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一、心理问题 2二、安全问题 3三、成因及对策 4四、干预措施 8第二节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分析 9一、留守产生背景 10二、家庭教养模式 11三、留守儿童现状 11四、现状改变对策 16第三节留守儿童关爱意义及内容 18一、关爱意义 19二、关爱措施 19三、关爱建议 20第四节留守儿童关爱对策建议 21一、摸清状况,用真挚去感动 22二、传递爱心,温暖留守儿童 23三、熏陶他们,理想守住追求 24四、用心说服,引导监护人 25第一节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谋求生计,在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全国妇联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的21.88%。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成长不仅关系到农村家庭的安定团结,而且关系到中国城乡的统筹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情感丰富而脆弱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时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二)情绪失控,容易冲动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三)认知偏差,内心迷茫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二、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网络的普及,各种娱乐场所的兴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一)农村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娱乐城等,对于自制力差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镜头如凶杀、淫秽、暴力等引诱着年幼无知的留守儿童不加分辨地加以效法和模仿,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二)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有的把拐卖或利用农村留守儿童当作谋取钱财的手段,有的把留守女童当作发泄淫欲的对象,给留守儿童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三)在留守女童中,被猥亵、被虐待、被诱奸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三、成因及对策(一)缺乏正常的亲情留守儿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正常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必然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同时,在他们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分子侵害时得不到来自父母及时的救助。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监护人,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必须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不应为外出挣钱而忽视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双方尽可能留一方在家教育和监护孩子。如果双方必须同时外出务工,应时常通过电话、网络、回家等工具和方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思想动态,叮嘱孩子远离危险源,树立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二)缺乏完善的监护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四种情况,其中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居多。其中,“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临时监护人应明确监护责任,提高教育监护质量:1.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监管留守儿童的责任,尽可能地教育和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量保护他们不受意外伤害;2.应改进教育方式,多与孩子谈心交流,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切忌溺爱迁就,多加教育引导;3.应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加强联系和沟通,随时告诉他们孩子在家和学校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与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避免此严彼宽现象的发生。4.逐步建立多元代理人监护制度,整合政府、学校、社会等多种资源,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三)落后的农村学校教育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边远地区,许多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严重局限与制约,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地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几乎得不到学校、老师的特别关注,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同时,农村学校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样,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失去了判断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还有极少数师德败坏的教师还乘机成为留守女童的性侵犯者。这对女童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社会影响极坏。因此,当地政府加强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建设,尽可能创造条件建立起与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实行全日制寄宿制管理的学校,由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统一对他们的安全进行监护,减少安全隐患;学校还应在节假日乃至赶集日,利用外出父(母)回家团聚之机,分期分批举办家长培训班,免费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其临时监护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祖辈,进行教育、心理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知识的传授,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和监护留守儿童的职责;学校还要健全安全教育和监督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特别是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准确记载家长、代理监护人的联系方式等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特别要注意发现和严惩留守女童的性侵犯者。(四)不良的社会因素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因此,当地政府有责任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严厉整治社会治安和学校周边环境,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同时,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各种类型的“结对”帮扶活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重点,以村组(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的全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给农村留守儿童送去爱心和温暖,引导和确保他们健康成长。针对各年龄段的农村儿童所遇到的不同安全问题,开展形式不同、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讲座、游戏等多元方式,多法并举,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防范、抵御风险的安全教育及实践。四、干预措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及各种社会群体共同努力,从政策、法律、文化、教育、管理等各个层面着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一)政府方面政府有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和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与方案。要加快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附近就业的机会,从而缩短农民工回家的周期。同时针对目前农村学校普遍的经费不足、人员流失、教学设施差的现状,要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教育投入,真正重视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二)学校方面首先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素质。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而且学校应定期与父母交流沟通,了解其生活和思想状况,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方法。(三)家庭方面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在家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监护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四)社会群体方面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开展综合扶助留守儿童的项目工作。如设立爱心电话;资助和扶持对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增加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组织各种会议、研讨,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并争取获得社会各方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支持。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犯罪现象呈不断递升趋势,少年犯罪团伙也日益突出,成为令人头痛的严重社会问题。因而要极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每一个人为给他们关爱,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使他们健康的成长,成为构建和谐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第二节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增加。