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度-深海逐梦作文素材+适用话题+素材运用范例-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速递速用_第1页
中国深度-深海逐梦作文素材+适用话题+素材运用范例-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速递速用_第2页
中国深度-深海逐梦作文素材+适用话题+素材运用范例-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速递速用_第3页
中国深度-深海逐梦作文素材+适用话题+素材运用范例-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速递速用_第4页
中国深度-深海逐梦作文素材+适用话题+素材运用范例-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速递速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深度-深海逐梦作文素材+适用话题+素材运用范例“深海一号”:深海重器勇往直“潜”南海中央,深蓝的海水映照着明黄色的钢架结构,“深海一号”——这座源源不断输送天然气的钢铁巨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2021年1月14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山东烟台交付启航,于同年6月25日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用于开发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新阶段。凝结着几代中国海油人接力攻关的大国重器“深海一号”,把传说变为现实,无数中国海油人不畏艰难、奋勇争先、开创先例,叩开了超深海能源宝藏的大门,每天1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自海底1500米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最终抵达千家万户,化为袅袅炊烟。挺进深海,创造的不只是新的中国深度,更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新未来。匠心锻造中海油勘探迈入“超深水时代”国际上普遍将水深超过1500米的海域定义为“超深水”,这里分布的油气大多处于“望得见、够不着”的状态,因为水深的量变带来的是开发难度的质变。挺进深海,谈何容易?海平面以下,水深每增加10米,水下设备就要多承受1个大气压的水压;当水深超过1000米,海水温度也从均温十几摄氏度降至约5摄氏度,对油气的状态产生影响;到达海底,巨大而松软的沙坡沙脊会让生产设备难以稳固着陆,更不用提南海常见的内波流和台风天气。2014年,位于琼东南盆地的“深海一号”大气田被发现,其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超过4000米,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平均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深水油气田开发是世界级难题,对于海洋石油起步较晚的中国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中国海油的建设者除了要面临着来自海洋自身的巨大挑战,还要面临着技术挑战。海上能源站建设不仅存在缺乏先例借鉴、建设工期紧的情况,还必须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等高质量标准设计建造,仅下部船体就由24万个零部件组成,设计建造极难。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尤学刚说,“尽管我国浅水石油开采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深水油气田开发‘一无技术、二无资源、三无经验’,气田开发前期状况不断。”面对困境,“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带领数千名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昼夜轮流作业,高质量完成了船体建造、上部组块建造以及两个组块的“大合龙”。2020年底,中国海油仅用1年半时间建成该平台,创下了比国际同类平台建设工期提前18个月的纪录。雄踞琼东南,傲然巨无霸。“深海一号”成功投产的背后,凝结着几代海洋石油工业建设者经年累月的智慧与创造,归功于贯穿整个产业链的“深水舰队”,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完成了从300米水深到1500米水深的历史性重大跨越,正式迈入了“超深水时代”。

开拓创新实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海一号’能源站尺寸巨大,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高达60万米,可以环绕北京六环3圈;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可以环绕海南岛一周。”尤学刚说道。如何让这样一座庞然大物在海上屹立不倒?该如何把平台稳稳固定在海面上?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气田开发生产团队开拓创新,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使用16根用来固定平台的锚链,锚链由高端聚酯纤维材料制成,一头系在“深海一号”平台的四个角上,另一头系在海底,每根绳子的破断力超过2000吨,能使平台抵抗16级台风并实现30年不回坞。这是一项打破国际垄断的技术突破,也折射出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能力的突飞猛进。“深海一号”是一个既产气又产油的大气田,深埋地层的油、气、水等混合物会通过水下管汇、跨接管、海底管线等水下生产设备进入“深海一号”,经由设备的一系列处理后,气会找到气的管道,而油则去向另一条通路。“深海一号”首创立柱储油技术,借助“保温瓶内胆”的理念,在平台的4根浮体立柱内分别设置5000立方米的凝析油舱,并为油舱装上量身定做的“护体铠甲”,既能解决凝析油储存问题,又避免了油体遭碰撞泄漏的风险,同时节省了约8亿元的成本。这使得“深海一号”实现了凝析油生产、存储和外输一体化功能,一举成为全球首个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像这样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多很多,中国海油的建设者在云诡波谲的波涛中破解深水宝藏的密码,“深海一号”在整个设计、研发、建造的过程中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13项国内首创技术,攻克10多项行业难题,是中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凝心聚力5000多名建设者用青春打造“深海重器”过去一年,“深海一号”的亮相惊艳了世界。它成功投产的背后,是5000多名建设者默默付出奋战了7年。为实现“用自己的装备,开发自己的能源”这个朴素的愿望,让“深海一号”建设者一次次勇敢地立上潮头,突破于无尽的深海,向世界证明,即便深远如大海,也无法阻止中国人抵达的脚步。为了保证持续产气,海上平台全年无休,机械设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在海上,每个岗位都会由两个人来对倒,一个海班要连续工作28天。大部分时间,海上生活是单调重复的。对于一线值守的海洋石油工人而言,缺席子女的成长、逢年过节不能陪伴亲人是日常。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年6月,“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相当于解决了500多万个家庭一年的用气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撑。“深海一号”的建设、交付以及最终投产,对于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依托“深海一号”,我国将努力加大深水勘探力度,带动周边新的深水气田开发。预计到2025年,将建成南海万亿大气区,进一步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中国深度,央企构造。