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人性是否本善——管理原点的争论(职场经验)作者:刘文瑞
孟子思想涉及面广泛,从管理思想的角度看,需要从人性假设入手。任何管理思想,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管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对人性的假设不同,管理方法手段乃至制度设计和运作体系都会不同。控制与激励、他治与自治、监督与信任等等问题,从哪个方向出发展开管理活动,都取决于相应的人性假设。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从一开始就有人性假设的分歧。到孟子这里,人性假设成为管理思想的原点之争。
春秋时的孔子对人性并没有展开论证,仅仅是从经验主义的角度说了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不过,孔子对仁政和道德修养的强调,使其学说隐含着偏于性善的倾向。到了战国,随着百家争鸣,产生了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性讨论就不可能再回避了。孟子关于人性的议论,是在同告子的争辩中展开的。告子论人性,更多地倾向于人的自然本性,是从与生俱来的角度谈论人性,即“生之谓性”。所以,他才有“食色,性也”的说法(《告子上》,下同)。从自然本性出发,告子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就像水一样,渠道向东则东流,渠道向西则西流。水不分东西,人性也就不分善恶。还可以把人性比作杞柳的原木,仁义就像杞柳做成的杯盘用具,你把原木加工成什么样子,它就成为什么样子。孟子对告子的观点不以为然,大加驳斥。孟子认为,如果用水做比喻,固然可以不分东西,然而,难道水能不分上下?“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使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对于以杞柳比喻人性,孟子也说:“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大意是,杞柳确实可以加工为杯盘,但要害在于这种加工是顺着杞柳的本性加工,还是戕逆杞柳的本性加工?所以,在孟子看来,告子认为人性不分善恶的观点,会给有的人作恶留下逻辑空间,更重要的是会使仁义的正当性遭到怀疑。所以,孟子义愤填膺,责难告子道:“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孟子和告子的争论,还有许多对话,用上了各种比喻,我们不必一一列举。严格意义上,双方的论证都有逻辑上的漏洞和依据上的不足。如果说,告子的说法经不住严密的逻辑追问,而孟子的说法也仅仅是以气势见长,两人谁也不能真正说服对方。因为孟子师徒的记载仅仅是从一方展开的,缺乏告子的辩驳和反问,所以,以孟子单方记载来评判两人的输赢是靠不住的。可以说,孟子不一定就是辩论的获胜者,但是,这一辩论并非没有意义,孟子通过辩论表达出的人性观,依然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大价值。
孟子坚守性善论。在他驳斥告子的同时,陈述了自己关于性善的观点。公都子在转述告子的观点时说:“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告子以及他人的这些观点,强调了后天经验和人为训练对人性的重要作用。但孟子不以为然,他强调,人性本善,善是人本来就有的,产生于人自身。他也从后天经验出发,强调人的本性为善。按照孟子的说法,人人都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见了小孩掉在水里,不假思索也要拉一把;做了不好的事,不由自主地会脸红;见了长者,自然而然要礼让长者优先;某一事情是否该做,总要先判断是非曲直。这些都是人本来就有的,四心分别对应的就是仁义礼智。有没有仁义礼智,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孟子的这种说法,为人类的善行赋予了不证自明的正当性,是人之为人的前提。实际上,后世对此是公认的。所谓普世价值,并不是近代以来人们才发现的,而是从古代就产生的,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就是战国儒学对普世价值的一种表达。这种价值观不断洇濡衍化,已经深入人心。长期以来人们判断人与非人的标准,实际上基本同孟子的陈述吻合。即便是作恶者,也往往要用外表的善来掩饰自己的恶,金庸小说中岳不群的君子剑就是一例。而人们指责恶行的常用言辞就是“这还算人吗”?那种公然为恶而不加掩饰的行径,除非依赖暴力的压制,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同。因此,孟子性善论的意义,不在于是否存在逻辑漏洞,而在于确立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问题在于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善和恶行,强调人性本善,很容易被现实证伪。对此,孟子给出的解释是,四心仅仅是“善之端”,在价值层面上是人类的趋势,即人不可为恶;但不可为恶不等于不能为恶,在事实层面上需要后天的努力才能实现。四心作为善的发端和萌芽,能不能成为事实上的善行,有待于学习、培养和扩展。孟子的性善说可更简练地表述为:善作为价值因素是存在的甚至是先验的,作为事实因素是后天的且有待实现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由于孟子以人的四体比喻四心,又强调仁义礼智属于人的材质,所以思想史学界常常把孟子的性善说看作实然状态,似乎有所误解。如果对性善说加以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的区分,即应有状态和实有状态的区分,可能更符合孟子的本意。否则,孟子对战国现实的批判就失去了前提。
