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考点目录考点解读课文解剖技巧解密真题解析19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任何一个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总是企图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认识或情感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方式告诉给读者,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作品的主题。主题又称主旨、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它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统帅。作为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应能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概括文章主题最基本的要求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做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考点解读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常见考查形式: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第×段中的某句话,是理解作品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③请结合××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④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⑤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这篇作品可能有的多种主题。⑥作品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或理由。⑦读了全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考点解读
例1:请概括梁衡《壶口瀑布》(部编版八下)的主题。
【答案示例】这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赋予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进而由赞美黄河,到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课文解剖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部编版八下)构思新颖,视角独特,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案示例】这篇游记在叙述和描写中,借“一滴水”的口吻,表达了对丽江的感情,有久久的渴望,更有由衷的赞美——赞美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赞美美丽的古城与自然的美妙融合,更赞美丽江的醇美、和谐、沉静。
课文解剖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12一、探究文章主题的方法3二、一般答题模式三、文章表达主题的一般句式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技巧解密
一、探究文章主题的方法:
1.从文章标题看主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有的标题可能会直接点明主题,有的标题可能会一语双关,有的标题会揭示文章体裁,有的标题会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会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部编版九下)的标题:“变色龙”本是蜥蜴的一种,小说借这种动物的皮肤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的特点,喻指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奴才性格特征。他的五次变色是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特点,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用“变色龙”作标题,不仅富有讽刺意味,且形象、醒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圆满》:
小说中不同的人对“圆满”有不同的理解,请结合小说主旨,说说你对这些“圆满”的看法。
【参考答案】示例:大明、小满、柳菡这类人心中的“圆满”是以奉献自我成全了千万人的幸福而感到圆满,这是一种“大我”的精神境界;而小夫妻、老刘与中年女士这类人心中的“圆满”是个人、家庭期盼的那份“圆满”,是一种“小我”层面的圆满;有了“大我”的奉献精神,才有“小我”的“圆满”。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2.从关键句看主题。重点抓住以下几种句子:
①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的点题句;
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的中心句;
③承上启下、自然衔接的过渡句;
④议论抒情,表达情感的总结句。
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然后指出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023年浙江金华中考】《瓜子和灯花》:
【品意】文中说:“真正的美,一旦诞生,就不消亡。”这里的“真正的美”是什么?依据你的生活体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真正的美是纯净的真善美,与物质与形式无关,不会随时代发展而淘汰。长辈对孩子的关爱,灯花婆婆教给孩子的微笑,都饱含了最清澈的情感。这种美里有亲情、有期盼、有和谐、有情趣,是至真、至纯、至善的。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3.从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看主题。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洞察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进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般情况下,作者对主题人物所作所为的态度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对人物表现出的精神品质的赞颂或批判。通常正面的形象是赞颂,负面的形象隐含着批判,悲伤的人物寄寓着同情或思考。
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023年江西中考】《守望》:
下列与小说主题相关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小说反复写“他”的“来”与“坐”,体现了“他”执着守望战友们的深厚情感。
B.小说写“他”把李云峰当作那个李什么峰对待,体现了“他”的内疚心理和“他”对战斗岁月难以忘怀,点明了“他”守望的原因。