挺进深海、能源报国,是中国海油人从未放弃攀登的“高峰”,当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时,守望便有了真正的意义。关键词:奋斗者、深海逐梦★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2020年11月,“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海底;2021年3月,“奋斗者”号正式入列我国科考重器矩阵;2021年8月,“奋斗者”号远航,进行科考应用“首秀”。★更强大的视频功能、更灵活的作业接口、更精准的探测灯光……大量先进技术将被应用到“奋斗者”号身上。★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不同深度的大洋底下,留下了中国载人潜水器矫健的身影。★从浅入深难,由深返浅也不易,因为千米级海域面临着更急的水流、更复杂的海况、更多的人类活动,有机玻璃用于大深度载人舱材料也是前所未有。素材示例:素材1:黄大年黄大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她回国之后,带领着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一心想着让自己的祖国从大国迈向强国,把自己的每一份热每一点光都用到国家的科技事业上去,他用从国外带回来的先进技术,为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日夜奋战,每一分每一秒都未曾浪费过,可以说把所有心血都用在了科研项目上。黄大年教授为了弥补在国外的20年时间,可以说分秒必争,常常是对家人心怀愧疚,因为实在是没有时间陪伴他们。而同时黄大年教授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带领的科技团队,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提高了我国深部探测仪器的制造能力,而黄大年教授在因癌症住院期间还在为自己的学生答疑解难,他用生命为“爱国”两个字写下了完美的答案!素材2:汪品先汪品先,男,汉族,1936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南海深部计划”的实施中,带领全国海洋学界赢得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年逾八旬的他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为我国海洋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深海勇士”。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素材3:贺丽生:我国首位下潜到万米海底的女科学家贺丽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也是我国第一位下潜到万米海底的女科学家。迄今为止,她搭乘过我国所有载人潜水器,参加过5个远洋航次。2020年11月19日,贺丽生搭乘“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进行万米海试,成功打卡了地球“第四极”——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这是“奋斗者”号海试活动中第一次有科学家参与。2021年4月25日,贺丽生作为女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启动仪式时表示,她将“用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女性坚韧坚守的力量,珍惜机遇,只争朝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素材4:海斗一号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刚刚打破了世界纪录是下降到了10908米,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好比一辆特斯拉,下放到深海10908米后,瞬间就被挤压成一个金属球。能够打破世界无人深海探测记录的“海斗一号”到底厉害在哪里?首先我们要知道这海斗一号是一台“深海潜水器”,而深海潜水器也分为载人跟无人。当初的“奋斗者号”就是载人的潜水器,如今的“海斗一号”是无人的潜水器。前者是打破了载人深海探测记录,后者是打破了无人深海探测记录。而“海斗一号”是一种先进的“混合式潜水器”,能够在水下大范围进行调查,也能够作为遥控潜水器使用。因为“海斗一号”是一台兼顾了遥控潜水器和自主潜水器两者的优点,所以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交互,完成水下轻作业,提升机器人的作业能力。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10908米。连续作业达到了8小时以上;海底航行距离突破14公里;打破了AUV潜水器万米坐井连续拍摄高清影像的难题。这不仅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还创造了我国潜水器的万米海底最长的工作时间记录。所以说,这“海斗一号”不仅打破了记录,同时还表明了我国的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已经跨入了万米科考应用的新里程,也填补了国际的空白。上天入海,我们未来可期!适用话题:奋斗者最美丽担当与使命开拓进取深海筑梦小与大个人•团队创新蓝色之梦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素材运用示例:【范文片段示例】10909米!大洋之底、万米海沟,见证着"奋斗者”号创造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让人类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有了新坐标。这份荣光属于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属于每-位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每个令世人瞩目的壮举,都离不开辛勤付出和不懈奋斗。”奋斗者”号成功研制并潜入万米深海,是参研参试人员夙兴夜寐、心无旁骛,克服了多个台风的阻挠,经坜了无数惊涛骇浪的考验,持续攻关创造出来的非风成就。锂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海水泵总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潜浮速度及球壳应力实时在线监...项项为“奋斗者”号保驾护航的关键技术,倾注了科研工作者们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科研工作者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一幅建设海洋强国的美好画卷在奋斗足音中徐徐展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攀登科技高峰的精神驰而不息,追逐伟大梦想的脚步铿锵有力。勇往直"潜”,让”奋斗者”的荣光在接力奋斗中传承延续。小与大因为“小”,所以成其“大”。因为心怀谦逊,把自己看得很小,所以能勤勉踏实,踔厉奋发,进而取得巨大成就。若汪品先把自己看得很“大”,不敢于奉献,不勇于探索,“深海勇士”怎会在年逾八旬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若黄大年把自己看得很“大”,不跋山涉江,不穿越荆棘,“大地之子”怎会有“巡天探地潜海”的瞩目成就;若贺丽生把自己看得很“大”,不钻坚研微,不砥志研思,她怎会成为我国第一位下潜到万米海底的女科学家。他们,心怀谦逊,把自己看得很小,却心系祖国,最终能成其大。“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中国人心中永恒未变的理想。作为地球生命的摇篮,深邃又奇妙的海洋世界是人类长久以来梦想征服的秘境,人类对于探索海洋的渴望和脚步从未停歇。“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不断创造和刷新着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长剑在手,叱咤大洋。无畏的载人深潜团队数十年磨一剑,用矢志不渝的奋斗和创新,创造了让世界各国都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也将载人深潜精神深深地镌刻在那充满未知的深蓝海域,一次又一次在深海秘境创造崭新的中国深度。