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课程标准学法指导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理清两条线索:一是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瓦解,二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
2.把握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3.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4.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5.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6.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7.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单元学习指南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雅尔塔体系1.二战后期,美、苏、英反法西斯盟国在雅尔塔等会议上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一致协议,从而建立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根底。 2.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把苏联看作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3.苏联国际威望提高,把确保东西部边界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存在大国沙文主义。4.美苏两国在与上根本对立,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对方对本国的威胁,加剧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了两国间的冲突对抗。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国的“冷战”政策(1)政治上:1947年,“
”出台,这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欧洲复兴方案(2)经济上: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的“”,即“马歇尔方案”。杜鲁门主义 (3)军事上: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在美国的筹划下,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北大西洋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
2.苏联的应对措施 (1)政治上:针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2)经济上: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
(3)军事上: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成立了,简称华约。华沙条约组织公约北约3.“冷战”第一次高潮:1948年爆发了,德国一分为二。柏林危机
4.两极格局的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三、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影响西欧苏联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依靠美国,东欧依赖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局部。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使世界处于消灭性的核战争威胁之下。但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预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中国(1)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的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1.(2011年广东佛山高一质检)美苏“冷战”开始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方案C.柏林危机D.北约、华约的成立答案:A
2.(2011年广东佛山禅城调研)“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方案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解析:从材料可以了解到美国主张通过经济手段而非军事手段来对抗社会主义。1947年美国为了更好地控制西欧与苏联对抗,针对欧洲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提出了马歇尔方案。
答案:B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方案的提出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解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答案:D4.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苏“冷战”对世界的主要影响是( ①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②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④有利于第三世界③使世界处于消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的崛起A.①②③④C.①②④B.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冷战”中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使得世界充满了动乱不安的因素,由于双方实力相当,因此防止了新的大战爆发,使得第三世界有开展的时机。
答案:A问题一:马歇尔方案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思】二战后的“冷战”在经济上表现为马歇尔方案,在政治上表现为“杜鲁门主义”。【问题详解】1.联系:马歇尔方案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两者互相联系,目的根本一致,手段各具特色。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马歇尔方案那么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1.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方案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局部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解析:马歇尔方案是对西欧的经济援助方案,不包含军事援助的内容。
答案:B2.(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示材料说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许多地区,尤以北部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政府)必须获得援助,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
——杜鲁门(1947年)A.援助希腊反政府武装C.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B.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D.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看,这是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其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以此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答案:D问题二:美苏“冷战”的影响有哪些?【引思】美苏“冷战”的影响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问题详解】1.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消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动乱不安,国际关系恶化。2.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甚至不惜大举用兵,出现了局部“热战”,破坏了世界和平。3.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不利于国际经济的良性开展。4.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5.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开展。 6.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开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开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3.以下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①给世界带来了安宁②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④制止了新的世界
③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力量的产生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解析:“冷战”是除军事之外的一切对抗行为,既然是对抗,也就不可能给世界带来安宁,①项错误;美苏“冷战”促进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④项错误。
答案:C4.(2010年广东湛江二中期末考试)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方案的推行答案:B教材P106思考题。 【参考答案】不应该。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和平共处。应该将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那么,不干预别国的内政。1.(2011年辽宁沈阳市级协作校统一测试)以下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B.古巴导弹危机的根源
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D.苏联霸权主义野心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平鸽”的内脏是“美国导弹”。这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反映了当时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是对苏联的敌对。
答案:A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这说明双方()
A.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
B.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世界出现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年美国领导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1955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B 3.(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以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和漫画分析,可知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国,故“美苏两国力量平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这一阶段美苏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大颗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在掰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故也可以排除C项;但从美苏争霸的史实来看,美苏没有一方在任何时候有绝对实力压倒另一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故排除D项。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辽宁沈阳市四校阶段测试)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初C.20世纪70年代初B.20世纪40年代中期
D.20世纪80年代末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欧洲时代的消失”等指的是二战后西欧国家德、意战败,英、法等国家虽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国家经济实力严重受损,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和领导地位。
答案:B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方案。这两者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方案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局部,所以都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答案:B 3.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复兴方案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方案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方案”。对“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方案”最正确的理解是() A.该方案的长远目的是控制西欧国家 B.赤裸裸地公开干预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D.竭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势力向西欧扩张,通过经济援助来稳定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并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影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答案:C国家年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1948年68%66%29%33%1952年29%29%15%11%
4.(2011年山东徐州第一次联考)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A.马歇尔方案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柏林危机的爆发
解析: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在经济上,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的措施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答案:C
5.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投递中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历年水利三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钢琴乐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仓库保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木厂合作协议书
- 机油固废协议书
- 村部电工协议书
- 杨颖婚前协议书
- 果树投资协议书
- 柚子采购协议书
-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监理评估报告
- 数学新教师入职培训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射频消融电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025至2030中国激光焊接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报告
- 柔性电磁感应器件用于人体运动监测的应用研究
- 野外常见疾病防治
- 化妆品原料留样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毫米波雷达物位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工勤技能人员3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