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库_第1页
地基与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库_第2页
地基与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库_第3页
地基与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库_第4页
地基与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基与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

库(含A.B卷)

A卷:

一、单选题

1.声波透射法采用以()和()判据为主.().()和()作为辅助异常声测

线判据来反映混凝土的质量。()

A、声速,波幅;信号主频值,接收信号的能量,斜率法

B、声速,信号主频值;波幅,接收信号的能量,斜率法

C、信号主频值,波幅;声速,接收信号的能量,斜率法

D、信号主频值,接收信号的能量;声速,波幅,斜率法

参考答案:A

2.声波透射法检测时,换能器在声测管内一般用()耦合。

A、空气

B、清水

C、泥浆水

D、黄油

参考答案:B

3.声波透射法检测中,收.发换能器的间距为1000mm,缺陷处的最大声

时平均值为210,无缺陷区域的声时平均值为200,试估算桩身内部缺

损的尺寸。()

A、120mm

B、130mm

C、140mm

D、150mm

E、160mm

F、170mm

参考答案:E

4.换能器直径D为25mm,将收发换能器分别放在净距为800mm的钢管

(内径中l=54mm,外径①2=60mm)中进行平测,现测得总的零读数tOa

为3711s,总声时为212Lis,请列出算式并计算出该测试中混凝土声

速。(钢的声速为5940m/s)。()

A、1480m/s

B、3580m/s

C、3940m/s

D、4571m/s

E、4836m/s

F、4276m/s

参考答案:D

5.用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的波对()。

A、平面波

B、纵波

C、横波

D、表面波

参考答案:B

6.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多个检测剖面中某一检测剖面只有个别声测线

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该特征归类到()桩。

A、I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参考答案:B

7.声波检测仪的最小采样间隔应小于等于()。

A、0.1ns

B、0.5ns

C、lus

D、5ns

参考答案:B

8.桩中的声波检测一般以水为耦合剂,换能器在()水压下不渗水,则

可以满足一般的工程桩检测要求。

A、0.5MPa

B、IMPa

C、2MPa

D、5MPa

参考答案:B

9.声测管埋设时,管口应高出混凝土顶面()以上。

A、20mm

B、200mm

C、100mm

D、10mm

参考答案:C

10.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假定某声测剖面上检测了10条声测线,分别

测得的混凝土声速

为:4240m/s.4130m/s.4270m/s.4260m/s.4120m/s.4090m/s.4220m/s.

4110m/s.3650m/s.4235m/so已知入=1.28,试计算该剖面的声速异常

判断临界值。(假设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大于桩身混凝土声速低限值

且小于混凝土试件的声速平均值。)()

A、4133m/s

B、3899m/s

C、4186m/s

D、4094m/s

E、4114m/s

F、4258m/s

参考答案:D

11.斜测时,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始终保持固定高差,且两个换能

器中点连接的水平夹角不应大于()。

A、20°

B、30°

C、45°

D、60°

参考答案:B

12.已知玻璃的密度对2.5g/cm3,泊松比对0.25,杨氏弹性模量对

7.0X10MPa4,当此时薄玻璃板板厚远小于波长时,求传播的纵波声速

CBo()

A、5940m/s

B、5465m/s

C、3536m/s

D、3230m/s

E、2992m/s

F、5900m/s

参考答案:B

13.某灌注桩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得到的50个检测剖面的平均声速为

4500m/s,标准差为52.5,已知人=2.05,试计算该剖面的声速异常判

断临界值。(假设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大于桩身混凝土声速低限值且

小于混凝土试件的声速平均值。)()

A、4500m/s

B、4410m/s

C、4362m/s

D、4455m/s

E、4275m/s

F、4230m/s

参考答案:C

14.某灌注桩预埋了8根声测管,请求出其检测剖面数量。()

A、36

B、28

C、10

D、15

参考答案:B

15.对钢质声测管,波速一般可取();20℃时水的声速可取()。()

A、5940m/s;1480m/s

B、4500m/s;1480m/s

C、5940m/s;1840m/s

D、4500m/s;1840m/s

参考答案:A

16.“所有声测线声学参数无异常,接收波形正常”对0桩的特性。

A、I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参考答案:A

17.已知钢的密度对7.8g/cm3,泊松比对0.29,杨氏弹性模量对

21.0X10MPa4,当该钢无限大时,求传播的横波声速Cs。()

A、5940m/s

B、5465m/s

C、3536m/s

D、3230m/s

E、2992m/s

F、5900m/s

参考答案:D

18.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发现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异常

声测线在多个检测剖面的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在多个深度横向

分布的数量大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应归类到()桩。

A、I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参考答案:D

19.已知钢的密度对7.8g/cm3,泊松比对0.29,杨氏弹性模量对

21.0X10MPa4,当该钢无限大时,求传播的表面波声速CR。()

