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开封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族艺术图案中,人民最熟悉的无过于龙凤图案。但专家学者说到它时,也很难说清楚。因为龙的形象由传说想象而成,反映到工艺造型设计中又不断发展变化,仅查几篇文献资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凤的问题更加复杂,由于数千年来用它做艺术装饰主题更广泛而普遍,它的形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历来龙凤并提,且和封建政治紧密结合,龙凤图案成为封建装饰艺术的主题,同时也近于权威象征。但事实上两者却在历史发展中似同实异,终于分道扬镳,各有千秋。决定龙凤的地位并影响到后来的发展,主要是两个故事:有关龙的是《史记》所记载黄帝传说,鼎湖丹成乘龙引凤,群臣攀龙髯也有随同升天的。关于凤的是萧史吹箫引凤,和弄玉一同跨凤上天故事。同是升天神话传说,前者和封建政治结合,后者却是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后来六朝人把“攀龙”“附凤”二词连用,其实二者应当分开。甲骨文字上的龙凤并无固定格式,但基本上可看出龙是个因时屈伸的灵虫,双龙起拱即成天上雨后出现的虹,可知龙在三千年前即有能致雨的传说或假想,并象征神秘。从青铜器花纹上看,凤顶有高冠,曳着长尾,尾上还有眼形花纹,样子和孔雀相差不多。古记称“有凤来仪”“凤凰于飞”,让我们知道这种传说中的灵禽,被当成吉祥幸福和爱情的象征是来源已久。在人民诗歌中,凤和鸳鸯同为爱情象征;在封建宫廷艺术中则是龙凤并用,成为上层统治权威象征。龙历来代表一种权威或势力,汉唐以来,由于方士和尚附会造作,龙的原始神性虽曰减,新加的神性却日增。封王封侯,割据水府,称孤道寡,龙在封建社会制度上占有一个特别地位。凤到这时和诗文爱情相联系,越来越少神性,和人民的感情日益亲切。元明清三个朝代中,龙始终代表一种神性,又成为九五之尊的象征,因此不能亵渎。而凤却和花中之王的社丹结合,“凤穿社丹”“丹凤朝阳”反映到工艺图案上,象征光明、幸福、爱情等,形象上也越来越格外秀美华丽,成为人民吉祥图案的主题,和人民的情感深厚而普遍。乡村平民女子的鞋帮或围裙上綉凤双飞或凤穿社丹,谁也不能管;至于赠给情人的手帕,綉凤穿花更加常见;至于民间俚曲唱本,开口离不了凤凰;凤的图案已不是宫廷所独用,早成为人民共同的艺术主题。也就是凤接近人民,人民因之丰富了凤的形象。因此,从表面上看,凤的抽象地位下降,不能和龙并提;事实上凤和人民感情打成一片,特别是在民间刺綉中被赋以无限丰富的艺术生命,得到不朽和永生。但是我们也得承认另外一种事实,在近百年来封建上层艺术成就中,丝绸锦綉袍服,瓷、漆和嵌镶工艺,金银加工,凡百诸精细造形艺术图案,龙的图案占有主要地位,凤只是次要地位。(摘编自沈从文《龙凤艺术》1.下列关于“龙凤图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龙凤图案是人们熟悉的民族艺术图案,但在各个时代的工艺造型设计中不断发展变化,专家学者也很难说清楚。B.数千年来,龙凤图案以吉祥的形象成为我国艺术装饰的主题,被广泛、普遍使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C.龙凤和封建政治紧密结合,其图案成为封建装饰艺术的主题,龙凤图案并用象征了上层统治权威。D.从龙凤图案在古代艺术上的形象和传说来看,龙凤在历史发展中似同实异,人们对的龙凤感情不完全相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黄帝乘龙引凤,群臣有攀着龙髯随同升天者;萧史吹箫引凤,和弄玉一同跨凤上天;两个神话传说实际上影响了龙凤后来的发展。B.从甲骨文字上看,龙是个因时屈伸的灵虫,双龙起拱就形成雨后出现的彩虹,可见龙能致雨的神秘传说已有数千年之久。C.青铜器器物上凤的样子和孔雀相差不多,古记上说“有凤来仪”“凤凰于飞”,表明凤被当成吉祥幸福和爱情的象征是由来已久。D.龙和封建政治结合,凤和诗歌爱情联系,在丝绸锦绣袍服,瓷、漆和嵌镶工艺等上层精细造型艺术图案中,二者平分秋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唐以后,凤和诗文爱情联系逐渐增多,和人民的感情日益亲切,因而,人民不断丰富它的形象,使它焕发了生机和活力。B.由于方士和尚的附会造作,龙的原始神性虽然日渐减少,但又增加了新的神性,所以龙的图案在封建社会制度上一直地位特殊。C.乡村平民女子的鞋帮或围裙上绣凤双飞,民间俚曲唱本开口不离凤凰;这表明凤的图案逐渐脱离宫廷,成为人民共同的艺术主题。D.凤的不朽和永生,说明活在人民情感中的东西会在不同的时代和人民的艺术创造热情结合,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贌。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骁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沭,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诛,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街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曰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曰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节选自《宋史•李迪传W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知制诰 擢:提拔。B.A何以济 济:帮助,接济。C.章献深衔之 衔:怀恨。D.而仁宗君德日就就:接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3分)①迪深厚有器局②部骁锐士,擒贼,斩以徇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迪很有才华。他带着自已写的文章拜见柳开,柳开称赞他是辅佐国家的人才,后来他以第一名的身份中了进士。B.李迪直言进谏。