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道德、教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留守产生背景(一)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当前,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他们外出打工、经商,把子女留在原住的并委托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二)留守儿童的出现,其实是社会发展时期的一个过渡性问题。这个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1.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生存,这就使得很多家庭不得不舍弃孩子外出务工,从而出现留守儿童。2.由于地域经济水平的差别较大,高收入诱使农民背井离乡。(三)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四)以追求经济为目的农民工,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根本不可能承担的其大城市里孩子读书的诸多现实问题,如高昂的住房、教育、生活等费用问题,再加上农民工一般文化素质不高,从而导致工作不稳定,经常处于流转状态,孩子们需要的最起码的稳定都是问题。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孩子两地分隔的局面,孩子单独留在农村生活、接受教育,留守儿童由此产生。二、家庭教养模式(一)在农村中占主流的教养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因受各种因素的局限,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要求。(二)他们由于教育观念陈旧,往往都只在乎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溺爱或偏护这些留守儿童,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追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但却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甚至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三)那些在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儿童,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起居生活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所需要的深层关心。(四)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三、留守儿童现状(一)心理方面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1.心理健康方面(1)儿童时期是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但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很容易因为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2)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亲关爱,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3)留守儿童几乎都是由单亲或者是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抚养,由于监护人生活压力比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只可以勉强保证儿童的平时生活,而没有精力、能力以及时间在学习上给予儿童有效的帮助、建议。(4)在教育方法上,监护人一般只会采用物质奖励或者是体罚方式,而对儿童在学校的教育和思想行为情况缺乏必需的了解,没有与学校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5)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2.情感方面(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爱以及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需要”的重要内容,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翼下之风”。(2)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其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感觉的建立,保证了儿童成人后与人顺利交往。相反,早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很容易使儿童逐渐形成一种内向、自卑、孤僻、悲观、孤独、无助的性格。(3)有专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替代的。(4)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可能引起或诱发儿童不良的人格因素,内在表现主要为情绪消极,心理承受力差,缺乏安全感;内心封闭,孤独,不合群;冲动任性,心烦气躁;自卑拘谨,抑郁忧虑、焦虑紧张、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情况。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5)长期与父母两地分离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多项调查表明,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直接造成了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等。此外,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无形中使留守儿童走向了自私任性、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3.社会交往方面(1)心理学证明:小鸡在出生的4天内由于“印刻效应”会将第一个出现在视野内的活动物体当作母亲,不愿离开,孩子也会对幼年时经常照料自己的人产生特殊的依恋。如果孩子由祖辈抚养,父母就错过了与孩子建立深层依恋的关键期。(2)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短,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了解,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往往根据的是自己的想象,或者是参照其他亲朋好友的孩子,经常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往往让孩子感到茫然失措,对自己的父母越来越陌生,亲子关系日益淡薄。长大后的孩子即使回到父母身边,也无法再建立起这种依恋关系。(3)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亲子关系,孩子会觉得孤独,显得压抑、怯懦或者表现得特别逆反,不愿服从父母的管教。孩子与父母的不良关系也会影响今后孩子的人际交往。他会以此为根据,处理他将来遇到的人和事。这样的孩子成人后与周围人相处时也难免磕磕绊绊。(二)道德方面1.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价值观扭曲,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甚至攀比谁的零花钱多,谁更富有。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儿童社会化程度不高。2.改善家中经济状况是大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原因,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感情上缺位,为了弥补孩子,父母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隔辈监护人对孩子也更多的是生活上照顾,疏于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引导,导致留守儿童之间奢侈享乐之风盛行。3.农村的留守儿童亲子互动频率低下,亲子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关爱,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发展出现异常。他们缺乏对他人的信任,表现冷漠,只知接受,不知施爱,道德情感淡漠。(三)教育方面1.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子女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还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看到没上过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书读不读也没什么区别”,对于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2.这种观念影响孩子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情绪;有的代理监护人文化素质偏低,对学生不能提供学习帮助;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家,承担了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就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使孩子学习成绩滑坡。(四)社会方面1.社会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了,这是留守儿童面临的又一个最大的问题。因为思想上的不成熟,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管,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很难得到保证。2.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3.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这样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实际上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因为年幼无知,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以至于酿成大祸。4.轻者,皮肉之苦;重者,伤残,甚至失去生命。近年来各大报纸经常报道留守儿童溺水、伤亡等事故。而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监护,留守儿童成了一个十分显眼的弱势群体,成为不少犯罪分子瞄准的对象,致使留守儿童成了被威胁、被抢劫、被殴打、被勒索、被拐卖的主要目标。四、现状改变对策(一)监护人教育观念的转变1.父母要转换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有条件的父母可把孩子接到打工地照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确定孩子的监护人,细致落实孩子的监护权,要创造更多时间与孩子谈话沟通,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子女的情感思想,及时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规范孩子言行,向子女传授人生经验,使孩子体验到亲情归属和父母关爱的幸福。改变因为愧疚而实施物质补偿的做法,多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抚慰与思想上的引导。2.家庭中的长辈应有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多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孩子能够随时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幸福与温暖。监护人不但要注重智力因素的教育,还要关注孩子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力戒打骂等简单粗野和娇纵放任的教育方式,尽量采用说服教育、谈心沟通、体贴谅解、鼓励表扬等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恰当的教育方式。