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

电子备课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备课人:朱文虎

表一

本册书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将生物全册书划分为十个部分,本册书讲授其中两部分。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及遗传

1.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

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两栖动物的

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植物的生殖: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

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

育。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收集和交流关

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

十、健康地生活

1.传染病和免疫: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

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

人体的兔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

义。

2.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关注癌症的

危害。

3.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

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4.医药常识

表二

教学计划

八年级共(1)(3)两个汉语班,学生人数共57名,从七年级步入

八年级,对生物实验的探究方法,操作水平,总结结论及学习生物的方

学情

法等能力已经有一定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探究问题的

分析

能力及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进一步促成学生对科学观念的形成。部分

学生的探究问题和实验操作能力还较差,本学期要加强辅导,培优补差。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共二单元六章内容,主要讲解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

和发展及如何健康地生活。具体章节安排是: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分析

第三章: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重点: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知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

重难途径、如何防治传染病,懂得简单的用药常识和急救方法。

点分

析难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理解健康

不仅仅是身体没病,还包括心理健康等。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对本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实施授课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

三、构建教学概念,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好理解,易吃透

措施

四、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本科不感枯燥

表三

教学进度表

课时备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单元

安排注

--9.1-9.5集中学习备课

二9.8-9.1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三线行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

9.15-9.19

肢动物

四9.22-9.26鱼

五9.29-10.3两栖动物十一国庆

10.6-10.1

十一国庆古尔邦节

0

七10.13-10.

爬行动物鸟

17

八10.20-10.

哺乳动物动物的运动

24

九10.27-10.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31

十11.3-11.7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十一11.10-11.

期中测试

14

十二11.17-1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1

十三11.24-11.

细菌、真菌

28

十四12.1-12.5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十五12.8-12.1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

十六12.15-12.

病毒

19

十七12.22-12.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从种到界

26

十八12.29-1.2认识生物多样性

十九1.5-1.9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十1.12-1.16期末测试

表四

学生成绩登记表(八年级1班)

序号姓名—■二三四五期中期末

1不琉

9马小部

R叶春花

4包休打

S本住住

6阿合朱力

7泗木哈尔

R直丰由直

Q族永臣

10曷天龙

11

12赤胡将

1R时勒些而

14马丽柳

15未勘缜尔

16古丽米培

17胡尔易耳||

1R源中提

19林太尔分

2。划悬悬

21马千植

22执斯古丽

2a空■尔培

24叶使力

26真者

26泗木哈尔

27

2a

2Q

RC

平也

表四

学生成绩登记表(八年级3班)

序号姓名-'二三四五期中期末

1汁芳欣

2布施尔至

R拟海峰

4砒盹球

6马瞌峰

6加温尔

7理哈Ra

«趣欣欣

Q春寒尔

10尊依汰尔

11查清

12.生十桶

1R刘江辉

14阿易

15若木提土

1R康通

17阿斯力到I

18吾尔杳

1QG大太

20生博

21马海龙

22凿河林

2R海泗尔

24治尔泗百

26真中油

帝欣怡

27刘折

2a刘振

2Q杨惊

an

平的

学生迟到、旷课登记表(八年级1班)

序号姓名—*二三四五期中期末

1不输

9.口小部

R叶春茄

4租体将

S本住住

6阿合朱力

7泗木哈尔

S直丰由直

Q砒永席

10曷天母

114tc>r>^n

12赤古日先

1R时勒些而

14马丽柳

15木野使尔

16古丽米打

17胡尔易判

1«森巴摞

1Q除木尔在

2.0如悬悬

21乌干徒

22执斯古丽

2R怨尔希

24叶慎力

26章容

26泗木哈尔

27

2a

9Q

an

平均

学生迟到、旷课登记表(八年级3班)

