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CO→Na2CO3B.NaNO3→Ba(NO3)2C.Cu(OH)2→NaOHD.H2SO4→HCl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NaOHHClKClB.BaCl2Na2SO4Na2CO3HClC.CuSO4NaOHKNO3BaCl2D.KClAgNO3HClHNO33.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以防受热不均使液体冲出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钠、氯、硒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X、Y、Z、W是相邻的四种元素,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B.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NaCl分子构成的C.若W是②代表的元素,则X对应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一定是O2D.若Z是①代表的元素,则Y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6.今年6月5日将在中国浙江杭州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D.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7.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制作汽水 B.氧化钙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燃料 D.石墨制作电极8.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丁>丙>甲>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顺序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氨气、金、葡萄糖B.干冰、氮气、氯化钠C.氢气、汞、硫酸铜D.氮气、甲烷、硫酸铜1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B.C.Zn+CuSO4=ZnSO4+Cu D.SO2+2NaOH=Na2SO3+H2O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用化学符号填空①食醋中酸_____________;②2个在溶液中显黄色的离子_______;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棉纺、造纸业的漂白剂,也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等,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①亚氯酸钠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②亚氯酸钠(NaClO2)在酸性溶液中生成HClO2而发生分解,HClO2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5HClO2=4X↑+HCl+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图所示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若反应前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______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室温下,将m克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a滤液一定是无色的b滤液中一定有Cu2+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m克d滤渣中一定有Ag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铁,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与铁质量相等的锌①若酸足量,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最终天平保持平衡,则两种金属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都有剩余。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生活中有些胃药含有氢氧化铝[Al(OH)3]。请回答下列问题:(1)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2)Al(OH)3中铝、氧、氢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结合学科知识,联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1)请谈一谈学习了“金属的锈蚀与防护”后,你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的方法是:_______。(2)通过学习了“爱护水资源”后,知道了“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请你就“水体污染”的防治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4)“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请举出一个属于“低碳”能源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回忆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演示实验,日常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6)“瘦肉精”时间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毒豆芽”又接踵而来,这些事件与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你学习的课文“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中对人体有益的食品添加剂的解释是“食品添加剂是用于_______的一类化学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14.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KCl31.034.037.040.042.645.548.351.1KNO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70℃时,在5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是________g;将180gKNO3和34gK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100g80℃水中充分搅拌,当降温到20℃时有较多固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析出固体后的溶液是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B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中只有KNO3C在80℃时固体经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图是某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下面是兴趣小组对干燥剂的探究过程,请参与到其中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干燥剂能吸水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学们对放置一段时间干燥剂的成分进行探究干燥剂现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1:含有CaO猜想2:含有Ca(OH)2猜想3:含有CaCO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有热感含有_____2.向步骤1加水后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含有Ca(OH)23.向步骤2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含有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实验分析)小明同学认为步骤2不能确定Ca(OH)2是否存在,原因是_____。小明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干燥剂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16.在燃烧正旺的炭火盆上,不小心洒上几滴水,会看到有火苗窜起。这是什么气体在燃烧?小军、小虎、小明和小梅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对此问题展开了探究。火焰是气体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既然有火苗,水与炽热的炭反应肯定产生了可燃性气体,同时应该还有未反应的水蒸气。小军:可能含有CO;小梅:可能含有H2;小明:也可能是CO和H2的混合物;小虎:不排除有不可燃性气体生成,可能还有少量的CO2。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并进行了实验。请将甲、乙、丙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后放入上图方框中,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已知试管内棉花不参与反应,它的作用是产生水蒸气。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实验中观察到装置乙、C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B中黑色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写出乙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4)小军认为根据上述现象不足以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存在H2。小梅认为只需将上述装置稍作改进,就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小梅的改进是_____。小明认为该实验经上述改进后,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该缺陷是_____。炽热的炭和水蒸气反应有H2、CO和CO2生成。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一氧化碳无法转化为碳酸钠,一氧化碳需先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不符合题意;B、硝酸钠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钡,不符合题意;C、碱发生复分解反应,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均溶于水,且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的生成,氢氧化铜是固体,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D、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A、由于FeCl3溶液显黄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是NaOH溶液,在分别加入剩余的无色溶液,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稀盐酸,则最后一种物质是氯化钾,故A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与另外的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分别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能使沉淀溶解的,说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是碳酸钠,不溶解的是硫酸钠,故B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C、由于CuSO4溶液显蓝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CuSO4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BaCl2溶液,最后一种溶液是KNO3溶液,故C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D、由于硝酸银与氯化钾、稀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KCl、HCl,故D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故选D。3、B【解析】

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若使用游码,则称量固体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若没有使用游码,则称量固体质量正确,溶质质量分数正确;故选项错误;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配制完成,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选:B。4、C【解析】

A、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可将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A操作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注意不要把瓶底的杂质吸入滴管内。操作时,应先把滴管拿出液面,再挤压胶头,排出胶头里面的空气,然后再深入到液面下,松开大拇指和食指,这样滴瓶内的液体在胶头的压力下吸入滴管内,从而避免瓶底的杂质被吸入,故B操作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以防受热不均使液体冲出,故C操作正确;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故D操作错误。故选C。5、D【解析】