(二)学校管理1.针对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情况,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定期对学生进行座谈,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使学校及监护人都能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而且留守儿童家长要尽量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2.学校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宣传多方协作,共同构建社会监护体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应该增添一些课程内容和生活能力训练内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学校还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还可以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档案,与留守儿童、家长多沟通,实行学校、家庭共同教育。教师应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给予正面引导和关爱。使家庭起到教育监护的主要作用,监护人要积极配合学校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三)政府措施与社会协作1.政府可以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创业的机会,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做到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相互促进,使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接受父母的照顾和教育,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2.政府还可以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资助和留守家庭的扶持对因经济贫困上学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要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资助,确保他们有上学的机会。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在每个村镇建立志愿者或社会工作服务站,便于对留守儿童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以引导其心理健康成长。第三节留守儿童关爱意义及内容当前,因大部分农村家长纷纷外出务工,导致继“空巢老人”之后又一难题组建凹陷,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这一问题逐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一、关爱意义关爱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刻不容缓。试想,当今的中国,正大踏步朝强国之列走去;大踏步朝共奔小康之路走去。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守儿童的如果得不到改善,又何谈其他呢?所以,关爱留守儿童意义重大。(一)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很好举措。(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特殊群体,必须特殊关爱。乡、村关工委的同志和广大“五老”与农村留守儿童近距离接触,熟悉、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具有很强的亲情优势、威望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培育新型农民。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将来大部分都是新型农民的后备军和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如果今天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教育,不能健康地成长,将来就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就担当不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所以,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培育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工作和基础性工作。二、关爱措施(一)落实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关爱帮扶长效机制,实施留守儿童、生生结对帮扶;(二)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关爱帮扶工作计划,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谈一次心”、“辅导一次作业”、“开展一次家访”、“打一次亲情电话”、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活动,让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三)认真落实“贫困学生助学金发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等政策,支持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四)建立和完善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工作台账;(五)加强农村留守困境特殊儿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留守困境特殊儿童法制意识。三、关爱建议(一)明确责任,加大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力度建议相关行业部门做好牵头抓总工作,对留守儿童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深入调研,每年开展留守儿童信息统计报送,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做到数据实、信息准、情况明,实现有数据库。尤其对每个县(市)的不同情况特点掌握透、分析准,制定符合州情、简捷有效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措施,并提供及时有效的生活保障和救助。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关心帮扶、学习辅导等方式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爱。同时积极研究和探索留守儿童课后在校学习和安全教育,使留守儿童放学后有去处有温暖。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着力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作用,线上线下联通融动,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咨询服务、爱心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合力,体现社会大家庭的爱心满满。(二)强化家庭的监护责任,家庭教育工作合力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帮扶是条件、是外因,道德教育管根本、管长远。要在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意识和水平上下功夫,加强对家庭监护人的督促指导,建议教育部门发挥学校和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家庭教育讲座,及时传递科学教子观念和家教知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及群团组织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坚持关爱帮扶和道德教育相结合,为留守儿童搭建更多社会体验平台,为精准帮扶留守儿童发挥作用。(三)加大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调动各方资源,帮助更多以妇女儿童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加大政府购买妇女儿童公共服务力度,重点加大对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资金扶助,重点扶持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购买诸如家庭教育、帮扶救助、心理健康等涉及儿童和家庭相关的服务,借助社会力量更好地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第四节留守儿童关爱对策建议父亲母亲出门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有的跟爷爷、奶奶,有的跟外公外婆,有的跟叔叔和婶婶,还有的由年龄大一点一个带着等状况。这些小孩的状况,从留守儿童心理角度看,他们中出现了胆寒、软弱、古怪、率性、抑郁等不良现象;从德育角度看,出现自擅自利、简单激动等个性特点;从智育角度看,自控力差、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厌学情绪日趋加深。因此,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十分重要,因此,特制定留守儿童关爱对策建议。一、摸清状况,用真挚去感动(一)留守儿童关爱人员要摸清留守儿童状况,对留守儿童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单亲的、贫穷的、留守的等都有个大体认识。而后再分类召开会谈会,或许个别谈话,做进一步详尽的认识。(二)由于留守儿童宿舍几乎是他们学校生活的所有,个性张扬的空间,留守儿童关爱人员应常常站在他们中间,坐在他们的床沿上,诚心的关爱他们,认识他们的梦想,认识他们的行为。常常走进他们的心里世界,让他们能真实的感觉到对他的爱是无私的,是发自心里的。(三)力是互相的,爱也有互相的作使劲,赐予他们一份爱,他们回馈的将是爱的漫反射。让留守儿童学会爱他人、爱自己才是留守儿童关爱的首要目标。二、传递爱心,温暖留守儿童(一)留守儿童远离父亲母亲,常常会有孤单感,会有无缘无故的烦忧,会有悲伤时的热泪。他们盼望获得属于自己的各样权益,盼望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同和尊敬。他们平时不肯与人交往,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公积金贷款购房合同标准解读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间借款合同范本9篇
- 二零二五年度防盗门安全认证及销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保险居间代理合同(含优惠方案)3篇
- 二零二五版特色果树种植基地承包经营合同3篇
- 影视作品评价与奖项申报2025年度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绿色节能LED广告租赁合同3篇
- 深圳市2025年度人才住房装修补助购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抵押贷款车辆残值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产品发行与销售合同3篇
- 软件项目应急措施及方案
- 2025河北邯郸经开国控资产运营管理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5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民法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钣金设备操作培训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九年级初三中考物理综合复习测试卷3套(含答案)
- 移民推荐信4篇【精选】
- 管理制度评价表(填写模板)
- 工地设计代表服务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