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害服务除鼠方案(投标方案)_第1页
除害服务除鼠方案(投标方案)_第2页
除害服务除鼠方案(投标方案)_第3页
除害服务除鼠方案(投标方案)_第4页
除害服务除鼠方案(投标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除害服务除鼠方案第一节家栖鼠类特征及危害 HYPERLINK\l"bookmark1"2一、主要家栖鼠种简介 HYPERLINK\l"bookmark2"2二、家栖鼠类的危害 HYPERLINK\l"bookmark3"6三、家栖鼠类的生活习性 HYPERLINK\l"bookmark4"8 HYPERLINK\l"bookmark5"第二节鼠类调查方案 HYPERLINK\l"bookmark6"一、家栖鼠类调查 HYPERLINK\l"bookmark7" HYPERLINK\l"bookmark8"第三节灭鼠实施方案 HYPERLINK\l"bookmark9"34一、城镇灭鼠策略 HYPERLINK\l"bookmark10"二、捕鼠措施 HYPERLINK\l"bookmark11" HYPERLINK\l"bookmark12" HYPERLINK\l"bookmark13"五、城镇大面积灭鼠 HYPERLINK\l"bookmark14"52 HYPERLINK\l"bookmark15"第四节灭鼠剂管理 HYPERLINK\l"bookmark16"一、常用灭鼠剂简介 HYPERLINK\l"bookmark17" HYPERLINK\l"bookmark18"三、灭鼠剂中毒应急处理 HYPERLINK\l"bookmark19"2第一节家栖鼠类特征及危害量大大超过所有的人口。据估计,鼠的数量是人口的4倍。种,通称家栖鼠类。有些野鼠如板齿(Bandicotaindica)、拟家鼠(Rattusrattoides)和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蒙古和甘肃等地的灰仓鼠(Cricetulusmigrato-rius)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红尾沙鼠(Merioneserythrourus)。家栖鼠类主物学上宿生(commensalism)3家栖鼠类是啮齿目(Rodentia)的主要成员。这一类动物的突出特点是门齿特化,适于咬啮,上下颚有1对锐利的且形成齿隙(图2-1)。图2-1褐家鼠的齿隙4挖掘图2-2家栖鼠的脚掌、爪尖和足垫对攀登和挖掘活动的适应左:黄胸鼠的后足;右:褐家鼠的后足家栖鼠都是聽行动物,行走时整个脚面与地接触。褐家鼠喜在地面打洞穴居,足底具有适应于掘土打洞的趾垫。黄大部分时间在屋顶和灌丛上度过(图2-2)。5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图2-4家栖鼠类鉴别简图头骨的结构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图2-3)。褐家鼠的题脊大致是平行向后伸至人字脊,颅骨长43-54毫米。黄胸鼠的题脊向外凸出,颅骨长38-44毫米。小家鼠的题脊不发达或消失,颅骨长20-22毫米。现场工作时根据图2-4可以6很方便地鉴别三种家栖鼠种。二、家栖鼠类的危害(一)传播疫病早在致病微生物被发现之前,人类就知道一些瘟疫的流行和鼠类有密切的关系。例如1736年清乾隆年间诗人师道南在他的《鼠死行》中就生动地记述了当时鼠疫流行与鼠的关系。鼠类可以直接把病菌传播给人,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接传给人起着传播媒介和保菌的作用。现已知道家栖鼠类至少能传播35种人的疾病,可见鼠类对人健康威胁的严重性。被鼠类夺走的生命是无法计算的,有人估计大大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尽管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大部分鼠传疾病的流行都得到控制,但全世界由于鼠类对食物的破坏,因食物短缺、营养不良间接死于鼠害的人仍然很多,且有增加的趋势。许多地区还有自然疫源地,兽疫流行仍很猖獗,人间疫情时有发生,每年疫情监测还要消耗大量我国鼠传的疾病主要有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鼠型斑疹伤寒、恙虫病、血吸虫病、旋毛虫病、沙门(二)农业上的损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世界的农业约有20%损于鼠害相当于25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总产值,价值170亿美7的,平均损失约10%,高发年份达90%。水稻秧田和播种期粮的鼠害损失占收获量的5%,发展中国家更高,达15-20%。据我国台湾省的资料。每年贮存粮食的损耗为10%,同年粮食的增产率为4.6%,说明贮粮鼠害的损失完全抵消了增产而有过之。我国1984年粮食产量达40700多万吨,增产率为5.1%。贮存鼠害的损耗若以5%计算,损耗量高达2035万吨,每只鼠1天要排粪25-150粒,排尿10-20毫升,终生不(三)工业上的损失8工业鼠害是很严重的。以鞍钢为例,从1960年到1986年,26年间共发生由鼠害引起的停电事故80次,平均每年3.1次。停电时间从几分钟到10多个小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少则数千元,多则几万元,这只是保守的估计。全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不下10个,其严重性可想而知。随着工业的自动化,鼠害也会日益严重。(四)对建筑物和家庭物品的破坏据调查,鼠类门牙的生长非常快,1年要生长13厘米,因而要不断磨牙,咬啮物品、衣物、门窗、电缆。城市不明原因的火灾约有1/4是由于鼠咬电线造成短路而引起的。每年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估算的。从上述种种情况看,足见鼠三、家栖鼠类的生活习性(一)生活史家栖鼠类的生长发育很快(表2-1)。幼鼠出生的头2个月主要生活在窝巢内,随后即能跟随母鼠离巢活动。性成熟早,一般不到3个月。3-9个月龄是家栖鼠类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随后活动能力逐渐减弱,18个月龄的个体即失去活动能力。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平均寿命为6-7个月,只有5%的个体能存活12个月以上,很少能超过2年。小家鼠的寿命更短,平均寿命大约为100天。野生小家鼠夏季的死亡率每月都超过20%,冬季还要高。9表2-1家栖鼠类的生长发育褐家鼠屋顶鼠小家鼠妊娠期(天)出生时的体重(克)出生时的状况张耳时间(天)6睁眼时间(天)下门齿露头时间(天)上门齿露头时间(天)断奶时间(天】断奶时体重(克)雌鼠性成熟时间(天)与之相适应,家栖鼠类的繁殖力也很强,主要表现在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分娩后可立即发情、全年大部分时间都能繁殖和胎仔数多等方面(表2-2)。表2-2家栖取类雌鼠繁殖力褐家鼠屋顶鼠小家鼠性成熟时间(天)妊娠期(天)平均妊娠率(%)平均胎仔数(只)妊娠额度(次/年)产仔数〔只/(母鼠·年)〕三种家栖鼠的妊娠频度和胎仔数之间有明显的逆转关系。褐家鼠的妊振频度较低,但胎仔数多。相反,小家鼠有较高的妊娠频度,但胎仔数较少。全年的繁殖力还是小家鼠最大,每只雌鼠每年平均可繁殖44.5只幼鼠加入种群。(二)感觉家栖鼠类的感觉器官很发达。了解鼠类的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能力,对拟定防治计划有很大的重要性。正确地应用各种灭鼠方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避开鼠类的这些敏锐的感觉。鼠类的嗅觉非常发达,能利用敏锐的嗅觉去找寻食物、求偶,并进行个体间的联系,包括识别熟悉的和陌生的个体。在鼠类经常活动的线路上会留下尿和生殖道的分泌物,鼠类就沿着这些有特殊气味的路线活动,形成光滑的鼠道。利用鼠类这一弱点,在鼠道上投放毒饵和捕鼠器,可以收到很好家栖鼠类的眼睛已适应夜视,对光线强度的变化很敏辨别10米以内的目标,正确估计1米以内的深度,在跳跃时不致失足。鼠类是色盲的。所有的颜色对色盲的感觉都是灰色的。鼠类喜欢黄绿色,因为黄绿色对色盲的感觉是很明亮的灰色。毒饵和毒水加黄绿色染料对非靶动物可起警戒作用,防止误食中毒,但对鼠类多少有点引诱力。鼠类的味觉很敏锐。据试验,大白鼠和野生的褐家鼠都能辨别食饵中所含的微量化合物。例如2ppm的雌性激素、3ppm的苯硫脲。有时甚至拒食只含有极低浓度(250ppb)不纯的杀鼠灵毒饵或霉菌污染的粮食。鼠类锐利的味觉给毒饵灭鼠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配制毒饵的粮食必须新鲜干净,灭鼠剂的含量要准确、均匀否则容易引起拒食达不到预期的鼠类能在黑暗中判断声音来源的方向,并能觉察45千赫的超声波。鼠类本身也能发出超声波,幼鼠睁眼前就靠发出的超声波和回音回巢。家栖鼠类有非常发达的触觉,在黑暗中凭借它在鼠道上奔跑。触须和体表的刚毛和地面、墙基及物体接触起到定位的作用,指导活动。在黑暗复杂的环境中不断重复地利用刚毛、触须的感觉活动形成--条熟悉的跑道。鼠类的这种行为(三)活动能力褐家鼠是善于打洞的动物,只要遇到泥土它即掘土打洞营巢。