西蒙强调,决策的因素有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如果按照“目的—手段”链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转化。目的属于价值范畴,手段属于事实范畴。上一步骤的目的一旦实现,就转变为下一步骤的手段。因此,西蒙指出,从决策的整体过程来看,越向最终目标靠近,事实判断所占的比重越小,价值判断所占的比重越大。这一思路,正好能说明孟子性善说在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地位。正是人性本善的假设,确定了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而为实现这一取向的不懈努力,能够不断地把人类之善变为现实。后代之所以把孟子思想作为儒学传承的正宗,与孟子的性善假设不无关系。
性善还是性恶,是管理思想的核心或者原点。由此层层展开,构成丰富多彩的外在世界。如果沿着性善假设展开,那么,各种管理措施和方法,就需要围绕着培育人的善念,发掘人的善心,鼓励人的善行,扩充人的善举来设计和操作,通向“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三代王道。至于这种王道的实现程度,则同现实中人们的努力程度和条件限制相关。孟子的治国理念就是立足于此。如果沿着性恶假设展开,那么,各种管理措施和方法,就需要处处防范人的恶意,遏制人的恶念,制止和惩罚人的恶行,以制度和暴力来迫使人不敢为恶。韩非的治国理念就是立足于此,而荀子介于二者之间。孟子似乎预感到了自己在人性假设上有逻辑漏洞,所以,他在极力强调性善时不免言语过头,有时甚至强词夺理,表露出一种“好辩”色彩。当然,他自己认为,好辩是出于不得已,是思想界的混乱所迫。但正是孟子的这种自信和好辩,为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确立了向善的价值导向。
评价孟子的性善论,有必要同西方的人性假设相比较。长期以来,在国内的管理学书籍文章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把中国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同源于西方的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相对照,有些论着干脆把性善论等同于社会人假设,把性恶论等同于经济人假设。这种对照有利于纵深把握人性假设的内涵,但片面对照或者等同视之却可能使人性假设的理解产生偏差。性善与性恶是一种道德假设,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是一种非道德假设。性善强调人类动机的道德性,性恶强调人类动机的反道德性,经济人假设强调人类动机的自利与理性,社会人假设强调人类动机的情感和群体性。如果简单地比附,有可能给管理学带来谬误。通观《孟子》一书,在坚持性善论的同时,并不排斥人的利己行为。尽管孟子有过“何必曰利”的说法,有过义利之辩,但并不排斥人类的大利公利,而仅仅反对有害于仁义的私利小利。如果把性善论同经济人假设对立起来,就有可能否定性善论包含的理性内涵和公利内涵。反过来,性恶论确实强调自利,但性恶论的自利隐含着损害他人利益的丛林假设,把性恶论与经济人假设等同看待,就有可能否定经济人假设中自利推进社会福利的正当性,把所有的利益追求都视为恶。至于把性善性恶这两种假设同社会人假设对照,也有可能出现偏差,把社会人假设中的情感因素混同于道德因素,忽略社会人假设中的群体互动因素,仅仅把社会人假设看作狭义上的利他动机。所以,与其说性善假设接近于社会人假设,不如说性善假设更接近于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不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具有多么浓厚的乌托邦性质,但它在西方确立了正义的原初思想形态;同理,不论孟子的性善论在多大程度上属于空想,但它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的价值观方向。这种方向的确立,对于管理是重要的。因为管理的价值目标指向哪里,人们就会走向哪里。以性善论为管理前提,会培育人的善意并促进善行的出现;而以性恶论为管理前提,会唤醒人性中的恶念并引发恶行。“他人是地狱”,正是由于每个人都把他人当作敌人的互动中形成的。
值得指出的是,孟子在论证性善时,采用了大量比喻。比喻是汉语文化中特有的论证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思维和拼音文字思维的差别。拼音文字也有比喻,但更常见的论证方式是演绎,而汉语中离开比喻几乎难以论证。西方论证事物,往往是“因为……所以……”式的,而中国论证事物,往往是“例如……对照……”式的。比喻能使观点更加鲜明,却总会出现逻辑缺陷。所以,西方的学说,往往需要“理解”,而中国的学说,往往需要“领会”。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合同样本公司协议范本
- 展柜制造企业采购合同
- 电商店铺托管服务合同
- 不参与社保保证函
- 陶瓷地砖采购
- 软件许可协议合同
- 弱电竣工备案流程
- 【项目管理】邵洪芳 教材精讲班教案 28-第3章-3.2.1-施工合同管理(二)
- 2024买卖合同模板
- 2024寄卖合同范文
- 最全的俄语教学课件
- 团队亮剑精神
- JJF 1975-2022 光谱辐射计校准规范
-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
- 循证护理学(理论部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复旦大学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年球形加重材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泰山学院
- 喷锡培训教程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 LY/T 1953-2011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