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50022-2014 化纤毛条试验方法_第1页
FZ∕T 50022-2014 化纤毛条试验方法_第2页
FZ∕T 50022-2014 化纤毛条试验方法_第3页
FZ∕T 50022-2014 化纤毛条试验方法_第4页
FZ∕T 50022-2014 化纤毛条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化纤毛条试验方法Testmethodforman-madef2014-07-09发布2014-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1化纤毛条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化纤毛条的试样制备、条重偏差和条重变异系数、长度偏差率、短毛率、长毛率、长度本标准适用于涤纶、腈纶等各种化纤毛条产品,其他毛条产品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91.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GB/T3291.3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GB/T4146.1纺织品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GB/T4146.3纺织品化学纤维第3部分:检验术语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4339化学纤维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3291.1、GB/T3291.3、GB/T4146.1和GB/T414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条重topmass在规定条件下1m长毛条所具有的质量克数。纤维扭结成小粒状,肉眼能明显识别,轻拨其周围,仍不能解开者。毛片cardneps纤维扭结成小片状,肉眼能明显识别,轻拨其周围,仍不能解开者。4试样制备4.1取样方法取样比例和数量按表1执行。从包装件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毛球。2表1取样比例和数量每批总包数包取样包数包全部520以上生产单位可根据实际,采用下机取样或包装件取样,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相应包数。采用下机取样方式时,应确保样品覆盖整检验批的每条生产线;采用包装件取样方式时,应从包装件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毛球。4.1.2实验室样品的制备将所取毛球去掉外层1m左右,绕取1.5m~2.0m左右没有损伤的两段毛条作为实验室样品,一段供试验用,另一段备用。每个检验批制备的实验室样品总数量不少于20个。回潮率实验室样品的制备:随机选取一个毛球,分别抽取球芯和外层条子各1.5m(总质量不少于50g)装入密闭容器内。4.2实验室样品的预调湿和调湿处理所取的实验室样品,如回潮率大于公定回潮率时,需进行预调湿。将样品放置在温度不大于50℃,相对湿度10%~25%的烘箱内进行预干燥处理,直至回潮率低于公定回潮率为止。然后在GB/T6529规定的条件下调湿使达到吸湿平衡(每隔30min连续两次称重的质量递变量不超过5条重偏差和条重变异系数测定5.1试验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规定长度毛条的质量(单位为克),计算条重偏差和条重变异系数。5.2仪器和工具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剪刀、直尺(量程≥1.000m,最小分度值1mm)或50cm工字尺(最小分度值1mm)等。5.3试验步骤将制备的实验室样品在自重条件下,准确剪取1.000m长毛条,绕成团,逐一称量(准确至0.01g)并记录。共测20根。5.4结果计算5.4.1条重偏差条重平均值按式(1)计算:3式中:m——条重平均值,单位为克每米(g/m);m:——每根条子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n——试验次数。FZ/T50022—2014条重平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三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条重偏差按式(2)计算:mp=mmd…………(2)式中:m。——条重偏差,单位为克每米(g/m);m——条重平均值,单位为克每米(g/m);ma——条重设计值,单位为克每米(g/m)。5.4.2条重变异系数条重变异系数按式(3)、式(4)计算: (3) (4)式中:s——条重的标准偏差,单位为克每米(g/m);m;——每根条子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m——条重平均值,单位为克每米(g/m);n——试验次数;CV--条重变异系数,%。条重变异系数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6长度偏差率、短毛率、长毛率及长度离散系数测定6.1试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利用加权平均的原理得到长度平均值(单位为毫米),并计算平均长度偏差率、短毛率、长毛率及长度离散系数。6.2.1梳片法6.2.1.1仪器和工具梳片式羊毛长度分析仪、夹毛钳、压叉、天平(最小分度值0.001g)、绒板(与纤维成对比色)。6.2.1.2.1从实验室样品中任意抽取毛条三根,用双手各持一端轻加张力使毛条平直,依次放在第一架4FZ/T50022—2014子压入针内,铺放宽度要小于夹毛钳的宽度。6.2.1.2.2将露出梳片外的条子,用手轻轻拉去一段,在离第一梳片5cm~8cm处,用夹毛钳夹去游离纤维,使毛条端部与第一片梳片平齐,然后将第一片梳片放下,用夹毛钳夹住第一根条子全部宽度的纤维,从梳片中缓缓拉出,并用机边附装的小梳片从根部开始轻轻梳理两次,除去游离纤维,每组(每片梳片为一组)夹取3次,每次夹取长度为3mm。6.2.1.2.3将梳理后的纤维转移到第二架梳片机上,此时要用手夹住纤维,防止纤维松散,并保持纤维平直,用压叉将纤维压入针内,并缓缓向前拉拽以减少纤维卷曲,但不能拉断纤维,当夹毛钳将纤维与第一片梳片平齐时即将纤维放下。依此方法,拉取每根条子不少于3次。拉取前要将游离纤维除去,使纤维束再度平齐。三根条子交叉进行,直到第二架梳片机上的纤维束质量达2.0g~2.5g为止。6.2.1.2.4在第二架梳片机上加4~5块梳片,将梳片机转向,逐块放下前面几片梳片直到最长纤维露出为止,然后用夹毛钳夹取各组纤维(每片梳片为一组)。全部夹完后分别用天平称其质量(准确到0.001g)并记录。6.2.1.3结果计算6.2.1.3.1平均长度按式(5)计算:式中:J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l;—每一组距的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m);m;———每一组距内纤维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为方便计算,也可任意假定平均长度,此时平均长度的计算按式(6)、式(7)进行: (6) (7)式中:L—---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A——假定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m:——每一组距内纤维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D——差异;I——组距(相邻二梳片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l:—每一组距的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m)。