A、5940m/s

B、5465m/s

C、3536m/s

D、3230m/s

E、2992m/s

F、5900m/s

参考答案:E

20.接收换能器接收到的声波对()。

A、反射波

B、透射波

C、散身波

D、折射波

参考答案:B

21.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超声波遇到缺陷时,其()。

A、声速降低,波幅减小,频率减小

B、声速降低,波幅增大,频率减小

C、声速降低,波幅增大,频率增大

D、声速增大,波幅增大,频率增大

参考答案:A

22.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从桩底向上同步提升,声测线间距不应

大于()。

A、10mm

B、50mm

C、100mm

D、200mm

参考答案:C

23.声波透射法中测得的桩身混凝土声速对声波在无限大固体介质中

传播的声速。对同一根混凝土桩,声波透射法测出的声速应()低应变

法测得的波速。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参考答案:A

24.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应量测两相邻声测管外壁间的距离,其量测精

度为()。

A、±1mm

B、±1cm

C、+1dm

D、土Im

参考答案:A

25.某灌注桩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得到的200个检测剖面的平均声速为

4230m/s,标准差为205,已知人=

2.58,试计算该剖面的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假设声速异常判断临界

值大于桩身混凝土声速低限值且小于混凝土试件的声速平均值。)()

A、3957m/s

B、3739m/s

C、3849m/s

D、3934m/s

E、4018m/s

F、4230m/s

参考答案:B

26.换能器直径D为25mm,将收.发换能器置于水中,在换能器表面净

距离d>600mm.d2=300mm时测得仪器声时读数分别为

11=490Lis.t2=250Lis,请计算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即仪器零读数)t0。

0

A、5ns

B、811s

C、10ns

D、15ns

E、18ns

F、20ns

参考答案:C

27.声波透射法现场检测时应采用()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

A、平测法

B、斜测法

C、率定法

D、概率法

参考答案:C

28.桩径大于1600mm时,应埋()声测管。

A、.2根

B、.3根

C、.4根

D、不得少于4根

参考答案:D

29.调试声波检测仪时,测得t0=5Us,已知某测点声距'=40cm,仪器

显示声时为105口s,则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速为()。

A、3650m/s

B、3810m/s

C、3800m/s

D、4000m/s

参考答案:D

30.采用扇形扫测时,两个换能器中点连线的水平夹角不应大于()。

A、20°

B、30°

C、40°

D、50°

参考答案:C

31.接收换能器外径应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段长度不得大于()。

A、20mm

B、200mm

C、15mm

D、150mm

参考答案:D

32.频率(f).声速(c).波长(入)之间的关系对()。

A、X=f/c

B、c=f/人

C、A,-c/f

D、f=X/c

参考答案:C

33.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径向换能器配置的扶正器一般由什么材料制

成?()

A、钢

B、陶瓷

C、橡皮

D、塑料

参考答案:C

34.换能器直径D为30mm,将收.发换能器置于水中,在换能器表面净

距离d>500mm.d2=200mm时测得仪器声时读数分别为

tl=342.8ns.t2=140.1ns,请计算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即仪器零读

数)t0。将上述换能器放入钢管(内径中l=53mm,外径中2=60mm)的声

测管中进行平测,请列出算式并计算出该测试中的声时初读数(水的

声速为1480m/s,钢的声速为5940m/s)o()

A、5.0ns

B、15.5ns

C、21.7ns

D、16.2us

E、6.2us

F、26.7ns

参考答案:C

35.已知钢的密度对7.8g/cm3,泊松比对0.29,杨氏弹性模量对

21.0X10MPa4,当该钢无限大时,求传播的纵波声速Cp。()

A、5940m/s

B、5465m/s

C、3536m/s

D、3230m/s

E、2992m/s

F、5900m/s

参考答案:A

36.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已知水的阻抗ZW=14.8X104g/(cm2•s),混凝

土的阻抗为ZC=108X10g/(cm42•s),求声测管的阻抗Zt为多大时,

声能量的透过系数量大?()

A、38X10g/(cm32•s)

B、10X10g/(cm32•s)

C、40X10g/(cm32・s)

D、38X10g/(cm42,s)

E、10X10g/(cm42,s)

F、40X10g/(cm42•s)

参考答案:F

37.两个不同声压间的分贝差表示式为:()

A、AdB=201g(P/P0)

B、AdB=101g(P/P0)

C、AdB=201g(P0/P)

D、AdB=101g(P0/P)

参考答案:A

38.()片对最常用的声波换能器,常用来制作发射和接收较高频率的

纵波换能器。

A、纵向长度振动

B、圆片径向振动

C、横向长度振动

D、厚度振动

参考答案:D

39.桩直径为800mm,埋声测管2根,管净距为670mm,测得5〜10m声时

值如下表,利用PSD数据分析该桩可能出现的缺陷范围。()

A、6.5~8.5m

B、7.0〜8.5m

C、7.0〜8.0m

D、6.5〜8.0m

E、7.5~8.5m

F、7.5m

参考答案:A

40.采用对时距曲线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距离L

对指换能器的()

A、表面净距离

B、中心距离

C、净距离和中心距离的平均值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A

41.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假定某声测剖面上检测了10条声测线,分别

测得的混凝土声速

为:4185m/s.4180m/s.4175m/s.4240m/s.4250m/s.4205m/s.4250m/s.

