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计算机课件 星河6001使用手册_第1页
It计算机课件 星河6001使用手册_第2页
It计算机课件 星河6001使用手册_第3页
It计算机课件 星河6001使用手册_第4页
It计算机课件 星河6001使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RCICT用户手册

目录

第1章如何安装设备及软件.............................................1

1.1使用环境..............................................................................1

1.2如何安装设备..........................................................................1

1.3设备安全注意事项.....................................................................6

1.4技术指标.............................................................................7

第2章新手入门.......................................................9

2.1测试原理及测试过程概述................................................................9

2.2名词解释.............................................................................10

2.3软件模块.............................................................................II

第3章开机自检程序..................................................13

3.1开机自检界面.........................................................................13

3.2图标说明.............................................................................13

3.3各检测项目的内容说明.................................................................13

3.4显示报告.............................................................................14

第4章编辑..........................................................15

4.1元件.................................................................................15

4.2“组块区”说明........................................................................25

4.3开短路...............................................................................25

4.4元件打印............................................................................27

第5章如何进行编辑调试..............................................28

5.1调试数据步骤.........................................................................28

5.2其他注意事项.........................................................................30

5.3元器件类型及方法对应表...............................................................31

第6章测试..........................................................32

6.1测试程序运行界面.....................................................................32

6.2菜单说明............................................................................35

6.3工具栏说明...........................................................................36

6.4快捷键说明...........................................................................37

6.5多工位测试...........................................................................37

第7章统计..........................................................39

7.1统计菜单.............................................................................39

7.2工具栏的说明.........................................................................43

第8章功能测试......................................................44

8.1基本功能测...........................................................................44

8.2信号调理板(SignalConditioningBoard)(硬件选配)......................................50

8.3多路程控电源(Muti-PC-Power)(硬件选配)...............................................55

8.4GPIB测试(GPIBTest)(硬件选配)....................................................58

8.5Camera测试LED(硬件选配)..........................................................59

第9章调试与校准.…二...............................................65

9.1信号板控制...........................................................................65

9.2信号板测试...........................................................................65

9.3气动头测试...........................................................................65

9.4开关板测试...........................................................................65

9.5开关板绝缘测试.......................................................................66

9.6恒流及交流源.........................................................................66

第10章SRC数据转换................................................67

10.1启动方法............................................................................67

10.2使用方法............................................................................67

第11章图形格式转换程序.............................................68

I

SRC1CT用户手册

11.1图形格式转换程序的启动..................................................................68

11.2源文件的指定............................................................................68

11.3目标图形文件的生成......................................................................69

第12章PCB图形显示功能............................................71

12.1系统要求.................................................................................71

12.2图形显示平台文件操作说明................................................................71

12.3图形显示的图层设置(Alt+SL)........................................................71

12.4图形的控制(Alt+。.....................................................................72

12.5显示与隐藏列表(Alt+CG)..............................................................73

12.6查看(Alt+V).........................................................................74

12.7帮助(Alt+H).........................................................................74

12.8平台相关的一些快捷方式定义.............................................................74

12.9程序与图形显示平台相关联的操作.........................................................74

第13章常见故障处理.................................................76

13.1电源方面.................................................................................76

13.2系统自检方面............................................................................76

13.3非正常测试与死机........................................................................76

13.4硬件电路的损坏与维修...................................................................76

13.5关于气动头故障的检修流程与说明.........................................................76

13.6气缸缓冲调节方法........................................................................11

13.7常见故障列表............................................................................78

第14章测试原理.....................................................79

14.1电阻测量.................................................................................79

14.2电容测量.................................................................................79

14.3电感测量.................................................................................80

14.4跳线测量法(通断测量).................................................................81

14.5晶体管测量..............................................................................81

14.6光电耦合器测量(OPO)..............................................................81

14.7IC测量..................................................................................82

14.8PN结测量...............................................................................82

14.9稳压管测量方式(Z0)................................................................83

14.10电位器测量方式(W0)..............................................................83

14.11继电器测量.............................................................................83

14.12可控硅测量.............................................................................84

14.13.放电步(Z4)......................................................................84

14.14绝缘测试的使用说明.....................................................................85

第15章设备保养.....................................................89

15.1主机的保养:..............................................................................89

15.2气动及夹具保养..........................................................................89

第16章针床布针规则与PCB板布线建议................................91

16.1针床布针规则............................................................................91

16.2PCB板布线建议..........................................................................91

附录:特制功能测试..................................................92

SHARK功能测试..............................................................................92

B6TVSP1功能测试.............................................................................92

FFN668功能测试...............................................................................92