C.结尾句的含义是:活着的人们在守望英烈;英烈在守望活着的人们,守望人们的幸福生活。
D.标题“守望”点明了人物的行为特点,揭示了守望的痛苦和绝望。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D.标题“守望”点明了人物的行为特点,揭示了守望的痛苦和绝望。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分析。
D项错误。守望的内涵是:活着的人们在守望英烈;英烈在守望活着的人们,守望人们的幸福生活。故守望中既带有悲伤的情感,也带有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选项“揭示了守望的痛苦和绝望”错误。
【答案】D
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4.从故事情节看主题。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作品揭示的主旨。
如《孔乙己》,作者安排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这一情节,除了说明丁举人的狠毒,还从不同侧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科举制度培养了两类人,一类人以孔乙己为代表,失魂落魄、迂腐寒酸;一类人如丁举人,凶狠残酷,丧失了人性。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022年湖北随州中考】《文人与猫》:
探究文章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文章主要叙述了“我”、张炜、冰心及季羡林四位文人和猫相处的故事,表达了四位文人对猫深厚的喜爱之情。告诉我们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启示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尊重动物、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善待生命、建设美丽家园、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5.从环境描写看主题。环境描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场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021年浙江余姚模拟】《山间小路》:
文章第⑦段画线部分的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叮零清脆。
【参考答案】
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出书院的宁静清幽,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思,为后文进一步议论抒情作铺垫。并用此时环境的宁静来反衬书院千年历史中曾经的“不平静”,表现了历史变迁的主题思想。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6.从创作意图看主题。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等,也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如学生了解了鲁迅的创作意图,就能顺利地理解《藤野先生》的主题。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023年重庆中考B卷】《日子》:
散文·悟文本主旨
本文意蕴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多种感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①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②太热闹的日子会乱人心,对人生无益;③万物依存,我们应当善待自然万物;④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汲取他人的人生智慧。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7.从感情色彩看主题。作者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表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由此可以分析作品的主题。
可以找出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也可以抓住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
如莫泊桑的《项链》:“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件首饰,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谁知道?谁知道?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作者通过马蒂尔德的悲剧,表达了对小人物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境遇的深深同情。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021年湖北荆门中考】《除夕的夜》:
主题理解。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理由是:①本文主要讲述了我给老伴买菜过程中得到关心与帮助的故事,文章内容温暖人心;②本文塑造的一系列人物,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温暖;③从文章主题看,本文表现人心之善,赞扬人性之美,弘扬正能量。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例:【2021年湖北荆门中考】《除夕的夜》:
主题理解。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示例二:我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理由是:①从环境描写看,故事发生在寒冷的除夕之夜,冰天雪地的环境描写带给读者强烈的凄凉感受;②从人物形象看,文中所有的人物都承受着生活的压力,让人感受生活的不易和沉重;③从文章主题看,本文表现了人性之善,也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不易。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8.从作者及所处时代看主题。分析小说的主旨时,我们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如鲁迅的《药》,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血。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了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二、一般答题模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批判了、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主题=文章的内容+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三、各类文章表达主题的一般句式:
