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烫事故专项应急专项预案_第1页
灼烫事故专项应急专项预案_第2页
灼烫事故专项应急专项预案_第3页
灼烫事故专项应急专项预案_第4页
灼烫事故专项应急专项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灼烫事故专题应抢救援预案编号:BXAY-05-版本号:A编制:邓文兵审核:石钟贵批准:陈禹7月1日公布8月1日实施批准页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灼烫事故专题应抢救援预案已经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经过,现给予公布,望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实施。总经理: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灼烫事故专题应抢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类型灼烫事故关键原因:因为设备故障或违章操作,引发设备遗漏、高温液体喷出等类型事故。如炼钢炉、钢水罐、铁水罐、混铁炉等满溢;铁、钢、渣液遇水发生物理化学爆炸及二次爆炸;过热蒸汽管线穿漏或裸露;改变转炉炉膛火焰和废气方向时喷出热气或火焰;轧制线上红钢穿出导卫等。发生事故类型:灼烫发生事故场所:轧钢厂轧制线周围,炼钢转炉出炉口周围,炼铁高炉出铁口周围,蒸汽锅炉及其管道。事故危害程度:造成生产设备损坏,生产瘫痪、财产损失和人员皮肤烫伤甚至毁容,严重时会造成死亡事故。1.2危害程度分析根据事故后果及危害程度,重大危险源分为三级:一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尤其严重事故。二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或其它性质严重事故。三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或其它性质严重事故。2、应急处理基础标准灼烫应抢救援工作应落实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工协作,以人为本标准,结合灼烫事故特点,合理利用抢救战术,把职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灼烫造成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见附录一。3.2指挥机构及职责见附录二。4预防和预警机制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控方法定时对各炼铁、炼钢、轧钢高温区,锅炉及其锅炉管道定时检验和评定,经过估计、预报和预警方法逐层上报,分级管理。4.1.2危险源监控方法1)各厂根据《相关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和管理工作通知》(安监总协调字〈〉125号)对安全生产过程中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信息分析。2)各厂在本单位高温区采取国家标准〈安全标志〉(GB2894-1996)给定标示方法,设置警告、严禁、指示等信息(警灯、警报器、安全标志)等。3)各厂对本单位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4.1.3预防方法1)各单位在技术和管理方法上加强对本单位监控,逐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提升职员防灼烫意识,增强抵御灼烫综合能力,预防灼烫事故发生。2)定时检验、检修炼钢炉、钢水罐、铁水罐、混铁炉、锅炉、高炉等设备及其吊运设备、运输线路和车辆,并加强维护,避免穿孔、渗漏,和起重机断绳、罐体断耳和倾翻;3)搞好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罩、护目镜、防火工作服(衣扣要系牢)、劳保鞋(鞋带要系紧),防护手套和安全帽,并确保个人防护用具质量可靠。4)法兰、阀门应定时检修,轻易漏气法兰、阀门要定时更换。5)仔细预防铁水、钢水、渣等熔融物和水接触发生爆炸、喷溅事故。6)过热蒸汽管线、氧气管线等必需包扎保温,不许可裸露;7)尽可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降低人员烫伤机会。4.2预警行动4.2.1预警条件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开启应急预案,实施救援。4.2.2预警方法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预警,各单位务必建立完善安全检验、安全例会等制度,每个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验,定时对高温区进行安全检验,每三个月第30天第一周召开安全领导小组组员和救援队责任人会议,经过上季度安全工作总结,研究完善下季度安全工作和应抢救援工作。当事故发生时,任何人员接到可能发生灼烫事故信息后,应立即汇报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根据应急预案立即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采取对应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扩大。4.2.3预警方法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确定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后,要立即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相关部门快速采取对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并通知各职能部门进行预警状态,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4.2.4信息公布程序各职能部门及各单位接到可能造成灼烫事故信息后,根据预警信息立即研究确定处理方案,通知相关部门开启对应预案。