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石器时代,听起来很遥远,大约从一万多年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下列对新石器时代认识正确的是()①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②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个历史阶段③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④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2.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被发明,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认识正确的是()①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②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标志③私有制出现是剥削社会产生的前提④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决定因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有人认为奴隶社会存在着最残酷的剥削制度,所以奴隶社会的建立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判定一种社会形态是否是历史的进步,关键在于()A.把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B.把握阶级剥削的残酷性C.把握国家等专制机关的完善程度D.把握统治阶级人数的多少4.伴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社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社会形态在战国时代步入了封建社会。下列关于封建社会表述正确的是()①地主阶级完全占有土地和劳动者②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③收取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④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开始出现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的“圈地运动”()①打破了封建土地制度对生产力的制约②使资本主义发展获得大量廉价劳动力③消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的根源④激发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是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②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引发的③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④表明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7.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注定其必然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②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③没有认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本质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代替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①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无产阶级斗争相结合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③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④世界各国要主动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9.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0.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③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正确革命道路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1.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决定性选择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3.国际形势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不确定因素、不可预见性风险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出现,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要牢牢坚持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里的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指()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党的基本路线D.四项基本原则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中一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A.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特区试点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把南海开辟为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6.张大爷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A.经济特区的设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C.土地改革的完成D.我国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17.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的标志()A.18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C.1984年召开的党十二届三中全会D.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8.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由367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世界经济2.9%的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这充分证明()①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政治前提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③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习近平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也必不能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这启示我们()①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②改革开放只有完成时,没有进行时③勇立潮头,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④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幸福线、人民的生命线A.①② B.①③C. ②④D.③④ 20.“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写给邓小平的一幅挽联。“一人千古”表达了邓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说邓小平同志成就大业,功勋志伟,下列能够印证这挽联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的是()①领导我们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不包括()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毛泽东思想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2.中国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人间正道,这启示我们要()①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更好满足群众愿望②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立足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④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3.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①意味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②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③是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标志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 ②④2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25.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要求中国共产党()①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确立自身的执政地位②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突出组织建设的重要地位③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④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伟大工程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26.毛泽东对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是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下列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①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而则国家强②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③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知的④青年人是时代的弄潮儿、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对实现这一飞跃的原因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改革开放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④党中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8.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②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是全党全国人民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29.新思想来自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的时代背景的产物,是新的实践基础的成果。下列属于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②科学社会主义已基本实现③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④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新考验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意味着()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发生改变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④我国已全面实现小康社会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日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种大事件?(5分)结合材料回答其历史意义。(10分)32、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200美元。无数家庭,最大的烦恼是能不能解决温饱;整个国家最大的忧虑是会不会被“开除球籍”40多年后中国已是全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22倍,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从近代以来沦落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惊人一跃”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命运。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2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命运。(13分)3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0分)期中考试答案15CBACA610ACABA1115CBCBA1620BCBBA2125CCAAB2630ABDBC31、材料反映的是建国后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历史意义: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