①写人、记事类。本文通过记叙……,表达了(赞颂了)……精神(品质)/批判了……,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②写景、状物类。本文通过描写……,抒发了(表达了)……思想感情。
③寓言、童话类。本文通过讲述……故事,说明(告诉)了……道理。技巧解密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真题解析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④刚下车,她就看到了他。“怎么穿这么少?”她心疼地问他。“你是不是把家里的衣服都穿上了?包裹得像个粽子。”听他这样说完,她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下车的旅客,还真没人比自己穿得多。⑤“真该相信你的话,东北冬天里的冷只是个传说罢了。”⑥“也不是,是爱的温度太高了,我们感觉不到严寒。”他拉着她的手,幸福地说。⑦从那以后,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希望给他带去爱的温暖。后来,他们结婚了,依然是两地分居。她怀孕那年的寒假,她没有去他那里过年,他打电话说,等她生孩子时,他一定回来。可就在孩子出生前一个月,他在一次救火行动中不幸牺牲了。家人对她隐瞒了真相,骗她说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出国维和的任务,一年后任务结束再回来探亲。⑧次年冬天,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⑨以前他在世时,他们也是一年见一次,每年冬天都是他俩最期盼的日子,现在他不在了,每年寒假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到他的连队,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她和儿子每次到他墓前祭奠,都不会流泪,她要让他看到她的笑容,让他放心。⑩她告诉他,等儿子长大了,让他考军校,毕业了还来老爸的连队参军。等她退休后,她也会来这里,到那时他们一家人就团聚了。⑪这些年,身边的朋友、亲人,连公婆都劝她再找一个人嫁了,她说,她觉得他从未离开过,她和他以前靠信件交流,后来用电话、网络联系,现在他们的交流方式只是退回到写信的年代,她每天晚上忙完了家务都习惯铺开信纸,写几句心里话,说说儿子,谈谈工作,絮叨一下家庭琐事……一周寄出一封信。她也会经常收到连队战士寄来的贺卡、照片和信件,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⑫有一种温暖,时空隔不断。
(选自《昆山日报》2021年8月2日)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1.文章标题的中心语是“暖”,请你分析修饰语“八千里”的好处。(阅读全文后作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结合第①段“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到祖国的最北疆,她则在家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时,南方的冬天还不像现在这么冷,她从小没见过雪花,他来信说,他那里冬天都是千里冰封的景象”分析,“八千里”是他和她之间相隔的空间距离。结合第⑫段“有一种温暖,时空隔不断”分析,“八千里”代表着时空距离。用来修饰“暖”字,表现了如果有爱及,即使时空虽远,相爱的人之间也一定很温暖。
【答案】“八千里”是二者相隔的空间距离,修饰“暖”字,意在告诉人们,如果有爱,不在于距离的长短,更不在于时空。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2.根据下面的提示,以“她”为陈述对象,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丈夫牺牲时)她怀孕生子→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梳理。注意以“她”为陈述对象。第一空:根据第⑦段“从那以后,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希望给他带去爱的温暖。后来,他们结婚了,依然是两地分居”概括得出:(高中毕业后)她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第二空:根据第⑧段“次年冬天,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概括得出:(丈夫牺牲一年后)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看他。第三空:根据第⑪段“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概括得出:(每年寒假)她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她写的信。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2.根据下面的提示,以“她”为陈述对象,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丈夫牺牲时)她怀孕生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高中毕业后)她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
②(丈夫牺牲一年后)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看他
③(每年寒假)她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她写的信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3.请你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⑧次年冬天,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
【解析】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内容上:根据第①段“他来信说,他那里冬天都是千里冰封的景象。她问他,冷不冷,是不是冬天得穿棉衣棉裤,外面还要罩个皮袍子,戴三大扇的狗皮帽子,然后狗拉雪撬,他们坐在雪橇上巡逻”分析,“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承接上文她说北方特别的冷。根据第⑨段“现在他不在了,每年寒假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到他的连队,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她和儿子每次到他墓前祭奠,都不会流泪,她要让他看到她的笑容,让他放心”、第⑪段“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分析,“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引起下文她每年寒假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写的信。据此分析,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3.请你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⑧次年冬天,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
【答案】
内容上:承接上文她说北方冷,引起下文她每年寒假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写的信。