序号姓名-'二三四五期中期末

1才艺欣

2布德尔文

R拟海峰

4砒疮眇

6马瞌峰

6加挪尔

7西apa

«程欣欣

Q春寨尔

10南依法尔

11本清

12必亡犍

1R刘汀臃

14时易

15再未提古

1R康通

17阿斯力即

1R再尔杳

19彳大木

2。本擒

21马海介

22凿河林

22海泗尔

24冬尔泗巨

25算中油

2R君1欣怡

27刘折

2a杨琼

29

an

平的

表五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单元计划备课)

生年"生5M-第七单时主备教士卡由

学科u,八年级单兀一e侬朱文虎

物级兀间师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

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两栖

标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植物的生殖: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

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认同优生优育。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

用。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

课时

本单元计划课时

安排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植物的生殖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及文字转换的表

教学

达。

目标

情感目标:参及嫁接,或杆插和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

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

教学难点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51=■.比余在生物圄出的奸绯和份雇曷其木的钛节显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人的“十

月怀胎,一朝分娩”,你已知晓;被子植物的开花结实,

种子萌发,你耳熟能详;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及一些

植物的抱子生殖,你也水致了解。生物界还有哪些不同

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呢?它们及人类保护和利用生物又有

什么关系呢?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回顾]被子植物是怎样生殖的:

小组交流

有性生殖:

什么是“有性生殖”: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

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sexualreproduction)□

除此之外,植物还有其他生殖方式吗?

无性生殖

[观察及思考]

讨论:

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2、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植物来说有什么

意义?

总结: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

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生殖的应用

思考:你知道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

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有哪些方法?

——杆插、嫁接等。

比如:甘薯、葡萄、菊、月季一一杆插;

苹果、梨、桃等一一嫁接。

什么是嫁接?

[阅读资料]

思考: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哪些条件呢?

[探究]植物的杆插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_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总结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教学能力目标:学生完成课本中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解

目标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从劳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教育学生要学会节俭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

教学难点

态发育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导入热身:昆虫知识竞赛,蜻蜓点水及生物的哪种行

为有关?毛毛虫及蝴蝶有关吗?知了为什么要蜕皮?

等引出课题。以蚕为例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提出问题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吗?悠

悠文明史,慢慢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

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你养过家蚕吗?你

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生活中的家蚕它的繁殖和

发育过程是怎么样的呢?产生疑问,并期待了解。

引出视频短片。

提问1:家蚕的一生中其发育阶段有那些,其先后顺序

家蚕是怎么样的?

提问2:家蚕各阶段的形态有什么变化?仔细观看、

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

学生了解家蚕这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提问3:你知道家蚕是在哪个阶段产丝吗?

在家蚕由受精卵到成虫的四个发育阶段中,只有幼虫时

期取食桑叶。蚕吃下的桑叶,经过蚕体内消化系统的消

化和吸收,一部分成为蚕的组织细胞的组成物质,同时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转化成各种氨基酸,

由血液运输到绢丝腺中。绢丝腺是专门合成蚕丝的腺体,

经过腺细胞加工合成分泌的液态绢丝蛋白,由蚕口器下

边的吐丝管牵引,吐出一根长长的液态的细丝,细丝遇

到空气后即凝结成固态丝。回忆、讨论、回答。

播放断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短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其它昆虫如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

做好记录。

提问:蝗虫的一生中有那些生殖发育阶段?其顺序是怎

么样的呢?仔细观看、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昆虫中还有像蝗虫

这样的生殖发育过程。

提问:蝗虫为什么要脱皮?

回答:昆虫的蜕皮是生长的需要,因为昆虫的表皮(外

骨骼)是由蜡质层和几丁质层组成的。蜡质层位于表层

的最外层,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几丁质是复杂的含氮

多糖类,它是外骨骼的主要成分。在几丁质层的下面是

分泌外骨骼的表皮细胞。表皮细胞分泌的外骨骼一经硬

化后,就不能继续扩大,从而使昆虫生长受到限制。因

此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思考、讨

论、回答。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讨论分析所有的昆虫其生殖发育过程并不只有一种

方式,所有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有两种。一种像家蚕那

样,例如:家蚕、蝇、蚊、金龟子等。一种像蝗虫那样,

例如:蟋蟀等。作笔记。为学生总结昆虫的生殖发育

方式。让学生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一个整体了解。

提问: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有什么不同?