A、③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层数与周期数相等,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故A错误;B、①钠元素,②是氯元素,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B错误;C、若W是②代表的元素,则W是氯元素,Y与W位于同一族,则Y是氟元素,X位于Y的左侧,则X是氧元素,其对应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可以是O2或O3,故C错误;D、若Z是①代表的元素,则Z是钠元素,Z与X位于同一族,X是锂元素,Y位于X的右侧,则Y对应的元素是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D。6、A【解析】

A、废旧电池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等,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治水体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C、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D、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能防治水体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故选:A。7、C【解析】

A.在加压、降温条件下水中可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制作汽水,此选项正确;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此选项正确;C.氧气支持燃烧,用作助燃剂,此选项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此选项正确。故选C。8、A【解析】试题分析: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说明丙、丁活动性比氢元素强,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说明丁比丙活动性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综上所述,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丁>丙>甲>乙。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应注意细心审题,另外金属活动性顺序要熟记于心。9、C【解析】

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物质。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物质。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物质。A错误;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B错误;C、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物质。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物质。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C正确;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物质。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物质。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D错误。故选C。【点睛】分子构成的物质:大部分气体、水、有机物原子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大部分非金属固体离子构成的物质:碱、盐10、C【解析】

A、,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Zn+CuSO4=Zn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D、SO2+2NaOH=Na2S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CH3COOH2Fe3++3ClO212D先偏左后偏右不一定【解析】

(1)①食醋中酸是醋酸,醋酸可以表示为CH3COOH;②铁离子在溶液中显黄色的离子,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2)①亚氯酸钠(NaCl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1)+x+(-2)×2=0,x=+3。②根据化学方程式:5HClO2=4X↑+HCl+2H2O可知,反应前:5个氢原子、5个氯原子、10个氧原子,反应后5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和4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4X共有4个氯原子、8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lO2;(3)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26%-63%=11%,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24%:(33%-11%)=12:11,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反应前甲的质量为24g,乙33g,设:再增加甲的质量为x,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24g+x):33g=12:11,x=12g,再增加12克甲,则反应前甲、乙质量比为,甲与乙则恰好完全反应;(4)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银,将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成后锌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与铁,若有剩余硝酸银,铜能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反应的质量关系是:由于锌与硝酸银反应滤渣的质量增加,铜与硝酸银反应滤渣的质量增加,锌与硝酸亚铁反应滤渣的质量减少。若滤渣质量小于mg,说明锌一定与硝酸亚铁发生了反应,铜没有发生反应;若滤渣质量大于mg,锌可能与硝酸亚铁发生了反应。A若滤渣质量小于mg,不能确定溶液中的硝酸亚铁是否完全反应,滤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故A错误;B由上述反应可知,若锌的质量不足,铜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滤液中才有Cu2+,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的质量可能大于m克,也可能小于m克等,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Ag,故D正确。故选D。(5)①锌比铁活泼,因此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较快,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天平向左偏,如果稀盐酸足量,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最终天平向右偏。若酸足量,则天平先偏左后偏右;②若最终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产生氢气质量相等,可能是锌恰好完全反应,铁过量。两种金属不一定都有剩余。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能中和胃酸(2)9:16:1(3)34.6%【解析】

氢氧化铝由金属与氢氧根组成,属于碱类物质,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根据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计算该物质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铝元素的质量分数.【详解】(1)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因此它在人的胃内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2)Al(OH)3中铝、氧、氢三种元素的质量比=27:(16×3):(1×3)=9:16:1;(3)Al(OH)3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4.6%;故答案为(1)能中和胃酸;(2)9:16:1;(3)34.6%.【点睛】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利用化学式可计算化合物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保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隔绝了空气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均可用肥皂水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解析】

(1)金属生锈的是因为与氧气和水接触,要防止钢铁生锈就要与氧气和水隔绝,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的方法是保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故答案为保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2)因为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所以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会减少水体的污染.故答案为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锅盖隔绝了燃烧的条件之一空气.故答案为隔绝了空气;(4)所谓“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氢能、太阳能、风能等都是低碳能源.故答案为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5)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泡沫较多,硬水加肥皂水后,泡沫较少.故答案为用肥皂水;(6)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故答案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14、硝酸钾69AB【解析】

(1)由表格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是硝酸钾;(2)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38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溶解138g硝酸钾,所以在该温度下的50g水中最多溶解KNO369g;(3)由数据可知,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69g,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1.1g,所以将180gKNO3和34gK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100g80℃水中充分搅拌,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而氯化钾完全溶解,为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0g,因此降温到20℃时,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为:180g-31.6g=148.4g,而氯化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A、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仍然是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B、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中只有KNO3,故选项正确;C、在80℃时固体经充分搅拌后,仍有不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存在,故选项错误。故选AB。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aO+H2O=Ca(OH)2氧化钙稀盐酸产生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氧化钙与水反应也产生氢氧化钙CaO、Ca(OH)2和CaCO3【解析】

(1)干燥剂能吸水的原因: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2)[进行实验]1.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有热感,是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说明干燥剂中含有氧化钙;2.向步骤1加水后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3.向步骤2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