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

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上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体。

就是个小,但本领高强!

分布广泛:海、陆、空、动物腔道

与人类关系:大多有益,少数为病原微生物

二、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一)非细胞型微生物为形体最小,以纳米(nm)为测量单位,结构最为简单,仅含有一种核

酸RNA或DNA,或仅为传染性蛋白粒子,具有超级寄生性,仅在活的易感细胞中才能复制,

且易变异的最低等生物体,包括病毒、肮病毒等。

RNA、DNA、蛋白其中一种没有自己房子只能寄生在别人那!

(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单细胞微生物,大小以微米(um)计,其细胞分化不完善,无完整

细胞核及核膜、核仁,拟核或称核质由胞质内聚积的双链螺旋结构DNA和RNA构成,胞

质内有核蛋白体,但缺少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此类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6类。2菌4体

就是缺点东西,有了房子,但没有好好装修!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防盗门都没安。

(三)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多细胞或单细胞微生物(真菌),其细胞分化完善,有细胞核和各

种细胞器,故易在体外生长繁殖。

家用电器都已装好,可以美美娶妻生子了!易在体外生长繁殖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2003)

A.螺旋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

D滇菌

E.立克次体

答案:D(2003)

A.衣原体

B.病毒

C.支原体

D.螺旋体

E滇菌

只有•种核酸类型的微生物是

答案:B(2001)

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答案:C(2001)

以核酸为模板进行增殖的微生物是

A.细菌B.衣原体C.病毒D.立克次体E.真菌

答案:C

【总结】概念分类明确

第二单元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1

1

2

4

ZL

第节细菌的形态

一、细菌的测量单位

微米(micrometer,um),lum=l/1000mm()

二、细菌的形态

有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一)球菌包括球形、肾形、豆状、矛头状等多种,直径0.8-1.2um,呈双球状、链

状、葡萄状等多种样式排列形式。

(二)杆菌种类繁多,长短粗细差异较大,有杆状、球杆状、棒状及梭状等,并有链杆状、

分枝状、栅栏状等多种排列形式,直径0.3~1.Oum,长0.6—10um不等。

(三)螺形菌分为:①弧菌,为弧状或逗点状,只有一个弯曲,长2〜3um,如霍乱弧菌;

②螺菌,菌体由两个以上弯曲,长3—6y.m,如鼠咬热螺菌;③螺杆菌,呈螺旋状弯曲,

长2.5〜4.Oum,如幽门螺杆菌;④弯曲菌,呈u形、s形等,长0.5~8.OpLm不等,

如空肠/结肠弯曲菌。

第二节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为都具有的基本

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为某些细菌才具有的特殊结构。特殊结构——1膜2毛1芽

(一)细胞壁细胞壁为包绕在细胞膜外的膜状结构,厚10〜80纳米(nanometer,nm),其

组成较复杂,因不同细菌而异,主要组分为肽聚糖,主要功能为保持菌体固有形态和维持菌

体内外的渗透压。

(二)细胞膜细胞膜为包裹细胞质的结构,厚约7.5nm,与真核细胞膜相比,不含胆固

醇,具有①渗透和运输作用;②呼吸作用;③生物合成作用;④参与细菌分裂细菌的细胞膜

向细胞浆内陷,并折叠形成囊状物,叫中介体,为细菌细胞膜内陷而成。扩大了膜表面积,

相应地增加了呼吸酶的含量,可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有拟

线粒体之称。

(三)细胞质细胞质位于菌体内部的原生质,内含核蛋白体、质粒等多种重要结构。

(四)核质核质由细胞质内的细菌本身遗传物质DNA和RNA聚集而成,不具备完整的核

结构,故亦称为拟核。

二、肽聚糖的结构

肽聚糖或称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与N一乙酰胞壁酸借6-1,4糖背键连接为聚糖骨

架,再与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共同构成。肽聚糖为细菌所特有,在革兰阳性(G+)菌与G

-菌有所不同。

三、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及医学意义

G+和G一细菌细胞壁结构的比较见表5—2—1o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不同,导致它们的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对抗

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从而在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方面也不相同。例如。背霉素和头抱菌

素能抑制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万古霉素和杆菌肽可抑制四肽侧链的连结,磷霉素和

环丝氨酸能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溶菌酶和葡萄球菌溶素可水解聚糖骨架的B-1,4糖背键而

发挥抗菌作用。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厚度

20—80nm

10—15nm

强度

坚韧

疏松

肽聚糖组成

聚糖、侧链、交联桥

聚糖、侧链

交联方式

侧链间以肽桥交联

侧链问以肽键交联

交联率

75%〜100%

25%以下

结构类型

三维立体结构

二维网状结构

层数

可达50层,

仅1-2层

占胞壁干重

50%—80%

5%—20%

糖类含量

约占45%

约占15%

脂类含量

约占2%

约占20%

磷壁酸

外膜

脂多糖

与医学有关的细胞质内亚结构主要有核质、核蛋白体、质粒及胞质颗粒。

()核质或称拟核核质或称拟核由裸露的双链DNA盘绕成松散的网状结构与RNA构成,

无组蛋白包绕。它相当于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遗传特征。

(二)核蛋白体或称核糖体核蛋白体或称核糖体每个细菌可含有万余个。它由占70%的RNA

及占30%的蛋白质构成,是菌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此外,链霉素和红霉素可与核蛋白体

结合而起到抗菌作用。

(三)质粒质粒种类繁多,山闭合环状双链DNA构成,可自我复制,是核质以外的遗传物

质能携带多种遗传性状并通过结合、转化等方式在菌间传递质粒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主

要的质粒有耐药性R质粒,产生性菌毛的F质粒,使大肠菌产生细菌素的Col质粒,产生

肠毒素的ST、LT质粒等。由于质粒的结构简单,被广泛地用作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载体。细

胞质中粒

(四)胞质颗粒胞质颗粒为细菌贮存的营养物质多糖、脂类及多磷酸盐等。异染颗粒为白喉

棒状杆菌、鼠疫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所特有的胞质颗粒,它由RNA和偏磷酸盐构成,美

兰染色呈紫色。此着色特点用于鉴别诊断。异染、特异特有,就好鉴别!

