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问题探讨_第1页
高校美育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问题探讨_第2页
高校美育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问题探讨_第3页
高校美育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问题探讨_第4页
高校美育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问题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美育课程实施及评价体系问题探讨摘要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题引导下,高校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审美素质教育,尤其是后者可谓是高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其核心在于塑造出“美”的人,以“美”引导人性向“善”。依此而论,高校美育乃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是“真”“善”“美”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故围绕以课程实施高校美育的必要性及课程开发任务、高校美育课程类别划分及课程设置、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设想三个主题,论述美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素质养成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阐明将美育纳入高校课程教学这一系统中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高校美育;课程开发;实施策略;评价体系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总书记的这一讲话,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对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如何开展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指明了实施的方向。时隔四年,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美育意见》),对高校美育工作给予了更为翔实的指导,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美育意见”主要聚焦高校的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两大核心领域,探讨了美育工作的开展,并指出,美育工作具有培养人的品格与灵魂的深远意义,是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美育意见》特别强调,要坚持美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厘清教育教学思路,创新开展美育的方法。《美育意见》还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美育在我国当今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美育不仅与人的素质教育紧密相连,更与艺术审美相辅相成,它们都是人性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开展美育工作,特别是高校在推动美育课程建设时,应当更加注重教学的包容性、艺术表现性以及人格塑造,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情操修养。所以,在高校美育课程设计上需要促进美育与德育、美育与艺术、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这是高校美育课程最为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设定的目标。美育具有激发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而美育课程更以人的审美想象力为出发点,拓展人的心智和创新思维。由此可言,美育课程在高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践行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宗旨。01以课程实施高校美育的必要性及课程开发任务(一)美育课程是实施美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于1990年在他80寿辰聚会上所讲述的十六字箴言。对推动美育工作的高校课程理念而言,这十六字箴言很有启迪意义,其任务核心点就在于塑造出美的人性,以“美”引导人性向“善”之本。因此可以说,美育是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一方面,它使人的创造能力得以发挥,即右脑机能得以充分地开发;另一方面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推动学生整体素养潜能的开发。因而,美育可以说是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是“真”“善”“美”教育理念全面贯彻的重要支点。从课程教学角度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美育工作,其重点必然涉及美育课程的开发,必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高校特点设计出不同学程、不同层次的美育课程。此外还要考虑到美育课程的不同类型,因为过于单一的美育课程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这项课程设计必须遵循多维度、多元化的原则。唯有完善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化与专业化教学程序的设计,才能确定美育课程在高校教育课程中的相应位置,才能改变以往长期存在的美育只处于学校教育边缘的现象。通过完善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策略,确定相应课时量以及教学方案来推动高校美育工作是合理且可行的举措,因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课程乃是育人工作的重点,教师自然是教学的主体,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完成知识传递及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将美育课程化,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并给予相应的课时保障,遵循教学规律,应该是推进高校美育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将美育课程放置于什么样的位置,是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还是研究课程,不能简单化、概念化地归类,这是一个教学规律的问题,必须依据不同的学程阶段,将美育课程分模块化,为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美育课程,并在课程设计之初就按照课程的性质确定好是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还是研究课程。只有既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又遵循教学规律,最终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实效。进言之,从教育科学规律来说,如果没有具体课程的实体教学,那么,高校美育就会沦为空中楼阁,落不到实处。当然,这里所说的美育课程并不是简单的一门课,而应该是一个课程群,是由多门课程共同构建的美育课程体系。并且,设计相对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其前提是明确高校美育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理念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升的要求。