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古诗文阅读之《狼》(预习积累+通关训练)-2023年小初衔接语文通关宝典(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9:古诗文阅读之《狼》(预习积累+通关训练)-2023年小初衔接语文通关宝典(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9:古诗文阅读之《狼》(预习积累+通关训练)-2023年小初衔接语文通关宝典(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9:古诗文阅读之《狼》(预习积累+通关训练)-2023年小初衔接语文通关宝典(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9:古诗文阅读之《狼》(预习积累+通关训练)-2023年小初衔接语文通关宝典(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古诗文阅读之《狼》(预习积累+通关训练)一、原文呈现狼①蒲松龄【预习提示】◎先不看注释,看看能否大致读懂课文,不懂的字句可以猜一猜,也可暂时略过。然后借助注释,再读一遍,看看不懂的字句是否猜对了。◎人与动物之间也有争斗。描述这类关系的作品,有的旨在突出人的力量,有的为了反衬人的渺小,还有的则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读时注意思考:本文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原文展示】一屠②晚归,担中肉尽,止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④。屠惧,投以骨⑤。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⑥。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⑦。屠大窘⑧,恐前后受其敌⑨。顾⑩野有麦场,场主积薪⑪其中,苫蔽成丘⑫。

屠乃奔倚其下,弛⑬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⑭。少时⑮,一狼径去⑯,其一犬坐于前⑰。久之⑱,目似瞑⑲,意暇甚⑳。屠暴㉑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㉒,意将隧入㉓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㉔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㉕,盖㉖以诱敌。狼亦黠㉗矣,而顷刻㉘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㉙?止增笑耳㉚。【节奏划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课下注释】①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②〔屠〕屠户。③〔止〕仅,只。④〔缀(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⑤〔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⑥〔从〕跟从。⑦〔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⑧〔窘(jiǒng)〕处境困迫,为难。⑨〔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⑩〔顾〕看,视。⑪〔积薪〕堆积柴草。⑫〔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⑬〔弛〕解除,卸下。⑭〔眈(dān)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⑮〔少(shǎo)时〕一会儿。⑯〔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⑰〔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⑱〔久之〕时间长了。⑲〔瞑(míng)]闭上眼睛。⑳〔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㉑〔暴〕突然。㉒〔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㉓〔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㉔〔尻(kāo)〕屁股。㉕〔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㉖〔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㉗〔黠(xiá)]狡猾。㉘〔顷刻〕一会儿。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㉚〔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夫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了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扔了一次骨头,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非常窘迫,害怕受到两只狼的前后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了。屠夫正准备走,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过去从后面攻击屠夫。狼的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他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人。狼也太狡猾了,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二、作家作品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属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蒲松龄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摆茶,来的人只要讲一个故事就可免费喝茶。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此后屡有增补,历时四十余年,此书可谓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志怪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三、内容理解1.第①段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第①段交代了一个屠户,卖完肉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两只狼紧追不放。简单几笔,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险,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与狼做斗争做铺垫。2.作者写“两狼并驱如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骨头被扔完了,两狼“并驱如故”,狼并没有满足,暴露了狼贪婪的本性。屠户迁就妥协的策略失败,再没有可以引开狼的东西,处境更加危险。情节引人入胜。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番描写有什么作用?在紧张的气氛中,两只狼的反常行为让人捉摸不透,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5.文中的屠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试结合文章加以探究。(1)屠户有怯懦的一面。屠户在看到有两只狼盯住了自己,跟从了好长一段路时,内心充满了惊慌与恐惧;他采取迁就的策略,于是,“投以骨”“复投之”,一再妥协退让,企图以此消灾,这些表现了屠户怯懦的性格特点。(2)屠户是机警智慧的。屠户对狼的本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后,果断选取有利地势,“弛担持刀”,决心拿起武器同狼搏斗。最后,他抓准时机,主动出击,杀死了狼。屠户身上体现了人的机警与智慧。(3)屠户警惕性高,考虑事情周全。杀了第一只狼后,屠户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转视积薪后”,又将企图从背后偷袭的另一只狼杀死,除恶务尽,不留后患。6.文章主旨归纳。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屠户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机智的人。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文断句技巧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一、填空题1.《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人,“聊斋”是他的________,“志”是________的意思,“异”是________的意思。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缀行甚远()

屠大窘()

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狼亦黠()

眈眈相向()目似瞑()

止露尻尾()

前狼假寐()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顾野有麦场()(2)其一犬坐于前()(3)缀行甚远()(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一狼径去()(6)屠暴起()(7)弛担持刀()(8)一狼仍从()(9)一狼洞其中()(10)狼亦黠矣()4.默读课文填空。(1)文中写屠户放下担子,拿着刀子时狼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描述一只狼离开后,另一只狼的动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描述两只狼都被击毙之后,作者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上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7.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同义。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和毙狼的全过程。D.第二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8.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屠暴起(暴躁) B.缀行甚远(紧跟)C.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D.止增笑耳(只,只是)9.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复投之”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

)A.久之 B.亦毙之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C.“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D.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连结,紧跟。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C.恐前后受其敌:敌对。 D.屠自后断其股:大腿。12.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载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故事。B.“惧”“投以骨”“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害怕和侥幸的心理。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13.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别概括狼的性格特点。由此,你得出怎样的结论?【材料一】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节选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访谈)【材料二】格林①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个狼头埋进了我的腋下腰间,就这样紧贴在我怀里。我放声大哭,使劲抚摸着狼头,眼泪滚落在格林耳朵上、额头上。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节选自李微漪纪实文学《重返狼群》)注:①格林,狼的名字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甲】狼(节选)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乙】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张五闻之,心感动焉。由是焚网,永不复猎。14.【甲】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人名)_________。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方欲行()

(2)遂为张五所及()1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画线句。具以所见告子。17.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具体描绘了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B.【乙】文记叙了张五听取母亲劝告不再打猎的故事。C.【甲】【乙】两文都以生动的故事反映深刻的主题。D.【甲】【乙】两文都重在体现人与动物的聪明才智。18.面对危险,屠户和母鹿都急中生智,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19.从屠户的杀狼,到张母的“__________”,再到张五的“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