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180
CCSF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Guidefor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electrochemical
energystoragestation
(征求意见稿)
20XX--发布20XX--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XXX—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
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融科储
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I
GB/TXXXXX—XXXX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以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酸/铅炭电池、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为储能载体的电
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79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5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DL/T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T416环境信息术语
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3术语和定义
DL/T2528和HJ/T4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规定
4.1评价流程
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分析阶段、预测评价阶段和报告编制阶
段。
1
GB/TXXX—20XX
图4-1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图
4.2评价依据
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应遵循以下文件:
a)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地方已颁布的环境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
法规;
b)生态环境部门规划。包括国家、地方已发布的生态环境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等;
c)生态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管
理标准;
d)行业规范。包括电化学储能电站在建设、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规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要求;
e)建设项目资料。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报告、相关勘察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委托书或协议。
4.3评价内容
4.3.1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评价电磁辐射、扬尘、噪声、废水、废液、废气、固体废物等
对环境的影响。
4.3.2当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进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时,
报告书中需增加选址比选的内容,通过工程造价、环保投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对比,进行生态规
划符合性、环境合理性、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2
GB/TXXXXX—XXXX
4.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4.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在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4.4.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
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
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计与非累积
影响等。
4.4.3电化学储能电站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大气、电磁、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
4.4.4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筛选确定评价因子。
4.5环境敏感对象
4.5.1在城镇范围内开展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敏感对象包括:住宅、医院、学校、办公、商业、变
电站、科研机构、自来水厂、城市内河以及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民族意义的场所。
4.5.2在城镇范围以外开展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敏感对象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
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基本农田、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珍稀濒危野
生动物分布区、重要水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4.6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和电磁环境的评价等级和评价
范围应符合HJ2.2、HJ2.3、HJ2.4、HJ610、HJ964、HJ19和HJ/T10.3的规定
4.7评价时段和评价水平年
4.7.1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及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
4.7.2评价水平年
评价水平年应根据建设项目及周边环境特征、环境影响恢复情况进行确定,现状评价水平年可采用
开工前1~2年,建设期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建设期首年,运行期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运行后1~2年,
服务期满后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服务期满后1年。
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5.1工程概况
5.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站址、布局、电化学储
能电池类型、额定充电功率、额定放电功率、额定充电能量、额定放电能量、充电终止电压、放电终止
电压、系统结构、变配电设施的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以及站址内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等内容,并应附区
域地理位置图及明确与环境敏感区相对位置关系的总平面图等。
5.1.2项目占地
项目占地包括永久和临时占地面积及类型。
5.1.3施工工艺和方法
施工工艺和方法包括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方法等。
3
GB/TXXX—20XX
5.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投资额、建设周期、环保投资等。
5.2工程分析
分析工程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主要的产污环节,对能够量化的环境影响因素,应估算其污
染物强度。
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1一般规定
6.1.1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环境背景特征和现存的环境问题
6.1.2环境现状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可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情况补充必要的现场监测。
6.2调查方法
6.2.1环境现状调查可根据调查对象采取收集资料、现场调查、监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方
法。
6.3调查范围
6.3.1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不应小于评价范围,重点为电化学储能电站占地区和影响区。
6.3.2电磁、大气、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态等环境因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应根据影响区域的
环境特点,结合评价等级确定。
6.3.3社会环境调查宜以项目所在的基层行政区为调查范围。
6.4调查内容
6.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形地貌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地形特征、地貌类型;
b)地址概况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地层、岩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震烈度
及矿产资源;
c)水系水文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水系分布、水文特征、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
d)气候气象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气温、降水量、蒸发量、风速、风向、冰冻和主要灾害性天气
特征;
e)土壤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土壤类型与分布;
f)陆生生态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野生动物区系、种类及分布。如
涉及珍稀保护动植物,则应逐个或逐类说明保护物种的保护级别、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生境条件、分
布及保护状况。陆生生态调查应说明调查方法和线路、样方布置情况,给出样方调查表和动植物名录;
g)涉及水生生态环境敏感对象,应开展水生生态调查,主要调查水生敏感对象种类、保护级别、
分布;
h)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环境的特殊情况,可增加其他调查内容。
