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10-T251-2021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10-T251-2021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10-T251-2021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10-T251-2021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10-T251-2021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CCSB05

1310

廊坊市地方标准

DB1310/T251—2021

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DB1310/T251—2021

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软枣猕猴桃组培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培养基制备、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炼苗、移栽、

大田移栽及管理、苗木出圃标准、保管、包装及运输、技术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廊坊及气候相近地区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

GB19174—2010猕猴桃苗木

LY/T1882—2010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组培苗

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将植物的体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离体培养,经过不同的细胞分化途径重建

形成不同的器官,诱导培育出的完整植株。

外植体

是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接种材料,它包括植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继代培养

将诱导产生的芽、愈伤组织、原球茎或胚状体等培养物重新分割,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上进一步扩大

培养的过程。

4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配方

基本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具体的外植体诱导培养基及继代培养基配方表见附录A。

母液配制

1

DB1310/T251—2021

按照LY/T1882—2010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中第4章的4.1培养基母液配制及保存执行。

培养基配制

根据培养基配方与培养基配制量,按比例吸取母液配制培养基溶液,每加一种母液搅拌均匀后再加

入第二种母液,并加入0.7%的凝固剂与3%的蔗糖,加水定容后充分搅拌溶解。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溶液装

入不锈钢锅,加热至沸腾,使培养基完全溶解,然后用1.0mol/L盐酸或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

值至5.8~6.0。培养基加热溶解后分装到高度为10cm~15cm的培养瓶内,体积为培养瓶容量的30%~40%,

密封后备用。

培养基灭菌

培养基配制完成后,在24h内完成灭菌。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灭菌锅内,严格按灭菌锅的使用要

求操作,灭菌气压0.11MPa,温度121℃,灭菌时间20min~25min。培养基灭菌完成后待温度下降到80℃

以下取出,放置在实验台上保存。

培养基保存

培养基宜现配现用。确需保存时,应放置在干净、避光的室内进行保存。室温25℃以下保存应在7d

内使用完,2℃~4℃冷藏保存应在14d内使用完。

5初代培养

外植体采集

5.1.1采集母株要求

采集母株为种质优良、性状稳定、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软枣猕猴桃植株。

5.1.2采集时间和方法

4月至9月,选择连续2d以上晴天的傍晚,采集母株树冠外围中上部幼嫩新梢,剪除叶片作为外植

体备用;12月至翌年3月,采集一年生枝条,修剪成20cm左右枝段,流水冲洗后将其下端浸泡在盛有清

水的容器中,在23℃~25℃培养箱中催芽,每2d~3d换一次水,待叶芽萌动长出新梢后,采集幼嫩新

梢做外植体。

5.1.3采集记录

采集后标明品种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等信息,建立信息档案。

外植体处理

5.2.1保藏

可用湿润毛巾等保湿材料包裹后保存0.5h~4.0h;用泡沫保鲜箱配备冰袋低温保藏48.0h,注意

枝条不可直接接触冰袋。

5.2.2预处理

2

DB1310/T251—2021

用自来水冲洗外植体表面,将外植体剪成4.0cm~6.0cm的带芽茎段,放入装有0.3%~0.5%中性洗

洁剂水溶液的培养瓶中,于振荡培养箱中100转/分钟慢速振荡30min,再用流水冲洗茎段1.0h~2.0h。

外植体消毒及接种

5.3.1接种器具准备

5.3.1.1超净工作台消毒

接种前使用75%酒精将超净工作台的台面及内壁擦拭干净,然后启动超净工作台并开启紫外灯消毒

30min。关闭紫外灯后开启超净工作台风机,鼓风10min后方可进行接种工作。

5.3.1.2接种工具灭菌

接种剪、枪状镊、接种盘、烧杯等接种工具可提前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在接种过程中可用置于超净

工作台上的酒精灯或电热消毒器灭菌。灭菌后的接种工具搁置在无菌的接种器皿上,待冷却至室温后方

可使用。

5.3.2外植体消毒

用75%酒精对双手及手腕消毒,将预处理后的材料置于已消毒的超净工作台上,剪成带1个或2个芽

的茎段置于已灭菌的烧杯中,先用75%酒精浸泡外植体30s,无菌水清洗3次,每次30s,再用10%次氯酸

钠溶液灭菌10min,无菌水清洗3次,每次30s,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也可选用其它外植

体消毒化学药品,按LY/T1882—2010的有关规定执行。

5.3.3接种

于超净工作台上将已消毒的外植体茎段两端各剪掉1mm,垂直插入诱导培养基,每个培养瓶接种3

个茎段,均匀分布,接种后将培养瓶瓶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1s~2s,迅速盖好瓶盖,在培养瓶瓶壁

上标明品种名称、接种日期、接种人等信息,放入培养室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1)℃,光照

