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件之-德育_第1页
《教育学》课件之-德育_第2页
《教育学》课件之-德育_第3页
《教育学》课件之-德育_第4页
《教育学》课件之-德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德育4/23/2024一、德育及其规律

〔一〕德育概述1.德育及其功能〔1〕德育的概念4/23/2024词源学中的含义“德”字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德”解为“升”、“登”等,音“得”。我国经传多借“德”为“悳”,也是“得”的假借义。4/23/2024朱熹的解释“得之于心,故谓之德”,“施之于身,故谓之于行。“德”是指符合道的思想行为。4/23/2024约束仿效以孝为教4/23/2024我国古代没有用德育这个概念,当时有“教”“教学”“道”这些词。我国古代的《说文解字》上把“教”字解释为“觉悟”的意思。即“斅〔古时的教〕字,觉悟也。”就是说“教”就是提高人的觉悟。因此中国古时候的教育,指的就是要提高人的觉悟,主要是指德育。4/23/2024我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里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之道”的“道”字,就有教育的意思。从其内容来看,所说的“明明德”“亲民”“至善”都是德育内容。这里的“道”字是指教育,实质讲的是德育。可见在我国古代还没有用德育这个概念,往往是用“教”“教学”“道”字来代替的。4/23/2024我国古代对“德”和“育”是有分别加以解释,这表达在《说文解字》等书中。当时“德”的根本涵义是指人的符合道的思想行为,即符合事物开展规律、社会标准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育”的根本涵义是指培养人的品德,即培养人的善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至于“德”和“育”二字连用最早是什么时候,尚需考察。4/23/2024西方的解释“moral〔道德的〕”和“ethical〔伦理的〕”分别来源于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为“尊从习俗或习惯”。西方“古代德育”实际上是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相当与今天的“思想教育〔ideologicaleducation〕”。4/23/2024“德育”一词的由来西方社会18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这一概念。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年〕中明确提出“moral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的一个根本概念和常用术语。4/23/2024“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1912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当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4/23/2024德育德育,即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根底,同经过选择的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那么、行为标准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4/23/2024〔2〕德育的功能德育的功能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标准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开展中的导向作用及其重要。要克服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无视德育的作用,另一种是认为学校德育无所不能,能够包打天下。4/23/2024道德品德德育个体化内容手段结果决定途径4/23/2024注意:德育不仅有正功能,而且可能有负功能。4/23/20242.德育的任务和内容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德育的根本任务和内容。根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并在此根底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决的共产主义者。根本内容:中学德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根本内容。4/23/20241990年以来,国家公布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小学德育刚要》〔1993年〕和《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对小学和中学不同学段做了不同的规定。〔见教材P286-287〕4/23/2024不同年龄阶段侧重点不同:小学阶段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为主;初中阶段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主;高中阶段侧重进行政治观点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4/23/2024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4/23/2024〔二〕品德开展规律1.品德诸要素的开展品德的结构极为复杂,对于究竟是由哪几种因素构成那么观点不一。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根本要素上。4/23/2024道德认识开展的研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其发生认识论为根底,通过观察儿童在玩弹子游戏中对规那么的遵守,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开展与其智慧的开展具有相互平行的现象。4/23/2024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偶故事,归纳出儿童道德的开展经历了四个开展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和公正阶段,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开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开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展规律。4/23/2024劳伦斯·柯尔伯格(1927–1987〕美国儿童开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长达20年的实验研究。4/23/2024他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具体、精细和系统,并提出了“道德开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开展的。4/23/2024道德情感开展的研究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开展理论对道德情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4/23/2024道德行为开展的研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西方较为系统的研究与阐述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行为矫正技术。4/23/2024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说明,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模仿学习的结果。班杜拉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典范与强化作用等,认为通过奖励儿童的适当行为,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开展,还认为通过典范的影响可以抗拒外界的多种诱惑。4/23/20242.品德开展的一般规律〔1〕品德开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根底上自我构建的结果。〔2〕个体的品德开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开展的直接动力。〔3〕个体品德的开展是品德个要素协调统一的开展。〔4〕品德的开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开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4/23/2024〔三〕德育过程及其规律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理论是探讨德育的本质和规律的。4/23/2024德育过程的根本规律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4/23/2024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学生品德的开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的实现的。2.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倡导学生活动。3.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根底。4/23/2024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开展。2.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4/23/202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能力的过程。2.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特点与构成因素。3.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开展。4/23/2024二、德育原那么与方法

