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命题与逆定理(文档)_第1页
逆命题与逆定理(文档)_第2页
逆命题与逆定理(文档)_第3页
逆命题与逆定理(文档)_第4页
逆命题与逆定理(文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一、本节学习指导这一节重在理解命题的概念,命题是能判断一件事情的正确与错误的句子,不能是问句,也不能是省略句,这个句子必须是完整的,并且能判断正确与否才叫做命题。2、数学命题通常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因此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3、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数据。例:下列不是命题的是:(①②③例:下列不是命题的是:(①②③⑤)①.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是北京;②.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a,b,c满足a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同角的补角相等;④.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⑤.要了解一批新型导弹的性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⑥.明天可能会下雪解析:①,是,符合命题定义;

②,是,符合命题定义且能判定为真命题;

③,是,符合命题的定义且能判定为真命题;

④,不是,不能判定真假即不符合命题定义;⑤,是,能判断做出判断;⑥,不是,可能代表不确定性,所以不能判断真假;二、知识要点命题、定理、证明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⑵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⑶公理: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并把他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公理。⑷定理: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并可以作为判断命题其他真假的依据,这样的命题叫定理。⑸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⑹证明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②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常用数学口诀.平方差公式:口诀: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完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和公式:口诀: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证明知识点一证明的含义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从而判定该命题为真,这个过程叫做证明。注意:(1)证明一个命题时,首先要分清命题条件和结论,其次要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定义、公理、定理进行推理,得出结论。(2)证明的过程必须做到步步有据。知识点二命题的证明证明几何命题的表述格式:(1)按题意画出图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知识点三折叠问题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显然,“折”是过程,“叠”是结果。折叠,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它与另一部分在这条直线折叠的性质:折叠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即折叠部分在折叠前后是全等的图形,满足公理“轴反射”知识点四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反证法的关键在于反设所证命题的结论。适用范围:证明一些命题,且正面证明有困难,情况多或复杂,而否定则比较简单。反证法证题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成立。例在△ABC中,∠A、∠B、∠C是它的三个内角。求证:在∠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练习1.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条件是_____,结论是______.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1)题设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结论是“同旁内角互补”;逆命题是“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题设是“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结论是“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逆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题设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逆命题是“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名师点金:当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不容易写时,可以先把这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然后再把题设和结论倒过来即可.几何证明知识点逆命题和逆定理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3、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每个定理不一定都有逆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线段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角的平分线1、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从角的顶点出发,等分这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2、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这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3、角的平分线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4、角的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5、角的平分线可以看作这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对于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都适用。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从它的角、边以及特殊线段之间构成的各种关系的特征去理解。1、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定理2: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推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勾股定理1、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在直角坐标平面内:

1、轴或平行于轴的直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2、轴或平行于轴的直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3、在轴上一点与在轴上一点之间的距离4、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练习1.命题“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2.命题“如果∠A=65°,∠B=25°,那么∠A与∠B互余”的逆命题是________,它的逆命题是_______(填“真”或“假”)命题.3.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的条件是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原命题、逆命题的真假。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自然数必为有理数;3、若|a|=|b|,则a=b;4、若a=b,则;5、若x=a,则;解:1、逆命题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原命题为真命题,逆命题为假命题;2、逆命题为:有理数必为自然数。原命题为真命题,逆命题为假命题;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