讨论、回答。引出若虫的概念。

提问:家蚕和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在生理结构上有什

么变化吗?讨论、回答。提出:变态发育

为学生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作铺垫。

提问:蝗虫在生殖发育过程中,若虫及成虫相比在形

态上有什么区别?讨论、回答。引出变态发育中

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

得出结论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昆虫的生殖发

育方式是怎么样的?回答: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有两

种:一种是完全变态;一种是不完全变态。但都属于变

态发育方式。完成新课程的学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一一完全变态

1.定义一一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和

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及成虫有显

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

2.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等。

二、其他昆虫(如: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一一不完全变

1.定义一一个体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的发

育过程。

2.例如:蟋蟀、螳螂等。

三、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一变态发育

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方面发生了变化。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能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教学

目标能力目标: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及环境的关系,养成保护有

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早期蝌蚪及成蛙在外部形态上、内部结构等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一、阅读提示1:

1.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目标通读全文。

注意:(1)了解本节课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

认为重点的地方做上标记。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也做上标记,试着提出有价

值的问题。

二、阅读提示2:观察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然后完

成下列问题:

1、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

式的特点是什么?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

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雌雄蛙都能鸣叫

吗?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

3、除了鸣叫,青蛙在繁殖季节还有什么特殊现象?

这样的行为又有什么意义?

4、比较蝌蚪和青蛙的的异同点。

蝌蚪青蛙

生活环境

外部形态

生理结构

5、根据上表得出结论,青蛙等两栖类动物的发育为

发育。

6、蛙的生殖发育为什么离不开水?为什么两栖动物不是

真正的陆生动物?

7、阅读课本14页的资料分析,回答课本15页的问题。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

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点拨: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

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受精卵一蝌蚪一青蛙

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鲤呼吸。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

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及坏境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

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

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殖后代的

能力下降,种群数量和种类减少。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

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1、蛙的生殖过程:鸣叫、抱对、排出卵细胞和精

子、水中受精

2、蛙的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1、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一一蝌蚪一一幼蛙一一成蛙

2、蛙的发育特点:变态发育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及环境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探究乌卵的结构,说出乌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

教学

特点;

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参观或参及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及人类生活

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鸟的繁殖行为,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设计探究活动,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

①复习对比植物、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作知

识铺垫;

②以鸡卵引入卵的作用一一鸟类的生殖

二、新授

鸟类知识:①早成鸟、晚成鸟;

②筑巢、孵化、育雏等生殖过程;

③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㈠观察鸡卵的结构

1.观察及思考P16T7

讨论:①请推测卵壳、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

能?

②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2.鸡卵的结构

(卵壳

气室提供氧气

卵壳膜-------'保护卵

<卵白保护和营养

系带保护

卵黄营养

<将未受精浅而小

受精浓而略大发育成雏鸡

3.想一想

鸟卵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复杂的结构呢?

㈡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观察P18图皿-8,试概括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基本

过程。

2.解析图VD-8

孔雀开屏求偶丹顶鹤跳舞求偶

织布鸟筑巢筑巢雌雄鸟在交配交配

鸟在孵卵孵卵亲鸟在给雏鸟喂食育雏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各指鸟的

哪些及繁殖相关的行为?