4/23/2024〔一〕德育原那么德育原那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掌握的根本要求。它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4/23/2024我国学校的德育原那么主要有: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那么疏导原那么长善救失原那么〔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那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那么因材施教原那么在集体中教育原那么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4/23/2024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那么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学习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4/23/2024贯彻这一原那么,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同时要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行为标准、准那么等,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案例分析:高高举起理想的火炬4/23/20242.疏导原那么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那么就是循循善诱原那么。贯彻这一原那么,首先要求要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在教育中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道理、先进的典范,有的放矢地开导学生,或者依靠各方面积极因素〔包括集体和个人的〕启发学生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标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23/2024其次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第三要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案例分析:最淘气的学生往往也是最聪明的学生4/23/20243.长善救失原那么〔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那么〕指继续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任何一个学生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在德育过程中,不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是符合事物开展规律的。4/23/2024贯彻这一原那么的根本要求: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案例分析:不妨给学生贴一条好标签4/23/2024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那么

指继续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皮格马利翁效应〕实践经验说明,爱是严的根底,严是爱的具体表达,但在教育实践中,要严格区分严格要求与对学生的凶狠。4/23/2024贯彻这一原那么,要求教师从保护学生出发,尊重和信赖学生,逐步提出正确的、简明的、有方案的、积极的和严格的要求,把尊重、信赖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不断进步,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从他律专项自律。

案例分析:用爱心呵护,以严格雕琢4/23/20245.因材施教原那么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开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展。4/23/2024贯彻这一原那么的要求是:要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德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方案地进行教育。

案例分析:一个优秀学生的心理转变4/23/20246.在集体中教育原那么指进行德育要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4/23/2024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集体并不是一群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为了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健全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人成员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就是使学生生活在集体中,依靠集体,通过各种活动和交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个好的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巨大的教育力量。

4/23/2024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方案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开展。4/23/2024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长期影响下开展的。要按照德育目标、要求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系统连贯地去教育影响学生,以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4/23/2024贯彻这一原那么的要求是: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各方面德育影响要一致;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和家庭、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到达最正确状态。案例分析:成长的历程4/23/2024〔二〕德育途经与方法1.德育的途径〔1〕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2〕劳动和其它社会实践〔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心理咨询〔6〕班主任工作〔7〕校园生活4/23/20242.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它是以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原那么为依据的。德育的方法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效果。4/23/202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典范锻炼修养陶冶奖惩〔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制度4/23/2024〔1〕说服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标准、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我们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要反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尤其要注重说服。4/23/2024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4/23/2024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案例分析:“生命与尊严哪个更重要?”——六年级学生辩论会实录4/23/2024〔2〕典范典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良好的环境里,典范能给学生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但在缺乏制度、纪律和正确舆论的环境里,典范的作用那么将受到限制。4/23/2024典范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运用典范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选好学习的典范。②激起学生对典范的敬慕之情。③引导生用典范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案例分析:老师理发之后4/23/2024〔3〕锻炼锻炼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4/23/2024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适当指导;③坚持严格要求;④注意检查和坚持。案例分析:话春节━━━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4/23/2024〔4〕修养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开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开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4/23/2024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案例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五课自我新期待测评4/23/2024〔5〕陶冶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时要注意: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案例分析: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情感谢发4/23/2024〔6〕奖惩〔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表扬奖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肯定和好评。它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便进一步稳固和发扬,因而是鼓励学生荣誉感和进取心的重要方法。表扬有口头的和书面的;奖励那么有发奖状、奖品,授予称号等。4/23/2024批评和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