具体来说,高校美育课程的设置应与整个学校的课程结构体系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应将美育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三个部分,并视这三大部分为共同实现高校美育教化目标的有机整体;此外,高校在推动美育课程建设时,应具体明确培养定位、课程门数、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应用取向,从而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完整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评估基准,同时设计出一套有效且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其中还要包括显性和隐性的课程配套措施。(二)美育课程的开发1.美育课程的内容组合在高校美育课程的推进中,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美育课程的内容开发。这里必须明确,美育课程绝对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课程,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美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并非简单地将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美术和设计等艺术门类的专业课程罗列进美育课程,而是要打通各艺术门类,以艺术审美体验为核心,进行综合性审美素养教育内容的精心设计。如果不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高校美育课程不仅可能扰乱已有的艺术教育教学规律与课程体系,更可能出现美育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的情况,从而损害美育的整体教育效果,使美育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如果出现重叠性课程设置,不仅教学内容没有差异化,而且也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高校美育课程应着重于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情感教育和审美鉴赏,同时以艺术教育为基础,深度融合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最终形成一套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且具有综合特性的美育课程体系。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当下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深厚的学术支持。一方面,艺术学学科专业的日益成熟为美育课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在具体门类艺术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开发,既注重史论评与艺术鉴赏的综合素养教学,又强调交叉理论、应用理论与各一级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性;另一方面,艺术学学科专业在推动文艺服务于社会的应用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提升与普及优势,并且逐步形成了跨学科乃至超学科的深度融合,这种趋势也与新文科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这些都是有效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并为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这两方面已经得到教育界、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共识,也为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推进以及课程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高校美育课程的内容开发上,还需要明确美育的基本特征:首先,美育从宏观上理解,是审美教育,本质上属于情感教育,即以美的情感陶冶人,感染人,使人的灵魂得以升华。诚如蔡元培所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蔡元培的论述就指出了美育的情感性特征。归纳来说,美育更应该体现出一个人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表达力)。其次,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美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进行的审美养成,即运用各种艺术如音乐、绘画、舞蹈等给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浸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因此,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审美认知能力为最终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渐实现人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将更多的艺术素养教育内容融入美育课程之中,实现思想化和知识化的美育提升。高校美育课程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实践性,美育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美育的深入发展。因此,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注重多样化的管理,以确保理论与实践同步推进。在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上,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欣赏美、体验美,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的各种美育活动,感受艺术美的存在,理解美的内涵,察觉美的丰富性,最终发现美的力量。“艺术赋能乡村”如今成为许多高校开展美育活动的特色体验,那么,“乡村美育”究竟如何发挥特色呢?可以通过师生与乡民互相传授艺术技艺等方式,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营造乡村艺术氛围。使高校艺术力量真切参与乡村环境美化、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以艺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随着时代的变化,“乡村美育”已不再局限于乡村环境外观的美化,而是朝着更深层次发展,着力提升民众审美与情感上的自我修养与认知。美育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上,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外出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体会劳动美。这样的美育课程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和认识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素质、鼓舞学生在各个方面自信自强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实,关于美育体验问题,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外学者就有许多探讨。例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有很多关于美育的阐述,他主张通过从“艺术人生化”到“人生艺术化”的美育思想和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路径。