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类脂A

答案:A

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2005)

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答案:C(2005)

A.中介体

B.包涵体

C.吞噬体

D.线粒体

E.异染颗粒

与细菌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答案:A

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

答案:E

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

答案:B

7.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机理是(2(X)1)

A.裂解细胞壁肽聚糖骨架上的B-1,4糖背键

B.抑制细胞壁肽聚糖上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交联

C.抑制细菌mRNA表达

D.抑制细菌DNA转录

E.破坏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答案:A(2001)

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结构是(2006)

A.性菌毛

B.细菌染色体

C.质粒

D.鞭毛

E.异染颗粒

答案:C

第三节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及芽胞。

一、有荚膜菌在其细胞壁外有一层较厚(>().2nm)较粘稠的结构,其化学成分在多数菌为多

糖,少数菌为多肽称荚膜。荚膜具有抗原性及抗吞噬作用,并为细菌的鉴别指征之一。

这个肉夹馍真难咬——抗吞噬

二、鞭毛的定义及与医学的关系

弧菌、螺菌、占半数的杆菌及少数球菌由其细胞膜伸出菌体外细长的蛋白性丝状体,称为鞭

毛。根据鞭毛菌上鞭毛位置和数量,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从毛菌和周毛菌。鞭毛是运动器,

它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而逃避有害物质,并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例如沙门菌的

H抗原,具有使肠道菌穿透肠粘液层侵及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能力。

想想蝌蚪尾巴,都是在液体中活动。如霍乱弧菌只有一根鞭毛,菌体运动非常活泼,呈穿梭

样或流星样。

三、菌毛的定义、分类和与医学的关系

许多G—菌及个别G在其菌体表面有细而短、多而直的蛋白性丝状体,称为菌毛。菌

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①普通菌毛,数量多、短而直,它使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

面致病;②性菌毛,每菌仅数根粗而长的性菌毛,它由F质粒表达。有性菌毛菌称为F+菌。

可通过性菌毛的结合,将遗传信息如细菌毒力、耐热性等传递给F—受体菌。

四、芽抱的定义及与医学的关系

需氧或厌氧芽胞杆菌属的细菌繁殖体,当处于不利的外界环境下,在菌体内形成厚而坚

韧芽胞壁及外壳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芽胞。它为细菌的休眠状态,其抵抗力远远大于

繁殖体,是灭菌效果的指征。芽胞可存活在自然界数年以上,一旦条件适宜,又能出芽回复

为繁殖体而致病.例如炭疽、破伤风、肉毒中毒和气性坏疽等,均由芽胞菌引起。抵抗力强,

耐高温。内含生命物质,可以再生。通常以杀死芽抱作为灭菌指标,高压蒸汽灭菌是最有效

的方法。芽抱——坚硬的种子

第四节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由Gram所建立的革兰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菌与G-菌,被广泛应用于细菌的初步鉴

别及指导选择抗生素治疗。

革兰染色的步骤为细菌涂片经结晶紫初染一碘液媒染一95%乙醇脱色一复红复染。凡

未被95%乙醇脱色,菌体着紫色者为G+菌。否则被染成红色的细菌为G一菌。

第三单元细菌的生理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ZL

第一节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细菌具有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能力,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即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按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不同,可将细菌分为自养菌

和异养菌。细菌的生长除了满足充足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有适宜的温度、合适的酸碱度和

必需的气体环境。

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并向不同平面分裂而形成细菌排列方式的不

同,细菌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称为代时。多数细菌的代时为20—30min,而结核杆菌则

18—20小时分裂一次。细菌群体生长繁殖规律可用“生长曲线”描述,即迟缓期、对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期。对数期在培养后8〜18小时。对数期细菌繁殖最快、代谢活跃,细

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

学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稳定期细菌形态和生理性状常有改变。细菌的芽胞和抗生素、外毒

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可将其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专性需氧菌的代谢方式

是有氧氧化;专性厌氧菌则是无氧酵解;微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介于二者之间;专性厌氧菌

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

第二节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产物亦不同。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

检测其分解产物,以鉴别细菌种类的试验方法,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常用的生化反应的方

法有“引跺(I)、甲基红(M)、VP(Vi)、枸椽酸盐利用(C)4种试验,糖发酵试验和尿素酶分解试

验等。大肠杆菌IMViC试验结果为++一一,产气杆菌为一一++。

二、细菌产生的与医学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

细菌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合成菌体成分,此外,还能合成许多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

谢产物,如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色素、细菌素、抗生素和维生素等。前三类是细菌的

致病物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不同的细菌产生的不同色素和细菌素,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抗生素和维生素是临床上应用的重要治疗药物。

热原质:引起人体发热的物质,如脂多糖,大多数G-都能产生。热之源

毒素:对人体有毒性的物质,如内、外毒素等。

侵袭性酶:利于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如血浆凝固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细菌开路

用的!

