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2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第一部分职业病定义与范畴总论
一、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职业危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第2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5)电离辐射。如α、β、γ、X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总论(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第3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
三、法定职业病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2、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第4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了10大类115种法定职业病,其中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3、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4、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引发职业病的条件:有害物质的性质、作用人体的量(剂量-浓度-接触时间)、设备防护条件、个人健康状况。
第5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四、职业病防治及其管理(一)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
(二)对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
(三)对工作环境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四)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五)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
(六)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七)合理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八)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九)对青少年和女工要给以特殊保护(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制订职业卫生制度
第6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尘肺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病。尘肺属法定职业病,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诊断才有效。尘肺是流行范围最广、严重危害接尘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资料,印度尘肺患病率为55%,拉美国家37%,美国100多万接尘工人中约10万人可能患尘肺。我国接尘工人超过600万,累计检出尘肺病人达558624例,已死亡133226例,病死率为23.90%,现存活425392例;另外,有可疑尘肺者60多万,每年新发生尘肺病人1.5~2万例。尘肺人数占我国职业病总病例数的79.55%,由尘肺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工伤死亡数。
第7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确认能引起尘肺的粉尘有矽尘、矽酸盐尘(如石棉尘、云母尘、滑石尘等)、炭粉尘(如煤尘、碳黑尘、石墨尘、活性炭尘等)、金属尘(如铝尘)。矽尘(游离sio2>10%)是生物学活性最强,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能引起接触粉尘的职工患矽肺。法定尘肺还包括电焊工尘肺,不包括木工尘肺。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第8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9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安徽凤阳“矽肺事件”
云南省水富县向家坝镇自2003年起先后有77人到安徽凤阳县石英干粉厂务工。不少民工返乡后出现了一种症状相同的“怪病”──咳嗽、咳痰、气喘、胸闷、乏力、消瘦、全身浮肿等,陆续有12人死亡,另有24人于2009年3月15日至16日住医院观察治疗。
云南省职业病诊断专家组在卫生部专家指导下对这些返乡民工进行了职业病诊断,结果如下:接受体检的63名存活村民,诊断为矽肺30例,无矽肺33例;死亡的12例中,有矽肺2例,高度怀疑矽肺合并肺结核1例,肺部感染1例,肺结核2例,其余6例死亡人员因为没有影像学资料,无法诊断。目前,还有2名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返回水富县。记者在凤阳县刘府镇(原官沟乡)看到,沿途石英干粉厂随处可见,大都没有厂名,也没有挂牌。记者在一家石英干粉厂打开了一台粉石机,不到一分钟,机器出料口附近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记者衣服上落上了一层白色粉尘,嘴里有涩涩的感觉。
第9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0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企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第10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1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取决于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愈高,对人体危害愈大。同一种粉尘,浓度愈高,对人体危害愈严重。另外粉尘对人体的危害还与其被粉碎的程度即分散度有关,粒径较小和颗粒愈多,分散度愈高,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愈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危害也就愈大。粉尘的硬度和溶解度。
尘肺临床表现
尘肺的临床表现与尘肺病变程度及是否有合并症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咯痰、胸疼、气短、心悸,亦可有咯血、乏力等。单纯Ⅰ期尘肺患者常无明显症状。Ⅲ期患者常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端坐呼吸等。
第11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2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尘肺的主要并发症
尘肺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等。尘肺的并发症使病情加重,影响预后。尘肺患者易感染结核尘肺结核并发率随着尘肺病情进展,合并结核的比例明显升高,Ⅰ期为17.60%,Ⅲ期达37.07%。尘肺和结核二者的病变相互促进。加之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较单纯肺结核差,是尘肺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已经脱尘作业的工人,还应定期体检,以及早发现异常。
第12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3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尘肺预防
尘肺的病因明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的关键是控制生产场所的粉尘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具体措施是:1.依法治理,工程设计真正做到“三同时”,对原有的设备应按要求进行改造,使生产场所的粉尘浓度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我国探索总结出的防尘、降尘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是行之有效的综合治尘经验。加强卫生监督是做好防尘工作的保证。
第13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4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2.开展职业卫生教育,提高领导和工人对防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防尘工作成为领导和工人的自觉行动。3.就业前的体检亦是预防的重要内容,不准有粉尘作业禁忌证的人从事粉尘作业。
粉尘作业禁忌证:活动性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明显影响肺功能的疾病。4.对粉尘作业的工人要做好定期健康监护,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第14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5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噪声生产性噪声可分为:(1)机械性噪声,是由机械的撞击、磨擦和转动而产生的,如织布机、球磨机、电锯、锻锤等产生的噪声;(2)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压力发生突变引起气流的扰动而产生的,如鼓风机、汽笛、喷射器等产生的噪声;(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发生,如发电机,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第15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6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一)特异作用:噪声可以造成人体暂时性听阈(yu)位移和持久性听力损伤(听阈位移)。长期接触85dB(A)以上的噪声,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耳聋。听力损失在初期为高频段听力下降,不妨碍日常会话和交谈;如连续接触高噪声,病情将进一步发展,语言频段的听力开始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即影响听清谈话。当出现了耳聋的现象时,已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变,而超过100dB(A)时,将有近一半的人耳聋。例:某23岁纺织厂女挡车工。近两个月来,感觉耳鸣,听力下降。听力测定发现听阈提高16dB(两耳)。下班后十几个小时听力才能恢复。此种现象即为暂时性听阈位移。