开拓飞天与潜海是人类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敢飞天、能潜海的科学家是真的英雄。女科学家贺丽生深潜大洋,展现巾帼风华,探索海底的奥秘,开拓未知领域。这个世界需要先行者,去想别人不敢想的,去做别人不敢做的。像贺丽生一样的开拓者,对科学有热爱,对国家寄深情,不畏艰辛,为我们打开崭新世界的大门。载人深潜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奋斗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汪品先、黄大年他们“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作为深潜人,深刻感到载人深潜精神的核心品质深刻蕴含着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从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海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党中央、国务院授予7000米级海试团队为“中国载人深潜英雄集体”的荣誉称号。蛟龙号从研发到海上系列试验圆满成功,历经10个春秋,尤其是从1000米级到设计目标7000米级一系列海试中,探索凝炼出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海洋事业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又打破了世界纪录,从7062米下降到了10908米,又创造了史诗般的深海神话。载人深潜精神诞生于海试期间,但它的发源可追溯至蛟龙号的立项、研发。同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航天精神一样,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阶段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同志以诗人的浪漫情怀书写的名篇,激励着人们为梦想一步步去探索、去实现,为民族发展、国家富强谱写新篇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作为中国“863”计划海洋领域重大专项,从立项、研发到海试的历程,可以窥见中国载人深潜精神诞生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敬业奉献、精于钻研之中,剖解其源,至少蕴含三个特质。一是爱国情怀。研制蛟龙号的科技工作者和那些默默无闻的海试队员,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却是共和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引以为豪的信念是:为国家服务。即便身处“蜗居”,心中始终向往星辰大海,诱惑面前不放弃,选择默默坚守,戮力攻关。二是赶超意识。我国载人深潜从零起步,广大科技工作者瞄准世界一流水平,以敢于超越的大无畏精神,规划设计7000米深度的宏伟目标。从最初下潜几百米,到蛟龙号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试,标志着我国具备在全球99.8%的海底区域开展深海调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载人深潜精神萌发于兹、成长于兹、发展于兹。三是奋斗品质。我国深海高技术的发展基础薄弱,研发历程艰辛而曲折。面对种种困难和不利条件,科技人员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孜孜以求,夜以继日,边试验、边改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自主设计、集成创新,跨越式发展。伟大的事业孕育出伟大的精神。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不是凭空产生,它传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在品格。从19世纪中期国门被打开,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方知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他们痛陈流弊,革故求新,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以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为目标,上演了一幕幕救亡图存的壮观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这一时期各行各业赶超精神占据主流价值观,甚至上升为国家意志。科技工作者凭着这种赶超精神,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向工业进军。历经几十年的拼搏奋斗,从一张“白纸”跻身于体系齐全的世界工业大国。回望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发展路径,几乎与此相同。这种赶超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自强禀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可贵的品质在人们改造自然、劳动生产、寻求真理中得以传承与弘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在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折射与写照,其所代表的爱国情怀、赶超意识、自强品质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大力讴歌和弘扬载人深潜精神不仅是让后人记住这段光辉历史,更为重要的是激励他们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遥望明灯,催生强大的精神动力。蛟龙号是我国深海高技术集大成者和标志性国之重器,它的成功研制及其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深海装备,更是代表了广大海洋科技人员的集体智慧和精神象征,它与天宫、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一并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载人深潜精神是文化意识层面的一种符号和象征,它发端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壮举,蕴载于海洋科技创新历程,是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新时代爱国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有人说担当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还是一种勇气的象征。这些观点我都同意,但我觉得担当更是一种为家、为国、为天下的重任。家是每一个人的避风港,是心灵的归属地。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担当起家中的责任,让自己的避风港更坚固、温馨。“深海勇士”汪品先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把深海探测当作己任,为中国的古海洋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他用担当开启了深海秘密探测;贺丽生“用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女性坚韧坚守的力量,珍惜机遇,只争朝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她用担当成功打卡了地球“第四极”——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陈云蓉,她患有严重的脂肪肝,但为了拯救儿子,她暴走50天,脂肪肝消失了,并成功移植肝的1/2给儿子。她用亲情的担当,拯救了儿子的生命,她用她的担当发起了命运的马拉松。我们每一个家庭人员都应该担当起责任,为自己的亲人奉献出爱。家的担当不仅仅是我们各自的小家担当,还有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美丽家园的担当。张正祥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