在松软的土壤中挖掘的洞道可长达180-300厘米,但窝巢的深度很少超过50厘米。在没有其他场所可以隐藏时,黄胸鼠和小家鼠也会打洞营生。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攀登。黄胸鼠和小家鼠由于体型小,故比褐家鼠更善于攀登。鼠类经常攀登砖墙和其他的粗糙面,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电线和管道做通道。褐家鼠和黄胸鼠能垂直跳过60厘米,小家鼠能跳高30家栖鼠类有一对非常坚硬锐利的门齿,其硬度为莫氏5.5级。大部分建筑材料。如木材、铝板、铅管等,都能遭到鼠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游水,其中褐家鼠的水性最好。褐家鼠可以被视为一种半水生的动物,喜生活在河岸、溪流边、沼泽地带、下水道系统和水稻田中。在35C的水中能漂浮60-72小时。潜入水中时间可长达30秒。常通过抽水马桶潜入建筑物内。在没有褐家鼠的地方,黄胸鼠也能在下水道中(四)生态行为家栖鼠类主要在夜间活动,黄昏后和黎明前有2个活动觅食高峰。这种活动的周期性会受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密度高或食物、水源短缺时,会迫使体弱和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白天活动。这些个体容易被天敌、毒饵和捕鼠器所捕杀,同时也容易遭受不良天气的影响而死亡。鼠类对不良的经历会在随后的行为上表现出来。不良的经历主要有恶味、痛苦的症状、受伤等。鼠类会回避这种引起不良经历的物体,如毒饵和捕鼠器,以及发生的场所,达数月之久。这种行为给鼠类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两种大家鼠。特别是黄胸鼠,对环境中新出现的物体有恐惧回避的行为。这种行为在人很少干扰的环境中表现尤为明显,给鼠害的防治造成很大的困难。小家鼠没有这种新物反应行为,喜欢接近新发现的目标,故容易为捕鼠器所捕杀。黄胸鼠喜栖息于高层隐蔽的场所,如屋顶、树和灌丛上。在南方,其窝巢常筑于村边的竹丛中。在地面,黄胸鼠喜生活在堆木、垃圾和杂物堆积的场所,以及货场和下水道内。褐家鼠喜栖息于温度稳定、潮湿的地方,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干旱的地区尤其如此。鼠洞多挖掘在屋基周围、垃圾堆、道路两旁的路面下。地下室、墙基、下水道、船坞、港口码头以及沿河岸的冲积地也是褐家鼠喜欢的栖息地。小家鼠喜栖息于干燥、离食源近的场所。由于体型小,常在墙基、仓库货堆中和保温层内打洞或在破箱、抽屉中筑巢。筑巢材料多为破布、纸屑等废物。三种家栖鼠都是杂食性的,但喜食的物品取决于以往的经历和环境所提供的种类。褐家鼠和黄胸鼠的食性很广,如各种谷物、肉类、水果、垃圾、动物粪便,还有南方的蜒蝓和各种昆虫、蔬菜、野草和草籽等。在饲养场和冷藏库的鼠类可以完全依靠肉类、禽蛋和幼禽而生存。小家鼠喜食高蛋白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时可以完全靠吃昆虫、书刊和衣物上的浆糊为生。褐家鼠和黄胸鼠每日需饮水15-30毫升,缺水不能生存。这二种鼠可禁食48小时,但禁水只能耐受24小时。小家鼠对水的需求量很小,若以干谷物为食源时,可存活数月之久;完全吃碳水化合物时,可终生不饮水,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荒漠草原上的小家鼠。但在有水的情况下,它也喜欢饮水。小家鼠Y体型小,代谢率高,必须昼夜不停地觅食。每日黄昏后和天亮前有二个活动觅食高峰,但其余的时间仍很频繁的觅食。几乎每隔45-75分钟觅食一次。但每次的食量很小,仅0.1克左右并不断变更觅食的场所。这种摄食行为给毒饵灭鼠带来很大的困难。家栖鼠类对食物和饮水的需求量见表2-3。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固体食物(克/夜)3(每次的量很小)杂食性,喜食谷杂食性,喜食谷蝓、肉类、鸟蛋和蔬菜杂食性,喜食谷物饮水(毫升/夜)一般不饮水,若有水也很喜欢鼠类的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领地和等级行为。在低密度和中等密度的种群中,雄性个体都有领地行为。高等级的雄鼠占有一个洞系、跑道、窝巢,与几只雌鼠生活在一起,不许其他雄性个体侵入。雌鼠在哺乳幼鼠期间也守卫其窝巢不容侵犯。占统治地位的雄鼠往往在离食源近的地区建立领地。当种群密度增高时,互相的竞争随之激烈,迫使等级低下的个体,特别是雄性个体到周边不利的地区去活动。这种行为使种群不断地向外扩散,对种群合理的利用环境提供的能源和内部的安定是有利的。鼠密度过高时,这种社会行为即遭到破坏,个体间的关系紧张,繁殖力随即下降,死亡率家栖鼠类的巢区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往往因环境而异。自然的阻隔、食源、天敌、人的活动等,都会影响鼠类的活动范围。种群中每个个体至少都会占有一个寻找食物、水源和筑巢隐蔽等生存条件的地区范围,有时这个活动范围很狭窄,有时只是一条跑道。褐家鼠和黄胸鼠有时一个夜晚奔走100--150米去获取食物,但通常只在30余米范围内活动。小家鼠的活动范围更窄小,只有几米的范围,最长的活动距离也只有30余米。鼠类有强烈的探索行为,常常远离巢区去探索新的更好的栖息地,但往往于几天之内又返回原来熟悉的巢区。灭鼠工作须了解鼠类的活动范围。毒饵投放点和捕鼠器之间的距离应小于靶子鼠种的活动范围。鼠类有敏锐的记忆力,能察觉环境的改变、新物体的出现和旧物体的消失。这种记忆力和新物反应行为使鼠类能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所有的鼠类都有定型行为,例如摄食行为、鼠道、隐蔽场所和活动周期等。这些都是灭鼠时可以利用的鼠类行为上的弱点。或被破坏,鼠类即会被迫移居到其他地点。在温带鼠类有季节性的迁春季从室内迁移到田野,秋季又迁回室内。高层和大型建筑中的鼠类也有类似的迁移现象。例如,食品加工厂、饲料加工和旅馆酒店的黄胸鼠一年有几度在冷暖的场所之间往返迁移。灭鼠前扰乱鼠类的栖息地,会立即引起鼠类迁移,影响灭鼠处栖息地完全被消除,鼠类即向四周扩散。同样,一个区彻底的灭鼠,也会招致四周的鼠类入侵。鼠密度超过容纳量时,也会引起扩散迁移。鼠类有强烈的探索行为和好奇性,经常不断地在其活动的范围内奔跑.探索了解环境中所有的物体、食源、水源、隐蔽场所、地形、鼠道、鼠洞、临时躲藏场所等情况。这些情况的了解对鼠类的生存至关重要。鼠类的这种探索、好奇行为正好和新物反应行为相反,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它使鼠类得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并在其中生存和繁衍。鼠类在探索环境的同时,也尝试环境中新、旧的食物。开始尝试时取食量很少,每次尝试时间的间隔较长。随后取食量渐渐增加,间隔时间也不断缩短。鼠类的这种摄食行为是长期演化的绪果,起着保护性作用,防止由于摄食的不当引起中毒。鼠类的这种摄食行为对毒饵灭鼠.特别是急性灭鼠剂毒饵的灭鼠会造成很大的困难。鼠类损食行为的另一种表现是搬拖食物。褐家鼠一天可以搬拖1-2公斤食物隐藏在洞内或其他隐蔽的场所。灭鼠毒饵最好用粉状或颗粒状的,不要用块状毒饵,以防止鼠类拖种群是指一群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它是一个能量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当然也是防治的单位。个体是容易消灭的.但种群的消灭却很困难,(一)种群特征在有限的环境中,有机体种群数址不可能无限地呈“J”型的指数增长,而是按“S”型的逻辑斯谛曲线增长的。所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加大,当达到K/2时相反增长的速度随之渐渐减小。这种随着种群增大而使种群增长率降低的压力称之为环境阻力或拥挤效应。当种群数址达到最大的容许量K值时增长即行停止。这种限制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主要包括食物来源、隐蔽筑巢条件、水源和舌动的空间等自然条件。当种群数扯增加时,互相争夺这些生存的条件愈演愈烈,死亡率随之增大,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波动在容纳址(K)值的上下。曲线在K/2处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种群增长率越来越快,在此之后则相反,越来越慢,直到停止在运用逻辑斯谛曲线时,要注意到它的局限性,因为组建这个数学模型的假设太苛刻,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在实验室生长的微生物和小型昆虫的种群增长还基本上能符合这种增长曲线。但对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动物种群,尚无一例是完全符合这种数学模型的,K值也不会长期稳定不变。尽管如此,这个数学模型庄鼠害防治工作中还是很有用的。如前所述,防治对象是种群而不是个体,这是有效防治的关键。总结以往的情况,在谈到灭鼠工作的效果时,总是说消灭了多少万只鼠,而没有人说经过这次灭鼠工作之后还残活多少只鼠。往往一次看来很成功的灭鼠工作,其效果只能待续半年左右的时间,有的不到半年密度又恢复到灭鼠以前的水平。种群数最下降后,残留的少数个体由于生存条件的改善等原因,繁殖力随之加大,能迅速恢复原有的种群密度。