4.鸟类的生殖行为

一般有占区、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

等。

技能训练P19-20技能训练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_单元第一课时课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说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能力目标:分析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总结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

教学

因控制的。

目标

情感目标:认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认知水平的促进,关注转基因

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区分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

分析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总结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你长得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像不像”,展示一组父子和母

女的照片,让学生分析比较。其实在这些图片中就蕴含

着一些生物学现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今天我们共同学

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板书。

最初,人们是通过比较生物的性状来认识遗传和变异

现象的,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又上升

到了基因水平,所以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

生物的性状”,出示课题并板书。

任务(一)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刚才我们看到的照片反映了这些现象,请同学们阅读

课本24页至26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文中标划:

①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③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阅读分析,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好,刚才这些问题都找到了吗?划下来了吗?请大家

看看这组照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齐答。教师出示遗

传及其概念,提示做标记。

教师出示“找不同”,让学生比较人物的不同之处,

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一组照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齐

答。教师出示变异及其概念,提示做标记。

请大家思考通过刚才的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只能

通过什么过程才能实现能?学思考回答,要通过生物的

生殖和发育。非常好,看来大家阅读的很仔细,下节课

我们将会学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关的问题。

任务(二)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不知同学们考虑过吗,怎么才能看出亲子代间是否发

生了遗传和变异呢?让我们来分析几个实例。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苹果

的特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指出这些特点就是“性状”,

而且有些性状直接能观察到,有些不能直接观察到。教

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插图,再展示一组生物的性状图片,

分别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性状的侧重点,最终总结出有些

是形态结构特征,有些是生理特性,有些是行为方式。

任务(三)相对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现在你明白了吧,原来我们可以比较生物的性状来确

定是不是发生了遗传和变异现象。请大家思考通过比较

每种性状只有一个表现形式吗?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教师出示一组相对性状的图片,大家看到了刚才这组

图片中,每种性状都有几种表现形式?学生回答。

对,这就是相对性状,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总结一下

什么是相对性状吗?

出示“试一试”,请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

并说出判断理由。

分析几组相对性状,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教师进

行随堂诊断和评价。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我们离成功就差一步了,

请继续努力!

出示“想一想”,提出问题:你的长相更像爸爸还是

更像妈妈?父母究竟把什么传递给了子女,才使子女像

父母呢?引导学生思考。

任务(四)明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要想分析这个问题,请你阅读资料一一转基因鼠的启

示。教师多媒体出示,提出思考性问题:转基因鼠的研

制过程是怎样的?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插图,讨论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

过程。请学生试着说明转基因鼠研制过程,教师结合图

示给学生进行分析,并强调转基因的关键环节。

出示问题,进一步探究转基因鼠的启示:

①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②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③这项研究说明了性状及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为

什么?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根据《转基因鼠的启示》,回到刚才的话题:父母究

竟把什么传递给了子女,才使子女像父母呢?学生思考

回答,父母把基因传递给了子女。

是的,转基因鼠的研制开创了转基因生物研究的里程

碑,那么什么是转基因生物呢?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教

师展示概念。

板书设计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遗传和变异〜八

亲代------------子代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

教学

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

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对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的

学习及分析,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控制的。接下

来大家看幻灯片,一起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幻灯片:

1.请描述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

2.联系转基因超级鼠分析并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

状。

参考答案:1.当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的输卵管内

取出没有融合的受精卵。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大鼠生

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

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

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及卵细

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

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

卵管中,经过小鼠妊娠后,分娩出的两只小鼠经过发育,

其中一只小鼠比它同龄的其他小鼠大一倍,这就是转基

因超级鼠。

2.在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中,仅是在受精卵未融

合的精子核或卵细胞核中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可

见,超级鼠体量增大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

所以说基因控制性状。

(注:教师对作答的同学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

并对表述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注:投影并让同学们讨论)

①请描述动物细胞的组成。

②请联系上节知识,解释“多利羊的性状几乎及提供

细胞核的B羊一样”的原因。

③细胞核内由哪些组成?

④试着描述染色体、DNA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大家将29页的“观察及思考”完成。

(注:一边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一边板书。)

板书:一、基因及染色体

(注:板书完后,打开多媒体课件(关于29页的两幅

图片及讨论题)。)

回答讨论题。

(注:对几位同学的作答,肯定他们认真观察、积极

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板书: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

段。

投影:

一、基因及染色体

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②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且是随染色体一起

成对出现的。

③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含有46个DNA分子,含有

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注:打开投影片,并进行板书)

投影:

1.回顾前面所学的人的生殖,口述人的生殖过程。

2.受精时,精子及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什么(结合基

因及染色体的关系作答)?

