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中学山区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中学山区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中学山区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中学山区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中学山区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中学山区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操作顺序B物质的鉴别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CO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CO,后加热软水和硬水——肥皂水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闻气味C物质性质和途径D能源与环境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因为化学性质稳定CO用于冶炼金属,因为具有还原性使用氢气能源——无污染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A.A B.B C.C D.D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KNO3溶液(K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BNaCl溶液(Ca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C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结晶DO2(H2O)浓硫酸洗气A.A B.B C.C D.D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AgB.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Fe、AgC.溶液中有Fe2+、Ag+,不溶物为FeD.溶液中有Fe2+、Ag+,不溶物为Ag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火力发电 C.滴水成冰 D.木已成舟6.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D.450℃时,可得到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7.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A.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HCl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C.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A.AB.BC.CD.D8.已知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正确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mg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H2O和CO,并粗略测出每种气体的质量(每套装置限用一次,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连接装置后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混合气体→E→C→B→D→A→尾气处理B.实验时应先通混合气体后点燃酒精喷灯C.计算CO的质量时,既能根据A中燃烧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计算,也可根据A中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计算,二种方法均准确D.通过装置B、C、D在反应前后增加的总质量可以得出CO2的质量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10.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B.温度高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D.t2℃时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有三种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2.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

)A.分子个数增多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间隔增大 D.分子体积变大1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Na2SO4、BaSO4两种白色粉末加水溶解,观察现象B除去CO中的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C制备Cu(OH)2向氧化铜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D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铁丝、铜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A.A B.B C.C D.D14.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15.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水与能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与利用中正确的认识是()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B.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化学变化C.若不慎将酸溶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磷是组成物质的重要元素。(1)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2)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蔗糖中,元素含量最低的是_____元素;1mol蔗糖中约含有_____个蔗糖分子。(3)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可引起_____效应;工业上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6H2C2H4+4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根据下列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___。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将其稀释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若不使用仪器A,查阅资料,必需知该浓盐酸有关________的数据,从而可以利用上述仪器中的D、E、玻璃棒和仪器_______(填序号)配制溶液。实验室制取CO2,装配一个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仪器A称量5g的NaCl固体,需要仪器A进行调平:游码归零,在两端的托盘分别放等质量的________,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天平往左端倾斜,应该将K2往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调节。某微型实验装置如图,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CO,利用CO还原氧化铁,反应过程中氧化铁的颜色变化为______。澄清石灰水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装置为微型实验装置,微型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18.(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1)A的名称为______。(2)C的单质化学式为______。(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B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为了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清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对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中的溶质进行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物质?一定含有的溶质除NaOH外,还有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作出两种猜想。猜想A:氯化钡:猜想B:碳酸钠为了验证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_____猜想A正确_____猜想B正确无现象二者都不存在(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某同学提出用其他物质也可以区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符合要求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A无色酚酞B氢氧化钡C氢氧化镁D硝酸E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制取氧气时,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CO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CO,后加热,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故A错误;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为硬水;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可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为二氧化碳,无现象的是氧气,故B错误;C、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因为化学性质稳定;CO用于冶炼金属,因为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D、使用氢气能源,产物为水,无污染,使用乙醇汽油只能减少污染,不是无污染,故D错误;故选C。2、D【解析】

A、K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Cl2不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应再进行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C【解析】

A、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若铁恰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则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Ag,不符合题意;B、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若铁是过量的,则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Fe、Ag,不符合题意;C、溶液中有Fe2+、Ag+,说明铁已经完全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不溶物为Ag,不可能有铁,符合题意;D、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若铁的量不足,硝酸银溶液有剩余,则溶液中有Fe2+、Ag+,不溶物为Ag,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4、A【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数值为:(18+1+2+32)-(26+2+12)=13(g),故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减少了5g,物质N的质量增加了25g,物质P的质量减少了20g,参与反应的物质P的质量+参与反应的M的质量=生成物质N的质量,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数值为:(18+1+2+32)-(26+2+12)=13(g),故B正确;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6-1):(32-12)=25:20=5:4,故C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物质Q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可判断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

