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386-2022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04-T386-2022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04-T386-2022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04-T386-2022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04-T386-2022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备案号:

DB1304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1304/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DB1304/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邯麦20的品种来源、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及种子处理、整地播种、

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栽培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邯麦20节水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2009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JB/T5117-2017《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要求

DB13/T1045-2009机械化粉碎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邯麦20

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而成,2021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210009。

4品种来源及特征

4.1品种来源

母本邯02-6018,父本济麦22,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定向选育。

4.2植物学特征

4.2.1苗期特征: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窄长,幼苗壮、分蘖力强。

4.2.2成株期特征:株型半紧凑,株高77cm,茎秆粗壮、抗倒性好;旗叶偏大,叶片直立;穗层整齐,

长方型穗,穗大、粒多、粒重高。

4.3生物学特性

1

DB1304/386—2022

4.3.1高产性:河北省冀中南节水组区试鉴定,在仅浇拔节期1水的条件下,平均亩产较节水对照石

麦22增产7.2%。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试,平均亩产较高产对照济麦22增产5.5%。

4.3.2节水性:河北省旱作所节水鉴定试验,节水指数达到1.2,节水抗旱性强。

4.3.3抗病性:河北省植保所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感白粉、叶锈、纹枯病,综合抗病性好。

4.3.4抗逆性:抗寒、抗旱、抗倒、抗干热风,综合抗逆性强。

4.4各生育期适宜调控指标和产量结构指标

4.4.1生育期调控指标

基本苗22-25万/亩,越冬期群体80-90万/亩,春季最高群体110-120万亩,抽穗期穗数45-48

万/亩。

4.4.2产量结构指标

亩穗数43-45万/亩,穗粒数34-35个,千粒重43-45g

5节水栽培技术

5.1播前准备

5.1.1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

5.1.1.1种子质量精细选种,籽粒大小均匀,种子质量达到GB4404.1规定标准。

5.1.1.2种子处理为预防小麦苗期病害和地下虫害,播前要做好药剂拌种。可选用含有五氯小纪苯、

三唑酮、粉锈宁、吡虫啉、辛硫磷等有效成分的拌种剂或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包衣质量应符合

GB/T15671的规定。

5.1.2秸秆还田和洇地造墒

5.1.2.1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建议粉碎2遍,粉碎后的秸秆长度3-5cm,均

匀铺撒。秸秆还田按DB13/T1045-2009的规定执行。

5.1.2.2洇地造墒10月1-5日洇地造墒,根据土壤底墒情况,每亩灌溉水量为50-60m3。用水质量

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1.3施足底肥和晾墒整地

5.1.3.1施足底肥

依据地力情况,亩施纯氮(N)12-15kg,磷(P2O5)8-10kg,钾(K2O)4-6kg,硫酸锌(ZnSO4)1.5

公斤,硼肥2.0公斤。肥料质量符合NY/T496标准。

5.1.3.2晾墒整地

洇地后晾墒3-5天,适墒整地。进行深翻、旋耕、细耙、镇压,确保土壤达到深厚通透、细碎平

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等。整地时一般每旋耕2-3年(深度15cm左右),需要深翻耕1次(耕深

25-30cm),破除板结、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

2

DB1304/386—2022

5.2精细播种

5.2.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冀中南地区10月10-15日为适宜播种期。适播期内亩播量11.0kg-12.5kg。适播期之后每推迟1

天,亩播量增加0.5kg。

5.2.2播种方式、播种深度

采用等行距机条播,行距15cm,保证播种均匀。播种深度3-5cm,播种过深,导致出苗晚、苗弱、

分蘖少。播种过浅,种子干旱吸水不足、失墒落干,出苗不齐、缺苗断垄。

5.2.3播后镇压

播种后1-2天内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种苗扎根牢固,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同时还