细菌素:细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只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可用于细菌

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

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包括分解代谢产物和合成代谢产物。不同

的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不一样。利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各类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可以对

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别。

第三节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的概念

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大量培养。培养基是由适于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人工配

制而成的基质。培养基按营养成分和用途不同,分为基础培养基、合成培养基、营养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按培养基物理形态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

三类。根据细菌的种类和培养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的增菌。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表现为液体变混浊,表面

形成菌膜,管底沉淀物。半固体培养基含有0.3%〜0.5%低浓度的琼脂,可用于观察细

菌的动力。有鞭毛的细菌可克服低浓度琼脂的阻挡,扩散至穿刺线以外,穿刺线变混浊:无

鞭毛的细菌只能在穿刺线上生长,穿刺线清晰。固体培养基含2%—3%的琼脂,平板固体

培养基用于细菌的分离,试管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的保存。菌落是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生长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是纯种细菌。细菌的菌落分为三型:光滑型菌落、粗

糙型菌落和粘液型菌落。

三、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细菌人工培养在临床上多用于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并对细菌进行鉴定和研究,根

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生物制品的制备,如菌体疫苗、类毒素、抗

血清等都需要培养细菌。

第四单元消毒与灭菌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ZL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消毒(disinfection)

消毒指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

二、灭菌(sterilization)

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三、无菌(asepsis)

无菌指不含活菌的状态,即灭菌的结果。

四、防腐(antisepsis)

防腐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一般不致细菌死亡。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用于消毒的化学制剂,称

为化学消毒剂。许多化学消毒剂,在低浓度时可作为防腐剂。

第二节物理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热力灭菌法包括干热火菌与湿热火菌法。干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及电解质浓缩。

湿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核酸降解及损伤细菌的细胞膜。湿热灭菌的优越性有穿透力

强,菌体吸收水分易变性凝固及蒸汽有潜在热能。

(一)干热灭菌法主要有焚烧法、烧灼法和干烤法3种。

1.焚烧法是一种较彻底的灭菌方法,在焚烧炉内焚烧尸体及废弃物,可杀灭细菌芽胞。

2.烧灼法为直接用火焰灭菌,例如在微生物学实验室内,利用火焰对接种环、试管口

等灭菌。

3.干烤法为利用烤箱加热至160-170℃,2小时,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陶瓷或金

属器皿的灭菌。

(二)湿热灭菌法包括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煮沸法和加压蒸汽灭菌法等。

1.巴氏消毒法加热62℃30分钟或71.1℃15—30秒(s),不使蛋白质变性,但可杀灭常

见致病菌,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奶袋上都印着呢!温度低,时间短,为了保持风味!

2.煮沸法在1个大气压下,将水煮沸(1009)5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如加入2%碳

酸钠,可提高沸点至105℃并可防锈,常用于餐具及一些医疗器皿的消毒。

3.加压蒸汽灭菌法应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加压至1.05ks/cm2即温度达121.3℃,15

-20分钟,可杀灭细菌芽胞和各类微生物,常用于培养基、葡萄糖盐水输液、敷料及各种

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

热力灭菌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为首选的灭菌方法。医院常用

紫外线杀菌的原理为使细菌DNA链上相邻的喀嚏碱基形成喀陡二聚体,从而干扰DNA

正常碱基配对,导致细菌死亡或突变。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为260〜270nm,最佳波长为

265—266nm,其特点是穿透力差,故仅适于直射物品表面消毒及空气消毒。

第三节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可使细菌菌体蛋白变性凝固,或干扰细菌的酶系统,或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

透性,达到消毒的目的。传统的某些消毒剂,经实验证明对病毒无效。今列举已证明有效的

常用化学消毒剂种类、应用浓度和范围如下。

1.重金属盐类%硝酸银给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0.1%硫柳汞,生物

制品防腐。

2.氧化剂.1%高钵酸钾用于皮肤、尿道消毒。3%过氧化氢,用于1:3腔粘膜消毒,冲洗

伤口防止厌氧菌感染。0.2%〜0.3%过氧乙酸,用于手及耐腐蚀物品消毒。2%碘酊.用

于皮肤消毒。

3.醛类10%甲醛或碱性2%戊二醛用于浸泡物体表面消毒。高镒酸钾0.19,溶于少量水

中,加入福尔马林20ml/m3,密闭熏蒸12小时,用于室内空气、衣物及物品消毒。

4.醇类70%—75%乙醇用于皮肤消毒及体温计浸泡消毒。经常用

5.卤素及其化合物10%—20%漂白粉上清液,用于地面、厕所及排泄物消毒。每升水中

加入5—10mg漂白粉,用于浅层地表水的饮水消毒。0.2%〜0.5%氯胺,用于物品表面

及空气喷雾消毒。0.2~0.5Ppm氯,用于自来水及游泳池水消毒。

6.酸碱石灰加水配成1:4-1:8糊状液,用于排泄物及地面的消毒。

在1.05kg/cm2蒸气压力下,灭菌的标准时间通常是

A.1-5分钟

B6〜10分钟

C.I1〜14分钟

D.15〜20分钟

E.21-25分钟

答案:D

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描述是(2004)

A.灭菌效果最可靠

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泡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常灭菌压力为2.05kg/cm2

E.通常灭菌温度为121.3C

答案:D(2004)

第五单元噬菌体

第一节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噬菌体是侵袭微生物的病毒,可感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支原体等。噬菌体只寄居于

易感宿主菌体内,故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噬菌体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其宿主细胞

(细菌)易于培养,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噬菌体具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即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只能在活的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噬菌体有蝌蚪形、球形和细杆状3种形态。

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彤,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衣壳和尾部的化学组成是蛋白质,头部

衣壳内存有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尾部有能识别宿主菌细胞表面的特殊受

体,与噬菌体吸附有关。

噬菌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一般经75℃30分钟以上才失去活

性。对紫外线敏感。

第二节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细胞的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类型。

一、毒性噬菌体的概念

毒性噬菌体在宿主菌体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因此,毒

性噬菌体的增殖方式是复制,其增殖过程经历吸附、穿人、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五个

