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5)_第1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5)_第2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5)_第3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5)_第4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二月

《四月

十月革命“战时共“新经济苏联革命

提纲》第一个社产主义

政策”成立会主义国政策”家诞生列宁

个第二个

基本逝

实现划实施划实施“工业化”俄国社会

列宁创办

布尔什维克

民主工党《火星报》党建立;列

成立

宁主义形成1898年

1900年

1903年

1917年3月4月

11月

1918年1921年1922年1924年1928年1932年

1937年一图知史实一语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列宁主义形成。在列宁主义指导下,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家面临着严

峻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反攻,为了稳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苏俄(联)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苏联强大国家的基础,但这种发展模式后来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知识梳理(一)

列宁主义的形成1.

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经济、政治)(2)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阶级)3)1900年,列宁创办《火

报》,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简度理教材——主干知识记牢新课程学案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2.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3.

意义:列宁主义是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在20世纪俄国和世界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1.

过程(1)二月革命后的局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2)革命战略与策略: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

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3)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

冬宫(4)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的诞生。2.

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1)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3)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知识梳理(三)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①形势: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2)最重要措施:余粮收集制。(3)影响: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

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

“耕经辨政策”(1)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

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2)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2)作用: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4.

评价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2)苏联的发展模式排斥市

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

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主题一

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析史料实证]材料一

俄国现代化进程的结构失衡造成的系统性危机,是导致俄国革命的客观前提。第一次革命迫使沙皇政权进行改革,但斯托雷平体制(在不改变政治体制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发

展)的失败造成了危机加剧的形势,从而酝酿了新的革命。第一

次世界大战激化了既有矛盾,与此有关的一系列事件把俄国引向1917年革命……这正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特殊性之所在。

摘编自姚海《1917年俄国革命的根源》

深度析史料

历史联系理清生根案地学养落程素课核心新[探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特殊性的原因。[提示]

原因:俄国现代化结构失衡;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

一战加剧了各种矛盾。材料二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

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

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摘编自《全球通史》[探究]

根据材料二,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被认为“似乎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提示]

(1)因为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刚刚完成;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新政权面临着一战中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在

继续的形势下,列宁的主张看起来是荒谬和不负责任的。(2)半年的时间证明了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民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材料三

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摘自《列宁选集》第三卷[探究]

材料三反映了列宁的革命策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变化:由主张和平夺取政权到通过革命斗争武装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主要原因:临时政府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残酷镇压革命群众和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许多城市苏维埃的领导权;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材料四

俄国革命已经过去100年。从导致沙皇俄国崩溃的二月革命发展到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掌握权力的十月革命,应

如何评价这一系列动摇全球的大事件呢?在迎来100周年节点之际,全球掀起了讨论热潮。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舆论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认为尼古拉二世给俄罗斯带来好影

响,而列宁为46%,两人基本不相上下。由于舆论分成两派,

俄罗斯政府难以对革命100周年明确表达立场。

2017年6月《环球时报》[探究]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十月革命是“动摇全球的大事件”?[提示]

理解: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关系格局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

响。革命的

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

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实现的

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理论角度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

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过程的

特殊性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

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成功的

原因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较强,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

领导和巩固的工农联盟,并能够根据形势及时调整策略革命的

影响十月革命实现了俄国社会的转型,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

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

时代,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明历史解释]千月革命的特点1.十月革命前,面对一战,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1915年8月列宁又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可能取得胜利。这说明(

)A.列宁预见了十月革命的爆发B.

列宁认为单独一国也可建立社会主义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D.理论创新推动了俄国革命实践的发展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列宁主义推动了俄国革命实践的发展,故选D

项。答案:

D[练经典小题]2.俄国的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B.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C.

革命性质不同D.

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解析: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革命,二者革命性质不同,故C

项正确。答案:

C3.

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的首要不同点是

(

)A.

新的历史时期开始的标志B.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C.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D.建立全新社会政治制度的革命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是取得最终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

项正确。答案:

D主题二

曲折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在实践[析史料实证]材料一

在当时严峻的经济困境和战争压力面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既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为了克服当时的经济困境和内战威胁的应急措施,也有基于对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教条化理解,即将它作为“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施路径的考虑。由于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建立贫农委员会等一系列战时共产主义的激进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顽强抵抗,导致农民与城市工人的关系紧张。——摘编自刘诚《论十月革命后苏俄多党合作实践的终结——基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视角》[探究]

根据材料一,概述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由,并分析“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顽强抵抗”的原因。[提示]

理由:有利于集中全国物力、财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符合共产主义原则。原因:实行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农民将粮食无偿交付国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整理[探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提示]

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

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树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材料三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

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

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探究]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工业化战略。[提示]

原因: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政策特点目

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与“共产主

义”特色,共产主义在政

治、军事、经济上的全面

运用战胜国内外敌人;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

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

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

济;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

占主导的前提下,

一定限

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

义,巩固工农联盟,恢复

和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

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

本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政策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牺

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尽快发

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增

强国防力量,以维护社会

主义政权[明历史解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练经典小题]1.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

迅速实现工业化

B.

建立国家资本主义C.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D.

恢复国民经济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障军事斗争的胜利,故C

项正确。答案:

C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本质是

(

)A.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刺激生产力B.

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系C.利用国家力量扩大社会需求D.以高度公有化直接过渡共产主义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该领导人把出售粮食和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的做法予以否定,体现了新经济政策内容,强

调允许出售粮食,本质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刺激生产力,故

A项正确。答案:

A3.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苏联

(

)A.重视军工企业

B.农轻重发展并举C.

倡导市场经济

D.

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的新的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正确。答案:

D新课程学案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3

广度拓视野——多维视角辨明一、学术界关于新经济政策失败原因的研究观点(一)——学者普遍认为失败原因的主观方面是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不成熟和分歧。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