4235m/s.4245m/s.4175m/s0已知人=1.28,试计算该剖面的声速临界

值。(假设声速异常判断临界值大于桩身混凝土声速低限值且小于混

凝土试件的声速平均值。)()

A、4260m/s

B、4105m/s

C、4515m/s

D、4250m/s

E、4309m/s

F、4172m/s

参考答案:F

42.超声仪放大器第一级放大(电压)10倍,第二级放大100倍,第三级

放大100倍,总放大倍数对多少倍?若以分贝计,应对多少分贝?()

A、100000倍lOOdB

B、1000倍lOOdB

C、100倍lOOdB

D、1000倍lOOOdB

E、100倍lOOOdB

F、100倍lOOOOdB

参考答案:A

43.声波透射法检测中,能探测的缺陷尺度约在()量级。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参考答案:B

44.如果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则将发生显著的()现象。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D、绕射

参考答案:D

45.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与波长相当的障碍物时,将发生()。

A、只绕射,无反射

B、既反射,又绕射

C、只反射,无绕射

D、无反射,无绕射

参考答案:B

46.声波透射法所用换能器的振动类型对()。

A、径向振动

B、厚度振动

C、竖向振动

D、横向振动

参考答案:A

47.发射换能器对利用()来发射声波的。

A、反电压效应

B、正电压效应

C、电致伸缩效应

D、磁致伸缩效应

参考答案:A

48.目前最常用的混凝土声波换能器压电陶瓷材料对()。

A、错钛酸铅

B、石英晶体

C、碳酸镁

D、碳酸钙

参考答案:A

49.混凝土的阻抗为108X10g/(cm42•s),水的阻抗为

14.8X10g/(cm42•s),当纵波从水入射到混凝土/水界面时的反射率

和透射率分别为多少?()

A、-0.760.24

B、-0.76-0.24

C、0.76-0.24

D、-0.761.76

E、-0.76-1.76

F、0.761.76

参考答案:F

50.在混凝土中,Vp.Vs.VR三者的大小关系对()。

A、Vs>Vp>VR

B、Vp>Vs>VR

C、VR>Vp>Vs.

D、Vp>VR>Vs

参考答案:B

51.声测透射法检测时,测得某处波幅下降,声速值反而轻微提高,可

能的缺陷对()。

A、沉渣

B、缩径

C、裂缝

D、离析

参考答案:D

52.混凝土的阻抗为108X10g/(cm42•s),水的阻抗为

14.8X10g/(cm42•s),当纵波从混凝土入射到混凝土/水界面时的反

射率和透射率分别为多少?()

A、-0.760.24

B、-0.76-0.24

C、0.76-0.24

D、-0.761.76

E、-0.76-1.76

F、0.761.76

参考答案:A

53.随着传递距离的增加,主频降低,传播速度减慢,测试波速减小,即

所谓“()”现象。

A、频散

B、频漂

C、零漂

D、温漂

参考答案:B

54.实现电能与声能互相转换的装置叫做()。

A、发射器

B、辐射器

C、换能器

D、转换器

参考答案:C

55.声波透射法中常说的30~60kHz对指()。

A、脉冲的重复频率

B、脉冲的声波频率

C、仪器的频率

D、换能器的谐振频率

参考答案:D

56.对于较大的测距,下列哪种方法可增加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穿透

能力?()

A、将平测法改为斜测法

B、将PVC管改为钢管

C、改用频率较低的换能器

D、改用频率较高的换能器

参考答案:C

57.声波发射脉冲应为阶跃或矩形脉冲,电压幅值应为()。

A、0~200V

B、200~1000V

C、200〜800V

D、200〜500V

参考答案:B

58.已知混凝土的密度对2.4g/cm3,泊松比对0.23,杨氏弹性模量对

3.0X104MPa,当此时该混凝土为细长杆时(横向尺寸远小于波长),求

此时传播的纵波声速CL。()

A、5940m/s

B、5465m/s

C、3536m/s

D、3230m/s

E、2992m/s

F、5900m/s

参考答案:C

59.购买声波检测仪后,在使用期内应定期()送计量检定部门进行计

量检定(或校准)。

A、一般六年一检

B、一般五年一检

C、一般三年一检

D、一般一年一检

参考答案:D

60.对同一根混凝土桩,声波透射法测出的声速应()低应变法测出的

波速。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参考答案:A

61.当50kHz的超声波通过混凝土,测得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为4000m/s,

该超声波波长应为多少?()

A、80cm

B、80mm

C、80m

D、12.5m

参考答案:B

62,从所记录到的声波信号曲线上读取波峰值用以计算声波波幅的分

贝值,请选择()。

A、读取整个波形的最大波峰值;

B、读取整个波形的最小波峰值;

C、读取首波的波峰值;

D、读取任一波的波峰值;

参考答案:C

63.对于埋设有5根声测管的桩,应测试的剖面数为()个。

A、6

B、10

C、15

D、21

参考答案:B

64.换能器直径D为30mm,将收.发换能器置于水中,在换能器表面净

距离dl=600mm.d2=300mm时测得仪器声时读数分别为

tl=415.Ous.t2=215.0ns,请计算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即仪器零读

数)t0。将上述换能器放入两个水平净距离为600mm钢管(内径

①l=54mm,外径中2=60mm)的声测管中进行平测。如测得的总声时为

156Us,请列出算式并计算出该测试中的声时初读数和水.混凝土声

速。(钢的声速为5940m/s)。()

