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化学五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 B.风力发电C.牛奶变酸 D.海水晒盐2.善于归纳和总结是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小明把与数字“三”有关的部分化学知识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归纳与小结,其中错误的是知识内容小结A能还原氧化铜的三种物质木炭、氢气、一氧化碳B空气中常见的三种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C自然界的三种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D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三种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A.A B.B C.C D.D3.某品牌自行车的下列部件中,所用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刹车器——铝合金B.轴承——陶瓷C.轮胎——合成橡胶D.车架——钛合金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5.“分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 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C.干冰和冰都属于化合物 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须微量元素6.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盐酸和氯化钠取样、溶解、分别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B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C除去粗盐中泥沙将粗盐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D制备氯化亚铁将足量的氧化铁粉末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A.A B.B C.C D.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盐溶液都呈中性B.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C.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可燃物都一定燃烧D.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8.碳元素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下列有关碳元素及组成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构成它们的微粒是相同的C.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可以来冶炼金属,其他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也具有还原性D.鉴别CO与CO2的方法有很多:如澄清石灰水、无色酚酞溶液、带火星的木条等9.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仅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作吸附剂B.液态二氧化碳作灭火剂C.浓硫酸作干燥剂D.碳酸钙作补钙剂10.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总结中,正确的是A.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NaOH、Na2CO3都属于碱类物质,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H2、O2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D.H2SO4、(NH4)2SO4都含有SO42-,都能跟Ba(NO3)2反应产生沉淀11.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水B.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12.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现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能得到20℃时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40% B.28.6% C.26.5% D.36%13.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④化学性质相似 B.④的微粒符号为NaC.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D.②③形成的化合物为NaO14.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5.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问世150周年,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铟元素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9B.铟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9C.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铟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14.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a.蒸馏水b.镁条c.汞d.碳酸氢钠e.氢氧化钡溶液f.碘①属于单质的是______;②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量/g8011反应前的质量/g1待测4519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请填序号);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②N的待测值为__g。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处理被地下水污染的土壤,还可以用于配制牙膏,对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的作用。过氧化镁的性质过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粉末。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也不溶于水,但在水中会逐渐分解放出氧气。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过氧化镁的制备煅烧:煅烧Mg2(OH)2CO3得到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常温下是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转化:向所得固体中加双氧水充分搅拌,发生反应MgO+H2O2=MgO2+H2O分离:得到产品。测定: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镁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以下是某小组进行过氧化镁样品纯度检测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已知:a.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b.MgO+CMg+CO↑实验前称取产品及二氧化锰共12g,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盐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对锥形瓶中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2g。①装置B的作用_____(填字母代号)a.除去气体中水蒸气b.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②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6g,该产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③经讨论,该小组又设计了下列3种方案,分别取5.0g产品进行实验,能确定MgO2质量分数的是_____(填序号)。a.加热,使MgO2完全分解,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b.与足量炭粉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测出生成Mg的质量c.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出Mg(OH)2质量18.(8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从剩余的浓海水中提取其他产品,从浓海水制取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用浓海水可以制得粗盐,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电解熔融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1.16吨氢氧化镁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______吨?请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红在家里帮爸爸用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灶具时,偶然发现清洁剂滴加到金属铝制品上后,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提出问题]铝也可以与碱溶液反应吗?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铝和氧化铝不但都能跟酸反应,也都能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提出猜想]对反应产生的气体猜想:A:是氧气;B:是氢气;C:是二氧化碳。C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设计实验]按照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反应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____,则A的猜想错误。(2)为验证猜想B成立,用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放好药品,连接好仪器向装置内先通一会儿气体后再加热,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3)通过对图II所示装置③和④中出现的_____和_____现象分析,可以得出B的猜想正确。[得出结论]铝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牛奶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B【解析】

A、常用作还原金属氧化物的三种物质是:木炭、氢气和一氧化碳,选项A正确;B、空气中常见的三种有害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不是有毒气体,能形成温室效应,选项B不正确;C、自然界的三种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选项C正确;D、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三种有机合成材料是: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选项D正确。故选B。3、C【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橡胶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C。4、A【解析】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点睛】化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5、A【解析】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错误;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正确;C、干冰和冰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正确;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正确。故选A。点睛: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常见的营养物质、化合物定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C【解析】