根据对褐家鼠的调查材料,当种群密度减少90%之后,种群密度会以每周0.04%的速度回升,56周后即能恢复到原有的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延长灭鼠的效果.必须从两方面努使之不容易繁殖起来;二是设法降低环境对种群的容纳量对家栖鼠来说,就是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尽址减少可被鼠类利用的食物、隐蔽场所和水源等条件。这里不妨打个比方,种群的出生率好比是自来水开关流出的水流.种群容纳植好比是一个水桶,水桶的大小既定之后、不管从开关流出的水流有多大,最终也只能盛满一桶水。多余的水都流失的速度就好比种群的死亡率。在稳定的种群中,出生率工作中,即以个体为防治对象的灭鼠对策者,有如用水飘不的容纳址(水桶变小了灭鼠的效果才能得到长期的巩固)。家栖鼠类的种群.一般每年都有季节性的波动。种群密1967年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东部农业区就曾出现一次小家鼠大发生,波及3个地区10余个县。玛纳斯一个农场小麦损失1.5亿公斤。小家鼠多得惊人,9个小学生在一高粱堆内70分钟捕鼠4000余只。这种大发生周期性不明显,至今将近25年未再重现这种现象。要条件。这些条件在环境中的多少及分布,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鼠类的数植,这称之为种群容纳量。在城镇家栖鼠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贮存的食物和生活垃圾。在农村除此之外还有地里生长的农作物。粮食、食品和饲料加工厂和仓库鼠类的食源最丰富。这些场所粮食、食品和饲料贮存的方法是鼠患存在与否和危害严重程度的关垃圾是城市鼠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垃圾不仅为鼠类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也满足其对水的要求。城镇有许多鼠类隐藏的场所,例如破旧的建筑物和下水道、沟渠、河岸、墙间的空隙、篱笆边、道路的两旁以及堆积各种建材和货物的场地等都有鼠类隐藏和筑巢的场所。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栖息地中食物、水源和隐蔽场所等生存条件的布局对野生动物种群数散和分布的影响。当这些条件的结合呈小方块的布局时,最有利于种群的生长。野生动物也可以说是生态边缘的物种。因为野生动物,特别是啃齿动物,一般都是生活在不同类型植被和生境带,而不是在这些植被的中心。野生动物分布集中在两种或多种类型植被边缘的这种倾向,称之为边缘效应。在啃齿动物的防治工作中要注意减少环境中的边缘效应。例如减少衣田的田埂,改高田埂为低田埂,破坏隐蔽场所,可以有效地控制农田的鼠害。同样用水泥抹平禽畜饲养场所的缝隙,使之没有隐藏营巢的条件,即使有丰富的食源鼠类也是无法生天敌残食和疾病是鼠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家栖鼠类最大的天敌是人也就是我们防治鼠患所采取的毒杀和捕杀。自然界许多小型食肉兽和猛禽,如仙、狐、鹰、华和猫头鹰等,每年要捕食相当数址的田间野鼠,对鼠类种群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作用不明显,不能解决鼠害的间题。猫、狗作为家栖鼠类天敌的作用更值得怀疑。在城市养猫户和不养猫户之间鼠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别。许多鼠类的致病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在鼠类种群中引起非常严重的兽疫流行,可使大批鼠类死亡。但是使用这些致病微生物灭鼠.会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很不安全,而且效果也很不稳定因为容易产生免疫力。动物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远胜过种间斗争。物种的最大敌人是同种而不是异种的动物。随着种群数植的增加,个体间对食物、水和生活空间等基本生存条件的竞争日益剧烈,个体间搏斗的加剧导致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增高时,个体大部分时间花在领地的防卫和斗殴上。受伤的个体容易得病。互相斗殴也破坏了种群的社会结构,导致幼鼠和未成年个体的死亡,同时迫使种群中从属个体的迁出。留下的个体由于内分泌的失调,应激增加,繁殖力受抑制,生存能力下降。在自然情况下种内斗争是一个重要的种群限制因素。城镇鼠害防治主要是利用前两个限制因素,进行环境治理和卫生除害工作,缩小环境对鼠类的容纳械,降低种群的出生率,采取毒杀和捕杀的措施,增加种群的死亡率来实现的。至于第三个限制因素.增加种内斗争,目前还难以人为(二)种群数量的估算种群数植的估算是现代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态学研究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研究管理各种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缭中所占数址的相互关系。任何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数址。没有种群数址资料就不可能进行种群数址变动规律、分布和结构等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当然更谈不到如何制定研究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有害动物的防治管理对策.以及防冶效果的估计和比较等项工作的进行。城镇鼠类的种群是生活在干差万别的人造建筑结构的环境之中,因此许多通用于非家栖鼠类或其他小型兽类的种群数扯调查方法,诸如线路法、平行夹线法、小方块法等均不适用。现将适用于城市鼠类调查的几种主要方法介绍如有鼠患的场所很容易找到鼠类、脚爪印、尾迹、跑道、鼠洞、鼠体擦的油污和咬痕等。鼠密度高时还能见到鼠的活动。检查这些鼠迹的有无和多少是一种最方便的调查方法,适用于房屋、船舶和火车车厢鼠患程度的估计。调查的场所重点是地下室和第一层建筑、屋顶、屋基四周、暗道、下水道、贮藏室等。鼠患程度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无鼠或鼠患很轻未发现鼠迹,若有鼠存在也是最近从四周迁入的。(2)中等程度鼠患有陈旧的鼠粪便和咬痕;夜间能见到1-2只鼠活动;白昼看不到鼠活动。(3)鼠患严重有新鲜鼠粪、鼠迹和鼠咬痕;夜间能看到只以上的鼠活动,或白天也见到鼠活动。在调查的场所撒布20X20平方厘米大小的滑石粉片若干。间距5-10米,或15平方米大小的房屋布2片。翌晨仔300块左右的粉片,计算鼠迹阳性的百分率。目前我国开展大面积灭鼠工作以5%鼠迹阳性率作为标准、低于5%者为达到无鼠害的指标。也可以将调查地区所有的房屋都布粉片,调查有鼠患建筑物的百分率。当建筑物的鼠患阳性率达到20-25%时就要开展全面的灭鼠工作。在室外每隔5米放鼠夹1个,呈一条线路围绕建筑物的四周或沿围墙布放。一般需放鼠夹100个、用花生米、向日葵籽或其他食物为诱饵。捕鼠1天为100个鼠夹S,2天为200个鼠夹日。傍晚布放,翌晨收。以捕获鼠数占总夹数的百分率作为鼠密度指标。室内调查每5-10平方米面积或每间房屋布放鼠夹1个。总鼠夹数应不少于100个。同样,以捕鼠率作为鼠密度指标。在调查的场所,每隔5--10米(对小家鼠2米)设食饵盒1个。每日检查记录消耗址、补满原植。完全吃光的加倍补充.使每个食饵盒都有余植,不致于被吃光。连续进行10天。以最后3天或消耗址最多的3天的H平均消耗植作为鼠密度指标。将此值除以调查靶子鼠种平均体重的1/1趴即可推算出近似的鼠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会影响调查前后的鼠密度和鼠类的行为,适于用做毒饵杀灭家栖鼠的效果评价方法。由于密度调查所用的食饵会起前饵作用。因此所得的毒饵的基饵不用做密度调查的食饵.二是变更投饵的地点。5.捕捉标记释放再捕捉法捕捉标记释放再捕捉,又叫标记重捕法。该法实际操作上有许多的改良和变异,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这里只简单地加以介绍。选择比较孤立的地区,种群处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即在这段工作期间没有出生与死亡.也没有迁入和迁出等现象的发生。每日用捕鼠笼捕鼠。将捕获的个体标记后原地释放。记录捕获和标记的鼠数。第二天再捕鼠,分别记录重捕已标记的和新捕的个体数。将新捕的个体加以标记后和重捕的个体一起在原地释放。第三天再重捕,再按第二天重捕方法处理,直到种群中所有的个体都标记完为止。标记的累积数即为种群的绝对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比较准确地得到种群的绝对数址,不干扰种群的结构和个体间的关系,适用于做灭鼠剂的效果为了节约劳力和时间,将调查工作缩到只捕鼠抽祥4-5第二节鼠类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二)调查的类型收集初步的资料和群众的反应,同时广泛宣传群众,进行咨询工作。也可以采取散发调查表的方法让群众填写,由居民委员会负责进行,以便得到初步的资料。街区是调查鼠患的理想单位,因为鼠类一般不会越过街道。