A、1500m/s32.01ns4839m/s

B、1500m/sl7.01us4027m/s

C、1500m/s31.00us4800m/s

D、1500m/s31.00us4027m/s

E、1500m/s32.01us4027m/s

F、1500m/sl7.01us4800m/s

参考答案:A

65.在相同介质中,高频声波波速高于低频声波波速,即存在所谓“()”

现象。

A、零漂

B、频漂

C、频散

D、温漂

参考答案:C

66.声波透射法检测对利用()在桩身中的传播来判断桩的质量。

A、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应力波

参考答案:B

67.换能器直径D为25mm,将收.发换能器置于水中,在换能器表面净

距离dl=500mm.d2=200mm时测得仪器声时读数分别为

tl=352.71s.t2=1501s,请计算水的声速。()

A、1360m/s

B、1480m/s

C、1650m/s

D、5900m/s

E、5940m/s

F、5980m/s

参考答案:B

68.两个不同声强间的分贝差表示式为:()

A、AdB=201g(J/J0)

B、AdB=101g(J/J0)

C、AdB=201g(J0/J)

D、AdB=101g(J0/J)

参考答案:B

69.下列哪个声学参数对缺陷的反应最为敏感?()

A、声时

B、波幅

C、频率

D、声速

参考答案:B

70.在桩身某处骨料大量堆积往往会造成?()

A、波速下降,波幅下降

B、波速下降,波幅提高

C、波速并不低,有时反而提高,波幅下降

D、波速提高,波幅提高

参考答案:C

71.桩直径为800mm,埋声测管2根,管距为630mm,测得510nl波幅值

如下表,利用波幅判断分析该桩可能出现的缺陷范围。()

A、6.5~8.5m

B、7.0〜8.5m

C、7.0〜8.0m

D、6.5〜8.0m

E、7.5~8.5m

F、7.5m

参考答案:C

72.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应为()。

A、1030kHz

B、3060kHz

C、60〜90kHz

D、90~l20kHz

参考答案:B

73.某灌注桩桩径为1800mm,应预埋不得少于几根声测管,并求出相应

检测剖面数量。()

A、.21

B、.36

C、.46

D、615

E、936

F、1045

参考答案:C

74.选配换能器时,在保证有一定的接收灵敏度的前提下,原则上尽可

能选择()的换能器。

A、较高频率

B、较低频率

C、适中频率

D、频率无要求

参考答案:A

75.人们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对0o

A、0~20Hz

B、020kHz

C、20~100kHz

D、20Hz〜20kHz

参考答案:D

76.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从桩底向上提升过程中,应校核换能器

的深度和校正换能器的高差,并确保测试波形的稳定性,提升速度不

宜大于()。

A、0.2m/s

B、0.5m/s

C、1.0m/s

D、2.Om/s

参考答案:B

77.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声测线所检测得的混凝土声速

为:4230m/s.4200m/s.4250m/s.4260m/s.4240m/s.4250m/s.4250m/s.

4800m/s.4220m/s.4200m/s.4200m/s.3800m/s。试计算该剖面的声速

异常判断临界值(可能用到的人值如下表)。(假设声速异常判断临界

值大于桩身混凝土声速低限值且小于混凝土试件的声速平均值。)()

A、4242m/s

B、4540m/s

C、4230m/s

D、4260m/s

E、4149m/s

F、4200m/s

参考答案:E

二.多选题

1.对于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宜同时采用()方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性。()

A、静载试验

B、低应变法

C、声波透射法

D、高应变法

参考答案:BC

2.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孔壁坍塌或泥团,声波透射法检测时的声速.

波幅变化,以下哪些对正确的?()

A、声速和振幅均下降,但下降幅度则视缺陷情况而定

B、如果对局部的泥团,并未包裹声测管,则下降的程度并不很大

C、如果对局部的泥团,并未包裹声测管,则下降的程度必然很大

D、如果泥团包裹声测管,则下降程度较大,特别对振幅的下降更为剧

参考答案:BC

3.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常用的声学参数为()。

A、声速

B、主频

C、波幅

D、频率以及波形

参考答案:ACD

4.对于径向换能器应符合的规定,下列哪些对正确的?()

A、圆柱状径向换能器沿径向振动应无指向性

B、外径应大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段长度不得大于200mm

C、谐振频率应为30〜60kHz

D、水密性应满足

0.5MPa水压不渗水

参考答案:AC

5.下列接收波波形哪些对声波透过有缺陷混凝土后的特征?()

A、首波陡峭,振幅大

B、首波平缓,振幅小

C、第一周期波的后半周即达到较高振幅,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半圆形

D、第一周期波的后半周甚至第二个周期,幅度增加得仍不够,接收波

的包络线呈喇叭形

参考答案:BD

6.波动对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一般可分为()。

A、超声波

B、机械波

C、电磁波

D、声波

参考答案:BC

7.声波透射法的检测目的对:()

A、检测预制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

B、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

C、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对错满足设计要求

D、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参考答案:BD

8.超声检测系统应包括哪些部分?()

A、激振设备

B、径向振动换能器

C、信号放大器

D、数据采集及处理存储器

参考答案:BCD

9.下列关于声测管要求中,哪些对正确的?()