阶段,构成噬菌体一个复制周期或溶菌周期。

二、温和噬菌体的概念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并不增殖,其基因整合于细菌染色体中。结合在细菌染色体上

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该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发生整合的噬菌体基因可随细菌基因

的复制而将噬菌体基因传给子代细菌,该过程称之为噬菌体的溶原性周期。在一定条件下,

细菌的溶原状态可自发停止,噬菌体进入溶菌周期,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导致细菌裂解。

因此,温和噬菌体可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第六单元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与其他微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和变异两种生命特征。

一、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遗传物质包括细菌核质DNA和质粒。细菌的各种遗传特性主要受细菌的核质环状

双螺旋DNA的控制。质粒是能自主复制的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双股环状DNA,约为染色体

的0.5%.10%。仅含几十个一几百个基因。细菌所携带的重要质粒有F质粒、Vi质粒、

Col质粒和R质粒。质粒可控制细菌某些生物性状,如R质粒含有耐药基因。

二、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

细菌变异的机制是细菌基因发生突变、转移或重组。突变是细菌基因结构发生稳定性的

改变,导致遗传性状的变异。突变是随机的,可以自然发生,其突变率为10-6〜10-9,当受

到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可使突变率提高。细菌基因转移的方式包括转化、转导和接合.

当外源DNA转移到受体菌中,外源DNA可与内源DNA发生重组。

1.转化转化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如活的无

毒力的肺炎球菌可摄取死的有毒力的肺炎球菌DNA片段,从而转化为有毒株。

2.转导转导指温和噬菌体介导的遗传物质从供体菌向受体菌的转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

性状。无性菌毛菌获得非结合性耐药因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

3.接合接合指细菌通过质粒介导和性菌毛连接沟通的细胞间接触,将遗传物质(质粒或

染色体)从供体菌转入受体菌。性菌毛是F质粒表达的中空管状结构。

4.溶原性转换溶原性转换指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原期,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的染色

体发生重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溶原性细菌可因之而获得新的特性,如白喉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和肉毒杆菌分别可因溶原性转换而分别成为可产生白喉毒素、a毒素和肉毒毒

素的有毒株。

第七单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ZL

一、正常菌群(normalflora)

正常菌群是寄生于正常人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的微生物群体,正常情况下对人体

有益无害。和平共处,互惠互利!

正常菌群在人体的分布见表5-7一L

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在于:①防御感染的屏障作用;②营养作用,藕与宿主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及合成维生素;③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④抗肿瘤

抗衰老作用:以及⑤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破,形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

生。这样,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为条件致病菌(conditionalpathogens)。

汉奸,和平时期相安无事,日军侵华出了那么多!

菌群失调,指寄生在正常人体某个部位的正常菌群,各菌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

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由于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称为菌群失调症。

主要诱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主要原因为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B超造成性别失调,共同点都是人为因素!

表5—7—1正常菌群在人体的分布

部位

常见微生物

皮肤

葡萄球菌、丙酸杆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

眼结膜

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

鼻咽部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奈瑟菌、类杆菌

口腔

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奈瑟菌、类杆菌、白色念珠菌、放线菌

肠道

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类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破伤风杆菌、

艰难杆菌、乳杆菌

相对无菌

尿道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类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

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又感染上其他感染性疾病,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简

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包括:①交叉感染,在医院内从其他人获得的微生物感染;②环境感

染,接触被污染的无生命物品而获得的感染;③自身感染,微生物感染来自于病人自身。

二、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1.菌群失调。

2.寄生异位,如某些大肠杆菌是肠道内的常见菌,当它们进人泌尿道,就会引起泌尿道

感染。

3.机体免疫力低下。

菌群,机体,寄生异位——搬家了也不行!

第二节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在宿主体内寄生、繁殖并引起疾病的性能称细菌的致病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

为致病菌(pathogen)。细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称为细菌的毒力(virulence),常用半数致死量

(medianlethal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表示。病原菌侵入机体

能否致病取决于三个因素即细菌的毒力,细菌侵入的数量及侵入的部位。

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决定的。

(-)侵袭力(invasiveness)侵袭力指细菌突破宿主的防御屏障,在体内定居、繁殖及

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组分,包括使细菌在体内定居的菌体表面结构,即普通菌毛(促

进细菌吸附,定居作用)和脂磷壁酸(LTA),(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细菌在体内定居);

增强抗吞噬作用的菌体表面结构,即荚膜、菌体表面蛋白(M蛋白)及表面抗原(K抗原、Vi

抗原);以及细菌胞外酶,如血浆凝固酶可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DNA

酶均增强细菌的扩散能力。

(~)(toxin)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外毒素(exotoxin)和内毒

素(endotoxin)两大类,其主要区别见表5—7一2,

表5—7—2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细菌

释放方式

生活状态下释放

死亡裂解释放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毒性作用

强,具有选择性特异毒性作用

较弱。引起发热等全身反应

稳定性

不稳定.60~80℃,30min被破坏

耐热.160℃2—4h才被破坏

抗原性

强.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

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外阳内阴,外活内死,外蛋内糖!

