4分性溶液海液晌混合溶液
液
0cd
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z具有漂白性
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a具有强氧化性
C.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具有还原性
D.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完全溶于稀硝酸
二、填空
1.(2015年朝阳期末19)(12分)SO?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
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SO2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2)可用多种溶液做燃煤烟气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当生成等物质的量NaHSO3
时,两种吸收液体积比v(Na2so3):V(NaOH)=°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后会失效,可将这种失效的溶液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
分反应后过滤,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
(3)甲同学认为BaCb溶液可以做SO?的吸收液。为此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
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Na2so3(固体)+H2so式浓)△Na2s。4+SO2t+H20
反应开始后,A中Na2s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甲同学
认为B中白色沉淀是S0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3,所以BaCb溶液可做S02吸收液。
乙同学认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a,产生BaSC)4的原因是:
①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进入B中与BaCb溶液反应生成BaS04沉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SO?与BaCb溶液不能得到BaSCh沉淀,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做了如下改动并
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ABCDE
反应开始后,A中Na2sCh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
外,未见其它现象;D中红色褪去。
③试管B中试剂是溶液;滴加浓硫酸之前的操作是一
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东城期末19)(10分)澳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化学分析等领域。
(1)海水提澳过程中澳元素的变化如F:
显工显工画巫瓯1
①过程I,海水显碱性,调其pH<3.5后,再通入氯气。
i.通入氯气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调节海水pH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用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是
①过程II,用热空气将澳赶出,再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_B12+_Na2cO3二_NaBrOa+_CC)2+
②过程1H,用硫酸酸化可得母2和NazSCh的混合溶液。
相同条件下,若用盐酸酸化,则所得澳的质量减少,原因是
(2)NaBrQ:是一种分析试剂。向硫酸酸化的Nai溶液中逐滴加入NaBrC)3溶液,当加入
2.6molNaBrO3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溟和碘的存在形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
Bl*2
粒子12103
物质的量/mol0.51.3
则原溶液中Nai的物质的量为moL
3.(2014朝阳期末19)(11分)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Ch溶液与FeCb溶液反应的情况。
步骤操作现象
向2mLimoLl/FeCb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
I
加入一定量的Na2s溶液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1)常温下,FeCb溶液的pH_7(填“V”、">"或"=")。
(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①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0H)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
呈红褐色的原因:。
③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2+
_Fe+_SO3+==_Fe+_SO42-+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Fe?+与SO3?一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03;
2.墨绿色的FeSCh与黄色的FeCb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
(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0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操作现象
II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出现“丁达尔效应“
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g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
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b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操作现象
1
III向1mol-L-的FeCb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IV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II中的红褐色溶液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①经检验步骤III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选用的试剂是一(填字母)。
a-K3[Fe(CN)6]溶液b.KSCN溶液c.KMnCU溶液
②已知H2s是弱酸,请结合电离方程式说明步骤01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知识点三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
一、选择
1.(2014东城期末)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酚歆,溶液变红,证明NazSiCh发生了水解
B.向HC1O溶液中通入SO2,生成H2so4,证明H2SO4的酸性比HC1O强
C.将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
D.将饱和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氯水有漂白性
2.(2013海淀期末12)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A—_c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B-II—D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
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3.(2014东城一模8)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去污力:CO3'+2H2OH2CO3+2OH-
++
B.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4H+NO3—=Ag+NOT++2H2O
C.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2CaCO3+O2+2SO2=2CO2+2CaSO4
2+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HCO3-+Ca+OH-=CaCO3;+H,O
4.(2012西城一模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Na2。2加入H2O中:Na2O2+H2O=2Na+2OH-+O2t