街区调查可以得到鼠密度和环境条件等基本数据。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其他等。(1)垃圾堆;(2)溪流和沟渠两岸;(3)下水系统;(4)疾病调查等。(三)调查技术调查前应将调查目的、内容和表格准备好。内容要简明扼要,避免繁琐。(1)询问户主关于鼠患的情况;(2)实地调查鼠迹,房屋缺损情况和可能被鼠利用的食物、水源和隐藏条件等;(3)鼠种的判定。根据鼠迹或捕捉的鼠类进行鉴定;(4)对户主进行灭鼠咨询。(1)收集资料询问居委会和下水道管理部门,询问的内容包括:①有鼠患的探井,发现鼠患的日期;②居民厕所有鼠的反映;③向下水道管理部门索取下水系统图,弄清泵站位置和(2)实地检查①检查下水道探井的鼠迹。②对可疑处布放食饵(鲜红薯块或蜡块食饵),在食饵周围撒放些刨木花,翌晨检查残余食饵的齿痕。若食饵不见但刨木花仍在,说明食饵被鼠拖走,表明鼠患阳性,若食饵和刨木花均不见,可能为水冲走,表明鼠患阴性。③吹烟检查是检查下水道鼠洞、鼠类通道和与地面相通的破损最好的方法,具体做法一是用一种特制的塑料管固定在下水道探井口,另一端和烟雾弹相连接;二是点燃烟雾弹30秒后,检查下水道沿线地面冒烟处和鼠类到地面和房屋内④根据上述调查的结果,标记在下水道的地图上,同时做出防治措施和修补下水道的方案。4.动物病和体外寄生虫调查啮齿动物是动物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体外寄生虫(传播媒介)最好的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②用氯仿或乙醚麻醉,检除体外寄生虫;③必要时将动物剪趾标志后再原地释放;④通常进行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和钩端螺旋体血清检⑤啮齿动物的调查,其内容包括捕捉地点、栖息地或捕捉的房屋、鼠种、年龄、性别、头体长、繁殖状况等;⑥体外寄生虫调查,内容包括种类、指数、病原体检验(1)夹捕法室内每5-10平方米面积放鼠夹1个,晚放晨收捕鼠1-2夜。用总鼠夹数乘捕鼠夜数除捕鼠数,以百分比表示鼠密度。室外每隔5米放鼠夹1个,捕鼠1-2天。用总鼠夹数乘捕鼠天数除捕鼠数,以百分比表示鼠密度。(2)粉迹法室内每5-10平方米面积撒布20X20平方厘米滑石粉片1块,翌晨检查鼠迹(爪印和尾迹)。以鼠迹阳性的百分比表示室外和农田可用20X20平方厘米的塑料板喷涂油墨或其他颜色代替粉迹,做鼠密度调查。(3)鼠密度判断通常根据鼠迹判断,将鼠密度大致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这种判断需要有工作经验。虽然不十分准确,但能凭经验迅速作出估计,很有实用价值。①无鼠或密度很低。未发现鼠迹。②中等密度。有陈旧鼠粪或咬痕,白天见不到鼠活动,夜晚可发现1-2只鼠活动。估计鼠数在10只左右。③高密度。有新鲜鼠粪、鼠道和咬痕。白天能发现鼠活(四)调查结果的处理和灭鼠效果的评价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曲线图,根据图上表示的鼠密度分布等情况,确定低、中、高三种密度分布区,并将其标记在调查区的地图上。然后作为依据,制定防治计划。将调查的结果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处理,依此分析鼠密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找出鼠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防制。通常应注意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1)自然生长或种植的作物;(2)贮存的粮食;(3)废弃的食物;(4)房屋结构上的缺损;(5)暂时的或人为的隐藏场所;(6)天然的隐藏场所;(7)土地的利用状况;(8)社会经济条件等。根据调查的结果实施相应的灭鼠措施之后,应比较灭鼠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巩固和提高灭鼠效果。鼠迹调查是确定一个场所有无鼠患最简便而快速的方法。此调查常用于船舶检疫,作为是否需要熏仓灭鼠的根据。城镇大面积灭鼠效果检查,新鼠迹的有无也是主要的指标。因此,从事现场灭鼠的人员必须熟悉鼠迹的调查方法。(一)鼠粪鼠粪是最容易发现的鼠迹。鼠粪一般出现在鼠类经常隐没、觅食和饮水的场所,如鼠洞和出藏场所附近和鼠道沿线。根据鼠粪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作出鼠种的判断。小家鼠粪块小;黄胸鼠的中等大小,两端钝圆呈香蕉状;褐家鼠的大而尖,呈纺锤状。新鲜粪块色泽光亮而湿软,陈旧的色暗而干硬。据此可以作出鼠患新旧的判断。(二)鼠道鼠类多在鼠洞附近和经常出没的地方活动,并总是沿着一定的线路奔跑而形成鼠首。尽管如此,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很难发现。在室内,鼠道表现为黑色的油污渍,大多数是丛下。在草地上和田埂的鼠洞附近常常可以看到光滑的鼠(三)足迹和尾迹后足有5趾,仔细观察都可辨认。鼠类缓慢行走时尾巴拖地鼠迹更清楚。若需长期保留鼠迹,可用烟纸(大小为20X10平方厘米)放在有鼠的地方,发现鼠迹取回用5%松香酒精喷(四)咬痕(五)鼠洞新盗的土堆多为有鼠活动有洞穴。陈旧的洞穴有尘土的蛛(六)鼠的活动鼠密度高的地方,有时白天可以看到鼠出没活动。偶尔还可以看到鼠尸.(七)其他鼠迹主要的有鼠味、鼠尿溃、鼠巢和鼠贮存的食物。鼠尿中第三节灭鼠实施方案一、城镇灭鼠策略(一)城镇及其鼠患的特点(1)城镇人口密集,生活物资和废弃物多城镇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生态系统,在很小的范围内居往着很多的人口以及蛋禽饲养场、奶牛饲养场和肉类加工厂等场所的禽畜,生活物资和生活废弃物很多。这些给鼠类提供(2)城镇建筑物多,地下管道纵横城镇居民住宅、机关、工厂、学校、商业网点等鳞次栉比,地下供电、供水、排污管道纵横交错,这些给鼠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一般5万人口以上的城镇,特别是破旧古老的建筑物多和居民区密集的地方,鼠患都较严重,根除(3)城镇多沿河、沿海,水运、排污方便城镇各种物资进出运输量大,为了运输及排污等的方便,绝大多数城镇建于沿河、沿海地带,这给鼠类借助水运物资隐藏迁移,并通过下水排污系统进入城镇提供了通道。(1)鼠种较单一三种家栖鼠是城镇主要的鼠害。褐家鼠分布在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外的全国各地。近年来随着铁路的运输,褐家鼠已迁移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铁路沿线。黄胸鼠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各省区和陕西省的南部地区。小家鼠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是西北荒漠草原城镇居民点的优势鼠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些沙漠绿洲,如吐鲁番的红尾沙鼠、内蒙古和甘肃一些城镇的灰仓鼠是主要的家栖鼠。在南方沿海地区,黄毛鼠和板齿鼠也常常在建筑物内出现。食虫目(Insectivora)的臭駒赜(Suncusmurinus)在南方沿海地区分布很广,有的地区它的密度超过黄胸鼠。(2)鼠患相对易控城镇的家栖鼠类几乎完全依靠人提供的食物和隐藏筑巢条件而生存。因此,只要采取环境治理、公共卫生和防鼠建筑等措施,进行栖息场所的管理,充分利用这些限制因素的作用,就可以持久有效地将鼠患控制到最低的程度。这是其他生境,如农田、草原等不能与之相比的。(3)食物链短城镇生态系统食物链短,不像野外那样复杂。城镇鼠类处在食物链的最高位置,很少为其天敌所食用。因而采用毒饵灭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有害化合物在有机体内的积累、浓缩和转移,没有二次中毒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危险。(4)鼠类活动范围较小,踪迹容易发现城镇与野外相比,因受水泥建筑物的限制,鼠道较少,鼠类活动范围狭窄,加上城镇人口密集,鼠迹容易发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鼠类行为上的弱点,将毒饵等投放到有鼠活动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毒饵和其他灭鼠器械的作用。以上几点是城镇生态系统中鼠患的基本特点,在开展城镇大面积灭鼠运动时,必须充分加以利用,扬长避短。(二)城镇鼠患防治的策略成功的灭鼠运动归因于完善的防治策略的拟定,也就是要充分利用防治地区靶标鼠种的生物学知识和生态行为上的弱点,克服抵消它的优势。家栖鼠类的最大弱点是它的活动范围很局限,大部分时间都奔跑在鼠道上,鼠类的隐藏栖息场所都留下明显的鼠迹。鼠类活动场所是投放毒饵和布设捕鼠器,以及用其他灭鼠办法最有效的地点。家栖鼠类对环境有很好的记忆力,当环境有所改变时即会引起惊疑和恐惧的新物反应。灭鼠前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改变,将新物反应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繁殖力。这表现在妊娠期短、胎仔数多、性成熟早。二是具有很大的迁移能力。