第三节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且个体间差异很小的免疫力,可代代遗传,并且是后天特异

性免疫的基础。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由:①屏障结构;②吞噬细胞;及③非特异性体液因素构成。

屏障结构指体表的皮肤、体内外通腔道粘膜的机械阻挡和分泌物杀菌物质的作用,以及

表面菌群的拮抗作用。血脑屏障、血胎屏障等不但选择性限制物质的交换,亦可部分阻挡瞰

生物的侵入。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系,有吞噬、清理进入机体内微生物和清理哀老细胞、

识别肿瘤细胞的作用。溶酶体内的消化酶是这些细胞具有清理机制的主要因素。吞噬细胞还

是后天免疫的物质基础。体液因素正常体液中的杀菌、抑菌物质有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

等杀菌物质。

二、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

吞噬细胞吞噬后,有完全和不完全吞噬两种结局,完全吞噬,指病菌完全被吞噬细胞清

理,或杀死;不完全吞噬,指病原菌未被吞噬细胞杀死,并被吞噬细胞携带转移至他处,引

起扩散。不完全吞噬现象在特异性免疫产生后,可转变为完全吞噬,如巨噬细胞功能显著增

强,可促进结核菌隐性感染的康复。

三、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多数细菌在感染机体后,仅存在于吞噬细胞外的体液或组织中,称为胞外菌感染,例如,

化脓性球菌的感染等,并可引起吞噬细胞死亡和严重的临床症状。胞内菌感染,系少数细菌,

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等感染,在临床相当长的阶段内,吞噬细胞处于

不完全吞噬状态,其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的作用。产外毒素的致病菌感染,在霍乱弧菌白

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等感染,一般仅在粘膜面或局部寄生,毒素人血而致病,不引起菌血症;

而鼠疫杆菌感染,则可引起菌血症,甚至脓毒血症。因此,在临床微生物检查时使用的方法

是有区别的。胞外菌感染性疾病的恢复,主要依靠体液免疫。毒血症的康复,主要依靠抗毒

素免疫治疗。

第四节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细菌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指来自宿主体外细菌的感染,包括急性或慢性病人,带菌者以

及病畜和带菌动物,他(它)们均向外环境排出病原菌。

1.病人系细菌显性感染机体,有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病人与慢性

病人,一般26个月病程者,称为慢性患者。

2.带菌者细菌隐性感染者或潜伏期带菌者以及病后慢性带菌者,持续或间断性向体外

排菌,称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个体,称为带菌者。

3.病畜和带菌动物人畜共患性感染病的病原菌,如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菌等,均可由动物传染给人。

(二)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指由机体体内或体表的条件致病菌,或者潜伏体内的病原

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引起异位感染或菌群失调症。

1、菌血症病原菌经局部入血,尚未大量繁殖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称菌血症,通常指

败血症的临床早期,如伤寒病的第一次菌血症。

2、毒血症病原菌只是在局部繁殖后,细菌不人血,而是外毒素进入血流,使机体致病

称毒血症,例如白喉、破伤风等。

3、败血症病原菌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如高热、出血斑、肝脾肿大等,称为败血症。

不光定居,还在你这吃喝拉撒、过家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大量繁殖!

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入血,并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和形成新的化脓病

灶的最严重的利感染类型称脓毒血症。

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最主要的诱因是

A.黏膜面损伤

B.抗生素的滥用

C.细菌寄居部位的改变

D.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E.放疗化疗的应用

答案:B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称为(2001)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清除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答案:C

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2006)

A.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B.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

C.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

D.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E.大量使用生态制剂

答案:D

解析: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称

为菌群失调。选B的较多,因为菌群失调大多是由于长期或大量应用抗生素而造成的,所

以就认为与细菌耐药性有关,其实是大多数正常菌群被杀或抑制,而原处于少数劣势的菌群

或外来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使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而致病。

潜伏性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原体存在于•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感染性

病原体;在某些条件下病原体被激活而急性发作,病原体仅在临床出现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

被检出;在非发作期,用一般常规法不能分离出病原体。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出现明显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

发现。

显性感染:当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且宿主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时,其感染所造成的病理

损伤使宿主出现临床症状。

内源性感染:指山机体体内或体表的条件致病菌,或者潜伏体内的病原病.当机体免疫力低

下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引起异位感染或菌群失调症。

第八单元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细菌学诊断

一、标本的采集原则

严格的无菌操作,适宜时机和适当的部位,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采样后尽快送检及

做好标记。

二、病原菌的检测程序

依次是标本的采集,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同时可以做药敏试验或动物试验),生化反应

和血清学鉴定。

第二节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细菌或细菌抗原检测体液中有无相应抗体及抗体效价的动态观察,用于感染性疾

病的辅助诊断。

一、试管凝集试验

肥达试验是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病的一种血清学试验,即用已知伤寒杆菌的菌体抗

原、鞭毛抗原及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鞭毛抗原,测定人血清中相应抗体效价。

二、间接血凝试验

将细菌可溶性抗原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形成抗原致敏的红细胞,当与相应抗体作用后可发

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三、补体结合试验

用可溶性抗原加人补体,检测细菌特异性抗体的凝集试验。

四、中和试验

常用于风湿热辅助诊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试验,即属于中和试验。

五、酶免疫试验(EIA)、放射免疫试验(RIA)及免疫荧光试验(IF)

均为应用标记的抗原检测血清中抗异性抗体,或应用标记的抗体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

原。例如,以E1A或R1A法检测A族链球菌、淋球菌及肺炎链球菌抗原,以IF法检测志贺

菌、霍乱弧菌等,均已应用于临床诊断。

第三节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一、免疫的种类

对采种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可由病后天然免疫和人工免疫获得。人工免疫又分为人

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二、人工免疫的概念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注射抗原性物质(疫苗),使机

体免疫系统因受抗原刺激而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此种免疫应答出现较晚,接种

后1—4周才能产生,维持时间较长,可达半年至数年,故多用于疾病的预防。

(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为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及其制剂

或细胞因子,直接注入机体,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此种免疫持续时间短。淋巴细胞的过继

转移由于遇到移植排斥的困难,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多试用细胞因子制剂.

