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常见的写作手法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1):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歌》项羽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4):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第2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比:突出、强调。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拟人:赋予物体人的情感、动作、神态,形象生动地….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照应:使文章更严密,突出…中心。表达了….的情感,表现….的主题。第3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设制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如课文,故事一开始,作者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接下去作者写于勒两次来信,说他发了财,“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可是一转眼10年过去了,菲利普一家人望眼欲穿,但仍不见于勒归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最后菲利普一家在去哲尔赛岛游玩的渡轮上遇到了一个衣衫褴楼的老水手,他很像于勒,可那人究竟是否是于勒呢?他怎么会在渡轮上卖牡蛎呢?第4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深化文章的主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所渲染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对象是人:突出表现了…..(性格特点),渲染了….的情感,表现….的主题。对象是情感或者物:突出表现了…的特点,渲染了….的情感,表现…的主题。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开篇通过对阿长的饶舌多事、切切察察等描写,与下文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和怀念、感激之情。备注:思路是死的,人是活的。答案要合情合理。第5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动静结合:a化动为静。形象生动地写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的主题。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b化静为动。拟人,把静止的事物写活了,形象生动地写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的主题。《社戏》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c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写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的主题。动静相衬:A以动衬静(反衬手法的一种)。渲染动态,反衬出…..的寂静。“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B以静衬动(反衬手法的一种)。:“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第6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夹叙夹议:议论一般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情景交融:指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答题思路:情景交融,蕴含作者…..的情感,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第7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是衬托。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第8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如《爱莲说》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的高贵。第9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海燕》高尔基
(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反衬出海燕的勇敢)注:衬托与对比有相似之处,一般情况下,若有运用对比手法,可答出衬托(反衬)。如《爱莲说》用牡丹来反衬莲(牡丹和莲也有对比)。第10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在戏剧创作中有称伏线。“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使用伏笔应注意:(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第11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伏笔思路:为下文的….(情节)埋下伏笔,使文章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如《陋室铭》借陋室不陋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感。《爱莲说》作者借莲来表达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托物言志的答题思路: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达了…..的志向(意愿),表现了….的情感。第12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白描: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事物特征)。白描的作用:语言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突出….的性格特点(事物特征)。如《湖心亭看雪》白描: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如《藤野先生》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第13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直接对景物描写为正面描写。如朱自清的《春》直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也是正面描写。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正面描写又称之为直接描写,也叫实写。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俯视、仰视、平视)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也叫实写)如《答谢中书书》第14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yue)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第15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第16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侧面描写方法(1)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反应和评价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我的叔叔于勒》33段,通过船长的描述和介绍,侧面交代了于勒由阔绰到贫苦的经历。(2)以对面写正面。如《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3)以反面写正面。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命者的机智。侧面描写一般有烘托和渲染的作用。第17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烘托: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具体指衬托的意思。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指用景物来烘托人(心情)或物(特点)。③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烘托人物的心情)⑦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朱自清《春》)(烘托出夜的静谧)第18页,共2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渲染: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常用的渲染方法:(1)反复:它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复出现,以抒发情感,渲染情绪,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苏州城市学院《林木分子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师范大学《演艺娱乐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维造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装饰工程预决算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美术】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花样跳绳一级动作(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2024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癔症护理查房
- 中国民航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培训课件
- 钢结构施工安全培训
-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解析
- 超市商品结构图
- 沃尔沃S60L 2014款说明书
- 汽车零部件喷漆项目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