A、水密性良好,不漏浆

B、管与管之间相互平行

C、管内无异物,保证畅通

D、接口连接平整通畅

参考答案:ABCD

10.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埋设声测管的作用对()。

A、测定施工桩长

B、发射换能器通道

C、接收换能器通道

D、检测桩底沉渣厚度

参考答案:BC

11.对于声测管埋设应符合的规定,下列哪些对正确的?()

A、声测管内径应小于换能器外径

B、声测管应有足够的径向刚度,声测管材料的温度系统应与混凝土接

C、声测管应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连接处应光顺过

渡,管口应高出混凝土顶面10mm以上

D、浇混凝土前应将声测管有效固定

参考答案:BD

12.如果障碍物的尺寸远大于波长,则声波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

等现象。

A、反射

B、绕射

C、散射

D、折射

参考答案:AD

13.根据声波透射原理,可以()。

A、判别基桩缺陷的位置

B、确定混凝土强度

C、估算缺陷尺寸

D、确定承载力

参考答案:AC

14.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时,适当提前检测时间的原因对:()

A、声波透射法对一种非破损检测方法,不会因检测导致桩身混凝土强

度降低或破坏

B、声波透射法对一种破损检测方法,不会因检测导致桩身混凝土强度

降低或破坏

C、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没有涉及混凝土强度问题,对各种

声参数的判别采用的对相对比较法,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满龄期后的

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混凝土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内部缺陷一般不

会因时间的增长而明显改善

D、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满龄期后的强

度没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混凝土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内部缺陷一般不

会因时间的增长而明显改善

参考答案:AC

15.当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不得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整桩的桩身完整

性进行评定:0

A、声测管未沿桩身通长配置

B、声测管堵塞导致检测数据不全

C、声测管埋设数量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D、声测管管口高出混凝土面200mm以上

参考答案:ABC

16.下列接收波波形哪些对声波透过正常混凝土后的特征?()

A、首波陡峭,振幅大

B、首波平缓,振幅小

C、第一周期波的后半周即达到较高振幅,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半圆形

D、第一周期波的后半周甚至第二个周期,幅度增加得仍不够,接收波

的包络线呈喇叭形

参考答案:AC

17.声波透射法检测中,下列哪些选项对IV类桩的特征?()

A、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且在一个或多个

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B、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

分布,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C、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

测线,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

的50%;

D、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

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

的50%o

参考答案:ACD

18.声波透射法与其他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信息量更丰

富.全面.细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可以依据对桩身缺陷处加密测试来确定缺陷几何尺寸

B、可以将不同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的桩身缺陷状况进行纵向关联,来

判定缺陷的纵向分布

C、可以将不同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的桩身缺陷状况进行横向关联,来

判定缺陷的横向分布

D、可以根据同一检测剖面数据估计出缺陷尺寸大小

参考答案:AC

19.波的种类对根据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来区

分的,主要分为()等。()

A、平面波

B、纵波

C、横波

D、表面波

参考答案:BCD

20.下列哪些不对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应包括的内容:()0

A、桩身波速取值

B、声测管布置图及声测剖面编号

C、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

数;

D、各检测剖面实测波列图。

参考答案:AC

21.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中,受检桩每个检测剖面必须包括下列哪些

曲线?()

A、主频-深度曲线

B、能量-深度曲线

c、声速-深度曲线

D、波幅-深度曲线

参考答案:CD

22.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超声波遇到缺陷时,其()。

A、声速降低

B、波幅增大

C、波幅减小

D、频率减小

参考答案:ACD

23.声测管内径与换能器外径差值取100mm为宜,原因对:()

A、相差过大时,声耦合误差明显增加

B、相差过小时,声耦合误差明显增加

C、相差过大时,影响换能器在管中的移动

D、相差过小时,影响换能器在管中的移动

参考答案:AD

24.按照引起声波衰减的不同原因,可把声波衰减类型分成()o

A、正常衰减

B、吸收衰减

C、散射衰减

D、扩散衰减

参考答案:BCD

25.为保证波幅的相互可比性,下列哪些选项不得更改或更换?0

A、发射电压

B、发射换能器

C、采样频率

D、接收换能器

参考答案:ABCD

26.声波透射法检测中,下列哪些选项对III类桩的特征?()

A、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B、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

分布,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C、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

测线,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D、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

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

的50%o

参考答案:ABC

27.在桩身质量可疑的声测线附近,应采用()等方式,进行复测和加密

测试,确定缺陷的位置和空间分布范围,排除因声测管耦合不良等非

桩身缺陷因素导致的异常声测线。()

A、增加声测线或采用扇形扫测

B、交叉斜测

C、B超影像技术

D、CT影像技术

参考答案:ABD

28.当一根灌注桩埋设2根声测管时,声波透射法需要检测()个剖面;

埋设3根声测管时,需要检测()个剖面;埋设4根声测管时,需要检测

()个剖面。()

A、1

B、3

C、6

D、10

参考答案:ABC

29.下列哪些情况宜选择低频声波?()

A、测距较大时

B、混凝土强度较低时

C、测距较小时

D、混凝土强度较高时

参考答案:AB

30.声波透射法检测时,系统延时的来源主要来自下列哪些方面?()

A、耦合剂迟延时间

B、电延迟时间

C、电声转换时间

D、声延迟

参考答案:BCD

31.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在现场对可疑声测线应结合()等指标进行综

合判定。()