鼠类的主动迁移距离一般只有50-100米,但是被动迁移能力很大,能随着交通工具迁移到很远的一个地区的鼠类大部分被消灭后,残存的少数个体又能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原来的种群。若一个地区的种群全部消灭,附近的鼠类也会迁移进来,迁入的少数个体也会在短期或者小范围部分地区彻底的灭鼠工作,都会在短期内(1年左右的时间)被鼠类的繁殖力和迁移能力所抵消。因此必须开展大面积彻底的灭鼠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城镇的鼠害问题。在灭鼠的同时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改造和防鼠措施等栖息场所的管理工作,将限制因素调节到不致于再发生大面积鼠患的程度,才能使灭鼠效果得以长期的巩固。综上所述,有害动物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并注意这些方法使用的程序,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技术方法的综合作用,以期得到最佳的防治效城镇鼠患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2.全城大面积灭鼠,主要采取化学防治;4.环境卫生。人们的不良习惯破坏环境卫生,是城镇鼠害发生的根源。克服的办法就是要经常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灭鼠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强卫生管理。这是城镇除害二、捕鼠措施阱捕是一种古老而广泛采用的灭鼠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使用各种鼠夹、鼠笼捕杀室内外的鼠类,因此也叫器槭灭鼠法。科学工作者也常用这种方法捕捉各种小型兽类做为生物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材料。器械灭鼠具有对环境不留毒害,容易显效,鼠尸容易清除,不留尸臭等优点,适用于不能使用毒饵灭鼠的场所。但是这种方法与毒饵灭鼠相比更费人力物力,不经济,更需要技能,使用不够方便,这是它的缺点。因此,它不适用于大规模灭鼠运动,只适用于小范围捕杀,如家庭灭鼠和捕杀大面积灭鼠后残留的少数拒食毒饵器械灭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捕鼠器放置的位置、诱饵的引诱力以及捕鼠器的数量和使用人员的技术是否熟练等因素。大诱饵板的鼠夹的捕获率要高于小诱饵板的鼠夹。捕鼠器要放在鼠道上、鼠洞口和鼠类经常出没觅食饮水的地方。这些场所-般都在室内沿墙阴暗的角落。鼠夹的放置要和鼠道或墙基呈直角,诱饵板靠近鼠道,这样可以捕杀来自两个方向的鼠。若地方太窄不能横放,最好将2个鼠夹并放。捕杀黄胸鼠时,注意屋梁的上下鼠道,将鼠夹用铁钉或铁丝采用捕鼠器捕鼠必须选用有引诱力的诱饵。常用的诱饵有鲜红薯块、花生米、向日葵籽、水果等。最好在捕鼠器周围撒些谷物,引诱鼠类接近捕鼠器,也可在鼠夹、鼠笼上抹些面粉、玉米粉。粮食的气味有引诱作用,应用诱饵捕获率可以提高1倍。捕鼠器的数量要足够,最好要超过当地的鼠数。这样使所有的个体都有机会接触捕鼠器。短期(3-5天)放置大量的鼠夹的效果往往优于少数几个鼠夹长期放置的效果。家庭放置鼠夹或鼠笼的數址要根据房屋面积大小和鼠农场要用50-100只。捕鼠器的间距不能太大,对褐家鼠,黄胸鼠5-6米,对小家鼠1-2米。当大部分的鼠被捕杀后,有时会有少数个体回避捕鼠器,很难上钩。对付这些个体要采取智胜的策略。将捕鼠器加以伪装,安放在小木盒内或在地面挖坑盖破布,上面撒布尘土,必要时洒些鼠尿,常可得到满意的效果。捕鼠前在捕鼠器上放诱饵不支起弹簧夹,待数日后使之习惯,再支起弹簧夹捕鼠,这种做法的优点并不明显。在食物丰富的场所,捕鼠前先收起食物,往往有更好的效果。用过的捕鼠器可用水清洗干净,但不要用火烧燎。人的气味和鼠血对鼠类没有惊吓作用。捕鼠器有使用前要检查灵敏度,一般诱饵板机的灵敏度不要大于6克。三、防鼠建筑现代的灭鼠方法完全可以消除城镇的鼠患,但是若不接着采取防鼠措施,鼠类很快又会从周围地区迁入,灭鼠效果很难长期保持下去,可见防鼠措施的重要性。防鼠建筑的主要目的是设法将鼠类排除在建筑物之外,同时也要消除建筑物内部可供鼠类隐藏的场所,以便发现和捕杀潜入的鼠类。通常只要在建筑物中贮存和加工食品的部分做好防鼠设施,即可达到目的。对其余没有食物的部分一般无需处理。灭鼠主要采用毒饵。因此,防鼠揩施最好在大面积毒饵灭鼠之后进行,尽址不打乱鼠类的日常活动规律,否则会延长毒饵灭鼠的时间,甚至达不到全歼的目的。但是也有例外。防治以小家鼠为主的鼠害,常常因建筑物外面不断有鼠迁入而延长毒饵处理的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应采取灭鼠与防鼠同时进仓库灭鼠,若贮存的食物水分含量低于15%时,只要做好防鼠设施断绝水源,7天左右即可达到杀灭的目的。在食物水分含量高的场所,切断水源也有利于提高毒水灭鼠的效这样看来,何时实施防鼠设施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应视(一)建筑物各部分的防鼠要求生活在下水道中的鼠类,需要有干燥的地方营巢筑窝。下水道的检查口、盲端和废弃枝道常常是鼠类筑巢繁殖后代下水道的鼠类常常通过破碎的管道、砖缝、雨水排放管道或排除污水的沟与主管道之间的接缝等处打洞到地面进入建筑物内。如果管道完整无缺,鼠类也可以顺着管内攀登而上,从没有加盖的地漏或厕所马桶中进入室内,或顺着管道内攀登到屋顶,从没有铁纱罩的气孔进入室内。解决下水道防鼠的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消除下水道和排污水沟中鼠类营巢筑窝的场所,减小对鼠类种群的容纳量,同时在检查口中使用毒饵;(2)切断鼠类从下水道到地面和建筑物中的通道。为此,要将所有的盲端和废弃的侧枝填死,修补破损的管道的接头处,检查维修所有建筑物内的地漏和屋顶的铁丝罩。所有的缝隙都不要超过1.3厘米。通向河流两岸和海边水线以上的下水管口,都要用单向阀门防止鼠类进入管道。定期维修检查,使之起到防鼠的作用,或将排水管伸长加挡鼠板(图屋基离地面的深度不得少于60厘米。对不合格的旧建筑物,在房屋的四周要外加10.2厘米厚的“L”形或直的水泥防护(图2-18,19)。图2-18屋基的防鼠墙ABA.方形网每英寸(1英寸-0.0254米)7眼:B.菱形网每英寸4眼。有食物、饵料的建筑物会招引鼠类。鼠类常常在水泥地面和路面下打洞作为隐藏处。要经常检查修补这些可被鼠类利用的破损缺口。草地也可被鼠类利用做隐蔽场所和跑道。在建筑物周围1米范围内清除杂草,可以阻止鼠类在屋基下打洞。房屋周围10米以内不要堆放柴草、垃圾、废物、乱石等物。室外的这些杂物是鼠类的隐藏场所,也是鼠类侵入所有的窗户和通气孔都要加铁丝网。注意孔眼小于网眼容易为霜冻和灰尘所阻塞而影响通风(图2-20,21)。门和门框要密合,缝隙要小于0.6厘米。门框要在门的下部镶铁皮踢板(图2-22)。为了通风或其他目的而常开着的门,要安装自动关闭的铁纱门。若用40目以上的铁纱,既ABA.下沿镶铁皮;B.门镶踢板。门上的气窗要安装铁纱防鼠,因为鼠类可以从门框上爬鼠类可以顺着房屋外面的雨水落管的内外攀登到屋顶进入建筑物内。在雨水落管的下端加集水管,上端加铁皮球(图2-23),可防止鼠类从管内攀行。管外在离地面10米处安装挡鼠板,阻止其顺管外攀登。挡鼠板为锥形,伸出雨水落管22厘米。AB要装挡鼠板或用铁皮防止鼠类攀登(图2-24,25)。墙壁上的小洞可用4份沙加1份水泥的混合物填补堵塞。大洞可用碎石(直径2厘米)4份,沙2份,水泥1份的混合物堵塞。图2-24挡鼠板(1)加碎玻璃屑;(2)用快速凝固水泥;(3)早晨施工,争取在天黑前硬化;(4)夜间用铁皮压砖保护,防止鼠盗开,木板墙壁上的洞可以用铁皮保护。清水砖墙墙根要抹60厘米高的水泥墙围,或在地面以上60-75厘米处用水泥抹15厘米宽(约两块砖宽)的防鼠带,防止鼠类攀登(图2-26)。图2-26清水墙的防鼠带夹层墙的下部要填塞水泥块、砌砖或镶钉铁皮防鼠(图9.建筑物内部防鼠设施当室内发现鼠类时,要注意消除一切可被鼠类利用的隐藏场所。特别要注意家具下面不放杂乱物品。贮藏室、存放粮食和饲料的地方都要符合防鼠要求。填塞鼠类进入地板、墙壁和屋顶的缝隙。图2-27夹层墙的防鼠方法图2-28牲畜食槽的安放食槽不要直接放在泥土地面上,要安放在水泥地面上,以防止鼠类在下边打洞隐癌墙角和与地板相接处都是容易被鼠类咬通的地方,要注牲畜的食槽直接放在泥土地面上,是鼠类打洞做窝的好场所。动物园喂食各种动物和鸟类的地方也是鼠类打洞营巢的场所。正确的做法应将饲料槽和水泥地面联结成整体,使鼠类无缝隙可利用(图2-28)。垃圾、废物要存放在铁制的垃圾桶内,及时清除不留过夜。(二)新建筑物的防鼠开工前先检查工地鼠害情况,消除鼠类隐藏筑巢的场所,填平凹坑。必要时,开展一次毒饵灭鼠。临时食堂和厕所环境卫生的管理。剩余食物、垃圾会招引鼠类,必须及时清除。工地禁止养鸡、养鸭、养猪。新建筑物防鼠的设计要求,前面都已提到。墙根应抹60厘米高的墙围,与水泥地面相接连,墙和屋檐的接缝小于6毫米。门窗和门框、窗框要合缝。所有的管道和电缆在通过墙壁的地方都要用水泥堵严,对不能堵塞的孔洞,要用铁丝网防鼠,不给鼠类留任何可用来藏身或通过之地。下水系统是城镇鼠类的窝藏场所。修建时,要注意不留破损或安装不善的下水管道。新下水道与市建主下水系统相接的工程,最好是在一天内完工,不要过夜。雨水管道在地面工程未竣工前,不应和下水系统接通。交工前,所有厕所的水封管都要放水,防止鼠类从干涸的水封管道中潜入建筑(三)防鼠建筑材料的要求1.水泥地面和其他防鼠构件厚度不应少于10厘米。混凝土比例1:2:42.硬砖砌墙沙浆比例1:3。