第16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7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二)非特异作用
1.神经系统:长期影响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头痛、惊慌、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神经过敏,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引起神经官能症。
2.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心率加快,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血管痉挛、冠心病等。噪声会加速人们心肌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
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消化道溃疡患病率增高。
4.其它系统:(1)内分泌系统紊乱等。(2)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损伤现象。(3)致癌: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麻痹状态。(4)影响胎儿智力:
5.对心理方面的影响:70dB(A)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当噪声高于90分贝时,交谈和思维几乎不能进行,它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第17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8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认识误区: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就是对听觉系统的暂时性或长期病理损伤。(×)噪声性耳聋的预防
对噪声性耳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早期进行听力保护,加强预防措施,至为重要。(一)防治噪声,1.吸声;2.隔声;3.消声;4.隔振;5.减少生活性噪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提高人体对噪声的耐受力。
(二)个体防护耳塞的隔声效果可达20~35dB
;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dB
第18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高温中暑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高温作业的危害
(一)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1、体温的调节: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2、水盐代谢: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第19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3、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4、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高温作业工人的胃肠道疾病应归类于职业性多发病
5、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泌尿系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二)急性热致病(中暑)
按照《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可诊断为:
1、中暑先兆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第20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1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2、轻症中暑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3、重症中暑: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1)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由于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为: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皮肤干燥,热而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等。
第21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2)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致。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痉挛常呈对称性。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时而发作,时而缓解。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痉挛甚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3)热衰竭:是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迅速、头昏、头痛、口渴、心悸、恶心、呕吐,多汗继而皮肤湿冷、血压短暂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体温稍高或正常。
第22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三)慢性热致病
1、中暑的后遗症
(1)耐热能力下降,伴有汗腺功能障碍、出汗能力下降。
(2)慢性热衰竭表现。
2、长期接触高温的积蓄作用
(1)高温作业几个月后产生头痛、胃痛、心动过速、眩晕、恶心等不适。
(2)高温作业几年后可产生高血压、心肌损害、血红蛋白过少等病症。
第23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4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中暑处理原则
1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2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3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中暑患者经及时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不必调离原作业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一)技术措施自动化操作通风空调
(二)管理措施
1.宣传防中暑的知识: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问,避开最高气温。
3.轮换作业,缩短作业时间。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对预防中暑也有重要的意义。
第24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5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三)保健措施
1、供给合理的清凉饮料和补充营养。如盐汽水和盐茶水等,茶除了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维生素外,还具有强心。利尿、清热等作用。可以用1%绿茶和0.2%盐开水等量混合。盐汽水含二氧化碳,能促进胃液分泌。在补充足量食盐的前提下,还可以采用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一般每人每天需补充3~5升水,20克左右盐。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饮料温度以8~12℃为佳。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供给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2、加强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应穿导热系数小,透气性好的工作服。根据不同作业的要求,还应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家合作协议合同
- 农业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人力资源招聘合同
- 房改房二手房买卖合同
- 服务器维护服务类合同
- 集体土地买卖合同
- 砂石材料供货合同
- 智慧园区开发建设合同
- 设备买卖居间合同
-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数据可视化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限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限公司招聘26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主题班会安排表
- 汽车电脑故障解码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25年发改委标准
-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1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药品专业知识培训考试试题5
- 五年级下册劳动《日常收纳》课件
- 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