三、常用的免疫制剂

(一)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1.减毒活菌(疫)苗如卡介苗、布氏杆菌减毒活菌苗等。

2.死菌(疫)苗如伤寒、百日咳及霍乱死疫苗等。

3.类毒素类毒素为细菌外毒素经o.3%—0.4%甲醛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但仍保留抗

的生物制品。死菌苗与类毒素混合接种时,有免疫佐剂的功能,如白百破三联疫苗。

相关知识

百白破疫苗是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伤风)三联混合制剂的简称,白百破三联疫苗是由

白喉类毒素、百H咳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当比例配置成的,用来预防臼喉、百日咳、破

伤风三种疾病。儿童注射后能同时起到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作用。这三

种疾病都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

4.亚单位疫苗为使用化学方法提取病原菌中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制成,如脑膜炎球菌和肺炎

球菌的荚膜多糖疫苗。

5.DNA疫苗是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菌表面某种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的抗原基因

插入酵母菌,使之表达目的基因。目前处于研制阶段。

(二)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1.抗毒素如破伤风、白喉、肉毒、炭疽等抗毒素。抗体嘛!

2.胎盘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某些病毒性疾病(如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

的紧急预防接种。

3.细胞免疫制剂如细胞因子等。

第九单元球菌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3

1

4

ZL

病原性球菌性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病原性球菌主要包括3个属

即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奈瑟球菌属。脓球脓球,球是最爱肿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一、形态、染色和分类

G+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0.5~1.2um,成葡萄状排列,无鞭毛,无芽胞,不形

成荚膜。

根据色素及生化反应等不同,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

和腐生葡萄球菌三种。金葡菌为血浆凝固酶阳性菌,表皮、腐生葡萄球菌为血浆凝固酶阴性

菌,其中金葡菌多为致病菌。印象中好多脓液也是黄色的!

二、致病物质的种类

(一)血浆凝固酶以能否产生此酶作为鉴定菌株致病性的指标。

(二)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三)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四)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五)表皮溶解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

(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可抑制内毒素脱毒,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

低血压性休克。

(七)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SPA)可与IgG抗体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吞噬

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三、所致疾病

(•)化脓性炎症伤口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肺炎、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痒、痈等。

(二人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三)葡萄球菌性肠炎(假膜性肠炎)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种菌群失调症。

联系病理纤维素炎

初步诊断应符合以下特征:①镜检符合葡萄球菌的形态学特征;②菌落色素为金黄色,并

有透明溶血环;③甘露醇发酵阳性;④血浆凝固酶阳性;⑤耐热核酸酶检测阳性。在专业实

验室进行肠毒素的鉴定。

第二节链球菌属

一、形态、染色和分类

革兰染色阳性G+,直径0.6~1.Oum,呈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幼龄菌可有

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

根据溶血现象不同,将此属细菌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血琼脂平皿上,菌落周围有

1—2ra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a溶血),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血琼脂平皿上,菌落周围有

2—4mm宽无色透明溶血环,称B溶血),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血琼脂平皿上,菌落周围

无溶血环)三大类。根据细胞壁多糖抗原的不同;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为20个群(A—H,

K—V)。对人类致病的90%属于A群。

二、致病物质的种类

lo脂磷壁酸(LTA),使细菌易于吸附易感细胞。

2.M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

3.侵袭性酶,包括透明质酸酶、链激前(SK)、DNA能(链道前,SD)等,均可捉进细菌

在组织间扩散。

4.链球菌溶血素,包括对氧敏感的链球菌溶血素O(SLO)和对氧稳定的链球菌溶血素

S(SiS)。

5.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三、所致疾病

1.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有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扁桃体化脓、中耳炎等),变态反应

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及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2.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也称草绿色链球菌),可引起踽齿、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四、链球菌溶血素和临床检验的关系

链球菌溶血素O(SLO)抗原性强,风湿热尤其是活动期病例血清SLO抗体升高更显著,》1:

400o临床上常应用测定SLO抗体含量作为风湿热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第三节肺炎链球菌.

一、形态和染色

革兰染色阳性,矛头状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有些毒株形成荚膜,在血琼脂平皿

上形成a-溶血环。此菌可产生自溶酶,24小时后菌体自溶形成脐状菌落。此酶可被胆汁激

活加速细菌溶解。肺炎链球菌可发酵菊糖,故胆汁溶菌试验及菊糖发酵试验可鉴别甲型溶血

性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

二、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主要致病物质有:①肺炎球菌溶血素;②荚膜(主要致病因素,具有抗吞噬作用);③紫

瘢形成因子,使试验动物产生紫斑及皮肤出血。

所致疾病为大叶性肺炎

第四节脑膜炎奈瑟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染色阴性,肾形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大多有荚膜和菌毛。营养要求较高,

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初次分离培养需提供5%-10%二氧化碳气体。抵抗力弱。

二、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有菌毛(吸附易感细胞),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及低血

压休克)。

所致疾病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筒称流脑。

三、标本采集和分离鉴定

取病人脑脊液、血液或皮疹内容物或带菌者的鼻咽拭子。本菌在低温下易死亡,故采用

标本后应立即送检。

取脑脊液沉渣或淤斑渗出液涂片,作革兰染色,直接镜检如发现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

球菌即可初步诊断(阳性率80%左右)。脑脊液或血液标本可先增菌或直接接种巧克力平板,

置5%。10%C0:环境中培养,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镜检初步诊断,并作生化反应、凝集试验

或血清学试验鉴定。

第五节淋病奈瑟菌

一、形态染色

革兰染色呈阴性,咖啡豆状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二、致病物质及所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有:①菌毛,它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淋病奈瑟菌更易附着在人泌尿生殖道上

皮细胞、精子、红、白细胞上;②淋病奈瑟菌可产生大量IgA蛋白酶,破坏粘膜表面的特

异IgA,从而使淋病奈瑟菌大量增殖在粘膜上及粘膜下。人类是淋病奈瑟菌惟一宿主。

淋球菌可经性接触传播,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取缔娼妓,加强性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人民道德素质是防治包括淋病在内的性传播疾

病的根本措施。对病人治疗首选青霉素,对新生儿用1%硝酸银滴眼,以预防淋病性脓漏眼。

洁身自爱吧,如果青霉素过敏就不好治了!