3.锌铁皮厚度不应小于1毫米。4.铁丝网防大鼠用1.3X1.3平方厘米网眼,对小家鼠用5.铝板和门窗框用22号,门踢板用20号,挡鼠板用18防鼠建筑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其作用只是防止鼠类从筑物内的鼠一旦完全被消灭之后,仍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不断检查是否还有鼠类可潜入的缝隙;②防止鼠类从门窗进入室内;③防止鼠类随其他物品带入;④及时修理损坏的防鼠设施。否则,由于生物压力,外面的鼠只要有机会就会乘虚而入。四、治理环境食源、水源和隐藏筑巢条件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和限制因素。如果这些条件短缺,动物种群数量就会相应地减少。相反,当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时,种群就会昌盛增长。脏乱的环境卫生,是城镇居民点鼠患猖獗的根本原因。因此,环境卫生状况对城镇灭鼠和灭鼠效果的巩固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在防鼠和防鼠建筑中提到的保护贮存的谷物和食品免遭鼠类窃食外,还要做好环境卫生,杜绝鼠类的食源、水源和隐藏筑巢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些限制因素的作用。因为城镇居民区的鼠类主要是依靠日常的生活垃圾为生。在垃圾中可以获取所需的食物、水分和筑巢的废纸和破布等物。城镇的环境卫生涉及面很广,不是市政部门所能完全取代的,而是要千家万户动手去做的事情。首先要求住户要有良好的家务管理,正确贮存和处理食品、饲料和垃圾,剩余的饭菜要放在冰箱内,粮食和饲料要存放在防鼠的容器内,及时清除垃圾不留过夜。高层建筑物的垃圾道要定期检查维修,防止鼠类利用垃圾。垃圾道的出口要高出地面60厘米,设上下自动关闭的门。贴近地面左右开的门,常常起不到关闭的作用,这样的垃圾道常常成为鼠类的取食站。粮站、食品加工厂和食堂的粮食要存放在防鼠的容器和仓库内。仓库的货物要垫高离地面30厘米,货物堆要离墙30厘米,以便检查。发现鼠迹要及时处理。市政要建立垃圾处理场。每日从全市各个垃圾桶收集垃圾填埋或焚烧。大的填埋坑每日要用泥土将垃圾覆盖,防止鼠、蝇孳生。城镇下水道是鼠类孳生的场所,尤其是餐馆、酒店附近的下水道鼠患更为严重。要防止鼠类通过下水道进入住宅。特别要注意和雨水沟相连接的下水道,鼠类很容易从这些管道的接头破损。的地方跑到地面。处理方法见防鼠和防鼠建筑有关章节。要定期清理建筑物周围1米内的杂草、瓦砾和杂物,消褐家鼠离开土壤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因为它适应于掘洞营巢。建筑物周围、房屋之间的通道两旁水泥基地的下面,以及管道、排水沟周围,都是褐家鼠打洞营巢的场所。特别是河岸、水塘附近更为严重,根治却非易事。除了做一些必要的修理、清除杂草外,每年还要进行3--4次的毒饵灭鼠。防止鼠患由此扩散。黄胸鼠的窝巢主要构筑在屋顶、房屋周围的灌丛和柴草堆中。由于城镇建筑物结构的改变,黄胸鼠也有生活在下水道和在土壤建筑物内所有5厘米长2厘米直径的小洞它都可以利用营米X30厘米),即可以成为一群小家鼠的隐藏栖息地。要特别注意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卫生管理。大面积灭鼠系指以一个城镇为单位,全面开展的群众性灭鼠运动。城镇的鼠患不仅是一个卫生防疫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在人口密集的城镇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也是一项经常性的福利工作。粮食仓库、粮店、公园、街道绿化带、下水道、公路和铁路旁、沿河岸、港口等场所,是鼠患的重点。城镇的鼠患常常从这些场所扩散到各个地方的建筑物内。这些公用场所的灭鼠工作,应由市政部门来负责。灭鼠是一项牵涉到千家万户,必须要人人动手才能见效的工作,大面积灭鼠的困难主要来自人们对灭鼠工作的认识和态度,而不是由于灭鼠的技术问题。因此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财政上的支持和有效的组织,是城镇灭鼠工作成功(一)城镇大面积灭鼠的原则1.灭鼠工作前必须全面查清鼠患的程度、对健康的危害有必要开展全面的灭鼠工作。2.大面积灭鼠工作必须在全范围同时开展。小范围的逐户进行是不可取的,因为一些灭鼠措施会引起鼠类的迁移和回避,影响灭鼠效果。3.所采取的灭鼠措施必须简便易行,便于检查落实。4.所选用的灭鼠剂和毒饵剂型对人和非靶动物必须是安全的,同时还能适应各种环境和气象条件。5.防患于未然。在鼠害发生前即着手防鼠灭鼠,是鼠害防治最重要的原则。这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防治措施。城镇,特别是工业城市,鼠害一旦发生,任何灭鼠措施都无法挽回已造成的损失。农田的鼠害一旦发生,鼠类咬啮了农作物,就不再接受毒饵了。严重影响毒饵灭鼠的效果。6.消除鼠类的隐藏筑巢条件,是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防巢隐蔽的条件,鼠类是无法生存的。在垃圾处理场、粮食加工厂、磨房、禽畜养殖场等地,只有在地面和屋基有鼠类打洞营巢的裂缝或其他的隐蔽条件时,才会发生严重的鼠患。7.大面积灭鼠成功的关键。灭鼠工作没有绝招,要点是(1)要得到可靠的政策支持,包括:③器材药品的供应。(2)宣传教育和专业人员的培训。(3)毒饵的正确配制和适口性试验。(4)大面积投毒饵前必须先进行现场灭鼠试验,然后开展小范围的群众性灭鼠示范。(5)全面开展综合防冶措施,以期达到持久的防治和(6)建立有效的检查制度,发现鼠患随即处理。(7)认真协调,解决灭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8)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灭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城镇大面积灭鼠的组织实施城镇大面积灭鼠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成立技术领导小组技术领导小组要由2-3名有经验的灭鼠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全部的技术工作。(2)开展全面的鼠情调查(3)灭鼠剂和剂型的选择应以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为主。首选杀鼠迷,毒饵浓度可加大到0.06%,以缩短投饵的时间。这样比较经济。(4)投毒试验对毒饵和其他剂型进行实验室和现场灭鼠试验。实验室试验内容包括有选择性摄食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检查毒饵对靶子鼠种的适口性和杀灭效果。(5)培训灭鼠骨干和投毒员使参加者了解所用灭鼠剂的作用机制、使要点以及鼠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等内容。(6)组织灭鼠制剂的生产和器材供产大面积灭鼠必须自己组织生产所用的灭鼠剂和有关器材,以便保证灭鼠剂和器材的质量,满足数量供应,使灭鼠工作得以按计划进行。(7)组织分工组织分工要周密,实行分片包干,务必使每个投毒员熟悉所负责地区街道的鼠情分布,投放毒饵时应尽量将毒饵投放在有鼠取食的地点。(8)联络协调要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以求支持与协调,使之能步调一致,共同完成全市的灭鼠工作。这些部门主要的有负责下水道系统、供水、供暖、供电的部门,以及负责垃圾处理的(9)宣传动员宣传动员要采取各种办法,如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等媒介向群众宣传城镇大面积灭鼠的目的、要求和做法,以求得广大群众的合作与支持,使灭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统一时间、步骤和方法,全城所有有鼠的地方都要投放毒饵,不遗留任何一个场所。技术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指导和检查,对漏投的和投放没有到位的场所要及时反工,以保证灭鼠工作质量。因为漏投地区残留的鼠类会成为鼠患传播的来源,增加巩固大面积灭鼠效果的困难。全城灭鼠达标后,要立即成立专业灭鼠工作队负责全城的灭鼠效果的巩固工作。否则大面积灭鼠效果难以巩固,1-2年后鼠密度又会恢复到灭鼠前的水平。巩固阶段主要做好以(1)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检查、监督搞好环境卫生,使之形成制度,及时清(2)检查防鼠设施定期检查防鼠设施,特别要注意粮库、食品店、菜场、饲料场、养殖场及供电、排水系统等的防鼠设施,不合格的(3)鼠惰监测和处理①定点调查全市选定30-40个容易发生鼠患的敏感监测点,包括面向街道有下水道的旧建筑物、小工厂、医院、学港口、饲养场、屠宰场、菜市场、城内绿化带、下水道探井等。每个点布粉片50块,下水道探井用胡萝卜块、检查鼠迹。专人负责,逐月调查。②群众报鼠情由居委会负责收集群众对鼠情的反映。③发现鼠情立即处理在发现鼠情的地点周围50米的范围内投放毒饵。若在此周围又发现有毒饵被吃,再以此为中心扩大投放毒饵的范围,直到毒饵停止消耗为止。④全面调查每年进行一次全城鼠情调查。