结构上:承上启下。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4.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主旨的把握。结合第⑥段“‘也不是,是爱的温度太高了,我们感觉不到严寒。’他拉着她的手,幸福地说”分析,两个人相爱,彼此关心,就不会觉得冷;结合第⑨段“每年寒假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到他的连队,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她和儿子每次到他墓前祭奠,都不会流泪,她要让他看到她的笑容,让他放心”分析,她怕他在雪山下冷,所以每到寒假就去看他,让他看到她的笑容,让他放心。结合第⑪段“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分析,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写的信,让他和她彼此感到温暖。据此分析,小说通过她和她的爱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体现了“有一种温暖,时空隔不断”的主题。结合她的身份是军嫂分析,也体现了新时代军嫂甘于奉献的主题。
【答案】小说通过他和她之间相隔八千里的爱情故事,体现了有一种爱时空隔断不了,心灵有约,就会一直温暖自己的主题。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2023年重庆中考A卷】战马魂蒙福森
①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乱,途经龚州,其渡江之处名“将军古渡”,久负盛名。虽历经千年,至今古韵犹存。
②历代文人墨客在将军古渡留下了不少诗作,摘录一二佳句:
③“汉将征边地,威名重伏波。”
④“试看将军滩上水,犹留豪气击鸣鼓。”
⑤古渡不远,有一处空旷开阔的草坪,马援曾在此操练士兵。遥想当日,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声震四野。
⑥草坪中有一处泥潭,深可及腹,宽数丈,野草覆盖,人所不知。
⑦马援坐骑名火龙驹,皇帝亲赠,多年来,随他南征北战,保家卫国,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真题解析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⑧那日,早操练毕,马援下马,解鞍卸甲,任由火龙驹在草地上吃草。
⑨忽闻火龙驹陷入泥潭之中,马援大惊。
⑩火龙驹拼命挣扎,可泥潭像一个囚笼,牢牢地困住了火龙驹。
⑪到了中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很快,火龙驹耗去了力气,浑身汗津津的,疲惫不堪。
⑫马援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法把火龙驹救出来。
⑬从黄昏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从深夜到黎明,马援一夜不眠,坐在泥潭边,默默地陪伴着火龙驹,眼看着心爱的坐骑慢慢耗尽了力气,却一筹莫展。
⑭燃烧的篝火,映红了马援的脸庞。他的脑海中,往事一幕幕地回放:大漠,风沙,古道,草原,砂砾……火龙驹驰骋沙场,迅疾如风;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沙场:殷红的血,染红了火龙驹的躯休。那血迹,有马援的,有火龙驹的,有敌人的。
⑮天边露出了鱼肚白,绿野平畴,疏林野树,江水苍茫,江中一叶轻舟,随波逐流,与往日并无二致。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⑯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
⑰马援老泪纵横。
⑱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⑲马援心如刀割。
⑳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走来:“闻将军坐骑陷入泥潭之中,您一夜不眠。老朽来自北方草原,自幼牧马,懂马,多年前随大军南下,今有一法,或可一用。”
㉑“请问何法?”马援紧紧地抓住老人的手,心急如焚地说。
㉒老人说:“此法未必有用,但到了此刻,不妨一试。”
㉓马援依老人之法,将所有战马云集于草地上。老人头裹红布,腰系红绸,手执长鞭,牵住其中一匹,跨身一跃而上。嗷呜——一声高喊,手起鞭落,抽打坐骑。
㉔坐骑奔跑起来了。
㉕其他战马也跟着奔跑起来。
㉖老人挥舞长鞭,驱马绕着泥潭一圈儿一圈儿地奔跑。
㉗马群绕着圈儿奔跑,越跑越快。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㉘一时间,群马嘶鸣,响遏行云。马蹄翻飞,泥土飞溅,马蹄声急,声震四野。马群越跑越快,越跑越急,风驰电掣,气势如虹。像一股激流,如暴雨,如闪电,如飞沙,如走石,如飓风,如海啸,如天崩,如地裂……
㉙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咴——”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㉚哪怕每次跃起,挪移只有一点点,但它依然顽强不屈,绝不放弃。
㉛马群依然在奔跑。
㉜火龙驹在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㉝像在战场上,它和伙伴们,披荆斩棘,永不退缩。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㉞火龙驹一步一步地,终于,跃出了泥潭。蓦然,火龙驹鬃毛竖立,前蹄高扬,“咴——”一声长啸,穿云裂帛,声震荒野。
㉟此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红彤彤的,远处的田野、山峦、树木、村落、河流,殷红一片。
㊱“浮生几度,苍生困苦,功名付与酒一壶。醉怒吼,慷慨处,气吞万里如虎。十万弓弩,欲遮天幕,百万同袍,不知归路……”军营里,歌声忽起,慷慨激昂,悲壮苍凉。
㊲一年后,马援在征战五溪时,病逝于军前,壮志未酬,年六十四岁。火龙驹不饮不食,日夜嘶鸣,绝食而死。(选自《百花园》2022年第9期,有删改)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1.读小说要读故事。故事叙述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请站在马援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概述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故事。
根据第⑨、⑪、⑫段可知,火龙驹拼命挣扎,马援也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济于事;
根据第⑯、⑳段可知,就在火龙驹即将到达生命最后的时刻时,一位老人给马援出了一法;
根据第㉖-㉙段、㉞段可知,老人鞭策群马绕着泥潭一圈圈奔驰,激发出火龙驹奔驰的热望,它奋力跃起,沉下,就这样,火龙驹一步步跃出了泥潭;
根据第㊲段可知,一年后,马援病逝于军前,火龙驹也绝食而死。
根据题干“请站在马援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概述故事”可知,概括故事用第一人称。故示例如下: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1.读小说要读故事。故事叙述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请站在马援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概述故事。