3++
B.向Ab。。/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1+4NH3-H2O=A1O2-+4NH4+2H2O
2++2
C.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CU溶畦中性:Ba4-OH-4-H+SO4-=BaSO4+H2O
+
D.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r+2H+H2O2=I2+2H2O
5.(2013朝阳二模8)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立即把
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则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反应是:CO2+2OH-==CO3-+H2O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1+2OH+2H2。==2A1O<+3H2T
++2
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是:c(Na)+c(H)=c(OH)+C(A1O2)+c(CO3-)
D.如果将CO2换为NH.“浓NaOH溶液换为浓盐酸,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6.(2013西城一模1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加热、蒸干、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能得到
纯净物的是
A.向AlC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B.向Nai和NaBr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b
C.向含ImolNaHCCh溶液中,加入ImolNa?。?粉末
D.向含1molNa2c。3溶液中,加入含ImolHCl的盐酸
二、填空
1.(2013海淀期末16)(共9分)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
色不溶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1)提出假设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猷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
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o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C)3-y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n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气体成分为X
气体点燃火焰
实验in取实验I中的白色不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
溶物,洗涤,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MgCO3
0______
实验IV取实验I中的澄清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存在⑥_____离
向其中加入少量CaCb子
稀溶液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的产物,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白胡喇加_
热产生的气体一
AB
称取实验I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
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g,装置B增重8.8g,试
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
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Mg和NaHC0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西城期末20)(8分)某小组取一定质量的FeSCU固体,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FeSO4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B中有白
①通入一段时间N2,加热
色沉淀,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装置D的
②木条复燃
导管口
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取
③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A中固体,加盐酸
④将③所得溶液滴入D试管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已知:SO2熔点-72℃,沸点-lO'C;SO3熔点16.8C,沸点44.8C。
(1)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过程除产生使木条复燃的气体外,仅由A中固体颜色变化推测,还一定有
气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依据B中的现象,认为FeSO"分解一定有SO3生成。你认为是否正确,原因是
(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
3.(2012海淀期末20)(11分)新型材料纳米a—Fe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可用作高密度磁
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在不同温度下,a—Fe粉与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
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sCU。
(1)甲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a-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证明实验中有氢气产生的现象是.
(2)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a-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①试管a中的物质是o
②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将反应后得到黑色粉末X(假定为均匀的),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
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呈浅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微热
11向实验I中得到的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
振荡
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存在Fe3O4,丰饕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乙同学称取5.60gFe粉,用上图装置反应一段时候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
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6.88g。然后将冷却后的固体物质与足量FeCl.3溶液充分反应,
测定消耗FeCb的物质的量,最终确定产物的成分。若此装置中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
为Fe3O4,贝I]消耗FeCb的物质的量应为mol。
4.(2013朝阳期末16)(12分)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对教材中Fe?+氧化为Fe?+
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Cl?能将Fe?+氧化为Fe3+,那么Br?和酎能否将Fe?+氧化
为Fe3+?
环节一:理论推测
3+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12都可能将Fe?+氧化为Fe,他们思考的依据是
部分同学认为Br?和k都不能将Fe?+氧化为Fe3+,还有同学认为Br?能将Fe?+氧化为Fe3+
而12不能。他们思考的依据是从上到下卤素单质氧化性减弱。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mL稀盐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取上
层清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试管操作现象
①先向试管中加入2mLFeCb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滨水,振荡溶液为黄色