定点鼠情监测有时难免遗漏,不能完全反映全城的鼠情。所以有必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鼠情调查。发现鼠情的场所立即进行处理,方法与上述鼠情处理相同。若全城有鼠患的建筑物超过20--25%时,应立即着手进行全城的大面积灭鼠工作。综上所述,城镇大面积灭鼠工作必须采用安全高效的灭鼠剂以及周密有效的组织实施计划。灭鼠达标后,要进行环境改造,要不断地进行鼠情监测,随时歼灭发现的残鼠,使灭鼠效果得以长期巩固。六、巩固措施大面积灭鼠后若不采取巩固措施,灭鼠效果不能长期保持,鼠密度很快又恢复到灭鼠前的水平。据调查,鼠密度下降90%以上时,残存鼠会以每周0.04%的繁殖率回升。56周即可恢复到原有的密度。这也就是说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大面积灭鼠,才能解决鼠患的问题。若大面积灭鼠后,接着就开展巩固措施,就无需每年都开展全面的灭鼠运动。这样做不仅不至于功亏一篑,而且可以大大地节约人力物力。据匈牙效果的费用还不及全面灭鼠的1/5。当前全国各地都面临巩固已有成果的问题,有必要探讨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一)可行性举二个例子供参考。其一:连云港于1985年1月创无鼠害港达标之后,坚持每月用鼠夹捕鼠监测鼠密度。1985年平均为0.28%,捕鼠47只。1986年为0.26%,捕鼠39只。1987年为0.24%,捕鼠12只。3年共消灭残存鼠98只。鼠密度都控制在规定指标之下,呈下降趋势。其二:山东惠民地区于1986年春无鼠害达标后,普遍推广毒饵盒巩固灭鼠效果。人均毒饵盒达0.92个。每季度检查、补充,更换毒饵1次。16个月以来,室内鼠密度粉迹法控制在1.66%以.下,夹夜法在0.46%以下。农田夹夜法在0.5%以上例子说明灭鼠达标后,只要坚持工作,灭鼠效果就可以长期巩固。(二)策略(三)鼠情监测公园等。每个点布粉片50块,专人负责,逐月调查鼠迹。(四)措施农村房屋可在室外院内放毒饵盒1个。间隔50米1个,由专人管理,每1-3个月检查补充毒饵1发现鼠情即用蜡块毒饵或颗粒毒饵(0.05%敌鼠纳盐或杀鼠迷)投放3次,间隔为1、4、8天。6.发现有鼠的地点,在其周围50米的范围内投放毒饵。(五)组织实施(1)宣传组(2)技术指导组由中、高级灭鼠技术人员、工人,初级技术人员3人组③检查毒饵的质量标准,进行试验室灭鼠效果试验。不合格的毒饵不得使用。(3)供应组负责毒饵的配制和生产,以及其他灭鼠器材的供应。(1)行政层层承包。(2)各行政单位由技术负责人承包。(3)以居委会、工厂、机关、商业服务行业等基层单位负责承包。灭鼠效果巩固工作的程序见图2-31。无无确认是否有有和需改进防戴情况投放毒饵和大小局部地区拒食毒饵环境卫生无图2-31无鼠害市(地区)巩固工作程序图第四节灭鼠剂管理一、常用灭鼠剂简介(一)抗凝血灭鼠剂抗凝血灭鼠剂是目前灭鼠效果最好、使用最安全的一大类慢性灭鼠剂。这一类灭鼠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维生素K1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止肝脏生产凝血酶原,破坏血液的凝固功能。中毒动物死于内出血。维生素K1是特效的解毒剂。中毒动物注射维生素K1凝血机制即恢复正常。抗凝血灭鼠剂连续多次给药的毒力远大于一次给药的急性毒力。以杀鼠灵为例连续5天每天给药一次的慢性毒力比一次给药的急性毒力大4倍。采用低浓度的毒饵(50-250ppm)让鼠类反复多次取食,既符合鼠类的摄食行为,充分发挥其慢性毒力,又可减少非靶动物误食中毒的危险。由于这种毒饵作用缓慢,症状轻,不会引起鼠类拒食。毒饵本身可起前饵的作用,灭鼠效果好。这是任何急性灭鼠剂无以比拟的。用抗凝血灭鼠剂毒饵连续投放4-10天,剩余的毒饵不清在毒饵投放的第3-4天其消耗量达到高峰,随即地面出现鼠尸。鼠尸出现的高峰在第6-7天。10-15天后可完全毒杀所有抗凝血灭鼠剂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累积的慢性毒力。虽然不定要靶子鼠种每日都摄食毒饵才有效,但是取食毒饵的间隔不要超过48小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毒力。所以在灭鼠期间要有足够的毒饵供鼠取食,这是有效防治的关键。使用抗凝血灭鼠剂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增加毒饵浓度不一定能增加灭鼠的效果,特别是有足②加大剂量一般也不会缩短鼠类中毒死亡的时间;③提高毒饵的浓度,即超过规定的使用浓度,会影响鼠类的接受性,甚至拒食;④水溶性抗凝血剂钠盐的适口性低于同类的抗凝血剂。配制固体颗粒毒饵最好不用水溶性的钠盐。推荐以下几种抗凝血灭鼠剂用于城镇灭鼠:1944年Link合成本品,1950年Cratree首次报告用于灭鼠。杀鼠灵是第一个推广使用最为普遍的抗凝血灭鼠剂。纯品呈无臭无味白色结晶粉末,工业品略带粉色。溶于丙酮,微溶于醇类和油类,不溶于水。在碱液中形成水溶性的钠盐。25C时溶解度60克/100毫升。本品有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形成2个异构体。S-异构体的毒力是R-异构体的7-10倍。工业品为异构体的混合物。本品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皮肤接触和呼吸道也能吸收。没有长期的蓄积作用,大部分药物在体内代谢解毒,代谢产物从粪便和尿中排泄。潜伏期4-17天。鼠类和猪对杀鼠灵很敏感,鸡有很大的耐药性。二次中毒的危险性很小,但是对猪很危险,吃了中毒致死的鼠尸会毒饵使用浓度防治褐家鼠用0.005-0.025%,黄胸鼠和小水溶液,毒水适口性差,通常需加5%食糖作为引诱剂。杀鼠灵作为慢性灭鼠剂,在有足够的毒饵供取食的情况下,用0.025-0.1%含量的毒饵,鼠类中毒死亡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别。但是浓度超过0.05%时适口性大减。显然使用高浓度的毒饵防治家栖鼠不会加速灭鼠的效果,只会增加对其他非靶动物的危险性。但是在毒饵不能长期投放的场所或防治野鼠时,可以使用0.05%的毒饵。毒饵浓度低于0.025%时,中毒鼠类存活时间会明显延长,对黄胸鼠和小家鼠的影响更Prolin是一种杀鼠灵的复方,其中含有50%磺胺喹嚅啉。磺胺喹曙啉是用以抑制肠道生产维生素K的细菌,起增效作用。不过现场还没有充分证实其作用。最近还有将0.025%杀鼠灵和0.1%麦角骨化醇或胆骨化醇配伍,防治抗药的鼠类。纯品呈黄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微溶于苯、乙醚,溶于丙酮、乙醚。没有水溶性钠盐。本品只通过胃肠道吸收,连续服用有蓄积作用。潜伏期5-12天,大剂量第2天也能出现鼠尸。二次中毒的危险性很小。杀鼠迷的生物活性优于其他第一代的抗凝血灭鼠剂。主要表现在适口性好,配制的毒饵带有香蕉味,对鼠类有一定的引诱力。褐家鼠对0.03-0.05%浓度的毒饵的接受性明显优于0.025%的杀鼠灵。0.003%大隆蜡块毒饵和同样剂型的杀鼠迷毒饵对抗药鼠种的效果相当于0.025%杀鼠灵对敏感鼠种敌鼠和敌鼠钠盐防治家栖鼠最好采用0.025%浓度的毒地方或由于天气湿热不能保鲜等原因,毒饵浓度可增加到0.05%。防治田间野鼠亦可采用0.05%的毒饵。乙醇、乙酸乙酯和油类。性质稳定。氯敌鼠的特点是急性毒力大,0.025%毒饵一次给药,受试大白鼠的毒杀比为15/20。而同样条件杀鼠灵的毒杀比只有2/20。用0.005%浓度的毒饵对褐家鼠做无选择性摄食试验,潜伏期为5天,试鼠全部死氯敌鼠的药理作用除抗凝血之外,还有抗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氯敌鼠是唯一油溶性的抗凝血灭鼠剂。用油剂配制毒饵很方便,油溶液容易浸入谷物内。油剂和蔬菜、水果等植物诱饵也能很好地混和均匀。用油剂配制的毒饵很适于毒杀口性很好,鼠类不拒食。氯敌鼠对人的毒性较小,使用比较安全。志愿者一次口服20毫克纯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口服0.025%毒饵450克(含原药112.5%毫克)。凝血酶原从100下降到32,不需任何治疗,而口服0.025%杀鼠灵毒饵300克(合原药75毫克)者,凝血酶原从100下降为0.急需用维生素K;治疗。氯敌鼠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经皮吸收时毒性很小。动物试验,将5毫克原药溶于2毫升液体石蜡中,涂抹在去毛的家兔皮肤上,只是引起轻度的凝血酶原降低。鸟类对氯敌鼠也很耐药,每日用2.25毫克原药喂鹧鸪,15天后没有任何症状。氯敌鼠在野外能耐各种气候因素的作用,在土壤中能存留很长的时间,但是在植物体内的转移和纯品呈白色结晶粉末。工业品黄白色。几乎不溶于水(19毫克/升、20-25C),溶于丙酮、乙醇,微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40-60C)高湿(相对湿度80%以上)会引起降解作用。溴敌隆对家栖鼠和农田害鼠,特别是抗药性鼠,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本品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潜伏期褐家鼠3-12天,抗药性褐家鼠4天,屋顶鼠4-15天,抗药性小家鼠3-18天。中毒死亡时间6-7天。溴敌隆的毒力仅次于大隆,对大白鼠的急性口服毒力是杀鼠灵的143倍。家禽对溴敌隆比对杀鼠灵或氯敌鼠更为敏感,在饲养场有选择性摄食试验,褐家鼠毒饵消耗量为68.4%,毒杀比20/20,小家鼠分别为43.6%和20/20。