皇上想要立章献做皇后,李迪多次上书劝谏阻止,后来章献当了太后,打击报复他,把他贬到衡州。C.李迪有胆有识。皇帝对周怀政事件非常生气,迁罪于太子,群臣都不敢进言,李迪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做法。D.李迪是社稷之臣。章献太后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在仁宗即位后,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迪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骁锐士,擒贼,斩以徇。(2) 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曰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8.诗歌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9.这首诗表现了处士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________,道阻且长。(《诗经•蒹葭》)(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杜甫《登高W(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丹柯高尔基古时候地面上只有一族人,他们三面都是走不完的密林,第四面才是草原。这是些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可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另外的种族把他们驱赶到林子深处。林子尽是泥沼和黑暗。树枝密密层层纠结在一起,阳光也不容易穿过。要是光线落到泥沼上,就会有恶臭升起,人们就接连地死去。想活命只有两条路:后退,有强悍凶恶的敌人;前进,有巨人似的大树挡路,粗大的树枝紧紧地抱在一块,白天黑夜都是坚固的黑暗,好像要压碎他们。风发出低沉的响声,像是为他们唱葬歌。然而,他们是坚强的人,还能和那些战胜过他们的人拼死一搏,他们还有未实现的宿愿。他们在漫漫长夜里,在树林阴沉的喧响中,在泥沼的毒臭中坐着想来想去。愁思使身心疲乏,恐惧产生了。最初还是胆怯的、低声的,后来声调越来越高他们想到敌人那儿,献出自己的自由,被死吓住的人不害怕做奴隶。这时,丹柯出现了。丹柯是一个年轻的美男子。他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结果。为什么要把气力都浪费在思想和悲伤上呢?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他们看出他是最优秀的,他的眼睛里闪着无穷的力量和烈火。“你领导我们吧!”他们说。丹柯领着他们。大家跟着他走——他们深信他。路很难走,泥沼张开龌龊的大口,要把人吞下去;树木像牢固的墙拦住他们,每步路都要耗费很多血汗。他们走了很久……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人们开始抱怨丹柯年轻没有经验,把他们带往死亡。但丹柯还在前面走,快乐而安详。大雷雨来了,树林更加黑暗,像世界所有的黑夜都集中在这儿。这些渺小的人在吓人的雷电声里,在巨大的树木中间走着。巨人似的树木吼着;闪电在林子顶上飞舞,威吓着人们。树木好像活起来了,在那些正从黑暗的监禁中逃出来的人的四周,结成密密的阻挡的网。又好像有某种可怕的、黑暗而冷酷的东西,看着他们。人们疲乏透顶,丧失了勇气。他们羞于承认软弱,就把怨恨发泄到走在前面的丹柯身上,责备他没有能力领导他们。他们站住了,又倦又气,开始审问丹柯。他们吼道:“你是个无足轻重的、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你就该死!”“你们说:领导我们!我才来领导的!”丹柯挺起胸膛大声说,“我有领导的勇气,可你们做了什么?你们不能为了更遥远的路程保存你们的力量!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你该死!你该死!”他们叫道。树林怒吼着,重复着他们的叫喊,闪电把黑暗撕成碎片。丹柯看着他费力带领的人,这些人野兽一样,站在他的周围,他们脸上没有一点高贵的表情。丹柯知道绝不能得到这些人的宽恕,他的心里腾起愤怒之火,但因为怜悯这些人又熄灭了。他爱他们。他的心里迸发出想要拯救他们的愿望,眼睛里闪耀出强烈的火焰人们以为他要发狂了,像狼群一样地等待着他来攻击;他们把他包围得更紧了,为了容易抓住和杀死他。丹柯早已明白了他们的心思,他的心燃烧得更加明亮。树林还在唱着阴郁的歌,雷还在轰响,大雨还在下。“我还能为这些人做什么呢?!”丹柯的叫声比雷声更大。忽然他用双手撕开自己的胸膛,从里面挖出自己的心,把它高高地举起。那颗心燃烧地比太阳更亮,树林被这伟大的人类的爱的火炬照得通亮,黑暗逃进树林深处战栗着,人们吓呆了,变得像石头一样。“我们走吧!”丹柯嚷着,高高地举着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着道路。他们像着了魔似地跟他走。森林咆啸的声音,全被奔跑的脚步声淹没了。大家迅速地勇敢地奔跑着,现在也有人死亡,不过死时没有抱怨和眼泪。丹柯始终走在前面,他的心一直在燃烧,燃烧!树林忽然在他们前面分开了,丹柯和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雨水洗干净的新鲜的空气和光的海洋里。草原透散着清鲜,草儿带着钻石样的雨珠闪亮,河上映着落曰的霞光,跟丹柯被撕开了的胸膛里流出的热血一样。勇士丹柯,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大笑起来,然后他倒下来——死了。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见那颗勇敢的心还在丹柯的尸体旁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了,有点害怕,用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在雷雨到来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的火星就是这样来的!