企业办公室负责对外公布信息。5信息汇报程序5.1信息汇报和通知灼烫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相关人员立即、主动正确地汇报给厂领导和应抢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抢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抢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应抢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应立即汇报给应抢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或总指挥。尤其重大灼烫事故,可直接向应抢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或总指挥汇报。5.2信息上报1)事故信息上报采取分级上报标准,逐层汇报,特殊情况可越级汇报。2)信息上报内容包含: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简明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伤亡人数(包含下落不明人数)和初步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方法及其它应该汇报情况。5.3信息传输事故现场第一发觉人员——现场值班室——本单位应抢救援队——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6应急处理6.1响应程序6.1.1应急指挥事故发生后,该单位应立即采取必需方法,并汇报事故基础情况,事故现场人员要立即发出事故警报或信号,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立即开启应急预案。6.1.2应急行动应急预案响应后,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立即采取方法,组织和指挥应抢救援队实施救助。6.1.3资源调配在应急指挥和应急行动过程中,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充足合理地利用多种资源,使灼烫事故得到有效控制。6.1.4应急避险为了避免造成更多人员伤害,企业应抢救援指挥部在主动采取抢救方法同时,采取本身和她人安全避险方法,预防次生事故发生。6.2处理方法1)发生灼烫事故后,现场人员现场职员除按程序上报外,要主动进行现场抢救,对身上着火受害者,要快速扑灭或脱掉燃烧衣物,。2)抢救人员必需听从指挥,主动根据灼烫抢险分工各负其责,并依据烫伤程度采取对应方法:一度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显著,应立即脱去衣袜后,将创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时,再用麻油、菜油涂擦创面。二度烫伤是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边缘放水,涂上烫伤膏后包扎,松紧要适度。三度烫伤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全部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此时应用洁净布包住创面立即送往医院。切不可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膏类药品,影响病情况观察和处理。严重灼、烫伤病人,现场人员可直接拨打抢救电话(120),快速正确说明出事地点及伤者情况,在转送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伤员烦渴时,可给少许热茶水或淡盐水服用,绝不能够在短时间内饮服大量开水,而造成伤员出现脑水肿。3)水火烫伤处理水火烫伤处理标准是首先除去热源,快速离开现场,用多种灭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立即将湿衣服脱去或剪破、淋水,将肢体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为止。还可用湿毛巾或床单盖在伤处,再往上喷洒冷水。不要弄破水泡。然后对烫伤进行创面处理。烫伤创面处理最为关键,先剃除伤区及其周围毛发,剪除过长指甲。创面周围健康皮肤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再用0.1%新洁尔灭液或75%酒精擦洗消毒。创面用等渗盐水清洗,去除创面上异物、污垢等。保护小水泡勿损破,大水泡可用注射空针抽出血泡液,或在低位剪破放出水泡液。已破水泡或污染较重者,应剪除泡皮,创面用纱布轻轻辗开,上面覆盖一层液体石蜡纱布或薄层凡士林油纱布,外加多层脱脂纱布及棉垫,用绷带均匀加压包扎。水火烫伤面积过大时,不能用凉水冲洗,可在患处敷上冷毛巾,另外,不要涂任何药品,只需保持患部清洁,以免送医院后为清洗药品而耽搁时间。4)为确保救护车顺利抵达事故现场,现场责任人要派专员在厂门口前接车。5)灼烫抢救结束后,现场职员还要保护好现场并帮助事故调查分析。7应急保障7.1管理和维护每日值班岗位职员根据职责分工对所负责设备辖区每小时巡检一次,加强日常检验管理工作,制订和完善灼烫事故应急方案,明确分工,定时演练,熟练掌握。7.2正确使用经过技术培训,使应抢救援队等部门相关人员掌握灼烫事故正确救护方法,经过定时演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备发生灼烫事故时,能有效、安全和快速地进行灼烫事故应抢救援工作,控制灼烫事故发展势态,尽可能将灼烫事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8培训和演练8.1应急演练计划1)各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