据报道,美国对褐家鼠进行了15次现场试验,对小家鼠进行了10次,对屋顶鼠7次,灭鼠效果都很好,杀灭率80-100%。在试验室对16种野生啮齿动物进行试验.按其对该药的敏感性排列如下:加州田鼠(Microtuscalifrnicus)、(Spermophilusbeeldingi)、加州黄鼠(S.brechevi)、地鼠(Eutamiasp.)有较大的耐受力。据詹绍琛和吴良德等(1986)在以褐家鼠为优势的福建云霄县和以黄胸鼠为优势的福建尤溪县现场试验结果,用0.005%和0.01%的毒饵灭鼠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别。室内投毒一次,室外间歇投毒.均能有效地防治鼠患。毒饵消耗率均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用0.005%毒饵能有效地防治抗药性鼠类,包括对鼠得克抗药的鼠种。用碳(14)标记的溴敌隆对大白鼠试验,胃管给药,剂量5毫克/公斤,4天后89.84%溴敌隆均随粪便排出体外。体内残留不到10%,其余的均已变成代谢产物,二次中毒的危险性很小。本品呈黄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溶于氯仿,微溶于丙酮、苯、乙醇、聚乙二醇。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工业品为异构体混合物比例50:50到70:30之间。两种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包括毒力和适口性都没有明显差别。经爱米试验本品没有诱变作用。大隆是抗凝血灭鼠剂中毒力最强的一种,对受试的啮齿动物的急性口服LD都没有超过1毫克/公斤。本品通过胃肠道吸收,适口性好,鼠类不拒食毒饵。潜伏期对褐家鼠为-12天,小家鼠为1-26天。由于急性毒力大,对非靶动物和二次中毒危险性都比较大。从大隆对各种啮齿动物的毒力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灭鼠剂,兼有急性和慢性灭鼠剂的优点。为了充分利用其急性毒力,节省人力、物力,Dubock主张采用0.005%大隆毒饵一次性投毒或一周投毒一次连续数周,即所谓间歇性投饵或回合式投饵。这种投毒方法适用于农田、森林和草原防治野鼠,可节约大量人力和毒饵。据说这种方法在英国和东南亚现场灭鼠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采用这种方法防治家栖鼠的效果还是不及传统的饱和投毒的结果。用0.001-0.005%浓度的大隆毒饵,饱和投毒,处理6-10天可以完全有效地防治家栖鼠患。在人工模拟的现场,对抗药性鼠用0.002%、0.005%和0.01%的谷物毒饵,在有正常食物来源的情况下,其毒杀率分别为98.6%、98.4%和100%。大隆由于急性毒力太大(是杀鼠灵的715倍),使用时对非靶动物很危险,据说英国已禁止在城市使用。其他第二代的新产品还有杀它仗和硫敌隆。(二)急性灭鼠剂急性灭鼠剂系指毒性作用快速,潜伏期短(一般在1天之内,快者10几分钟)的灭鼠剂。为了与多剂量抗凝血灭鼠剂相区别,又称单剂量灭鼠剂。此类灭鼠剂毒饵用量少,使用方便。农田防治野鼠可直接投放,不用前饵,较为经济。对家栖鼠效果较差,主要因家栖鼠类摄食行为零散,多于未吃够致死量之前即出现症状而停止摄食。采用前饵可提高灭鼠效果,但一般也仅达60-70%。急性灭鼠剂毒饵最大的缺点是对人畜的安全问题。大多数急性灭鼠剂都没有特效的解毒剂,因而为多数国家所禁用。下面介绍的是其中比较安全,并在一些国家登记准予使用的少数几种急性灭鼠剂。二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种杀霉菌剂,由于对哺乳动物有很大的毒力,而改作为灭鼠剂的候选物。80年代美国验室对溴甲灵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并在美国环境保护这二种化合物对所试的啮齿动物的毒力都非常强大。溴甲灵除豚鼠非常耐药(LDso大于1000毫克/公斤)外,其余的均小于10毫克/公斤,敌溴灵的毒力明显大于溴甲灵,对豚鼠的LDs0也只有7.5毫克/公斤。敌溴灵是二苯胺类化合物中毒力最大的一种。①剂量超过2个LDs时,2-4小时出现不适症状,8小时出现曲型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震颤,阵发性抽搐2--3次后即衰竭而死。死亡多出现在36小时以内;②剂量小于LD.o或连续摄食小剂量的毒物时,24小时内一般不出现症状。随后表现为后肢无力、肌肉失去强力、瘫痪,但无抽搐症状。这种症状的差异可能和血药向组织的扩散有关。低剂量时由于血脑屏障的缘故,药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只有大剂量时才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溴甲灵和敌溴灵的作用速度明显慢于常用的急性灭鼠剂。潜伏期长达12-21小时,死亡发生在摄食毒饵后12-22小时,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靶子鼠种有时间吃够中毒的剂溴甲灵中毒动物肝脑组织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敌溴灵。进一步用溴甲灵动物体内试验证明敌溴灵是溴甲灵的初级代谢产物。溴甲灵在动物体内由于酶的作用,在氮原子上脱甲基而转变为敌溴灵。因此敌溴灵也可称为去甲基溴甲灵。溴甲灵要转换成敌溴灵才有毒性。这就是豚鼠时溴甲灵非常耐药而对敌溴灵非常敏感的原因。豚鼠体内缺乏这种转换酶,故溴甲灵不能转变成敌溴灵。溴甲灵和敌溴灵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止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抑制三磷酸腺苷的器官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由于颅骨和脊椎骨的限制,脑脊髓压升高,神经受压迫,鞘膜脱落,神经传导减弱,中毒动物用玉米粉配成0.01%的溴甲灵和敌溴灵毒饵,并分别以玉米粉为对照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每组用大鼠20只,雌雄各半。结果两种毒饵适口性均甚优良,明显优于常用的急性灭鼠剂。0.01%溴甲灵毒饵消耗146.25克,对照玉米粉104.30克,摄食系数为1.40,死亡比18/20。0.01%敌溴灵毒饵消耗114.5克,玉米粉70.1克,摄食系数为1.63,死亡比19/20。现场用0.005%溴甲灵和敌溴灵毒饵毒杀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黄毛鼠、大林姬鼠、草原黄鼠和臭駒睛均取得很好的效果,灭鼠率达70-90%。溴甲灵和敌溴灵是一种很有使用前途的急性灭鼠剂,可以作为慢性抗凝血灭鼠剂的替换药物。缺点是尚无特效的解毒剂,使用要特别注意安全。中毒急救:发现误食毒饵立即或用25%甘露醇点滴,均能缓解症状。本品为灰黑色带蒜臭味的粉末。不溶于水和醇,微溶于碱液和油,溶于苯和二硫化碳。1740年Margral合成磷化锌。1911年意大利首次用于防治野鼠。1930年用于防治家栖鼠。磷化锌毒饵的大蒜味对鼠类具有一定的引诱力,对人畜却可起警戒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急性灭鼠剂,现仍广泛用于防治农林的鼠害。磷化锌在胃内和胃酸作用产生磷化氩,吸收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对抗胆碱酯酶的作用。对肺、肝、肾、中枢神经死于窒息。若数日不死,会出现黄磷中毒症状,肝坏死,表面有斑点退色。长期和磷化锌接触会有慢性中毒的危险。磷化锌可能也具有累积毒性。早期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胸紧、激动和怕冷。呕吐物呈黑色,带大蒜臭味。尸检有肝、肾和心肌损伤。磷化锌中毒死亡的时间大约为30小时。患者能存活3天者可望完全恢复。轻度中毒常误诊为食物中毒,应注意鉴别诊磷化氢不会沉积在肌肉和其他组织中,没有真正的二次中毒危险。二次中毒主要是胃肠中尚未分解吸收的残余磷化锌所致。农田、草原大量使用磷化锌会影响鸟类的繁殖力,下卵率和孵化率都明显降低。磷化锌对哺乳类的毒力没有选大约在20--50之间;对其他啮齿动物则比较敏感,例如长爪沙鼠为12.0,东方田鼠17.0,莫氏田鼠9.1,背纹仓鼠4.0,囊鼠6.8,跳鼠8.0,河狸5.6;猪、狗40.0,牛50.0,草原狐93.0;鸟类也较敏感,鸡8.8,鹅7.5-8.8,鸭13.0,鹌鹑菜粘附的毒饵1-2天即变质,须现用现配。炎热的天气最好毒饵浓度0.5-1.0%,用带壳皮的粮食,如燕麦、向日葵籽等浓度可增加到2%。用于农田防治黑线姬鼠、草原黄鼠、家鼠1天前饵、1天3%毒饵毒杀率为40%;3天前饵、1天毒饵毒杀率为66%;3天前饵、4天毒饵毒杀率提高到75%。配制和使用磷化锌毒饵要注意安全。配制毒饵要在上风操磷化锌对成人的致死量为1-5克。每日吸入0.1克不会程度上起警戒作用。在接触操作磷化锌的过程中,若感到恶心时立即离开工作区不再接触毒物,是不会发生中毒的。所以磷化锌对操作者来说还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灭鼠剂。中毒急救:没有特效解毒剂。误食中毒立即催吐,用1:5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