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第2讲人口迁移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_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第2讲人口迁移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_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第2讲人口迁移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_第3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第2讲人口迁移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研析典题(2023·浙江6月选考)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3.76亿,比2010年增长约70%,其中省际流动人口为1.25亿,占比为33.2%(比2010年下降5.6%)。流入(出)率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下表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省区流入和流出人口统计表。完成(1)~(2)题。省(区)流入人口(万人)流入率(%)流出人口(万人)流出率(%)甲155.12.51152.118.9乙1618.725.1236.23.7丙339.113.160.32.3丁100.24.2241.410.0(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C)A.沿海产业升级放缓 B.沿海经济增速下降C.省际产业转移增加 D.省际交通条件改善(2)表中甲、乙、丙、丁与各省区流动人口状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D)A.甲——新疆 B.乙——安徽C.丙——浙江 D.丁——吉林【思路导引】信息获取知识调动(1)表中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省区,分别属于我国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个地区。目前,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沿海产业升级加快,省际产业转移增加,省区之间发展差距减小;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沿海经济增速上升;省际交通条件改善,是省际流动人口的有利条件,不是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的原因(2)图表中,甲、丁流入率小于流出率,为人口净迁出区,乙丙为人口迁入区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丁应该为我国经济欠发达中西部地区,但新疆由于资源的开发,人口为净迁入区,与表中丙对应;吉林气候寒冷,重工业基地衰退,人口迁出;乙地人口大量迁入,应为东部沿海地区归纳导学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从推力和拉力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如下:主要因素推力(排斥力)拉力(吸引力)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环境恶化、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多政治因素政局动荡、战争优惠的移民政策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矛盾良好的文化教育,家庭、婚姻2.深刻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着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镇的形成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而举国搬迁(2)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3)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因素3.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2)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方法技巧】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如下图所示:(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对点训练城镇化中后期,中国人口流动的城乡结构出现重要转变,将对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化及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类型及规模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2010—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C)A.乡—城流动人口规模增长率最高B.各类型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占比发生大的变动C.省际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在增长D.城—城流动成为当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主流类型2.应对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可以(D)①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大量迁出人口②迁入地城镇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③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均衡分布④流出地营造适合产业转移和人口回流的良好环境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题,2010—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中乡—城流动人口规模最大,城—城流动人口规模增长率最高,A错误。各类型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占比,2010年和2020年未发生大的变动,从大到小均依次为乡—城、城—城、乡—乡、城—乡,B错误。从合计的数值看,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在增长,C正确。从材料和统计图可知,城—城流动成为当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增速最快的类型,但占比最大的类型依然是乡—城流动,D错误。故选C。第2题,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大量迁出人口,不利于大城市的发展,应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社会发展环境,满足流动人口个性化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