试管
①先向试管中加入2mLFeCb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滨水,振荡溶液为黄色
试管
②先向试管中加入2mLFeCl?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溶液为黄色
试管
环节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1)同学甲认为①中现象说明浸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同学乙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同学甲的结论。请你帮助同学乙完成实验:
实验2:
操作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
(2)该小组同学对②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FeCb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进行实验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操作现象
向试管②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U,充静置后,上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为
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紫色;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
加KSCN溶液现浅红色
同学丙认为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是“可能2”成立,同学丁认为不严谨,于是设计了实验4:
实验4:
操作现象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FeCb溶液,滴加0.5mL静置后,上层液为紫色,下层液几
碘水后,再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乎无色;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没有出现浅红色
你认为实验4设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丁根据实验4现象得出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碘水与FeCh溶液反应的程度很小。
⑶。2、Bgk氧化Fe2+的能力逐渐减弱,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5.(2013朝阳期末18)(12分)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用软镒矿(主要成分MnCL杂
质为铁及铜的化合物等)制备高纯碳酸镒,过程如(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①缓慢向烧瓶中(见右图)通入过量混合气进行'‘浸镒”
操作,主要反应原理为:
SO2+H2O=H2so3
MnC)2+H2sO3=M11SO4+H2O
2+
(铁浸出后,过量的so2会将Fe3+还原为Fe)
②向“浸镒”结束后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纯MnCh粉末。
③再用Na2C()3溶液调节pH为3.5左右,过滤。
④调节滤液pH为6.5〜7.2,加入NH4HCO3,有浅红色的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
得到高纯碳酸镒。
回答:
(1)“浸镒”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的生成,温度对“浸镒”反应的影响如下图,为减
少MnS2O6的生成,“浸镒”的适宜温度是
*
壬
祗
Im
n
图2
(2)查阅表1,③中调pH为3.5时沉淀的主要成分是。②中加入一定量纯MnO2
粉末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生成相应氢氧化物的pH
物质
Fe(OH)3Fe(OH)2Mn(OH)2CU(OH)2
开始沉淀pH2.77.68.34.7
完全沉淀pH3.79.69.86.7
(3)③中所得的滤液中含有C/+,可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除去Cu2+,经过滤,得
到纯净的MnSO4o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MnS的作用
(4)④中加入NH4HCO3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检验④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2西城二模27)(16分)
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E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蒸储水、NaOH固体、MnOo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①甲认为可调节Ki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装置A
中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装置B中的产气量。
②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一(填序号)。
(5)为实现该反应,也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上述装置中虚线框部分,
化合物X为NH4H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4朝阳期末10)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Na2cCh和NaHCCh固体的是
A.分别加热两种固体,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取两种固体溶于水,滴加Ba(OH%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
C.分别取两种固体各1g,滴入几滴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
D,分别取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称重
2.(2012东城期末6)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CO?B.向Ca(OH)2溶液中通入Ch
C.向蒸储水中加入少量金属NaD.向AI2(SO4)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
3.(014海淀期末8)下列实验现象不熊说明相关结论的是
A.将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酸性
B.将金属钠投入冷水中,钠熔为小球,说明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低
C.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D.向A1(OH)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或盐酸,沉淀均消失,说明A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4.(2014东城期末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氯气
B.明矶水解得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C.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D.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以用玻璃容器盛放氢氟酸
二、填空
1.(2014西城期末17)(6分)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从海水中可制取氯、溟、
碘及其化工产品。
(1)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Ck,可将BL转化为Br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用热空气将上述过程中产生的母2吹出,并用浓Na2c。3溶液吸收,生成NaBr、NaBrO3
等;再将混合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Bn,得到Bn的离子方程式是
2.(13朝阳期末15)(10分)某化学小组进行Na2sCh的性质实验探究。
(1)在白色点滴板的八仄c三个凹槽中滴有Na?SC)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①a中实验现象证明Na2SO3具有性。
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中现象(用化学用语及简单文字表述)。
3.(2014朝阳期末15)(11分)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1)SO2可用于工业制Br2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形成硫酸型酸