6.2.1.3.2长度偏差率长度偏差率按式(8)计算:式中:PL₁——长度偏差率,%;L-—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5FZ/T50022—2014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长度离散系数按式(9)计算:LX:——长度离散系数,%;…………sL——长度标准偏差,单位为毫米(mm);长度标准偏差按式(10)或式(11)计算:st——长度标准偏差,单位为毫米(mm);I----组距(相邻两梳片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m:——每一组距内纤维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D——差异;l:——每一组距的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m); (10) (11)长度离散系数计算到小数点两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短毛率按式(12)计算:DML——短毛率,%;…………短毛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长毛率按式(13)计算:CML——长毛率,%;6FZ/T50022—2014长毛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注:长毛是指1.33dtex~3.33dtex,长度为200mm及以上的纤维;>3.33dtex~6.67dtex,长度为210mm及以上的纤维。长度试验一般情况下测一次,仲裁时测定两次,并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若两次结果和平均值的差超过5mm时,进行第三次试验,最终结果以三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50cm工字尺(最小分度值1mm)、长度分析仪(阿尔米特长度仪)、天平(最小分度值1mg)等。a)取样仪(对齐端宽度3mm,不能拉断或损伤纤维);b)分析仪(最大长度280mm);c)电子计算机及打印机。操作步骤如下:a)用工字尺从调湿平衡的试验样品中,剪取1m(精确至1mm)长的条子三根。b)从每根条子中分别从纵向分取三分之一条子,合并成一根长度试验样品。c)用手扯去长度试样的一端,稍加整理,将条子平直铺在取样仪的针板上,用压毛叉将条子压入针梳内。d)按取样仪的操作要求,进行预整理操作。n₂——预整理次数;g)根据分析仪要求,选择取样次数,然后取样。取样量掌握在500mg~2500mg。操作步骤如下:b)根据仪器要求用标准块校准仪器;c)校验结果在标准范围内,则可测试,并按仪器操作要求调整到测试状态。7FZ/T50022—20146.2.2.2.4设置电子计算机参数根据所需在电子计算机上设置参数。6.2.2.2.5.1按长度分析仪要求,将一端整齐的纤维束移至分析仪上,测试试样长度。6.2.2.2.5.2根据所测结果分别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并打印结果。平均长度按式(15)计算:L——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La——每个长度组的加权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n——长度组总组数。每个长度组的加权平均长度LB按式(16)计算:La;——每个长度组的单个长度,单位为毫米(mm);m;—-每长度组单个长度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平均长度计算到小数点两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平均长度偏差率计算方法同6.2.1.3.2。长度离散系数按式(17)、式(18)计算:式中:LX₁——长度离散系数,%;sr——长度标准偏差,单位为毫米(mm);L—-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LB;—---每个长度组的单个长度,单位为毫米(mm)n——长度组总组数。…………(16) (17) (18)长度离散系数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8短毛率计算方法同6.2.1.3.4。长毛率计算方法同6.2.1.3.5。6.2.3仲裁试验方法仲裁时采用梳片法。7毛粒测定7.1试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毛条,以比对样照中的毛粒大小为起点,目测拣出毛粒,换算成每克毛条中的毛粒只数。7.2仪器和工具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玻璃板、绒板(与纤维成对比色7.3试验步骤7.3.1从实验室样品中任取10根毛条,从每根条子上剪取约10cm长的一段毛束,均匀取出部分毛束,共取约10g作为试样,合并称重并记录(准确至0.01g)。7.3.2将10g试样平铺于下衬黑底(或白底)与纤维成对比色的玻璃板上,用手指轻轻横向拨开纤维,并使之拖成连网状,参照附录A毛粒比对样照进行毛粒检测(对比),记录大于、等于样照起点的毛单位质量的毛粒只数按式(19)计算:…………Nm——单位质量的毛粒只数,单位为只每克(只/g);m——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到小数后两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8毛片测定8.1试验原理对一定长度的毛条,以比对样照中的毛片大小为起点,目测拣出毛片,换算成每米毛条中的毛片9FZ/T50022—20148.2仪器和工具灯光试验台、剪刀、直尺(量程≥1.000m,最小分度值1mm)或50cm工字尺(最小分度值1mm)、镊子。8.3试验方法从实验室样品中任取1.000m长的10根毛条,平铺于与纤维成对比色的试验台上或灯光试验台上,缓缓将毛条展开,使之拖成连网状,参照附录A毛条毛片比对样照,按毛片比对样照进行对比,记录大于、等于样照起点的毛片数。逐段捡出毛片,并记录毛片只数。8.4结果计算单位长度毛片只数按式(20)计算:式中:N₁~—单位长度毛片只数,单位为只每米(只/m);l——试样总长度,单位为米(m)。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9疵点测定(手拣法)9.1试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毛条,目测将毛条纤维中的疵点拣出并称重,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9.2仪器和工具天平(最小分度值0.1mg)、玻璃板、镊子、绒板(与纤维成对比色)。9.3试验步骤从实验室样品中任取10根毛条,合并称重(准确至0.01g),按GB/T14339的规定,拣出硬块、僵疵点含量按式(21)计算:式中:Q——疵点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m₁——疵点总质量,单位为毫克(mg);m——10根条子总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10大于200mm长纤维含量测定在规定条件下,将长度大于200mm的长纤维拣出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