6.4.2社会环境现状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社会经济调查应调查项目所在行政区的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以及可能受项目建设影响的居
民、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基本情况;
4
GB/TXXXXX—XXXX
b)景观与文物调查应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可能受项目建设影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具有纪
念意义或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文物等基本情况。
6.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大气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主要大气污染物源排
放情况、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b)声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声环境功能区划、主要噪声源排放情况、声
环境质量现状;
c)水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水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水污染源排放情况、
水质现状;
d)土壤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主要土壤影响源排放
情况、土壤污染现状;
e)生态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生态功能区划、主要生态问题、生态保护
现状;
f)电磁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电磁敏感目标、周边其他电磁设施情况、
电磁环境现状;
g)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环境的特殊情况,可开展补充监测,监测时段、监测布点、
监测方法应符合HJ2.1、HJ2.2、HJ2.3、HJ2.4、HJ610、HJ964、HJ19和HJ/T10.3的规定。
6.4.4环境敏感对象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址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等环境敏感区的,
应调查环境敏感区的保护级别、面积、功能分区、相关保护和开发规划、与电化学储能电站位置关系等
情况;
b)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应调查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类型、规模、保护区划分、水质目标、
保护要求、与电化学储能电站位置关系等情况;
c)如果涉及其他环境敏感对象,应说明敏感对象的规模、特性,以及电化学储能电站与敏感对象
的位置关系等情况。
6.5环境现状评价
6.5.1区域概况
6.5.1.1区域概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a)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区域地势、交通等,并附地理位置图;
b)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所涉区域的地形特征、地貌类型。若无可查资料,应做必要
的现场调查;
c)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所涉区域的地质状况;
d)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所涉水体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及其水文特征;
e)利用建设项目所在地气象台(站)的现有统计资料,概要说明所涉区域的气候、气象特征。
6.5.2电磁环境现状评价
6.5.2.1电磁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T10.3的规定。
6.5.2.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评价站址区域及周边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是否满足要求,说
明其受到现有电磁干扰源的影响状况。
6.5.3声环境现状评价
6.5.3.1声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2.4的规定。
6.5.3.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评价站址区域及周边保护目标噪声水平是否满足要求,说明其受到现
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
5
GB/TXXX—20XX
6.5.4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6.5.4.1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方法应符合HJ2.3的规定。
6.5.4.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评价站址区域及周边地表水水质是否满足要求,说明地表水受到现有
污染源的影响状况。
6.5.5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6.5.5.1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2.2的规定。
6.5.5.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评价站址区域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说明环境空气受到
现有污染源的影响状况。
6.5.6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6.5.6.1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610的规定。
6.5.6.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评价站址区域及周边地下水水质是否满足要求,说明地下水受到现有
污染源的影响状况。
6.5.7土壤环境现状评价
6.5.7.1土壤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964的规定。
6.5.7.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说明土壤盐化、酸化、碱化和污染现状。
6.5.8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6.5.8.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19的规定。
6.5.8.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说明站址区域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敏感程度。
7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1一般规定
7.1.1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全面评价项目建设产生的影响,重点预测对环境敏感
对象的影响。
7.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合理选择评价因子,对尚无环境标准的评价因子,可采用有无建设项目的
变化对比,环境背景值、生态阈值等进行评价。
7.2预测与评价方法
7.3.1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可采用系数法、类比分析法、模型模拟法、数值法、解析法等方法。
7.3.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可采用统计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图解法、叠图法、生态机理分析法、专家
判断法等方法。
7.3预测与评价
7.3.1建设期预测与评价
7.3.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施工布置和施工组织方案,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在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施工材料临时堆放导致
的扬尘、施工机械和车辆尾气排放、电解液原料临时存放产生的挥发性气体、气体原料临时存放发生泄
漏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
7.3.1.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施工布置和施工组织方案,针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车辆、开挖爆破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进行预测与评价。
7.3.1.3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GB/TXXXXX—XXXX
根据施工布置和施工组织方案,针对施工期砂石加工、混凝土搅拌、机械维修等生产废水,施工生
活污水,弃渣、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堆放产生的渗沥液,设备材料临时存放不当导致的电解液泄漏对水
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
7.3.1.4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施工布置和施工组织方案,针对弃渣、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堆放产生的渗沥液以及设备材料临
时存放不当导致的电解液泄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
7.3.1.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施工布置和施工组织方案,针对建设过程对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的影
响进行预测与评价。
7.3.2运行期预测与评价