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C反应蛋白

B.自溶酶

C.荚膜

D.外毒素

E.内毒素

答案:C

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2003)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类白喉杆菌

C.无芽抱厌氧菌

D.绿脓杆菌

E.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

答案:A(2003)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球菌

E.淋球菌

有典型的荚膜结构

答案:C(2005)

在粘膜表面粘附时可产生分解S-IgA的蛋白酶

答案:E(2005)

是引发猩红热的病原体

答案:B(2005)

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引起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最主要的变化是(2003)

A.肺炎球菌肺炎不断增加

B.革兰阴性杆菌肺炎不断增加

C.军团菌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D.葡萄球菌肺炎很少发生

E.支原体肺炎很少发生

答案:B

对淋病奈瑟菌(淋球菌)的叙述,唯一正确的是(2006)

A.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B.为革兰阳性球菌

C.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D.淋球菌可产生自溶酶

E.大多无荚膜和菌毛

答案:C

第十单元肠道杆菌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2

ZL

第节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形态染色

呈中等大小的杆状,直径0.3~1.Oum,长2〜3um,革兰染色阴性,多数有菌毛、

鞭毛,少数有荚膜,不形成芽胞。

二、抗原结构

有三种抗原:①菌体抗原(0抗原):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层,具有种特异

性其结构的变异是细菌s—R变异的基础:②鞭毛抗原(H抗原),为细菌的鞭毛蛋白,失去

鞭毛的细菌,H抗原消失,O抗原暴露(此为H—O变异);③包膜抗原(K、Vi抗原),为0

抗原外的多糖类抗原。各菌种间可存在交叉抗原。

三、生化反应的特点

肠道杆菌能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其中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菌大多分解

乳糖,用以初步鉴别。爱吃奶糖——乳糖的是好菌!

第二节埃希菌属

一、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种类

埃希菌属杆菌为肠道正常菌群之重要成分,大肠杆菌为主要代表菌种。大多数大肠杆菌

为条件致病菌,能产生和携带肠毒素(LT、ST、SUF)、定居因子(CFA—I、CFA—H)、K原

或类似物质以及带有性菌毛和分泌内毒素者,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有:①肠产毒性肠杆

菌(ETEC),致病物质主要为肠毒案(LT和ST);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致病物质主要为志贺样毒素(SLT);③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能侵袭结肠粘膜上

皮细胞并产生内毒素;④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粘附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粘

膜,使微绒毛刷状缘破坏。

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

EHEC的主要血清型是0157:H7,致病物质主要有质粒编码的菌毛和噬菌体编码的SIS

毒素引起以反复出血性腹泻和严重腹痛为特征的出血性结肠炎。在5岁以下的患儿中易并发

溶性尿毒综合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继而发展为急性肾功能哀竭。

三、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

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寄生菌之一,它的存在表明,外环境、水和食物为人或动物粪

便污染且污染程度与其数量相关;或间接提示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大肠菌群数及细菌

总数已列为水、食物和药品的卫生检测指标。我国规定,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升水的大肠

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对于食物、饮料和药品亦

有相应的规定。

第三节志贺菌属

一、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根据志贺菌的0抗原和分解甘露醇的能力,将其分为4群,即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

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该菌属的致病物质主要有菌毛、内毒

素和外毒素。菌毛与其侵袭力有关。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形成炎症和溃疡。志贺肠毒性外

毒素具有霍乱毒素样功能,可引起水样腹泻。该菌属可引起急性及慢性细菌性痢疾。我国菌

痢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感染较为多见。

二、标本采集、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可采集患者粪便和/或肛拭子。采样后立即接种于GN增菌液中,增菌后转种于

SS选择性培养基,37C培养18—24小时后,挑取无色半透明菌落,接种于鉴别培养基,符

合典型反应者,再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菌群和菌型。

第四节沙门菌属

一、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致病主要种类

致病物质有菌毛、菌体0抗原、内毒素和肠毒素。菌毛和菌体0抗原与其侵袭力有关内

毒素导致肠道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性中毒症状,部分沙门菌可产生霍乱样肠毒素,导致严重

的腹泻。该菌属可致数类疾病,即①伤寒和副伤寒,分别由伤寒沙门菌、副伤寒甲、乙、丙

沙门菌引起;②食物中毒,由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污染食物引起;

③败血症,在机体抵抗力低卜.时,沙门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

二、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坚定

根据病程选择采集标本,初感染时的病毒血症期,粪检阳性率低,因此发病1周内应取

静脉血,第1—3周取骨髓,第2〜4周时可取粪便和尿液。标本应先增菌,然后接种于ss

等选择培养基,37^18-24小时培养后,挑取无色半透明的菌落,接种至双糖铁半固体培

养基鉴别,再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凝集试验进一步确定。

肥达试验的实质为直接凝集试验。用伤寒菌体(0)、鞭毛(H)抗原和甲、乙副伤寒H抗原,

与病人系列稀释血清进行定量凝集试验。正常人因隐性感染和接种伤寒三联疫苗。血清中可

存在一定的抗体,0凝集价W1:80,H凝集价W1:160。若0和H效价均增高且超过上述水

平,或病人恢复期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则具有诊断意义。若O和H效价的增高不平行,

0效价增高而H效价不高,可能为早期感染或者其他沙门菌的交叉感染,H效价增高而0

效价不高,可能是预防接种或者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相关知识:

