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1页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2页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3页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4页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氮及其化合物1.氮是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和动植物体内。读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根据氮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表示了两条固氮的途径B.人类活动对氮循环产生影响C.硝酸盐参与到多条氮循环线路中D.动植物体内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2.含N、S元素的纯净物的类一价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e只能表现还原性B.e和g混合能生成fC.d、h的浓溶液久置在空气中质量都增大D.c和水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3.将盛有12mL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A.2mL B.2.4mL C.4mL D.4.8mL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NO2、N2O4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3mol/LA.60mL B.80mL C.100mL5.在加热固体NH4Al(SO4)2·l2H2O时,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点物质为NH4Al(SO4)2,B点物质为Al2(SO4)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O℃~T℃的过程变化是物理变化B.C点物质是工业上冶炼铝的原料C.A→B反应中生成物只有Al2(SO4)3和NH3两种D.Al2(SO4)3能够净水,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Al3++3OH-=A1(OH)3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的是()A.H+、Cl−、Ag+、NO3− B.H+C.Fe3+、SO42−、Na+、Cl− D.Na+7.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和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实验操作(未排序)①将A装置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给A装置中的试管微微加热②将仪器B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③用F装置向E装置中鼓入空气④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仪器B上提⑤反应结束后,再将仪器B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试剂X可以是澄清的石灰水B.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①②④③⑤C.进行操作③后,C装置中白色沉淀溶解生成CaD.当nNO2≥n8.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2→NO2→HNO3→Cu(NO3)2 B.S→SO3→H2SO4→Al2(SO4)3C.Na→Na2O2→NaOH→Na2CO3 D.Si→SiO2→H2SiO3→Na2SiO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氧化物称两性氧化物。B.氨气溶于水主要以NH4+、OH-形式存在。C.卤素单质中:F2只有氧化性,Cl2易液化,Br2易挥发,I2易升华。D.NO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主要原因是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10.下表所示的四组气体中分别与对应的试纸接触,均能使之变蓝的是()湿润的淀粉试纸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湿润的KI淀粉试纸ANO2NH3I2蒸气BI2蒸气HClNO2CBr2蒸气CO2Cl2DI2蒸气NH3O3A.A B.B C.C D.D1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NH3并验证性质的各装置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少量NH3B.装置②中加入CaCl2固体可以干燥NH3C.可用装置③收集NH3D.打开装置④中的止水夹,加热圆底烧瓶可以引发喷泉12.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D.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少量FeNO32溶液变红FeNOB将Cu加入到冷的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再向反应器中加入冷水溶液变蓝反应生成了CuSOC室温下,少量盐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温度上升镁与盐酸反应放热D铝箔插入稀硝酸中无明显现象铝箔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A.A B.B C.C D.D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溶液中:K+、SO42-、Na+B.pH=1的溶液中:

CH3COO−、SO42-、K+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K+、NO3-、COD.加入铝粉能生成氢气的溶液中:Fe2+、Cl-、NO3-、Na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B.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2Fe3++H2O2=O2↑+2H++2Fe2+C.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NO3−+2H+=Cu2++2NO2↑+H2D.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16.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成分之一,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7.(1)Na3P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工业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3)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碳铵(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18.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在化学实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若按照如图图示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Ag和Cu)中分离Au,加入的试剂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9.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有无色和红棕色气体生成

(2)加热条件下铜加入到浓硫酸中(3)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加热(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混合有黄色物质生成20.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以合成氨为基础的传统硝酸生产工艺流程(其中空气等基础原料已略去)。(1)关于合成氨工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固氮方法b.该反应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c.合成的氨气还可以用于化肥工业d.该反应采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与N2化学性质很稳定有关(2)氮氧化装置中,先生成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然后NO被氧化成NO2。(3)吸收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若用Va(4)为实现制硝酸的绿色化改进,技术人员将①分离液态空气、②电解水等工艺整合在上述流程中。请在①、②中任选一种,说明该工艺的产物如何应用于硝酸生产流程:。(5)NH3催化还原氯氧化物技术(S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可用于上述硝酸生产工艺的废气处理,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若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的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1)自来水制备蒸馏水用(填序号,下同)。(2)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用。(3)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固体,选用。22.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O2和N2。(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配平)(2)分析上述反应(是或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果不是,说明原因。参考答案:1.A2.B3.C4.C5.B6.D7.B8.C9.C10.D11.B12.D13.C14.C15.D16.217.Na3PO4=3Na++PO43-2NaCl+2H2O2NaOH+Cl2↑+H2↑2Fe+3Cl22FeCl3NH4HCO3NH3↑+H2O+CO2↑18.浓HNO3Ag+2HNO3(浓)=AgNO3+NO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漏斗、烧杯、玻璃棒19.(1)C+4HNO3(浓)ΔCO2↑+4NO2↑+2H2O(2)Cu+2H2SO4(浓)ΔCuSO4+SO2↑+2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