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一切成败得失都在我们自己,然而我们往往说是无意的”,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思潮是()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C.专制主义D.神权主义【考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解析】本题材料的核心词是“我们自己”、“我们”。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学巨匠。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选择A。【答案】A2.《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集中体现了()A.市民阶层的利益B.世俗贵族的利益C.资产阶级的利益D.封建教主的利益【考点】《人权宣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的《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自由平等的进步要求。故选择C。【答案】C3.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B.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C.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D.美国南北战争的正义性【考点】北美独立战争【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诉诸武力的办法是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可知是托马斯·潘恩揭露英国的殖民暴政,号召北美殖民地人民勇敢战斗,故选A。【答案】A4.“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在这里所说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C.资本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考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解析】1640年开始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789年法国爆发的大革命,也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C符合题意,故选择C。【答案】C5.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主要表明()A.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B.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C.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D.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考点】工业革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的准确理解与认识,材料引文的核心内容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工业中的革命,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原有的生产技术、手段、生产的商品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成为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故选A。【答案】A6.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以艰辛的劳动获取大量生物进化的证据,从而雄辩地论证了造物主完全没有必要存在的科学家是()A.牛顿B.爱迪生C.爱因斯坦D.达尔文【考点】达尔文的进化论【解析】
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词“生物进化”,可知这位科学家应该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他在自己的著作《物种起源》中揭示了生物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且生物的发展发展还体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故选择D。【答案】D7.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上述材料表达的信息不包括()A.改革的目的B.沙皇的矛盾心理C.改革可能会不彻底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考点】俄国1861年改革【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对于1861年改革的理解。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俄国1861年改革后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故选择D。【答案】D8.改革开放是永恒的主题。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地实施了()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天皇专制
D.幕府将军的统治【考点】日本明治维新【解析】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故选择B。【答案】B9.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C.避免国家分裂D.反抗殖民压迫10.历史老师强调:“亚非拉的无限财宝,无限的良田沃壤,迅速的养肥了欧洲,刺激了生产,引起了工业革命。”由此判断,该老师正在讲述()A.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D.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结合所学,在三角贸易和对印度的殖民掠夺中,欧洲获取了大量的资本用于发展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故选D项。【答案】D11.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持第三种观点的人的主要依据是()A.一战是世界性战争 B.一战是掠夺性战争C.一战是破坏性战争 D.一战是正义性战争【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解析】本题考查一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其双方而言都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选B项。【答案】B12.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是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A.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考点】俄国二月革命【解析】标语中“打倒沙皇专制政府”指的是二月革命,其结果是推翻了统治俄国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政权;B是法国的;D是苏联的1991年解体。【答案】A13.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要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该填写的国名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考点】苏联成立【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选C。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告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故选择C。【答案】C14.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考点】华盛顿会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会议的相关内容。一战后的1921年—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这次会议协调了美国和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故选择B。【答案】B15.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方人士纷纷前往某国取经。它的经济的一枝独秀和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一名记者从该国回去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词。文中的“某国”应该是()A.苏联 B.波兰C.印度 D.中国【考点】苏联五年计划【解析】1929年—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时的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通过实行一五计划,成为工业强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故选择A。【答案】A16.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考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扩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1929年—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出路。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世界大战,最终以失败告终。故选择C。【答案】C1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美国采取措施,调整资本主义制度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考点】新经济政策【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题干时间限制是1929—1933。1921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故选择B。【答案】B18.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德国闪击波兰