起到很好的保墒作用,为免浇冻水提供有利条件。

5.3田间管理

5.3.1冬前管理

5.3.1.1查苗补苗

小麦出苗后,对于5cm以上缺苗断垄行要及早补种。补种前首先浸种催芽,然后补种,使补种的

小麦尽快出苗。

5.3.1.2杂草秋治

小麦3叶以后,麦田大部分杂草开始出土,此时草龄小抗药性差,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

防治基本能控制麦田草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苯磺隆是防治麦田阔叶杂草的高效除草剂;甲基二磺

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冀中南麦田冬前杂草防治一般在11月中旬进行。禾本科杂草的

防治按照DB13/T2872-2015中4.3.2规定执行。

5.3.2春季管理

5.3.2.1起身期防寒、防倒、防病虫

小麦起身以后,进入基部节间伸长期,植株长高,田间封垄郁蔽,小麦病虫害开始滋生。此时幼穗

对低温比较敏感,当遇到倒春寒的时候,会影响幼穗发育,出现空穗、半截穗,使穗粒数减少。此时,

可喷施生长调节剂、抗冻剂和防病虫药剂,进行一喷多防,预防倒伏、倒春寒和病虫害。一般在3月中

下旬到4月初,用粉锈宁+多菌灵+吡虫啉+哒螨灵+磷酸二氢钾+壮丰安混合喷雾。使用药剂按照GB/T

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

5.3.2.2拔节期肥水管理

拔节期肥水施用过早,容易使基部节间过长、上部叶片过大,造成田间郁蔽,增加倒伏危险;拔节

肥水过晚,则起不到保花增粒的作用,使穗粒数严重下降。对麦田总茎数达到120万以上的麦田,拔节

水推迟到小麦拔节中期;总茎数在90-100万的麦田,一般在小麦拔节期浇水;总茎数小于70万的麦田

一般在起身期浇水。冀中南麦区一般在3月25—到4月15日期间浇拔节水,亩灌水量50m3左右,每亩

追施尿素15-20公斤。灌溉水质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施肥执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

则通则。

3

DB1304/386—2022

5.3.2.3抽穗期一喷多防,防治病虫害。

小麦抽穗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重要时期。此期叶片全部抽出,植株基部郁蔽,小麦蚜虫、吸浆虫、

白粉病等病虫害开始发生。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2.5%高效氯氟氢菊酯水乳剂80毫升+45%

戊唑醇·咪鲜胺25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进行一喷多防。使用药剂按照GB/T8321-7-2002农药

合理使用准则执行。

5.3.2.4扬花期适时灌溉

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此期干旱不仅影响粒重,还会影

响穗粒数。所以,根据降水和土壤墒情,在小麦扬花后10天内及时浇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

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

重。

5.3.2.5扬花期一喷多防防病虫

小麦灌浆期常受到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和吸浆虫、蚜虫等病虫侵袭,和高温、干旱、干热风等危

害,如果不及早防治,对产量影响极大。扬花期可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一次施

药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增加粒重的目的。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4.5%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80毫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芸苔素内酯8毫升。使用药剂按照GB/T

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

5.3.2.6灌浆期一喷多防,保根护叶抗早衰。

灌浆初期选择无风无雨天,亩用22%噻虫嗪·高氯氟悬浮剂8毫升+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98%

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养根护叶,防治蚜虫、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干热风。

5.3.2.7适时收获

小麦完熟期,当籽粒水分含量小于13%时,及时进行机械收割,割茬高度15cm,无明显漏收、漏割,

颗粒归仓。收割质量符合JB/T5117-2017《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1304/38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椎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鸡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冬梅、马永安、苏玉环、刘保华、刘庆芳、李小康、王雪香、康洲。

I

DB1304/T390—2022

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检测报告内页格式

检测报告内页格式

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

外观和标识

通电检查

示值误差(℃)

重复性(℃)

响应时间(s)

负载特性

报警误差(设定值℃)℃

报警升级强度dB(A)

绝缘电阻(MΩ)

介电强度

注:1检测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

2检测中使用的主要标准器:

8

DB1304/T394—2022

□竣工图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