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梧桐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梧桐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梧桐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梧桐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梧桐栽培技术规程4播种育苗4.1圃地选择与整理、作床2初冬时对圃地进行翻耕,深度为30cm,耙平。翻耕前可均匀撒施腐熟的有机肥,施肥量宜为4.1.3作床4.2种实采集与处理4.2.1种实采集4.2.2种实调制4.2.3种子贮藏4.3播种4.3.1播种时期4.3.2种子催芽河沙按体积比1:3混合均匀,河沙湿度以手握成团但不滴水为宜。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4.3.3播种方法4.4播后管理当有30%的种子的子叶出土后,即可于阴天或傍晚揭去草帘。全年宜间苗1~2次,当幼苗高达5cm4.4.2浇水34.4.3松土除草4.4.4施肥待幼苗长出2~3片叶后,以埋施方式追施一次5.1苗木移植5.2移植苗管理4大于4年生的苗木,宜采用带土球出圃,可用于四旁植树或城市行道树。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倍以上,土球厚度为土球直径的2/3。整个土球应平整圆滑,形状应上大下小,底部削成锅底状。用草宜原冠栽植,栽植时剪除枯死枝、伤残枝,并适5栽植早期宜与作物套种间作,林地可随套种作物进行田间管理。未间作的幼林,在5~6月和8~9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6Thysanogynalimbata若虫分泌的白色絮状蜡质物能堵塞叶(2)适当保留林下植被,提高林间生物多样性,保CicadellaviridisThoseasinensis(3)幼虫发生期,用50%杀螟硫磷乳剂80Rhizoctoniasolani木死亡但不倒伏。猝倒型症状为幼苗茎部,被侵染处变褐色,出现水渍状80%嘧霉胺·异菌脲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等进行灌Cephaleurosvirescens染病叶的正、背面产生黄褐色针头射状并发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灰绿色Scleroti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