Georgia功能测试...............................................................................92

IIC通讯.......................................................................................92

Lumiere功能测试模块使用说明.................................................................92

Merlin功能测使用说明..........................................................................92

配置清单(标配).......................................................93

SRC6000系列产品功能对照表..........................................94

2

SRCICT用户手册

第1章如何安装设备及软件

1.1使用环境

适宜的工作环境可确保SRCICT超长的使用寿命、超高的工作效率,使其在测试环节发挥最佳的作用。

1.1.1接地

为了安全使用SRCICT避免电气伤害,确保测试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必须使用有地线保护的电源,并确保系统

可靠的接地,机芯外壳与输入地线之间的电阻小于2欧姆。

1.1.2电源电压

AC220X(1±10%)V;频率:50X(1±5%)Hz;在电力供应不稳定地区,必要时须加装稳压器以确保输入

电源质量,使您的ICT能安全稳定使用。

1.1.3功率

功率不大于600VA

1.1.4供气条件

0.4Mpa〜0.6Mpa

L1.5空间位置

1000mm(长)X800mm(宽)X1600mm(高)

1000mm(长)X800mm(宽)X1280mm(高)(FPC)

1.1.6空气环境

温度:10℃-35℃;相对湿度:30%RH〜80%RH;无腐蚀性气体及过多粉尘,当ICT不在操作中时,应关闭电源、

气压,并且盖上防尘套。

L1.7周围干扰源

距本设备2米内不得有大功率电磁设备!

1.2如何安装设备

1.2.1ICT安装程序

।将设备拆箱后,根据装箱清单清点物件,如有缺漏,请联系供货商;

2将气动头置于测试桌上(FPC设备无气动头装置);

3打开测试桌下方的门,将计算机主机置入;

4将显示器支架装在测试桌的右上角;

5将显示器固定在显示器支架上;

6将打印机置于桌面右前方(SRC3001A打印机属于选配)

7将光电开关放置相应的位置(SRC6001A是装配的光幕,无须变动)。

8将针床夹具放置在气控台中间,并根据夹具尺寸调节固定档条位置。

9机械部分组装完成之后,系统应如下图所示

I

SRC1CT用户手册

上天板

显示器

光幕开关

显示器支架

[针床夹具

打印机

主机柜

600旬匕京星河

注:图片与实物有出入的地方以实物为准。另SRC6001与SRC3001A设备是安装光电保护开关(点对点)

而SRC6001A是光幕保护开关(面对面)。

2

SRCICT用户手册

1.2.2系统电缆连接示意框图

系统电缆连接说明

1AsB、C为220VAe电源电缆。

2E为9芯电缆,连接计算机COM1和机芯B106板的DB9插座。

3D为15芯电缆,连接气动压具和机芯B106板的DB15插座。

4H为25芯打印线缆,连接打印机和计算机的LPT1打印接口。

5F为37芯电缆,连接计算机I/O卡(DB37)和机芯B105板的DB37插座。

6G为一组34芯扁平电缆(IDE34插头),连接开关板和针床。

具体连接方法为:00号开关板上插座接针床1号插座,下插座接针床2号插座;01号开关板上插座接针床3号

插座,下插座接针床4号插座;其余依此顺序类推。

1.2.3气动头安装及调整

1将高压空气接到气动头后方的圆形接头上,适当的气压为0.4MpQ〜0.6Mpa;

2将15芯的电缆连接到气动头后座上;

气动头按纽使用:

1在气动头的基座上,有红、黄、绿及急停开关四个按钮:

同时将绿色与红色两个按钮按下,压床下降,测试计入统计;

同时将绿色与黄色两个按钮按下,压床下降,测试不计入统计;

2单独将绿色按纽按下,压床上升;

3在气动头运动过程中,按下急停按钮可以让气动头上天板停止动作。

气动头的调整

如下图所示

3

SRC1CT用户手册

将绿色与红色按钮同时按下,上天板下降到一定高度(标准高度是218mm)后,可在气动头内箱里看到滑块

压住行程开关,指标灯板中"就绪”灯亮,同时针床上的探针被压至2/3的位置,探针与被测板充分接触良好,

此时气动头上天板的高度是正确的。反过来,当滑块的位置变动后,需要调整滑块位置,则是把上天板下降到针

床探针与被测板充分接触好,下调滑块的位置,使其压住行程开关,此时“就绪”灯亮,滑块的位置被调整到位,

用内六角扳手固定滑块。

指示灯板的表示:

1"测试”:只在测试过程中指示灯亮,在其它阶段均不亮;

2"通过":在测试完成后,若是“PASS”(测试合格),则指示灯亮,喇叭鸣叫“嘀嘀”声;