A、声时(声速)

B、波幅

C、主频

D、实测波形

参考答案:ABCD

32.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同一检测剖面的()应保持不变。()

A、声测线间距

B、声波发射电流

C、声波发射电压

D、仪器设置参数

参考答案:ACD

33.声波透射法与低应变法测出的声速不同,原因包括以下哪些因

素?()

A、波长与边界条件不同

B、声波频率不同

C、测距不同

D、应变量不同

参考答案:ABC

34.下列关于声波透射法检测开始时间的规定,哪些对正确的?()

A、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

B、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15MPa

C、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d

D、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参考答案:AB

35.按照声波换能器通道不同的布置方式,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

注桩可分为哪些方式?()

A、桩内跨孔透射法

B、桩内单孔折射法

C、桩内多孔透射法

D、桩外孔透射法

参考答案:ABD

三.判断题

1.声波透射法检测的穿透距离大小与发射换能器的频率无关。()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2.声波透射法可以检测所有基桩的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

性类别。()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3.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当采用信号主频值作为辅助异常声测线判据时,

主频-深度曲线上主频值明显降低的声测线可判定为异常。()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4.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埋在混凝土灌注桩中的声测管平行与错与测量

精度无关。()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5.声波透射法确定桩身完整性对根据主频上升加以判断。()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6.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当采用接收信号的能量作为辅助异常声测线判

据时,能量-深度曲线上接收信号能量明显降低即可判定为异常。()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7.声波透射法常根据桩长来选择声波检测仪的发射频率。()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8.对于超长灌注桩,不宜选择声波透射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9.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声速的测试值受非缺陷因素影响小,测试值稳

定,不同剖面间的声测测试值具有可比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0.选用越高的频率探测,有利于发现越大的缺陷,而且声速衰减越小。

0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11.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对于只有一个检测剖面的受检桩,桩身完整性

判定不应按该检测剖面代表桩全部横截面的情况对待。()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12.波的形式对根据波阵面的形状来划分的,可以把波分成平面波.球

面波和柱面波。()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3.表面波传播时,质点振动的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4.声波透射法确定桩身完整性对根据声时.声速.波幅及主频等特征

参数的变化加以判断。()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B卷:

一、单选题

1.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的检测数量:单位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且不少于3

点。

A、0.2%

B、0.5%

C、1%

D、0.1%

参考答案:B

2.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石地基承载力的

极限值确定后,将其除以()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

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3.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荷

试验时,承压板面积小于或等于0.5m2时,可对称安置()个位移测量

仪表。

A、2

B、4

C、6

D、8

参考答案:A

4.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对水泥搅拌桩复

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若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

但不应少于3根。

A、0.5%

B、1%

C、0.5%〜1%

D、1.5%

参考答案:A

5.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地基土平板载荷

试验每级加载后,应按第(),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

在连续两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

荷载。

A、5nlin、15min>30nlin、45min>60min

B、5min、30min>60min

C、10min>20min>30min>45nlin、60min

D、15min>30min>45min>60min

参考答案:C

6.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的载

荷试验,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倍。

A、1.2

B、1.5

C、2

D、3

参考答案:A

7.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坚向增强体极限

承载力,当Q-S曲线呈缓变型时,水泥土桩、桩径大于等于800mm时,

取桩顶总沉降量s为(B)所对应的荷载值。

A、30~40mm

B、40〜50mm

C、50〜60nlm

D、60〜70nlm

参考答案:B

8.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荷

试验的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对深层平板

载荷试验承压板直径不应少于()。

A、0.2m

B、0.5m

C、0.8m

D、1.0m

参考答案:C

9.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人工地基检测应

在竖向增强体满足龄期要求及地基施工后周围土体达到休止稳定后

进行,其稳定时间除黏性土和粉土地基外,其他地基不宜少于()。

A、7d

B、14d

C、28d

D、60d

参考答案:A

10.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人工地基检测应

在竖向增强体满足龄期要求及地基施工后周围土体达到休止稳定后

进行,其稳定时间对黏性土地基不宜少于()。

A、7d

B、14d

C、28d

D、60d

参考答案:C

11.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浅层平板载荷试

验时,试验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倍。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12.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时,承压板沉降相对稳定标准:lh内承载板沉降量不应超过()。

A、0.05mm

B、0.1mm

C、0.15mm

D、0.2mm

参考答案:B

13.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

荷试验,承压板面积大于0.5m2时,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个位

移测量仪表。

A、2

B、4

C、6

D、8

参考答案:B

14.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岩石地基载荷试

验时,承压板应用直径()的刚性板,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

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参考答案:B

15.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工程验收检测时,

地基土平板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倍。

A、1.5

B、2

C、2.5

D、3

参考答案:B

16.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标高处的试坑宽度和长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尺寸的。倍。

A、1.5

B、2

C、2.5

D、3

参考答案:D

17.某一地基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时,共检测3个点,设计要求基

底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三个点的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实测值分别为190kPa、164kPa、150kPa,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

