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基础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历史基础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历史基础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历史基础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历史基础过关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单元近代化探索第1页第2页第3页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和作用师夷长技李鸿章左宗棠自强求富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_________”主张目标: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_______、_______、张之洞口号:前期“______”后期“______”第4页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南洋北洋福建洋务运动内容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开端)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洋务派创办最大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当初远东第一大船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当初最大民用工业之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等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___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筹建新式海军:19世纪70—80年代,筹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支海军第5页资本主义近代化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外因:列强不愿意中国强大内因:顽固派和习惯势力反对,封建体制束缚根本原因: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评价性质:是一次失败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________产生和发展为中国______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开端)不足: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主观目标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进步性第6页【材料链接】材料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行。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气象。——摘自《复兴之路》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气象”是什么运动?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各一例。该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主动影响?第7页解析:由材料中“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气象”“19世纪60年代”“近代工业”“新式海陆军”“新式学堂”等关键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得出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等,民用工业有汉阳铁厂等。洋务运动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8页知道百日维新主要内容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1898工矿企业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背景:《马关条约》签署,民族危机加深,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要性序幕:1895年春,______、_______等发起“_________”,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起止时间:_______年6月到9月(前后连续103天,所以又叫“百日维新”)。①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方面:勉励私人兴办_________③思想文化方面: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___________——北京大学前身),翻译西方书籍,传输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主要内容第9页百日维新结果:戊戌变法失败(触动了顽固派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害________等六人)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影响:在社会上起了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思想传输奠定了基础;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谭嗣同思想启蒙资产阶级第10页【材料链接】材料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起草了一份万人请愿书,尖锐地申明:“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能够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未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主张。他领导了哪一重大运动?这场运动在经济上办法是什么?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未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可知,康有为主张变法维新,为此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第11页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中国同盟会民族民权民生1911辛亥革命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重和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19,孙中山建立统一革命组织——___________。孙中山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三民主义”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时间:______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人物:新军中革命党人结果:首义胜利暴发:武昌起义第12页1912孙中山清朝统治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发展:一个多月时间,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告脱离清政府独立,革命席卷全国结果:建立中华民国时间:______年1月1日地点:南京概况:_______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主动①政治上推翻了___________,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__________;

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暂时约法》②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③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社会风俗上:移风易俗(剪辫、易服、废缠足、改称谓、变礼节)消极: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施,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第13页【材料链接】

材料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自辛亥革命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以后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一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历史功劳是什么?请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举一例给予说明。第14页解析:由材料“自辛亥革命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以后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一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地位’”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遭到失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等。这些都显示了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了,谁再想逆时尚而动注定是要失败。第15页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地位和作用陈独秀胡适新青年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自由、民主等思想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发生激烈冲突标志: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代表人物:_______、李大钊、_______、鲁迅等主要阵地:《_______》口号:“_______”“________”(德、赛两先生)第16页思想大解放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典范: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鲁迅《狂人日志》后期:传输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李大钊)意义①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_____________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_______和____________,探索救国救民真理③为__________在中国传输创造了条件第17页1.【概念解释】近代化近代化也称当代化,其过程就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商品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过程。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探索。第18页2.近代化探索第19页1.(·广东)19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革命,崛起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中国革命”指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为材料分析题,有一定难度。从题中关键信息“1910月”“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可推断出是辛亥革命。故答案为B。B第20页2.(·广东)以下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醒在下表①、②、③处填写最正确答案()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A解析见下页第21页第2题解析19世纪60—90年代,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19以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革命派为追求“民主”“共和”,发动了辛亥革命。19,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故选A。第22页3.(·广东)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突破。以下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突破”可知评述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封建思想逆流。故选D。D第23页1.(·株洲)“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史实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D第24页2.(·佛山)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加筹备“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行全部新政80%以上,其范围包含军火、采矿、民用,另外还兴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主题是()A.废除八股取士,兴办新式教育B.发展近代产业,抵抗外侮C.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B第25页3.(·揭阳)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是()A.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C.一次失败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运动C第26页4.材料这场连续了约35年运动,是一个浮于表面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含有直接实用价值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连续了约35年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有何主要历史意义?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27页5.“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伴随军队战败,中国腐朽之极封建制度走到了它尽头。伴随人民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变革求新”是指()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国民革命运动6.19世纪末兴起维新变法运动仅仅连续了103天,就在慈禧太后政变声中短命而败。百日维新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以慈禧太后为首顽固派利益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B.勉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A第28页7.材料梁启超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于教育……国之强弱,视人才为转移。材料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详细表现?主张: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是国家民族振兴关键(或“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培养新兴人才”“国家竞争关键是教育和人才竞争”)。表现: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第29页8.“这个事件意义是结束了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这个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南昌起义D.西安事变9.(·泰安)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欢呼中失败,这里“胜利”主要是指()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建立了中华民国D.推翻了封建统治BC第30页10.材料“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个前无古人改变。它打破了历代王朝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促成民国建立重大事件是什么?为何说该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一大促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31页11.(·菏泽)“民国创建并未带来人们期望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知识分子逐步相信,假如不进行一场彻底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12.(·烟台)作为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大道上”。材料中“启蒙之水”是指()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救亡图存CC第32页13.(·重庆A)19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第33页【考题链接】1.图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

以“

”为目标创办近代民用企业。2.图2: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正在北京参加会试10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光绪帝实施变法,史称“

”。洋务派求富1895公车上书第34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