(有删节)(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丹柯的族人是强壮、勇敢的,当受到外族欺侮时,他们曾想过拼死一搏,当没有退路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决定跟着丹柯,走出密林。B.丹柯对族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怜悯他们受死亡威胁;爱他们,决心带领他们;恨他们对自已的误解和诋毁;坚定地拯救他们。C.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人们对丹柯的态度一变再变:由赞赏推举到抱怨责难,再到包围杀害;这些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D.走出了黑暗恐怖的树林,来到了光明、清新、辽阔的草原,在充满希望和快乐的同时,自责和愧疚也使人们不愿意正视勇士的牺牲。E.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明显: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被人踏碎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小火星等,都有助于主题的表达。(2) 丹柯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3)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 对于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人认为自然环境作用突出,有人认为社会环境作用更大。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国学大师任继愈任继愈最大的学术贡献是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史,并开辟了用马克思主义视野观察宗教问题的先河。他思考,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以来独立发展,独具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有以下几种特点:不失自我的兼容性、与时俱进的应变性、取之有节的开发性、刚柔相济的进取性、和而不同的自主性。但最突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善于吸收一切有价值的外来文化,融入固有文化主流,不断发展,中华文化从来都是以自己固有的思想体系、思维模式来迎接外来文化。在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任继愈试图用唯物史观重新建立中国哲学史的论述体系。他连续发表几篇研究佛教哲学的文章,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也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文集》有一段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如凤毛麟角。”1978年,任继愈提出:儒学是宗教,教主是孔子。任继愈解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然不可能维系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当时,不仅外国思想界公认中国无宗教,中国的思想界“中国无宗教”的观点也占据主流,任继愈的观点受到很大非议,但他一直坚持这种看法。1980年任继愈重新提出“儒教说”,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儒教室。其学说打破了“五四”以来“中国无宗教”这一流行观点,触及到中国古代文化基本面貌的根本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从儒家到儒教》《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儒教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K〈儒家个性与宗教共性》《儒教是人伦日用的神学》《佛教向儒教靠拢》《重视儒教的研究》《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等学术文章,任继愈从儒教的发展与演变、历史与现实透辟地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宗教性特质。任继愈认为,儒教有自己的典籍,就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四书五经”;儒教重视“忠”和“孝”,这既是宗教思想,也是政治思想,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甚至影响了佛教和道教,唐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在吸收每一位新教徒的时候,都要重申忠”和“孝”,否则,教徒成不了佛,也成不了仙。从这一点说:儒教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历史上天主教到中国好几回都没站住脚,被儒教排斥了,基督教在中国站住脚,是鸦片战争“打”进来的。“儒教是教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总体认识和定位,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性理论贡献。这些年来,这一观点还未能普及开来,但已经慢慢得到了学术界理解和赞同。