板书:1.发现过程:

①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的研究。

②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及1891年德国动物

学家亨金,证实染色体是减半传递的。

评比结束后,对优胜组进行鼓励性、赞赏性的评价。

同时让学生们完成书上的图,并提示同学们注意颜色上

的差异。

填图完毕。

大家比较一下前几位同学的回答,哪位同学的作答最

为全面。

(注: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板书: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

或卵细胞。

(注:如果时间充裕,可请同学们回答;如果时间紧

张,可作为课下思考题。)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_单元第一课时课题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及基因的关系。

教学能力目标: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目标情感目标: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

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相对性状及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如何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咱们通

过投影片上的几个问题一起回顾一下。请大家思考并回

答。

问题:

1.请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基因由父母向子女传递过程中的桥梁是什么?有什么

意义?

教师:想一想上节课的填图练习,如果把图中的染色体

去掉,只看成对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你能写出来吗?

(注:请同学到黑板上书写,书写完后打开投影片,进

行校对,并对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

(讲授新课)

教师: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把一对基因的一

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

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那

么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请大

家阅读书上的资料。

(注:学生阅读,教师板书。)

板书: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及隐性

一、相对性状及基因之间的关系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教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图,如果AA和aa基因分别控制

着能卷舌及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那么受精卵的基

因型是Aa型,发育成的个体能卷舌吗?为什么?

学生:发育的个体仍能卷舌,因为受精卵中的基因中含

有一个显性基因,根据孟德尔的解释,基因组成是DD或

Dd都表现显性性状,所以发育成的个体应该是能卷舌的。

教师:这位同学分析资料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很强,回答

很好。他仅仅是借鉴了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而这个最初

的结论是哪位生物学家得出的呢?

学生:意大利科学家孟德尔。

教师:这位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如何发现这一伟大的规律

呢?请大家看投影片,思考讨论并回答。

1.孟德尔选择了关于豌豆的容易区别的七对相对性状作

为研究对象。例如高豌豆高约1.8〜2.1m,短豌豆约

0.2-0.5m0如果高豌豆控制高度的一对基因是AA,矮

豌豆控制高度的基因是aa,两者杂交的后代杂种豌豆会

怎样呢?

2.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控制矮性状的基因

(a)有没有传给子代呢?

3.如果把杂种高豌豆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将会怎样?

这表明什么问题?

4.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

5.为什么杂种豌豆种子的后代高的多而矮的少?

(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然后作答。)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教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所讲的知识及其他同学的回答,

对本部分的内容给以小结。(注:学生总结,教师配以

子板书。)

1.相对性状可分为显性性状及隐性性状。

2.基因可分为隐性基因及显性基因,而且只有两个隐性

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隐性性状。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教师:了解了相对性状及基因之间的关系。试想:如果

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

几种情况?请对此做出预测。大家试着在纸上写,另请

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

(注:留给学生思考书写的时间,完毕,对黑板上两位

同学的作答校正,并对回答完全正确的同学给予赞赏性

的评价。同时,用投影片打出正确答案。)

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若为Aa,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有三种

情况:AAAaaa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教师:关于基因及相对性状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

重要,也是国家推行一些相关法律条文的依据。比如我

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

止结婚。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并讨论投影片上的问题。

1.直系血亲及旁系血亲分别指什么?

2.请举出一种由于隐性基因遗传而导致的遗传病。

3.如果本族内的人结婚生育将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

果?

4.我国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何在?你将如何去做?