3“中断”:在测试过程中,按下此按键,可以中断所有正在执行的测试;

4"故障”:在测试完成后,若是“FALL”(测试不合格),则指示灯亮,喇叭鸣叫“嘟嘟”声;

5“就绪”:在上天板下降到标准高度时,指示灯亮,表示可以开始测试,若是在“自动测试”方式下,则是开

始进行测试,同时“就绪”灯灭,“测试”灯亮,若是在"手动测试”时,则手动点击“测试”按纽,开始测

试。

124软件安装及功能说明

本软件所适合的系统为Windows98或WindowsXP系统,在WindowsXP系统下运行最为稳定,因而建议在

WindowsXP系统下使用!并定期对系统进行全盘杀毒,以免拷贝数据时感染病毒对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及准确性造成

影响,SRC6000系列软件的安装步骤如下:

将软件光盘放入光驱(或指向硬盘备份目录),双击运行setup.exe,全中文版的安装程序将帮助用户完成全部安

装,一般用户在安装过程中全部选择默认值即可。安装过程出现的界面及所应进行的操作如下。

4

SRCICT用户手册

软件的主要功能说明

05RC数据转换把其它格式文件转换为本系统格式文件。

JS调试与校准调试校准与自检工具,用于信号源调试、参数校准和气动头与开关板自检。

0编辑测试数据编辑调试应用程序。

器图型界面开机后常用软件调配集成的主画面。

开机自检每次开机时的系统自检,也可随时用作系统自检。

,公共服务器编辑与测试程序的公共硬件接口和内存管理程序。

®数据统计测试数据结果统计程序。

§测试生产过程中测试所用程序。

招图形格式转换将ProtelPCB、PowerPCB和指定的针床数据转换成6001可以显示的GGF格式,配

合PCB图形显示模块使用。

注意:“公共服务器”通常不必单独起动,而在“编辑”或“测试”程序起动时会自动起动“公共服务器

请不要在“编辑”或“测试”运行时强行退出“公共服务器”,这将导至数据的丢失和程序的混乱。

5

SRC1CT用户手册

1.3设备安全注意事项

1.3.1电源

1电源插座应设在设备附近最方便连接的地方,电源线是主要的断电设施之一;

2凡插拔设备中的板卡及电缆必须先切断电源;

接触设备电路板应带防静电腕带;

3电源开、关时间间隔不得小于10秒;

4设备若未良好接地时,本身是处于游离的状态,也会有产生静电的可能性。故请使用者检查是否良好接地,

若无接地时,请使用者自行利用一导线连接到外部地线上;

5开机预热时间应大于10分钟。

1.3.2气动头及夹具

1进入设备夹具的气源必须经过干燥处理,把水汽分离;并及时倾倒过滤减压阀中的积水;

2待测电路板经过功能测试后,再使用本设备测试前应对其进行充分放电(用导电铜刷轻轻刷一遍);

3不要在气动头运动范围内放置物品,以免对气动头造成损坏;

4在气动头运动过程中,严禁身体任何部位进入气动头运动范围内;

5气动头上光电保护装置的位置应低于植针平面2-3厘米,保证全行程操作的安全,安装调试完成以后请不

要私自对其进行调整(适用于SRC3001A和SRC6001);

6在保养维护和调试针床时要关闭测试界面的自动测试方式,启动手动测试。

1.3.3开关机顺序

正确的开机顺序为:电脑上电、测试主机柜上电,测试软件起动。关机时顺序相反,由于WINDOWS运行时有

很多临时数据需在关机时处理,所以千万不要在WINDOWS未正常退出时关断计算机电源,如果希望方便,可在“编

辑”软件的“设置”菜单下选中“测试程序退出时关机”,这样当“测试”程序退出时WINDOWS将自动关机(约

30秒),除非其它程序不能正常退出(如:有修改过的文件没保存)。

6

SRCICT用户手册

1.4技术指标

(除特殊说明均为对孤立元件测试结果)

(1)测试点:

测试通道(标准)256(3001A)320(600k6001A、FPC)

测试通道(最大)1216(19块开关板)

通道板以64点增设

⑵短路开路测测试

电流(最大)10mA

测试速度1024点<2秒(全开路)

⑶阻抗测试:

电阻

测试范围0.01Q-40MQ

激励电压0V-+5V(可编程)

激励电流lOOnA-10mA

测试范围精度测试

<1Q用4针法测量,分辨到10mQ4ms

IQ-1KQ用4针法测量,±1%4ms

<100。±(2%+0.5。)2ms

100Q-500KQ±3%4ms

500KQ-5MQ±3%10ms

5MQ-40MQ±5%40ms

电容

试范

围5pF-40mF

100mV-10V(可编程)