1987年,任继愈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先后主持编纂《中华大藏经》《中华大典》等大型古籍丛书,主持整理和编纂古代文献超过10亿字,为我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次与记者谈话时,任继愈透露:想完成一部《中国哲学发展史》,这部哲学发展史与他在上世纪60年代主编的4卷本《中国哲学史》大不相同——不是教科书,全部是他个人研究心得,约30万字。任继愈计划着,但他最终没能完成这部30万字带有自身学术总结性质的大书,因为他总有看不完的书稿。而与自己的箸述相比,他永远把这些书稿排在更加优先处理的位置。对于学界,这是一个永久的遗憾;但对于任继愈,却是无悔的选择。任继愈在给女儿的信中这样写道:“要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对中华文明有所贡献。只要看到日后对社会有用,就值得去干。”有人认为,任继愈的哲学研究是“精英哲学”,而中国更需要“平民哲学”;任继愈说:“我研究的不是所谓'精英哲学,,也不是什么'平民哲学,而是‘群体哲学’。我不想离开群体标新立异,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做好一件事。”他研究个体和群体,提出群体认识论这个问题,就是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认识,必须要群体认识才起作用。个人认识某个东西,不解决根本问题,把个人认识强加给群体,就更不行。他说:“离开群体,个人在历史的大趋势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时刻,现代社会的进步,要靠群体认识的觉悟。一个哲学家启发一个时代的历史已经过去,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一个觉悟了的群体来推动社会。任继愈一生的学术研究,尽管跨越多个领域,但传承中华文化是他学术研究的主线,如此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摘编自严青郭改云著《任继愈传》)(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任继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的特点,和西方文化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吸收一切有价值的外来文化,且不失自我。B.任继愈用唯物史观重新建立中国哲学史的论述体系,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C.任继愈的儒教说曾受到非议,但他一直坚持,并用一批学术文章来阐释自已的观点,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理解和赞同。D.任继愈计划将毕生研究心得写成30万字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作为自已的学术总结,最终未能完成,在给女儿的信中表达了这种遗憾。E.本文通过记述任继愈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理论创见和突出贡献,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有着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的国学大师的感人形象。(2) 国学大师任继愈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3) 任继愈提出“儒教说”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4) 任继愈认为现代社会的进步,要靠群体认识的觉悟,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一个觉悟了的群体来推动社会,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所谓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其实就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也就是想要他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先怎样对待他人。B.《堂吉诃德》中主人公四处冒险,大战风车,大战羊群,看似曲折荒唐,匪夷所思,实际上带有文艺复兴时期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C.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D.张先生的功底十分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中国西北地区农民的形象便跃然纸上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已的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B.为了彻底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我市今年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计划用4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C.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解决人民就医问题,而我国已从初步实现全民基本医保转到提高医保的服务质量上来。D.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切都在静谧中孕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一条银亮亮的河水,仿佛从它的沉思中流出的一缕思绪。它在静谧中,在草和苔藓之间缓缓移动,一路上蓝天白云与它同行。①大地把最广阔的一片高地停在那儿②甚至没有人迹③雪山蹲在天穹下,静静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