板书:禁止近亲结婚

(注:给出一定的时间讨论,可以查阅资料。)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学生1: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

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

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

直系血亲,是及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而兄弟姐妹、伯

伯、叔叔、阿姨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

旁系血亲。

学生2:例如一对视觉正常的夫妇,生出的子女中患有红

绿色盲,这就是由于红绿色盲是一种隐性基因,只有当

两种色盲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出来,父母虽然正常,但

均携带有致病的基因。

学生3:如果本族内的人结婚生育,他们体内携带有致病

的基因传给后代,并且后代体内携带同种致病基因的可

能性就大,这样后代遗传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不利于

优生优育。

学生4:禁止近亲结婚就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对于民族的复兴及强盛起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我认为为

了自己及民族的共同利益应该防止近亲结婚。

(注:教师在情感上要及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自

我保护及爱国意识。并给予鼓励。)

教师:除了刚才提到的色盲之外,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

传病在人身上还有: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因此我国

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

结婚,既有益于家庭幸福,又有益于民族兴旺。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人的性别遗传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教学知识目标:说出男女性别差异的根本原因。

目标能力目标:尝试解释生男生妇女的原因。

情感目标:拒绝性别歧视。

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

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区别?

二、新授课

㈠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发现史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发现男性染色体。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区分

性染色体即男性XY,女性XX

2.观察及思考P37观察及思考

①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谓性染

色体。

②哪幅显示为男性染色体?哪幅为女性?

③哪条是Y染色体?及X染色体的区别?

④就性染色体而言,在生殖细胞中,就有几条性染色体?

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解析:①第23对染色体。

②前幅为男性,后幅为女性。

③前幅最后一条。Y染色体较小。

④1条染色体。精子为X或Y,卵细胞为X。

㈡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阅读P38第一节,思考:

①女性何时排卵?男性排精数目?

②如何完成P38图解

解析:1)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男性一次排出上亿精子。

生殖细胞受精卵

2)乂方:>,X------7XX

母方:----►X

2.基因、性染色体、性别

性染色体决定着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性别分化。

3.染色体异常

’47.XY,+2121-三体综合症

、46,XY,5P-猫叫综合症

‘XXY貌男,智能差,睾丸发育不全,无生育能力,乳

房似女

J0貌女,矮,智能低,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XY貌女,睾丸女性化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生物的变异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

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教学

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

目标

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情感目标: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西红柿等实物,引出课题“生物

的变异”,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

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可

见生物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板书第五节生物的

变异)

任务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提出问题: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呢?(引导

学生看课本中的图片得出)

2、作出假设: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的是大花生,

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小的是小花生。(引导学生通过观

察、思考得出)

3、制定计划: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1)能不能有意挑选个大和个小的花生?各取一粒

可以吗?为什么?

(2)测量花生果实时测量长轴还是短轴?

(3)选择和设计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4)应当怎样记录和处理数据?

(5)一个同学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大约需要20分钟,

怎样做能够节约时间?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交流后要注意强调:实验时应该随机取样,并且样本

要足够大,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测量时建议用圆

规、直尺,并且最好测量花生果实的长轴。

第(5)题可让学生体会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4、实施计划:

(1)随机取样,不少于30粒;(2)测量;

(3)记录数据;(4)处理数据

5、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

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2)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

内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

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

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

内波动。

(3)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

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你作出

推测的根据是什么?

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

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依据:

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

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不一定,要看控制花生大小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

成来确定。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a为隐性

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如果是AA,其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a,其后代

就有大和小两种可能。

另外,假设大花生的基因型是AA的话,由于环境的

影响,其后代的果实大小也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1.生物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其次

也及环境也有关系;

2.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应该可以遗传;单纯由

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

会遗传给后代。(板书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任务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人们在了解了遗传变异的原理后可以把它应用在培

育新品种上,请同学们来看书上的例子。(板书二、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1、高产奶牛是如何培育出来的,请仔细看图片,思

考其中的道理。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

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

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

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

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

断增加的趋势。

2、小麦的杂交育种是怎么回事?

通过杂交,把两个品种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后代

既高产又抗倒伏。

3、太空椒又是怎么产生的?

