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课件(共28张)_第1页
第13课《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课件(共28张)_第2页
第13课《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课件(共28张)_第3页
第13课《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课件(共28张)_第4页
第13课《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课件(共28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4/4/271马南邨不求甚解马南邨培根的《谈读书》中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这些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短文两篇》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看看马南邨对“不求甚解”有什么新见解。新知导入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4/4/273目录01学习背景02课文初读03课文精读04课后作业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4/4/274第壹部分学习背景马南邨(cūn),是作家邓拓写《燕山夜话》专栏时的笔名。作为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邓拓先生留下大量散文瑰宝,尤以杂文成就最高。在他代表作《燕山夜话》中,包括150多篇杂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于知识中见思想,在议论中藏情趣,老舍先生读后也盛赞他是“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作者介绍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20世纪60年代初,马南邨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指导。在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字里,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马南邨针对有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背景介绍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4/4/277第贰部分课文初读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掌握“不求甚解”的含义。2.通过讨论质疑、反复研读,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理清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文中事例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领悟文中的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目标豁然贯通:指一下子弄懂了某个道理。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开卷有益:读书有好处。要诀:重要的诀窍。狂妄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词语积累1.论证的方式:立论和驳论。2.什么是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明自己的主张。知识链接议论文知识:3.批驳的方法:(1)直接批驳

①驳论点:抓住对方论点中的错误直接批驳。②驳论据:指出对方论据中的虚伪、错误。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知识链接(2)间接批驳——驳立结合4.一般论证思路树靶子: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摆出对方的论点(树靶),射靶子:针对对方的论点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射靶)。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要注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信服,不能扣大帽子。知识链接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教学目标1.找出文章的论点。2.梳理出作者的论证过程。3.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初讲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要虚心,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课文精讲作者要批驳的靶子是什么?(对方观点)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出处是什么?课文精讲

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呢?讨论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

其次,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会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讨论陶渊明的读书观?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1、虚心,不骄傲自大。2、不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4/4/2719第叁部分课文精读为了论证观点,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①普列汉诺夫读书的例子,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有虚心的态度,不要死抠字句,而要理解精神实质。(从态度上说明)②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例子,证明“不求甚解”比“务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从方法上说明)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引用陆象山的话作为道理论据,指出实际上与不求甚解有相通之处。巩固己方观点,使论证更严密。课文精讲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诸葛亮的读书方法: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课文精讲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课文精讲 “不求甚解”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求甚解≠马马虎虎射靶子?1.正面阐释了陶渊明的本义。2.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调不能只强求记住这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课文精讲作者是怎样理解“不求甚解”的?第二,说明读书的方法,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当然,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可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其结果仍然要读懂才行。第一,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应承认自己“不求甚解”。课文精讲总结

这篇驳论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在驳论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极具有指导意义。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4/4/2726第肆部分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