在书中宗白华集中探讨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借引《乐记》中《乐象》篇,赞美音乐“清明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大小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他将音乐与天地宇宙的构造相结合,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于音乐美育意义的认可与推崇。他认为音乐能够表现宇宙和人类社会生活,音乐内容之“德”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提出“音乐这门艺术可以备于人的一身,无待外求。所以在人群生活中发展得最早,在生活里的势力和影响也最大”。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可称得上是一部倡导美育的启蒙书,他是继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之后又一代美学家的代表。他的美学、美育不同于西方的知识体系,也不是只停留在理论阐述的层面上,而是将审美与人生实践融合,积极倡导艺术人生观,致力于审美人格的培育。又如,《艺术即体验:我要让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ohnDewey)的代表作,该书着重讨论了经验自然主义美学理论,强调艺术体验之于认知审美的重要性,认为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割裂的关系,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此,杜威认为艺术审美教育以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为中心,强调艺术应该能被所有人感受到并参与其中,提出“艺术是典礼和仪式的延伸,通过共同纪念的方式,将人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和场景结合起来的力量”。联系到当今高校美育来看,重视美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力的提升。参观美术馆与博物馆,观看戏剧演出和舞蹈表演,听音乐会,观看民族民间艺术表演,体验国画、油画、陶艺的创作。开展这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可说是现实之举。高校可以依据学校属地的艺术资源开展各种美育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与审美能力,这也是美育课程获得支撑的基础,更是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内容。2.美育课程实施的相关因素从严格意义上说,以课程实施美育的要点是遵循教学规律、课程教学标准、艺术特殊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落实到具体课程实施上,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使美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换言之,在高校美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教育部对新文科提出的要求,真正践行“新导向”“新融合”“新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新文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思想落实在美育课程上,构筑起“突出知识”“强调方法”“重视情感”的三位一体美育课程教学体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美育的基本规律,做到将美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将审美体验与情感认知有机融合,将美育实施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将艺术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将课程美育与因材施教有机组合。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美育课程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各个学校自身的性质、教学资源、师资条件、学生素养等相关问题。换言之,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既要强调审美的时代性,将新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导向、审美对象、情感特征等都纳入高校美育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又要尊重学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因而高校美育课程的推动要因地制宜,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过于理想化,要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不至于让美育课程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各地高校美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必然与当地艺术教育的整体状态紧密联系,这一点必须高度重视。应考虑到学校属地艺术教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发展状况,是先进,还是处于中等水平或起步阶段,这决定着美育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效性。当然,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在什么阶段开设通识性美育课程,什么阶段开设参与美育的实践性课程,什么阶段开设研究性美育课程等,这是构建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必然需要综合考虑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问题。此外,在高校美育课程推进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构建美育交流互通的平台。这一平台不是单一的课程体系,而是一种融课程资源、艺术活动、研究项目等为一体的美育平台,它可以调动多方面的美育资源,实现以美育教学为主导的资源共享。其二是优化美育课程教学与课程管理方法。美育课程并不只是简单的教学,美育课程教学只是主体,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多维度配合与跟进。我们需要认识到,美育不但在课堂上,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因而美育课程也要考虑由单一到多面向的全面转变,改变美育课程单一化的状况,使之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其三是明确美育课程的综合性特征。美育课程应基于交叉学科的综合性原则,课程的设计离不开美学、艺术学及文化史学等大学科的概念。确保其开放性、包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美育课程的教学效果。02高校美育课程类别划分及课程设置(一)美育课程的类别如上所述,探讨美育课程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探索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方案,提出美育课程的类型及层次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参照相关教育教学指导意见来厘清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准则,或者说是课程设置的规范原则。