【答案】本文描述了“我”的火龙驹陷入泥潭之中不能动弹,火龙驹拼命挣扎,“我”也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济于事。“我”一直在泥潭边守护着它,就在它即将到达生命最后的时刻时,一位老人给“我”出了一法。于是,“我”依老人之法,让老人鞭策群马绕着泥潭一圈圈奔驰,激发出火龙驹奔驰的热望,它奋力跃起,沉下,就这样,火龙驹一步步跃出了泥潭。一年后,“我”病逝于军前,火龙驹也绝食而死。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2.读小说要关注“虚构中的真实”。小说中的细节须符合生活的真实,本文哪些细节体现了这一特点?请任找一例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
根据第⑭段“燃烧的篝火,映红了马援的脸庞。他的脑海中,往事一幕幕地回放:大漠,风沙,古道,草原,砂砾……火龙驹驰骋沙场,迅疾如风;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沙场:殷红的血,染红了火龙驹的躯休。那血迹,有马援的,有火龙驹的,有敌人的”可知,这是虚写,描写的是马援的征战回忆;突出马援与火龙驹的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深厚情谊;
根据第㉙段“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咴——”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可知,“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这里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火龙驹在泥潭中不断跃起,沉下的过程,表现出火龙驹对生命的追求,对奔驰的热望以及对艰难险阻的永不退缩精神。这体现了小说“虚构中的真实”。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2.读小说要关注“虚构中的真实”。小说中的细节须符合生活的真实,本文哪些细节体现了这一特点?请任找一例简要分析。
【答案】第㉙段“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咴——’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这里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火龙驹在泥潭中不断跃起,沉下的过程,表现出火龙驹对生命的追求,对奔驰的热望以及对艰难险阻的永不退缩精神。这体现了小说“虚构中的真实”。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3.读小说要体味有意味的形式。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独立成段,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其表达效果有何差异?
⑯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
⑰马援老泪纵横。
⑱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⑲马援心如刀割。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赏析。
这四个句子独句成段,句式简短,节奏明快,更突出地表达马援对火龙驹的难舍难分、情谊深厚、痛苦悲伤之情;也更好地表现火龙驹对马援的不舍之情;也渲染了悲伤的氛围;
根据第⑳段“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走来:‘闻将军坐骑陷入泥潭之中,您一夜不眠。老朽来自北方草原,自幼牧马,懂马,多年前随大军南下,今有一法,或可一用。’”可知,为后文老人用方法激发火龙驹跃出泥潭做铺垫;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3.读小说要体味有意味的形式。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独立成段,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其表达效果有何差异?
⑯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
⑰马援老泪纵横。
⑱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⑲马援心如刀割。
【解析】
独句成段之后,字句简短、节奏明快,在视觉上显得突出醒目,能充分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就变成了“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马援老泪纵横。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马援心如刀割”,由此可知,就不能突出马援对火龙驹的悲伤、难过之情,也不能很好地突出火龙驹对马援的难舍难分之情。
考点19:体悟文章主旨
3.读小说要体味有意味的形式。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独立成段,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其表达效果有何差异?
⑯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
⑰马援老泪纵横。
⑱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⑲马援心如刀割。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铁路物流行业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车灯模具行业市场前景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莲藕粉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露水市场风险评估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胡麻油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碳酸酯板(阳光板)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缝制机械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纸制品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玩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容笔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01月2025广东深圳市何香凝美术馆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园林聘用劳动合同
- 300亩文冠果树栽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菏泽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企业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服务协议范本3篇
- 2025-2030年中国巧克力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湘教版
- Tracepro-实例学习教程
- 进货单出货单(Excel表格模板)
- 质监站对监理工作监督的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