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

的新品种,也就是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可以引起生物的变异。还有染色体的改变也

可以引起变异。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还有许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一起交流。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教师强调:培育新品种一般是利用可遗传的变异,即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常见的育种方法有选择育种、杂交

育种和诱变育种等。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出示“袁隆平及杂交水稻”的图片或有关录像资料,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科学家的伟大和科技造福人类的实

例。

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生物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其次

也及环境有关系。

2.生物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应该可以

遗传。

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

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高产奶牛:选择育种

2.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育种

3.太空椒:诱变育种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所学判断正确的生命起源说。

教学

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

维品质。

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重点

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导入:关于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问题,自古以来都

被人们广为关注,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出现了各

种各样的争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

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个热

点生命的起源。

用ppt出示教学目标及自学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学

指导阅读教材,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给

予解答。

师:对于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问题,有很多观点,

你们都知道哪些观点?

板书:一、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学生阐述所知观点,教师给予鼓励。具体介绍学生不

熟悉或不知道的几种观点,并配以幻灯图片演示。

1、神创论:神创造了世界万物包括原始生命

师:若是神创造了世界万物,那么又是谁创造了神?

所以这种假说就不攻自破了。科学的推测不能凭空捏造。

2、自然发生说: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

来的。

师:我国古代有“腐草化萤”“腐肉生蛆”之说,国

外有“淤泥生鼠”之论,(将三者简单介绍)。

师:那么它的观点正确吗?(引导学生链接旧知“巴

斯德鹅颈瓶实验”,让学生在对旧知的回忆中否定了“自

然发生说”)

3、宇生说: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星球或星际

尘埃。

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小行星撞击地球想象图以及在地

球上留下陨石坑,并告诉他们在陨石中发现构成生命的

基本物质而并非地球的氨基酸,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问题呢?进而请学生总结出了“宇生论”的观点:原始生

命可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

师:“宇生论”虽然得到了一些科学家的支持,但是

它仍不是支持率最高的,那什么样的学说比它的支持率

还要高呢?(带着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原始地球想象

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原始地球上你能看到哪

些情况?有生命的存在吗?

生:原始地球上那种环境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

师:”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那能否向生命迈进一小

步呢?,1953年米勒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就证实了这一点

(引导学生观察“米勒模拟原始大气成分实验装置”及

原始地球想象图做对照)。

师:米勒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生:形成了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一氨基酸。

师: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生: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

物体的有机物。

师:米勒的这一实验为“化学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

证据。

4、化学起源说: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

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

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

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播放flash课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之后引导学

生总结原始生命起源的时间、地点和过程。

时间: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

场所:原始海洋

过程:无机小分子一有机小分子一有机大分子一多分

子体系一原始生命

师:通过对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问题的探讨,科学

的推测不仅要有确凿的证据,还需要严密的思维和丰富

的联想及想象。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

第_单元第一课时课题生物进化的历程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

知识目标: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能力目标: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目标情感目标: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

科学技能。

教学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导入:上节课介绍了生命的起源,在大家心中最早出现

的生物应该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很小,球形的,只有一个细胞……

教师:大家的推断很有道理。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生

物化石为大家的推断提供了证据。但是看看我们今天的

生物界,千姿百态,纷繁复杂。这么美丽的生物又是如

何来到地球的呢?

学生:进化来的。

教师:它们是怎么进化来的?

学生:先是单细胞生物,然后是多细胞生物,然后

是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教师:回答得很好,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从书上知道的。

教师:书上的知识从哪里来的?有什么证据吗?

学生:有化石!

教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化石。展示化石挖掘的

场景的图片和典型化石图片、地质年代表

教师:我国有丰富的化石资源,这些图片都是我国

出土的各种生物化石,并且标明了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提供的资料,将这些化石标注到课本

插图中。

学生:讨论、标注、公布答案。

教师:根据这些化石排列的顺序,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越古老的地层化石越简单。

教师:由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