具体而言,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要在人才培养规格的框架下执行,需要考虑课程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关系,考虑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考虑课程设置与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因此,课程改革也应遵循明确标准、面向社会服务、重点与辅修兼顾、学校与学生双向互动等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高校美育课程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上。在当前高校人文学科大力提倡文史哲艺均衡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被许多综合性高校列入了通识课程计划,成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选项。不仅是文科,理工农医科也都主张美育课程的介入,以纠正长于逻辑思维、弱于形象思维的偏狭型思维模式。事实证明,对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艺术美的熏陶,容易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开来,以至于在实际生活当中,出现了许多学历高、智商高但审美能力表现较低的现象。还有一部分理、工、农、医科学生受制于专业鸿沟,没有接受过艺术通识的基础教育,对于形象思维、情感思维认识也有不足。在他们眼中,逻辑思维就是人的全部智慧,对于艺术形象思维或者艺术创作都还抱有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认为“艺术无用”。因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美育及人文艺术修养对于开发一个人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支柱作用以及对人的发展的强大的助推力量。高校美育课程,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美育课程,可以考虑如下类型的课程设置:第一类是艺术基础课程。所谓基础课程,是高校美育的基础,包括所选择的艺术门类的欣赏基础和技艺基础。例如,美术中的素描、色彩、构图等基本技法的学习,音乐基本乐理与视唱、声乐技能与歌曲欣赏、钢琴基础与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欣赏知识及中外乐器介绍与乐队编制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绘画和音乐基本技能,提升美感和审美素养。换言之,让学生掌握一些“艺术母语”,作美育课程学习的支撑,有助于理解美育提升艺术素养的一般规律。这些课程的重点是教授基础性认知和入门技艺等,激发学生对艺术理解的热情,从而开发美育的创新思维。第二类是文化艺术史。讲授的是艺术背后的文明史故事,涉及历史性建筑、博物馆里的藏品、著名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作品,甚至是一部电影、一本画册或是文化通史等。简而言之,这些故事都铭记着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承载着对诗与远方的憧憬。借助文化史的叙述,艺术史可以更加丰厚。文化艺术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化艺术和美学的发展历程,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丰富世界观,并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在这些课程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区域的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等。第三类是艺术实践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应该属于一种双选加强型课程,是具备一定艺术素养和基本的“技术母语”之后的选修课程,是针对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的重要训练环节。这类课程涵盖绘画、雕塑、摄影、设计、舞蹈、音乐和戏剧影视等多个艺术领域,让学生从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艺术实践,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真实的艺术,并通过实践探索艺术创作的各种可能性。第四类是设计基础课程。这类设计课程名目多样,有“设计原理”“设计表达基础”“设计美学”等,都可算作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类课程还包括许多专业基础的实践类课程,例如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以及传统手工艺等。这些课程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理念、传统工艺文化观念、设计语言和流程。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认识、把握和参与设计的能力,并助其养成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五类是艺术批评与鉴赏课程。这类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对艺术素养与审美眼光进行训练,即学生通过对艺术创作与作品的理解分析,参与艺术评价。这类课程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既涉及文化、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又关涉文化与艺术修养。事实上,所有的艺术批评与鉴赏都是具有互动关系的,艺术批评离不开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艺术批评又为艺术鉴赏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当然,艺术批评眼光的高低也反映出批评者的学养积累与思辨能力。并且,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中也越来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人们艺术审美感知力与鉴赏力;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又是对艺术作品接受程度的反馈,可以让艺术家知道自己的作品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和传播状况。最为重要出是,这是丰富艺术发展内涵、使艺术创作迈向繁荣的重要推动力。当然,作为课程,其主要目的还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在文化、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批判思维能力。以上可以说是高校美育课程的基本类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满足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提升的需求,并进一步成为富有艺术创造力的人才。(二)美育课程的设置高校美育课程究竟如何设置?这不可能由教育主管部门给出统一方案,而是由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尤其是师资条件而定。对此,教育部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原则,早在2006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中就曾明确指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文件规定了艺术课程的具体要求。2019年再次印发的《课程方案》则削弱了这一具体的要求,仅作出了指导性的要求,文中规定:“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各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给予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由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落实。