肠热症(typhoidfever,orentericfever)

即伤寒、副伤寒,病原体是伤寒沙门菌(S.typhi)或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

A.肉毒外毒素

B.大肠杆菌内毒素

C.霍乱外毒素

D.金葡菌外毒素

E.伤寒杆菌内毒素

答案:B

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是(2001,2005)

A.葡萄糖

B.麦芽糖

C.蔗糖

D.菊糖

E.乳糖

答案:E(2001,2005)

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和非致病菌时有重要意义,前者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

菌多数能分解乳糖。

埃希菌属25min

????(1)糖发酵试验

葡萄糖

乳糖

麦芽糖

甘露糖

蔗糖

+

+

+

+

+

???????致病性:大多为正常菌群

???????????????????????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变为条件致病菌

???????????????????????少数为致病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属25min

???????特征:无鞭毛,不能运动;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2)?糖发酵试验

葡萄糖

乳糖

麦芽糖

甘露糖

蔗糖

沙门菌属35min

???????在生物学特性中,伤寒沙门菌与其他沙门菌的区别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2001,2005)

A.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新型肠道病毒70型

D.大肠埃希菌0157型

E.轮状病毒A组

答案:D(2001,2005)

第十一单元弧菌属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ZL

第一节霍乱弧菌

一、生物学性状

该菌的典型形态为弧形或逗点状,革兰染色阴性,有菌毛和单鞭毛,运动活泼,但无荚

膜,亦不形成芽胞。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在选择培养基pH8.8-9.0的碱性琼脂上,呈细

小、光滑、透明、无色的光滑型菌落。该菌有两类抗原,即菌体0抗原和鞭毛H抗原。根

据0抗原的差异,可将其分为139个血清群,其中Q-1血清群包括了古典生物型和El-Tor

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均可再分为三个血清型,即原型(稻叶型)、异型(小川型)和中间型(彦岛

型)。目前致病株主要为0139群变异株。02—0138血清群菌株不致霍乱,可致胃肠炎散发。

二、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有菌毛、鞭毛和霍乱肠毒素。菌毛和鞭毛与其穿过肠粘液层、粘附

并定居于肠上皮细胞有关。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腺甘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

肠粘膜细胞分泌增多,致水样便。其所致疾病霍乱以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

为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因肾功能衰竭、休克而死亡。霍乱属于甲类烈性传染病。

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A.鞭毛

B.菌毛

C.荚膜

D.肠毒素

E.内毒素

答案:C

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描述是(2004)

A.细菌培养基通常为碱性蛋白陈水

B.有菌毛和单鞭毛

C.悬滴观察呈“穿梭”样运动

D.ElTor生物型可形成芽泡

E.革兰染色为阴性

答案:D(2004)

第二节副溶血性弧菌的嗜盐性与所致疾病

该菌主要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产品中,在含3.5%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故又称为嗜盐性细菌,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常因食用带菌的鱼、蟹等海产品所致。

第十二单元厌氧性细菌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ZL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

厌氧芽胞梭菌只有•个属,即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主要包括破伤风梭菌、产

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和艰难梭菌。严格厌毓,血平板中生长。

一、破伤风峻菌

(-)生物学性状革兰阳性细长杆菌,专性厌氧,有鞭毛,无荚膜。破伤风梭菌芽胞与菌

体形成鼓槌状。常用疱肉培养基培养。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羽毛样菌落,菌落周边有轻度B—

溶血。细菌繁殖体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芽胞的抵抗力强。

(-)致病物质产生两种外毒素,即破伤风溶血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三)所致疾病破伤风梭菌致病条件是,①机体出现深部伤口;或②伴有需氧菌和兼性

厌氧菌混合感染;或③坏死组织多而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的微环境。细菌只在局部繁殖,释

放的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血流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

经介质,导致肌肉的强直性收缩,出现破伤风特有的苦笑面容和角弓反张等症状体征。

(四)防治原则

1.正确处理伤口清创并对伤口用双氧水(H2O2)冲洗创面以消除厌氧环境。叫你厌氧,

给你双氧

2.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大剂量使用青霉素,防止伤口局部细菌的生长繁殖。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对患者进行紧

急预防接种和对症治疗。

4.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主要对象是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的高危人群。

二、产气荚膜峻菌

(-)生物学性状兰阳性粗大杆菌,专性厌氧,有荚膜无鞭毛。芽胞在菌体次极端,椭

圆形,但很少形成。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皿上形成双溶血环,在牛乳培养基中形成“汹涌发

酵”。产气

(二)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如肠毒素等。致病条件与破伤风相似,

引起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厌氧性蜂窝组织炎。

(三)防治原则及时处理伤1:3,清创、扩创、局部使用H2O2冲洗,对所有的器械

和敷料严格消毒灭菌。必要时截肢以防止病变扩散。可使用高压氧舱治疗。由于气性坏疽病

原菌种类较多,产生的毒素型别也较多,抗原复杂,故无相应的类毒素和抗毒素,进行预防

治疗。

三、肉毒俊菌

(-)形态:革兰阳性短粗杆菌,有鞭毛,无荚膜。肉毒梭菌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与

菌体形成网球拍状。

(―)致病物质要是外毒素,即肉毒素(botulin)。

(三)所致疾病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流,作用于颅脑神经核、外周神经一肌肉接头处。

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迟缓型麻痹即肉毒中毒。以食物肉毒中毒多见。

第二节无芽胞厌氧菌

一、致病条件

无芽胞厌氧菌包括多种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厌氧菌,大多为人体正常菌群重要组成部分,

其致病力不强,为条件致病菌。其致病条件有:①机体受机械或病理性损伤,使皮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