1OHZ〜1MHz

lOOnA-10mA

精度测试时间

±(5%+0.5pF)小电容需单独4ms

5pF-lOnF校准或加偏移,消除引线电容

lOnF-luF±3%8ms

lu-ImF±4%20ms

lmF-40mF±5%30ms

电感

测试范围luH〜250H

激励电压AC0〜5V

激励频率10HZ〜1MHz

测试范围精度测试时间

luH-lOOuH±(5%+0.5H)7ms

10uH〜250H+5%20ms

(4)其它

项目范围精度

电压0V〜10V(加选件:0〜200V)

±(0.1%+10mV)

跳线1。〜100。可设定

PN结正向导通特性0.2〜5V

二极管PN结曲线测试、正反向压降测试

频率测试《5MHz,(5〜100MHz,加选件)±(0.1%+1Hz)

晶体管导通测试250mV〜10V激励电流10mA

晶体管B值测试B值1-1000,&10mA驱动电流±5%

7

SRCICT用户手册

多管脚器件光电藕合器、场效应管、可控硅、电位

器、继电器、接插件等驱动电流。〜

10mA驱动电压。〜I0V

电容极性三针测量,金属外壳,luF〜40mF

电压感应测试IC、接插件管脚开路

功能测试电压、电流、频率'脉宽、IC逻辑、选件

霍尔元件等可定制(SRC3001A无此功

能)

自动放电功能(测试前,双<15V

针或全板放电)(Relay放电电压<220V)

绝缘测试1M〜20M.精度5%

(5)测试夹具(气动头)

最大行程150mm

最大压力3925N(0.5MPa)

最大可测面积390X500mm

气动头运行速度(0.4Mpa下)0.09m/s〜0.1lm/s,

8

SRCICT用户手册

第2章新手入门

2.1测试原理及测试过程概述

ICT(In-CircuitTest)又称在线测试仪,如同一块功能强大的万用表,主要是靠测试探针接触PCB上的测试点来

检测PCB的线路开路、短路,所有零件的焊接情况,包括元器件的漏装、错装、参数值偏差、焊点连焊、线路板开

短路等故障,并将故障是哪个元件或开短路位于哪个点准确告诉用户,测试原理如下图:

先以一小块电路板为例,讲述如何用ICT进行测试。被测电路板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在电蹈的每个网络上『针,如四示的日保证板中每个向—个针市用表的两个表

笔)检测到。再根据所设的针号,启动软件的“编辑”(详见本手册第4章介绍),编写测试数据文件,如下图所示

9

SRC1CT用户手册

■,4

*.

RI一v;

x

Nl,,:

ol)

ll

'tm

7

9

根据图中所标“针号”,将元件的元件名和元件实际值填写在表格的“元件”和“标称值”一栏中,将对应的针

号填写在"针1”、“针2”栏中,前后针号顺序可以随意填写,“+%”、“-%”、“TM”可以由程序自动选择也可以手

工输入,“测量1”与“测量2”是ICT测试计算出来的,与用万用表测量的值相同。当所有参数设定完毕后,选中

所有元件进行“学习”(即系统依据各元件的标称值,自动选择测试该元件的最佳方法或依据所给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的过程称之为“学习”),通过“学习”,得到测量值,随后进行“置标准值”、“试测试”,再由调试人员进行判断,

测试结果的合理性。最终将测试数据调试到合理范围。数据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数据调试得当,可以避免

误测、漏测的发生,其具体操作见本手册第5章“如何进行编辑调试”。再运行“测试”(详见本手册第7章介绍)

功能,如下图所示:

0pl

WMCn39•58

将被测板进行小批量多次测试(一般为十块到二十块),反复编辑调试,无漏测、误测出现时,保存好测试数据,

整个编辑测试过程完成。

2.2名词解释

针床:即是夹具(Fixture),是根据电路板定制的测试工具,以保证电路板上每个链路上均设有一根探针,与测

试点紧密接触;

学习:即是采样,系统依据各元件的标称值,自动选择测试该元件的最佳方法或依据所给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的

过程;

探针:具有一定弹性的、伸缩的金属尖针,安装于夹具之上,用于与PCB测试点充分接触,根据测试点形状不

同,选用不同型号的针头,以保证探针与PCB充分接触;

步号:步号是元件测试时的执行顺序,每一个步号代表测试一个元件,有些元件须要多步来测试,如:IC,元

件测试是从设定的第一个测试步到最后一步,默认最大测试步为4096步;