强度为1500lx~3000lx,光照时数为16h/d。

6继代培养

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d~30d出芽后,用已灭菌的接种剪,将芽高1.0cm以上的不定芽剪下,切

割成带1个芽的茎段,转接至继代培养基中。生长20d~30d后,将继代培养基中获得的不定芽,再次转

接至新配制的继代培养基中。此后定期将继代培养基中的不定芽分割、转接,扩大不定芽数量。

7炼苗

当不定芽高度达3cm以上时,先将培养瓶置于温度在20℃~30℃的温室进行闭瓶炼苗3d,再打开培

养瓶盖炼苗2d,炼苗期间避免强光直射和高温灼伤瓶苗。

8移栽

容器

3

DB1310/T251—2021

容器规格为直径5.0cm~6.0cm、高度10.0cm~12.0cm的塑料营养钵或无纺布育苗袋。

基质

将蛭石和泥炭土按1:1体积比混合均匀,装入容器备用。

基质消毒

移栽前1d~2d用500倍~800倍的50%多菌灵溶液浇透。

温室移栽及管理

8.4.1温室移栽

移栽时间在3月~4月进行。用自来水清洗干净不定芽基部的培养基,剪去部分老叶及基部的愈伤组

织,只留两叶一心,将不定芽基部用1mg/mL的萘乙酸溶液速蘸5s~10s,快速移栽到营养钵或育苗袋

中,并浇透水。移栽时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损伤不定芽,移栽后7d内用塑料薄膜或保鲜膜覆盖以保湿。

8.4.2温湿度控制

移栽后保持温室温度在23℃~28℃,空气湿度85%以上。

8.4.3水肥管理

移栽7d~14d后去除薄膜,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保证基质不缺水即可。移栽苗长出新叶后,每

隔7d~10d喷施1次叶面肥,连续喷3次~4次。

8.4.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照GB/T6001—1985的要求执行。

9大田移栽及管理

温室幼苗高10cm以上时,浇一次透水,选择在风小、光照弱的天气的傍晚,去除营养钵或育苗袋,

将带土坨的幼苗按株距20cm、行距40cm移栽到大田。移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

灌水。前期可追施氮肥,中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使用,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及人工除草和松土。

10苗木出圃标准

侧根数量≥4条,侧根长度≥20cm,当年生苗主干高度≥100cm、地径≥0.4cm、主干完全木质化。

11保管、包装及运输

按照GB19174—2010中第7章执行。

12技术档案管理

按照GB/T6001—1985中第13章执行。

4

DB1310/T251—2021

附录A

(资料性)

软枣猕猴桃组培苗培养基配方表

A.1软枣猕猴桃组培苗培养基配方表见表A.1。

表A.1软枣猕猴桃组培苗培养基配方表

成分名称药品名称诱导培养基mg/L继代培养基mg/L

NH4NO38251650

KNO39501900

大量元素MgSO47H2O185370

KH2PO485170

CaCl22H2O165330

FeSO47H2O27.827.8

铁盐

Na2EDTA37.237.2

MnSO44H2O22.322.3

H3BO36.26.2

ZnSO47H2O8.658.65

微量元素KI0.830.83

CuSO45H2O0.0250.025

Na2MoO42H2O0.250.25

CoCl26H2O0.0250.025

甘氨酸22

盐酸硫胺素0.10.1

有机物盐酸吡哆醇0.50.5

烟酸0.50.5

肌醇100100

碳源蔗糖3000030000

6-BA0.50.5

植物生长调节剂

ZT0.5-

凝固剂琼脂70007000

pH6.06.0

注:FeSO47H2O应先与Na2-EDTA配合成络合物,然后才与其他溶液混合。

5

DB1310/T25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廊坊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廊坊市兴延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廊坊师范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彦苹、申彦平、冯雪、王秋芬、褚卓栋、孙艳香、张程亮、梁金明、袁志刚、

张方悦。

I

DB1310/T245—2021

附录B

(资料性)

芦笋病虫综合防控推荐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

B.1芦笋生产中推荐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见表B.1。

表B.1芦笋病虫综合防控推荐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

病虫害名称防治适期农药名称及剂量/亩使用方法

地下害虫采笋结束后3%辛硫磷颗粒剂5kg~6kg拌细土撒施

木蠹蛾、棉铃虫、十四幼虫孵化盛期200g/L氯虫苯甲酰胺1500倍液喷雾

点负泥虫、斜纹夜蛾

蚜虫若蚜盛期或有蚜株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率10%

蓟马幼虫发生初期7.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剂1000倍液;喷雾

60g/L乙基多杀菌素1500倍液。

烟粉虱发生初期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茎枯病、褐斑病发病初期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液。

根腐病发病初期40%多菌灵超微粉剂1000倍液灌根

5

DB1310/T250—2021

附录A

(资料性)

设施选配

A.1根据使用功能综合配置不同锻炼功能的设施种类见表A.1。

表A.1按主要功能配置表

序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