7.3.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正常运行时电池中气体挥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b)异常故障时电池中气体泄漏、设备冒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c)维修更换电池时发生气体泄露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d)备品备件中的电解液原料长期存放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e)备品备件中的气态原料长期存放发生泄漏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f)有强制通风要求的建筑、设施通风排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7.3.2.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b)异常故障时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7.3.2.3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含油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渗沥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b)异常故障时发生电解液泄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c)维修更换电池时发生电解液泄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d)备品备件中的电解液长期存放发生泄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7.3.2.4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含油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渗沥液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b)异常故障时发生电解液泄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c)维修更换电池时发生电解液泄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d)备品备件中的电解液长期存放发生泄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7.3.1.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正常运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b)异常故障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3.2.6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和磁场强度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b)异常故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和磁场强度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7.3.3服务期满后预测与评价
7.3.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服务期满后电化学储能电站拆除和回收方案,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在拆除过程中的扬尘、废弃
材料临时堆放导致的扬尘、施工机械和车辆尾气排放以及强挥发性电解液废料临时存放产生的挥发性气
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
7.3.3.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
GB/TXXX—20XX
根据服务期满后电化学储能电站拆除和回收方案,针对拆除过程中机械、车辆、开挖爆破产生的噪
声对声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
7.3.3.3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服务期满后电化学储能电站拆除和回收方案,针对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渗沥
液以及废旧电池在拆除过程中和临时存放时发生电解液泄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与
评价。
7.3.3.4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服务期满后电化学储能电站拆除和回收方案,针对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渗沥
液以及废旧电池在拆除过程中和临时存放时发生电解液泄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
7.3.1.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服务期满后电化学储能电站拆除和回收方案,针对拆除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
价。
7.4环境风险分析
7.4.1环境风险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特点,重点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及火灾等风险。
7.4.2源项分析可采用事故树和类比法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概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可根据经审批的地
质灾害评估报告进行分析。
7.4.3对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影响,应分析其影响范围和程度。
7.4.4为避免、减轻和消除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应提出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8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8.1一般规定
8.1.1针对建设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程度,应根据环境保护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
恢复、补偿、管理等对策措施。
8.1.2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实施管理、运行稳定
可靠的措施。
8.1.3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深度应满足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满足投资概算要求。
8.2对策措施
8.2.1一般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建设期和服务期满后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
b)提出优化施工、运行方案、设置隔声屏障、加强噪声控制管理等相应措施;
c)提出建设期、运行期污水处理措施和管理要求;
d)提出弃渣、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废旧电池的处理措施;
e)提出强制通风排气中气体污染物浓度监测措施;
f)制定相应方案控制对生态影响;
g)制定相应方案控制电磁辐射影响。
8.2.2专项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电池模块、电解液及备品备件储存场所对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的要求;
b)提出电解液泄漏的预防、监测和紧急处理措施;
c)提出气体原料长期存储时发生泄漏的预防、监测和紧急处理措施;
8
GB/TXXXXX—XXXX
d)提出电解液原料长期存储时挥发性气体泄漏的预防、监测和紧急处理措施;
e)提出消防设备启用后的排污措施;
f)提出正常运行和异常故障时的气体排放的处理措施;
g)对可预见的与泄漏电解液接触的区域和部件提出防腐蚀措施;
h)制定废旧电池更换和拆除方案;
i)制定空调、消防等含特殊液体的设备拆除方案;
j)制定强制通风排气中气体污染物浓度超标时的净化措施。
9环境管理与监测
9.1环境管理
9.1.1环境管理应包括建设单位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制定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计划等内容。
9.1.2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应明确施工期、运行期的建设单位管理责任,包括环境管理机构、开展环境监
理和环境监测、明确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验收要求。
9.2环境监测
9.2.1环境监测应制定具体的环境监测计划,主要包括大气、声、电磁、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态
环境的监测。
9.2.2环境监测计划应明确提出监测布点、监测因子、监测时段和监测方法。
10公众参与
10.1公众参与原则
10.1.1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设应征询和反映受影响地区的公众和有关社会团体对建设电化学储能电站
的意愿。
10.1.2公众参与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有少数民族代表参与。
10.2公众参与形式
公众参与可采用上门走访并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听取团体意见、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协调会等
形式。
10.3公众参与范围
公众参与的范围应以评价范围内的公众和有关社会团体为重点。
10.4公众意见统计及处理
对征询的公众及团体意见应进行汇总、统计。对公众和有关社会团体提出的环境问题及反对意见,
应给予明确解答,并说明理由。
11评价结论与建议
11.1编制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9
GB/TXXX—20XX
11.2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应对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的建设概况、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
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环境影响、公众意见情况、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结合环境质量目
标要求,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
11.3对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不可控、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不满足
长期稳定达标及生态保护要求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应提出环境影响不可行的结论。
11.4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的附件中应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或合同、环境现状及类比监测
质量保证文件、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依据文件、相关主管部门批文或意见、调查资料及其他必要的文件
资料。
10
GB/TX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框架结构
1总则
1.1评价依据
1.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1.3环境敏感对象
1.4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5评价水平年
2建设工程概况与分析
2.1工程概况
2.2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区域概况