A、盐酸与氯化钠都可以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选项A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需要通过过滤后才可以实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选项B不符合题意;C、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经过溶解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由于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选项C符合题意;D、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法制得氯化亚铁,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试题分析:A、多数盐溶液显中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错误;B、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防止药品挥发,浓度降低,正确;C、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有温度达到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故错误;D、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单化变单化’,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虽然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反应物不符合条件,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故选B考点:盐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8、C【解析】

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根据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所以核外电子数也为6,A不正确;B、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它们构成它们的微粒是不相同的,B不正确;C、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可以来冶炼金属,其他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也具有还原性,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C正确;D、鉴别CO与CO2的方法有很多:如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与水不反应,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CO与CO2;带火星的木条遇到CO与CO2都不能使木条复燃,无法鉴别,D不正确。故选C。9、D【解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活性炭作吸附剂,A选项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态二氧化碳挥发会时环境温度降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因此液态二氧化碳挥发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可作灭火剂,B选项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浓硫酸作干燥剂,C选项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胃液中有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氯化钙溶于水可以被人体吸收,碳酸钙作补钙剂利用以上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选项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的区分,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在解题时,由物质的用途入手分析物质的性质,再分析该性质所述的类型。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用途可以反映物质的性质。10、D【解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错误;B、NaOH是氢氧化钠,属于碱。Na2CO3是碳酸钠,属于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以做燃料。C错误;D、H2SO4、(NH4)2SO4都含有SO42-,都能和Ba(NO3)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反应方程式为:H2SO4+Ba(NO3)2=2HNO3+BaSO4↓、(NH4)2SO4+Ba(NO3)2=2NH4NO3+BaSO4↓。D正确。故选D。11、C【解析】

A、稀硫酸的pH小于7,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增大,无限的接近于7,不会大于7,A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的量逐渐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氧气的质量0,反应过程中氧气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图像从原点开始,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C选项图像变化正确,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硝酸钡与硫酸或硫酸钾反应均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D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解析】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后只能溶解18g形成68g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6.5%,故选C。13、D【解析】

①表示锂原子、②表示氧离子、③表示钠离子、④表示钠原子【详解】A、①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④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④表示钠原子,微粒符号为Na;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③表示钠离子,④表示钠原子,质子数相等,都属于钠元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②表示氧离子带2个点位负电荷,③表示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14、B【解析】A、化合反应不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A错误;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都有化合价的变化,故B正确;C、分解反应不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碳酸钙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化合价变化,故C错误;D、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故D错误。点睛∶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5、A【解析】

A、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9,选项A正确;B、从图中可知铟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铟元素原子中的中子数不是49,选项B不正确;C、铟元素的名称“铟”是“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C不正确;D、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的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选项D不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b、c、faB1【解析】

(1)镁条是由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汞是一种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碘是由碘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镁条,汞,碘都是单质;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是氧化物;

故答案为b、c、f;a.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物质N的质量为(80g+1g+1g+1g)-(1g+45g+19g)=1g;

由表中数据可知,质N、P、Q三种物质反应后质量均增多,为生成物;物质M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的反应物;则该反应为M→N+P+Q,属于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B,1.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Mg2(OH)2CO32MgO+H2O+CO2↑取煅烧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已经分解完全ab56%abc【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碱式碳酸镁再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Mg2(OH)2CO32MgO+H2O+CO2↑;检验碱式碳酸镁是否完全分解,就是检验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是取煅烧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已经分解完全,故填取煅烧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已经分解完全。(4)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生成的氧气中的水蒸气,还可以根据气泡产生的速率来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故填ab。②解:根据C装置中铜网增重1.6g可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设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为x112:32=x:1.6gx=5.6g产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为×100%=56%答:产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为56%。③a过氧化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氧气,如果过氧化镁完全分解,则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的质量就是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根据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就能计算出过氧化镁的质量,进而求出产品中MgO2质量分数,选项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Mg的质量就是过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然后利用过氧化镁的化学式就能计算出过氧化镁的质量,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