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1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2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3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2课一、选择题1.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B.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德意志经济发展C.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钱财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直接原因”。“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在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愤怒的情况下发表的。答案:A2.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A.教权高于王权B.德意志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解析: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皇对德意志进行控制和掠夺。答案:C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教徒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影响是()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使基督教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解析: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虽反对正统的基督教,但仍然信仰上帝,并以神为绝对权威。“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说明马丁·路德仍从神学角度论证问题。“人人都可以”体现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选C项。答案:C4.下列选项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是()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④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结合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即可。①项是“因信称义”的基本含义,②③④项都属于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答案:C5.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解析:本题考查路德改革的核心主张,“因信称义”的思想使原来不可缺少的天主教会和教士都失去了存在意义。根据题干要求“实质意义”,只有A项符合要求。答案:A6.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材料表明,教皇代表认为只有教皇有权解释《圣经》,而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强调基督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即基督徒的信仰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反对信徒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C正确。答案:C7.“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的马丁·路德的主张是()A.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B.教权高于王权C.教士是教徒选出的公仆 D.王权应当高于教权解析:材料信息“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说明马丁·路德的主张是“王权应当高于教权”。答案:D8.(2017·天津卷)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齐思和等《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二托马斯·闵采尔说:“直到现在,城市和乡村里贫苦的、平凡的人们,都处于与上帝的意旨和任何正义相违背的境地,承担着宗教贵族、世俗贵族和政府的沉重负担。……所以,基督教联盟的纲领和计划是这样的:托庇上帝的保佑,而且,在可能范围内,毋须武装斗争和流血,来获得自由。”——齐思和等《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三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该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担子。在现有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所有的贵族堡垒,所有的修道院,都是欺骗和压迫的渊源,必须立刻摧毁。”——《书简纲领》(1)材料一中,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神权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一主张得到哪个阶层的支持?(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托马斯·闵采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材料二、三与材料一表达的相似观点是什么?(3)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观点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分析神权与世俗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再答支持的“阶层”。第(2)问,根据材料分析闵采尔代表的阶级,再比较材料得出“相似观点”。第(3)问,比较材料得出“不同的观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关系:世俗权力高于神权。阶层:世俗封建主。(2)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相似观点:都反对天主教神权。(3)不同:材料一反对教会的特权,材料二、三不仅反对教会的特权,而且反对世俗封建贵族的压迫,并主张用暴力手段达到目的。原因: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5)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科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6)教皇不能赦免任何罪债,而只能宣布并肯定罪债已经得了上帝的赦免。那留下归他审判的,他当然可以赦免。他若越过此雷池,罪债便仍然存在。(21)所以那些宣讲赎罪票者,说教皇的赎罪票能使人免除各种惩罚,而且得救,乃是犯了错误。(86)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但当上帝看见我们以他为真实的,用我们心里的信来照他所应得的大大尊敬他,他就因我们的信也大大尊敬我们,以我们为真实的、公义的。因为信把上帝所应得的归于上帝,所以信就生出真实与公义来;因这缘故,上帝也把荣耀给予我们的义。上帝原是真实的、公义的,而这样看他,这样认他,乃是真实的公义的。所以他在《撒上》2章说:“尊重我的,我必看重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5)(6)(21)主要突出了马丁·路德怎样的主张?有什么意义?(2)材料一中的(86)揭露了什么史实?(3)诱发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直接因素是什么?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有什么意义?解析:第(1)问,三段材料的核心思想是否定教皇权力。第(2)问,揭露的史实是罗马教会在德意志搜刮钱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