术规范》(JGJ340-2015),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KPa。

A、150

B、164

C、168

D、190

参考答案:C

18.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

荷试验适用于检测天然土质地基、岩石地基及采用()处理后的人工地

基的承压板下应力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A、注浆、换填

B、换填、预压、挤密

C、换填、预压、挤密、强夯

D、换填、预压、压实、挤密、强夯、注浆

参考答案:D

19.某场地竖向增强体为成片布置,且其布设形状为正方形,桩径为

500mm,其桩间距为1.0m,请问单桩的置换率为()。

A、17.63%

B、18.63%

C、19.63%

D、20.63%

参考答案:C

20.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浅层平板载荷试

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

A、0.2m

B、0.25m

C、0.5m

D、1.0m

参考答案:B

21.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石地基承载力

的载荷试验,每个场地不应少于()个。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22.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

荷试验,承压板与压重平台支墩间的净距要求为()注:b为承压板边

宽或直径(m),B为支墩宽度(m)

A、>6且>2.Om

B、>6且>2.。01且>8

C、>b且〉B

D、>L5B且>2.0m

参考答案:B

23.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加载应分级进行,采取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

预估极限承载力的()。

A、1/5

B、1/8

C、1/8-1/10

D、1/8-1/12

参考答案:D

24.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石地基载荷试

验应采用()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至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A、单循环

B、单向多循环

C、慢速维持法

D、快速维持法

参考答案:A

25.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

荷试验的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浅层平板

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换填垫层和压实地基承压

板面积不应少于()。

A、0.25m2

B、0.50m2

C、0.75m2

D、1.0m2

参考答案:D

26.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石地基载荷试

验中,取参于试验点的()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最小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参考答案:A

27.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工程验

收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倍。

A、1.5

B、2

C、2.5

D、1.2

参考答案:B

28.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承压板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C)。

A、lh

B、2h

C、3h

D、4h

参考答案:C

29.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工程验收检测载

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

A、1.5

B、2.0

C、2.5

D、3.0

参考答案:B

30.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地基土平板载荷

试验的分级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的1/8〜1/12,岩基载荷试验的分

级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

A、1/8

B、1/10

C、1/12

D、1/15

参考答案:D

31.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时基准梁及加荷平台支点宜设在试坑以外,且与承压板边的净距不

应小于()。

A、1m

B、

1.5m

C、2m

D、3m

参考答案:C

32.某场地竖向增强体为成片布置,且其布设形状为等边三角形,桩

径为500mm,其桩间距为1.0m,请问单桩的置换率为()。

A、22.67%

B、24.27%

C、19.6%

D、18.96%

参考答案:A

33.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

荷试验的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岩基载荷

试验的承压板直径不应少于()。

A、0.2m

B、0.3m

C、0.4m

D、0.5m

参考答案:B

34.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正式试验前宜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的5%,预压

时间为(B)o

A、2min

B、5min

C、lOmin

D、15min

参考答案:B

35.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时,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应为分级荷载的()倍,逐级等量

卸载。

A、1

B、1.5

C、2

D、2.5

参考答案:C

36.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

荷试验,承压板与基准桩之间的净距要求为()注:b为承压板边宽或

直径(m),B为支墩宽度(m)

A、>6且>2.0m

B、>6且>2.。111且>8

C、>b且〉B

D、>1.5B且>2.0m

参考答案:A

37.已知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桩径500nlln,置换率4.68%,设计要

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340-2015),请问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为()

A、1549kN

B、1341kN

C、672kN

D、1477kN

参考答案:B

38.确定地基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是0

A、动力触探法

B、平板载荷法

C、静力触探法

D、十字板剪切试验

参考答案:B

39.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时,每加一级前后均应各测读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测读一

次。

A、5min

B、lOmin

C、15min

D、30min

参考答案:D

40.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水泥土钻芯法的

试验数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且不应少于3根。

A、0.5%

B、0.1%

C、0.2%

D、1%

参考答案:A

41.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lh,应按()测读承压板沉降量。

A、5nlin、10min>15nlin、30min>60min

B、10min>20min>30min>60min

C、15min>30nlin、45min>60min

D、30min>60min

参考答案:D

42.已知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0.5而,设计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150kPa,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

按10级进行加载试验,在验收试验中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

幅度不应超过O

A、3.OkN

B、30kN

C、15kN

D、1.5kN

参考答案:D

43.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正

式试验前宜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的(),预压时间为

5min0

A、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A

44.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的承载

力载荷试验,基准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梁的两端要求()于基准桩上。

A、两端均应固定

B、一端固定一端简支

C、两端均可简支

参考答案:B

45.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单个试验点的地

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

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A、2

B、2.5

C、3

D、4

参考答案:A

46.±(岩)地基载荷试验应利用()刚性承压板。

A、矩形

B、圆形

C、等边三角形

参考答案:B

47.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岩石地基载荷试

验时,沉降量测读应在加载后立即进行,以后每()读数一次;每0.5h

内的沉降量不应超过0.03mm,并应在四次读数中连续出现两次,为相

对稳定标准。

A、5min

B、lOmin

C、15min

D、30min

参考答案:B

48.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人工地基检测应

在竖向增强体满足龄期要求及地基施工后周围土体达到休止稳定后

进行,其稳定时间对粉土地基不宜少于()。

A、7d

B、14d

C、28d

D、60d

参考答案:B

49.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的加载方法应采用()。

A、慢速维持荷载法

B、快速荷载法

C、慢速和快速荷载法均可

参考答案:A

50.已知原状土为粉质黏土的天然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

尺寸为500mmX500mm,最大试验荷载300kPa,分级荷载作用下的累

计沉降试验数据分别为,第一级60kPa、累计沉降2.20mm,第二级

90kpa、累计沉降3.30mm,第三级120kPa、累计沉4.40mm,第四级

150kPa、累计沉降6.80mm,第五级180kPa、累计沉降10.20mm,第六

级210kPa、累计沉降14.80mm,第七级240kPa、累计沉降21.20mm,

第八级270kPa、累计沉降29.60nlm,第九级300kPa、累计沉降72.60mm;