故选:A。5、B【解析】试题分析:火力发电过程中有燃料的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考点:物质的变化6、C【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减小,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正确;D、450℃时,CaCl2的溶解度小于0.02g,不可能得打0.04%的溶液,错误。故选C。7、B【解析】解答图像题,应抓住三点一走势,三点即起始点(一般表示反应的开始)、转折点(表示反应的结束)、终点。氢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加入的盐酸开始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所以开始没气体,后来有气体生成,A正确;B.HCl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B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铁的强,所以镁比铁和酸反应快;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由于Mg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反应速率更快,所用时间更短,且相对原子质量更小,故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多,正确;D、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入水,并不能改变盐酸的酸性,所以PH无限地接近7,错误,选B8、B【解析】

A、在连接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会出现浑浊,除去二氧化碳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吸收效果较好,要先检验水的存在,除去水分要放在最后,但是此题要求粗略知道每种气体的质量,所以应该将浓硫酸干燥气体放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吸收之前,所以应该前置,这样硫酸铜和硫酸的质量增加可以知道水蒸气的质量,而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可以确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一氧化碳可以通过后面装置进行计算。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混合气体→E→D→B→C→A→尾气处理,故A错误;B、实验时应先通混合气体后点燃酒精喷灯,故B正确;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较少,A中澄清石灰水不能将生成二氧化碳完全吸收,不能用A中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计算,故C错误;D、D吸收水蒸气,不吸收二氧化碳,通过装置B、C在反应前后增加的总质量可以得出CO2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9、A【解析】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错误;

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丙大,故选项正确;

D、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30g,故正确;

故选:A。10、A【解析】

A、由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t1℃时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水,所得溶液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A错误;B、由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高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B正确;C、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乙,所以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故C正确;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故选A。11、C【解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同,而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反应前后的微粒比较,可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有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是剩余的反应的分子。D.参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选C12、C【解析】A、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不是个数增多,错误;B、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不是分子质量增大,错误;C、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正确;D、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不是体积增大,错误。故选C。13、C【解析】A、Na2SO4能溶于水、BaSO4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可鉴别,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NaOH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吸收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氧化铜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两者不能发生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14、B【解析】

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20)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9.6%,故错误;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故正确;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使结果准确,故正确。答案:B。15、C【解析】

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不正确;B、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若不慎将酸溶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正确;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不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1氢(H)6.02×1023CH4+2O2CO2+2H2O温室H2O【解析】

(1)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主要是利用其两个性质,分别是密度大于空气和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n(H):n(C)=22:11=2:1;蔗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12×12):(1×22):(16×11)=144:22:176,可判断出氢元素为元素含量最低;根据公式N=n×NA,其中n为1,NA为6.02×1023计算可得N为6.02×1023;(3)甲烷与氧气充分反应后,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氢转化为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4)二氧化碳被认为温室气体,故会导致温室效应;补写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现观察反应前有两个碳原子,反应后也有两个碳原子,故碳已满,反应前有四个氧原子,反应后应该也有四个氧原子,因此补充的化学式中有四个氧原子,反应前有12个氢原子,反应后应该也有12个氢原子,现乙烯中占了4个,还剩8个氢,补充的化学式前面配平系数为4,故该化学式含一个氧和两个氢,故答案为H2O。【点睛】此题难度不大,但(2)和(4)两小题学生需注意审题,很容易出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锥形瓶长颈漏斗密度FBCI或CHICaCO3+2HCl=CaCl2+H2O+CO2↑称量纸或烧杯右由红色变成黑色澄清石灰石变浑浊(或者变浑浊)消耗药品少、所用仪器和操作简单、污染少、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稀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改进,炼铁原理装置的改进。(1)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仪器G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稀释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知道浓盐酸的质量,不用天平称量,还可根据M=ρV,必需知该浓盐酸有关密度的数据,从而可以利用上述仪器中的D、E、玻璃棒和仪器F;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所以应选上述仪器中的BCI或CHI来组装发生装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用天平称量5g的NaCl固体,需要将天平进行调平:游码归零,在两端的托盘分别放等质量的称量纸或烧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