3.2现状调查与评价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3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4环境风险分析
5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5.1一般措施
5.2针对性措施
6环境管理与监测
6.1环境管理
6.2环境监测
7公众参与
8评价结论与建议
附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GB/TX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1
4.1评价流程......................................................................1
4.2评价依据......................................................................2
4.3评价内容......................................................................2
4.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3
4.5环境敏感对象..................................................................3
4.6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3
4.7评价时段和评价水平年..........................................................3
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
5.1工程概况......................................................................3
5.2工程分析......................................................................4
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
6.1一般规定......................................................................4
6.2调查方法......................................................................4
6.3调查范围......................................................................4
6.4调查内容......................................................................4
6.5环境现状评价..................................................................5
7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
7.1一般规定......................................................................6
7.2预测与评价方法................................................................6
7.3预测与评价....................................................................6
7.4环境风险分析..................................................................8
8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8
8.1一般规定......................................................................8
8.2对策措施......................................................................8
9环境管理与监测....................................................................9
9.1环境管理......................................................................9
9.2环境监测......................................................................9
10公众参与.........................................................................9
11评价结论与建议...................................................................9
附录A(资料性)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框架结构...................................9
I
GB/TXXXXX—XXXX
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以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酸/铅炭电池、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为储能载体的电
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79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5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DL/T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T416环境信息术语
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3术语和定义
DL/T2528和HJ/T4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规定
4.1评价流程
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分析阶段、预测评价阶段和报告编制阶
段。
1
GB/TXXX—20XX
图4-1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图
4.2评价依据
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应遵循以下文件:
a)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地方已颁布的环境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
法规;
b)生态环境部门规划。包括国家、地方已发布的生态环境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等;
c)生态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管
理标准;
d)行业规范。包括电化学储能电站在建设、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规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要求;
e)建设项目资料。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报告、相关勘察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委托书或协议。
4.3评价内容
4.3.1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评价电磁辐射、扬尘、噪声、废水、废液、废气、固体废物等
对环境的影响。
4.3.2当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项目进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时,
报告书中需增加选址比选的内容,通过工程造价、环保投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对比,进行生态规
划符合性、环境合理性、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2
GB/TXXXXX—XXXX
4.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4.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在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4.4.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
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
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计与非累积
影响等。
4.4.3电化学储能电站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大气、电磁、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
4.4.4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筛选确定评价因子。
4.5环境敏感对象
4.5.1在城镇范围内开展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敏感对象包括:住宅、医院、学校、办公、商业、变
电站、科研机构、自来水厂、城市内河以及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民族意义的场所。
4.5.2在城镇范围以外开展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环境敏感对象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
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基本农田、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珍稀濒危野
生动物分布区、重要水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4.6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和电磁环境的评价等级和评价
范围应符合HJ2.2、HJ2.3、HJ2.4、HJ610、HJ964、HJ19和HJ/T10.3的规定
4.7评价时段和评价水平年
4.7.1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及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
4.7.2评价水平年
评价水平年应根据建设项目及周边环境特征、环境影响恢复情况进行确定,现状评价水平年可采用
开工前1~2年,建设期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建设期首年,运行期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运行后1~2年,
服务期满后预测评价水平年可采用服务期满后1年。
5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5.1工程概况