据此试验数据,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能确

定该试验点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O

A、105kPa

B、120kPa

C、135kPa

D、150kPa

参考答案:B

51.已知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桩径500mm,桩间距为2.0m,设计

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

范》(JGJ340-2015),请问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为

0

A、1283kN

B、1384kN

C、1542kN

D、1183kN

参考答案:A

52.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承压板底面标高与设计要求标高()。

A、高于

B、低于

C、一致

D、不一致

参考答案:C

53.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

荷试验,承压板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在拟试压表面和承压板之间应

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应超过()。

A、10mm

B、20mm

C、30mm

D、50mm

参考答案:B

54.某一地基土层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时,其承压板直径为600mm,

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当其沉降量大于或

等于()mm时即可终止加载。

A、3.6

B、4.0

C、36

D、40

参考答案:C

55.已知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板宽1.0m,最大试验荷载300kPa,

分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均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分级荷载作用下的累

计沉降试验数据分别为,第一级60kPa、累计沉降4.40mm,第二级

90kPa、累计沉降6.60mm,第三级120kPa、累计沉降8.80mm第四级

150kPa>累计沉降11.00mm,第五级180kPa、累计沉降13.20mm,第

六级210kPa、累计沉降17.40mm,第七级240kPa、累计沉降23.40mm,

第八级270kPa、累计沉降30.40mm,第九级300kPa、累计沉降39.60mm;

据此试验数据,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该试

验点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A、90kPa

B、120kPa

C、150kPa

D、180kPa

参考答案:C

56.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单位工程的复

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时,试验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点,当极差

不超过平均值的()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

值。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C

57.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地基土平板载

荷试验,单个试验点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

例界限的荷载值()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A、2

B、2.5

C、3

D、4

参考答案:A

58.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

荷试验中,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验深度不应小于()。

A、4m

B、5m

C、6m

D、8m

参考答案:B

59.混凝土桩单桩复合地基,其面积置换率(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为0.16,混凝土桩截面为400mmX400mm,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特征

值为180kPa。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进行复

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选用额定起重量(输出力)为()的千斤顶较为适

宜。

A、10T

B、20T

C、30T

D、50T

参考答案:D

60.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

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对强

夯地基承压板面积不应少于()。

A、0.25m2

B、0.5m2

C、1.0m2

D、2.0m2

参考答案:D

二.多选题

1.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人工地基是指为()

后的地基。

A、提高地基承载力

B、改善变形性质

C、改善渗透性质

D、人工处理

参考答案:ABCD

2.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单桩复合地基载

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A、圆形

B、方形

C、三角形

D、矩形

参考答案:AB

3.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A、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且其值大于等于对应比例界

限的1.5倍时,可取比列界限荷载

B、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且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

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C、当压力-沉降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时,所取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

大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

D、当压力-沉降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时,所取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

大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5

参考答案:BC

4.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适用于()

A、砂石桩

B、水泥土搅拌桩

C、夯实水泥土桩

D、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参考答案:ABCD

5.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关于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正确的有哪些()

A、正式试验前宜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的5%,预压

时间5min

B、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lOOmnTl50nlm厚度的粗砂或中砂垫层,承压

板尺寸大时取大值

C、试验标高处的试坑宽度和长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尺寸的2倍

D、基准梁及加荷平台支点宜设在试坑以外,且与承压板的净距不应

小于1m

参考答案:AB

6.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土(岩)地基载荷

试验,承压板、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桩之间的净距正确的有()注:b

为承压板边宽或直径(m),B为支墩宽度(m)

A、承压板与基准桩:>6且>2.0m

B、承压板与压重平台支墩:>6且>2.0111且>8

C、基准桩与压重平台支墩:>b且〉B

D、基准桩与压重平台支墩:>1.5B且>2.0m

参考答案:ABD

7.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多桩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载的处理面

积确定。

A、圆形

B、方形

C、三角形

D、矩形

参考答案:BD

8.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以下有关竖向

增强体抗压静载试验中加卸载方式正确规定的有()

A、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渐等量加载

B、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2

C、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应与分级荷载相同,逐级等量卸载

D、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参考答案:AD

9.依据《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标准》(JGJ/T422-2018),

既有建筑地基检测项目宜包括地基土的()。

A、类型

B、分布

C、工程特性

D、基础形式

参考答案:ABC

10.依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复合地基载荷

试验的慢速维持荷载法的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0

A、lh内承压板沉降量不超过1.0mm时,承压板沉降相对稳定

B、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lh,应按15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