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解析】本题注意“全面爆发”,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二战爆发前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C项是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D项是二战中战争规模扩大的事件。故选择C。【答案】C19.“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A.雅尔塔会议 B.波茨坦会议C.《联合国家宣言》 D.中共七大【考点】雅尔塔会议【解析】分析题目可知所述事件应发生于二战即将胜利阶段,二战结束于1945年。C是1942年,排除;D是194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B是敦促日本投降,材料是要消灭德国。结合所学可知,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故选A项。【答案】A20.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A.三国协约建立B.三国同盟形成C.《慕尼黑协定》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考点】《联合国家宣言》【解析】1941年12月,受到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反法西斯国家联盟,对于打败法西斯国家,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AB是一战,C发生在二战前,故选择D。【答案】D2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C.《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D.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考点】史学理论【解析】史实指的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实,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观点。四个选项中ACD都是在陈述历史上发生的事实,而B项是对两个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属于观点。故选择B。【答案】B22.“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丘吉尔“铁幕演说”【考点】马歇尔计划【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与冷战有关,但要注意题中的关键信息“经济实力”。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选A。【答案】A23.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应是()A.俄国十月革命 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的进行 D.苏联解体【考点】美苏冷战【解析】题干中的时间为1964年,两个国家为“美国和苏联”,当时这两个国家正处于冷战的对峙时期。而俄国的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1945年;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都与本题内容无关。故选择C。【答案】C24.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A.华约建立B.美苏争霸C.古巴导弹危机D.东欧剧变【考点】东欧剧变【解析】本题考查东欧剧变的表现。ABD都是美苏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的表现。C项东欧剧变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故题目所示都是东欧剧变的表现。故选D项。【答案】D2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A.中国李宁 B.美国微软 C.德国奔驰 D.美国麦当劳【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为代表,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核心。A属于服装纺织,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与内燃机的出现有关,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是电脑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择B。【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事,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2)材料一中的中国皇帝的权力与材料二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不同?(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重要作用?(2分)(4)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4分)【答案】26.(1)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2)中国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2分);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宪法(法律)的制约。(2分)(3)防止专制的出现。(4)由人治到法治;由独裁到民主。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煤炭开采)材料二(石油开采)请回答:(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产生的影响。(6分)【考点】(1)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2)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史实及影响(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煤产量的变化,可得出是因为蒸汽机达到广泛应用才使煤产量发生变化,而蒸汽机的使用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是石油产量变化图,而内燃机是以石油为动力的,内燃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2)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不断增多,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大量的废渣、废水、废气和二氧化碳也不断向外排出,破坏了自然环境,给坏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答案】27.(1)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内燃机的使用和推广(2分)。(2)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材料一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12%,德国是2.7%;1870——190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德国是4.8%。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14%,德国达到14.3%。材料二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5年)时间史实1871年德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得50亿法郎赔款,割占法国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8年德国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的第一个声明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6分)(3)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考点】(1)德国经济发展(2)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3)德国发展对世界的影响【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中英德两国的变化的理解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正确的分析。通过对1870年之前和之后,英德两国工业平均增长率、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进行分析,很容易看出在1870年以后,由于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所以,德国工业发展后来居上,实力超过英国。(2)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德国……获得50亿法郎赔款,割占法国煤铁资源丰富的……”可以得出的因素是通过战争获得资金和资源;依据材料中“德国实现统一”可以得出的因素是国家统一;依据材料中“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可以得出的因素是政府的扶持(政策的支持);依据材料中“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可以得出的因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依据材料中“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可以得出的因素是政府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依据材料中“……垄断组织——卡特尔达到385个”可以得出的因素是垄断组织的推动。(3)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的背景的掌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后来居上并超过英国,这样后起的德国就与老牌的英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结果,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答案】(1)德国的工业发展后来居上,实力超过英国。(2分)
(2)通过战争获得资金和资源;国家统一;政府的扶持(政策的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垄断组织的推动。(符合题意答出三点即可,6分)(3)德国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使英德矛盾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速了一战的爆发。(2分)29.(14分)近代史上,欧洲曾经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然而到了20世纪,欧洲逐渐衰落,后来,欧洲人通过团结协作,终于走向复兴,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认识欧洲。【欧洲的兴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防晒霜产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铍铜合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速凝剂市场运行态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茶黄素产业运行趋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辽宁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节水灌溉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羟乙基皂荚胶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氧钒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凯里学院《创业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向量共线定理》同步课件
- 小学数学学习经验交流课件
- 2024年第二批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报名表
-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 2024年单招考试题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学研究论文
- 片状锌粉行业分析!中国片状锌粉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版)
- 公铁两用牵引车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儿童绘本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