5.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站址、布局、电化学储
能电池类型、额定充电功率、额定放电功率、额定充电能量、额定放电能量、充电终止电压、放电终止
电压、系统结构、变配电设施的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以及站址内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等内容,并应附区
域地理位置图及明确与环境敏感区相对位置关系的总平面图等。
5.1.2项目占地
项目占地包括永久和临时占地面积及类型。
5.1.3施工工艺和方法
施工工艺和方法包括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方法等。
3
GB/TXXX—20XX
5.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投资额、建设周期、环保投资等。
5.2工程分析
分析工程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主要的产污环节,对能够量化的环境影响因素,应估算其污
染物强度。
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1一般规定
6.1.1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环境背景特征和现存的环境问题
6.1.2环境现状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可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情况补充必要的现场监测。
6.2调查方法
6.2.1环境现状调查可根据调查对象采取收集资料、现场调查、监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方
法。
6.3调查范围
6.3.1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不应小于评价范围,重点为电化学储能电站占地区和影响区。
6.3.2电磁、大气、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态等环境因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应根据影响区域的
环境特点,结合评价等级确定。
6.3.3社会环境调查宜以项目所在的基层行政区为调查范围。
6.4调查内容
6.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形地貌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地形特征、地貌类型;
b)地址概况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地层、岩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震烈度
及矿产资源;
c)水系水文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水系分布、水文特征、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
d)气候气象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气温、降水量、蒸发量、风速、风向、冰冻和主要灾害性天气
特征;
e)土壤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土壤类型与分布;
f)陆生生态主要调查建设项目区域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野生动物区系、种类及分布。如
涉及珍稀保护动植物,则应逐个或逐类说明保护物种的保护级别、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生境条件、分
布及保护状况。陆生生态调查应说明调查方法和线路、样方布置情况,给出样方调查表和动植物名录;
g)涉及水生生态环境敏感对象,应开展水生生态调查,主要调查水生敏感对象种类、保护级别、
分布;
h)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环境的特殊情况,可增加其他调查内容。
6.4.2社会环境现状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社会经济调查应调查项目所在行政区的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以及可能受项目建设影响的居
民、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基本情况;
4
GB/TXXXXX—XXXX
b)景观与文物调查应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可能受项目建设影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具有纪
念意义或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文物等基本情况。
6.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大气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主要大气污染物源排
放情况、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b)声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声环境功能区划、主要噪声源排放情况、声
环境质量现状;
c)水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水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水污染源排放情况、
水质现状;
d)土壤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主要土壤影响源排放
情况、土壤污染现状;
e)生态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生态功能区划、主要生态问题、生态保护
现状;
f)电磁环境调查应调查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电磁敏感目标、周边其他电磁设施情况、
电磁环境现状;
g)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站址区域及周边环境的特殊情况,可开展补充监测,监测时段、监测布点、
监测方法应符合HJ2.1、HJ2.2、HJ2.3、HJ2.4、HJ610、HJ964、HJ19和HJ/T10.3的规定。
6.4.4环境敏感对象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址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等环境敏感区的,
应调查环境敏感区的保护级别、面积、功能分区、相关保护和开发规划、与电化学储能电站位置关系等
情况;
b)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应调查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类型、规模、保护区划分、水质目标、
保护要求、与电化学储能电站位置关系等情况;
c)如果涉及其他环境敏感对象,应说明敏感对象的规模、特性,以及电化学储能电站与敏感对象
的位置关系等情况。
6.5环境现状评价
6.5.1区域概况
6.5.1.1区域概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a)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区域地势、交通等,并附地理位置图;
b)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所涉区域的地形特征、地貌类型。若无可查资料,应做必要
的现场调查;
c)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所涉区域的地质状况;
d)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所涉水体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及其水文特征;
e)利用建设项目所在地气象台(站)的现有统计资料,概要说明所涉区域的气候、气象特征。
6.5.2电磁环境现状评价
6.5.2.1电磁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T10.3的规定。
6.5.2.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评价站址区域及周边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是否满足要求,说
明其受到现有电磁干扰源的影响状况。
6.5.3声环境现状评价
6.5.3.1声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2.4的规定。
6.5.3.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评价站址区域及周边保护目标噪声水平是否满足要求,说明其受到现
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
5
GB/TXXX—20XX
6.5.4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6.5.4.1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方法应符合HJ2.3的规定。
6.5.4.2根据调查和监测资料,评价站址区域及周边地表水水质是否满足要求,说明地表水受到现有
污染源的影响状况。
6.5.5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6.5.5.1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符合HJ2.2的规定。
6.5.5.2根据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型A4彩色激光打印机2024采购协议明细版B版
- 初中英语宾语从句考点精讲及练习(附答案)
- 2024年销售策略研讨会及市场拓展合同3篇
- 2025版智能机器人制造合伙人股权分配与产业链整合协议3篇
- 2024年环保型挖掘设备租赁合同规范3篇
- 2024艺术特长生培养协议书:家长与学生责任共担3篇
- 应急处突知识培训课件
- 饮食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车辆贷款还款计划表3篇
- 仓库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出版中南传媒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商用厨房油烟机安装与维护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03月恒丰银行2024年春季招考毕业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方案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14:“6策划-6.3变更的策划”(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年特厚板行业现状分析:中国特厚板市场占总销售量45.01%
- 202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招聘19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高职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婴幼儿照护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