此外,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方面,《课程方案》还提出了美育的普及性问题,要求将艺术课程与美育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艺术课程的建设要避免统一化,要因地、因校制宜地进行建设,课程要体现出时代性、地域性、校园特色等。这样的课程当然也不只是理论类课程,也包括实践活动。鼓励高校扩大艺术类课程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艺术和美育的滋养与陶冶。在专业艺术教育方面,《课程方案》提出了更加专业和现实的目标,要求课程建设注重与学校的内涵建设、办学特色相结合,具体建设要体现出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化以及人才质量的提升等。归纳起来说,高校美育课程要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考虑为社会服务的路径,服务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与卓越拔尖艺术人才的培养。总之,高校美育课程的推行,既要考虑到高校的性质,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方向。美育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既要考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占比、美育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占比,还要考虑到办学特色与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专业发展的需要等。03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设想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如何建构,是个重要问题。美育课程尚处于探索尝试推进阶段,许多课程问题需要通过多次教学实践方能积累评价实施的可行数据,取得实际效应。可以借助校本课程的评价模式对照设计,以满足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后续改进的需要。先谈第一个方面,众所周知,美育课程的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从美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来作判断,美育课程应该凸显对审美能力与素养的评价。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乃是评价的重要指标。最近,国家大剧院推送一则视频,是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关于音乐“何须懂”的阐释,就是极好的课程美育教学范例。周教授特别提到,音乐是情绪的艺术,在音乐中可以感受纯粹内心的无可名状、难以言传的细腻、微妙、动态、即时的情绪感受……音乐理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对于许多针对美育评价的讨论最终落入空洞的“高论”是一种纠偏。例如,以艺术素质测评作为衡量美育工作的抓手的说法,无疑是将问题简单化处理了。也有的高校强调美育工作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诚然,学生个性需要尊重与理解,但高校美育考察还是应该在寻找最大公约数基础上设立课程。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自然应当与普通课程体系相结合,并通过课程的实效来检验美育课程的教学成果。首先,要确认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作为美育工作的一个阶段,学校需要通过美育课程使学生获得发展,这是首要目标。因此,课程设置应以此目标为基础,在设置中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其次,对美育课程讲授过程进行及时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与完善课程教学。高校美育课程一方面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学生通过美育课程实现内省的过程,这一过程则很难在专业类艺术课程中得到实现。再次,在美育系列课程规划中,加入艺术疗愈类课程以实现“以美愈人”效果是有新意的探索。美育课程的多样性开发,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真实兴趣,发现对美育认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更为关键的还要有评价课程的指标,并以此来设定评价体系,方能达成美育课程的目标。通过对高校美育课程的科学设置与规划,尤其是对课程结果进行的科学预判,可以在预判结果与课程目标较为一致时,将美育课程付诸实践,并结合座谈、问卷等反馈形式,佐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最终推断美育课程的具体评价要求,编制成体系性的评估指标。借由课程这一与高校美育密切相关的环节,创建以课程为核心的美育评价体系,或是较有可能实现的评价系统。再谈第二方面,借助校本课程的评价模式也是可以考虑的评价体系选项,但需要经过一番实践检验方可推行。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校本课程有一个建设周期,且需要核心团队的磨合,就一般性课程建设而言,需要的投入往往很多,绝对不是某个教师能够独立完成的。因为校本课程需要整合专家团队、教师团队以及学校各种硬件、软件资源来共同完成。具体实施过程应该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评估现状,请专家给予相关指导与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与专家意见进行教材编写,最终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加入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分析,以及对学生的接受做出系统评估。进言之,高校美育课程也可以参照校本课程的方式进行开发,更有利于推进美育课程的普及,因为校本课程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不同于全国统一的课程,它允许有较强的地域性和特色,与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类似于学校的“定制课程”。高校校本课程的主导权由学校掌握,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课程开发工作,涵盖了课程设置、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这一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将指导与教学权力下放给学校,使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在课程运作、教材导向以及主讲教师配备等方面拥有自主权。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自然也是清楚的,主要有如下四点指标性原则:第一是分析评估,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分析评估的内容涉及高校美育现状、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已有相关课程、办学特色、社会需求等,旨在厘清高校需要什么样的美育校本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第二是目标设定,即在做好学校分析评估之后,预设相对可行的美育课程目标。没有目标的教学好比一盘散沙,不聚焦、形不成合力,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必须设定相应的可行性目标,目标既不能过高而难以实现,也不能过低而失去意义,然后再根据目标来设置校本课程的内容与结构等。第三是具体实施,以课程实施作为美育校本课程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施需要体现具体的教学,谁来教,教学的效果如何,都决定校本课程实施的最终结果,所以对于任课教师的遴选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遴选机制,以保证优秀校本课程的顺利落地。第四是评价反馈,这是校本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