雨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Na2s0.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o
将烟气通入1.0mol-f'的Na2s。3溶液,溶液pH不断减小。当溶液pH约为6时,吸收SO2
的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吸收剂。
①此时溶液中以的浓度是1则溶液中,
SO3”)0.2mol-L-,C(HSO3)M
由此说明NaHSO3溶液显_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向pH约为6的吸收剂中通入足量的可将其中的NaHSCh转化为两种物质,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4海淀期末16)(12分)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
②NH3的稳定性比PH3—(填写'强”或“弱”八
(2)如下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NaOH固体
FeSCU溶液
表面皿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③FeSO」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
2+
Fe+2NH3H2O==Fe(OH)2;+2NH/和
(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
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中有0.3mol电子发生转
移时,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2014西城期末21)(10分)SO?和NO、都是大气污染物。
(1)空气中的NO?可形成硝酸型酸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利用氨水可以将SO?和NCh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
NOz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一、选择
1.(2015海淀一模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切开金属钠,光亮表面变暗:2Na+O2===Na2O2
3+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A1+3OH===A1(OH)31
△
c.将铁粉与水蒸气共热,产生气体:2Fe+3H2O(g)=Fe2O3+3H2
电解
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产生气体:2NaCl+2H2O=2NaOH+H2t+Cl2T
2.(2014海淀一模7)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解释相关事实的是
OOH
A.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CO2+H2O+^力+HCO;
B.工业上用氧化铝冶炼金属铝:2Al2。3(熔融)需4A1+302T
冰日日幻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C+2H2s(浓)=生2s。2什CO2T+2H2。
+2+
D.金属铜能溶解于稀硝酸:Cu+4H+2NO<-Cu+2NO2t+2H2O
3.(2014东城二模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2
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2AgCI+S'==Ag2S+2C1-
2
B.向NaHCCh溶液中力口入NaOH溶液:HCO3+OH==CO3-+H2O
2++2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H2so4:Ba+OH+H+SO4'==BaSO4l+H2O
+2+
D.向Cu粉中加入过量的浓HNO3:Cu+4H+2NO3'==CU+2NO2T+2H2O
4.(2014朝阳一模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津硼的是
+
A.氨水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H2O^NH4+OH-
B.工业上用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SO2:SO?+OH==HSOJ
C.用烧碱溶液清洗铝表面的氧化膜:2OH-+A12O3=2A1O2+H2O
D.用石灰乳吸收泄漏的氯气:2Ca(OH)2+2C12==CaCl2+Ca(C10)2+2H2O
5.(2012朝阳一模8)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2+
2cH3coOH+CaCOj=Ca+2cH3co+CO2T+H20
B.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产生的硫酸铜,遇到难溶的PbS,慢慢
2+2
转变为铜蓝(CuS):Cu+SO4-+PbS=CuS+PbSO4
c.在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上通过施加适量CaS()4,可降低土壤的碱性:
CaSC)4+Na2cO3=CaCC)31+Na2sO4
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的排放:2CaCO3+O2+2SO2=2CaSO3+2CO2
6.(2012东城二模8)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2+2
A.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Ca+CO3=CaCO,;
B.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pH下降:2H2so3+C>2=2H2s。4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得到胶体: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I
3+
D.石墨电极电解AICI3溶液阴极附近生成沉淀:2A1+6H2O+6e-=2Al(OH)3i+3H2f
7.(2012海淀二模9)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以做氧化剂,又可以作还原剂
B.工业上常以SiO?为原料制取粗硅,这一过程中,硅元素被氧化
C.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反应:CU+H2SO4=CUSO4+H2T
D.亚氨酸可发生分解反应:HCIO2TCIO2T+Cb+H20(未配平),ImolHClOz
分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8.(2012朝阳一模11)常温时,在X的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猷溶液后变红,再加入等体积
的Y的溶液,混合溶液一定显红色的是(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
XY
A氢氧化钢明帆
B醋酸钠醋酸
C碳酸氢钠石灰水
D氢氧化钠硫酸
9.(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场地租赁合同标准版3篇
- 2025年度美发店教育培训股份入股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明代八景图画史料的搜集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资源受限场景的语音情绪状态学习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复杂网络环境的AIGC内容标识机制研究
- 2025年度个人网络虚拟商品购买合同示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美发行业美容仪器研发与销售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精装修房屋智能安防系统版)4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养生项目开发与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与公司间商业借款合同标准版4篇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医药行业2025年策略报告:曙光初现机遇增加
- 开工第一课安全培训内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
-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课件
- 第七讲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天津卷) 含解析
- 医院食材采购与配送实施方案
- 文书模板-护理规培生座谈会记录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手法
- 投饵机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