元件名:根据被测板BOM表单上的元件名称实际填写;

TM:根据被测元件特性和标称参数值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比如电阻测试有6种方法,电容测试

10

SRCICT用户手册

有5种方法;

标称值:元件上表明的名称,如电阻色环所表示的值即为标称值;

标准值:元件在网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值;

测量八测量2:由ICT测试出来的测试值;

误差:(测量值-标准值)/标准值*100%;

+%\-%:即误差的上限和下限,当误差值超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测试结果就报错误元件,若输入“-1”则

表示对此项无限制;

延时:有些因为线路特性,如:大电容充放电,须较长时间后测试结果才会稳定,所以给测试步增加延时,以

ms为单位;

G:为了使测试元件时不受链路其它元件的影响,测试更准确而增加隔离点,实值为在链中增加旁路电压,表现

为隔离针,可自动加也可手动加,最多可增加8个隔离针。

2.3软件模块

以SRC6001为例,说明SRCICT软件的各个模块及数据文件的作用,下图是SRC6001软件框架图:

2.3.1开机自检程序(opencheck.exe)

系统硬件自诊断功能,保证硬件系统的正确。

包括10卡自检、信号板AD、信号板DA、信号板交流源、信号板直流源、开关板内部检测、滤波器、放大器、

气动头等九项自检。

2.3.2编辑程序(sf.exe)

主要完成待测板的编辑调试工作,如元件的录入学习调试、开短路的学习测试,测试项的选择等。

2.3.3测试程序(st.exe)

根据编辑程序生成的测试数据,对被测板进行测试,输出测试结果(界面显示、测试结果文件生成以及打印机输

出等)

2.3.4调试程序(debug.exe)

ICT自身的硬件调试检查工具软件,主要包含5个模块

信号板调试工具

信号板测试

气动头的检查

开关板检查

交流源及恒流源校准

2.3.5统计程序(stotistic.exe)

测试结果的统计,比如故障率等

11

SRC1CT用户手册

2.3.6数据转换程序(convert.exe及trans.exe)

convcrt.cxe是SRC不同版本的测试数据之间的转换,主要是标准tdf格式数据、SRC3001测试数据以及SRC6001

测试数据之间的互换。

trans.exe主要是将其它厂家的测试数据转换为SRC6001的测试数据

12

SRCICT用户手册

第3章开机自检程序

开机自检程序用于计算机开机时对测试系统硬件的检查,并提供检测报告,在开机时自动启动。一般要在开机

自检一切正常后才能开始工作,否则影响测试效果。

3.1开机自检界面

3.2图标说明

各选择栏可选择相应内容是否测试,勾选进行测试,未勾选则不进行测试。

n图标表示还没有测试的项目

⑨(绿)图标表示已检测正确的项目

■(红)图标表示已检测有故障的项目

图标表示正在检测中的项目

3.3各检测项目的内容说明

'IO卡自检”通过读取io卡上的时钟信号判断io卡与计算机端口通讯是否正常。

'信号板AD”检查信号源板上的AD转换单元是否工作正常。

“信号板DA”信号源板上各个DA单元是否工作正常。

“信号板交流源”检查信号板所发出各档交流源的频率,幅值是否正常。

“信号板直流源”检查信号板所发出各档直流源是否正常。

“开关板内部检测”检查当前系统上插入的开关板类型、数量及所有开关板内部工作是否正常,开关板类型包

括有继电器板和COMS板,主要是依据板上所采用的器件所规定的。

“滤波器”检查滤波器的响应时间。

“放大器”检查电压电流增益值。

“气动头通信”检查计算机串口与气动头控制板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硬件的损坏和软件资源的冲突会引起此故

障,所以,当本系统的“公共服务器"(SRCS.EXE)运行时,或其它占用相同串口的软件运行时此项检查是不能通过

13

SRC1CT用户手册

的,请先退出这些程序再检查此项。

3.4显示报告

在自检完成后界面上将显示系统所配开关板的数量及种类,如果测试结果完全正确,对话框将自动最小化,若想

看详细结果,请在WINDOWS的下部状态栏中找到“开机自检”的图标,将其还原后关闭即可。

如果有错误,请看详细报告(按“显示报告"按钮),报告内容示例如下图:

本报告中除气动头故障外都有详细的结果记录:

。卡时钟值是用计算机的软件时钟与。卡上的硬件时钟对比的结果;

AD及DA的测试要求准确到]%;交流源的频率检测要求精度1%,电压精度5%(只对500KHz以下有要求),当

选择频率期望值时,看到带号的表示频率超差,带“!”号的表示在本频率下有电压超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