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第二附属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调研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路是不可逆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的传播速度是3Xl()8m/s
2.我们在利用工具测量物理量时难免会产生误差,在测量中误差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D.提高自己的估读能力,使读数更准确就会消灭误差
3.下列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
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D.如果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光的折射
4.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和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的体积是75cm3时,液体的质量是100g
B.图象可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
C.由图象可知液体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此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5.下列仪器中,物理实验室里常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A.天平B.量筒C.微小压强计D.弹簧测力计
6.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B.使用温度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
C.向天平左盘放上物体后,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恢复平衡
D.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7.小明用水平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使之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子不受摩擦力B.小明的推力等于桌子受到的重力
C.推力大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D.推力等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8.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用超声波碎石B.用声纳探海深C.利用B超做体检D.利用回声定位
9.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10.下列与温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绝对零度指0℃B.单凭感觉判断冷热程度不如用温度计测量可靠
C.温度的单位制只有一种温标即摄氏温标D.不论何种温度计,必须接触物体才能测量温度
1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谈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n
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流水D.河岸
12.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道路两旁植树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13.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t
A.速度大小与s、t有关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15.如图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
从侧面看去
A.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16.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
17.一大石块的密度为2.7x103千克/米3,将大石块砸成3小块后,每小块的密度为()
A.0.9x103千克/米3
B.2.7x1伊千克/米3
C.8.1x1伊千克/米3
D.以上都不对
18.某直流电动机标有“36V18W”字样,经测量其线圈电阻为2C,使电动机正常工作lOmin。则电动机在这段时
间内产生的热量是()
A.1.08xl04JB.300J
C.3.888x105JD.1.05xl04J
19.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是有空隙的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分子的质量很小
20.如图所示,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面放一块小镜子,用手电筒垂直照射镜面,从侧面看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21.在泸州市委党校大礼堂举办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主席台上鲜红的党旗,这是因为党旗吸收了白光中的红光
B.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C.进入会场后手机设为静音状态,这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宣讲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22.下列实例中属于次声波应用的是
A.声呐测量距离B.B超
C.监测核爆炸D.清洗眼镜
23.如图所示,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此时书本与凸透镜间的距离
起
-.・
育
在
,
镇
孩
力
江
与
求
农
由
动
业
行
学
相
致
校
,
知
结
,
虽
知
A求
A.小于焦距
B.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C.等于两倍焦距
D.大于两倍焦距
24.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25.关于“质量和密度知识”的理解,你认为其中有几句描述是正确的?()
①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②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③密度大小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④〃=,
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⑤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
都不随状态、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A.4B.3C.2D.1
2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沿水平向右的推力尸的作用,其凡f和7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
A.0~3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B.3~6s内,木箱受到的合力为3N
C.6~9s内,木箱受到的合力水平向右D.9~1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9N
2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卷”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C.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D.嘈杂环境里戴耳塞,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2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伏,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上作。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将开关S断开;②将电源电压
替换为4伏。其中可以使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i示数的比值变小的操作有()
A.只有①可行B.只有②可行
C.①②都可行D.①②都不行
29.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B.b物质的密度最小
C.a物质的密度是2xl()3kg/m3D.c物质的密度是2xl03kg/m3
30.声音在空气、钢管、软木、水这四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A.空气B.钢管C.软木D.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冻豆腐空隙多,弹性好,所以吃火锅时,许多人都喜欢放些冻豆腐.豆腐中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
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小孔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所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
像。如图所示,如果将图中开有小孔的挡板向光屏方向移动,则光屏上的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彳t屏
小扎成・
33.小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他本人m,人若以0.5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
小华的像相对于小华的速度为m/s»
34.家里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遥控器是靠发出___(填“红”
或“紫”)外线来控制电视的。
35.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某人的眼睛
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应佩戴镜矫正。
36.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
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一、蓝三种色光混合
而成.
37.(1)填写合适的单位: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
(2)单位换算:30cm3=_m3o
38.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记录跑步者甲、乙两次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
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的两次记录中,(选填“甲”或“乙”,下同)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的运动;
(3)若跑步路程6km用时20min,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m/s;
(4)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贝!J:在4、&和白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理由是o
39.2019年U月2号济南马拉松在济南奥体中心开跑,最终来自肯尼亚的图博以2小时20分12秒夺得马拉松男子组
冠军,中国选手白丽以2小时35分24秒的成绩夺得马拉松女子组冠军。已知马拉松全程约42.195公里,则
(选填“图博”或“白丽”)的平均速度较大,比赛时,选手感到路边的树木都在往后退,是以为参照物的。
40.两个定值电阻上分别标有“10。0.6A”和“20。0.5A”字样,为保证电路安全,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
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干路中
的最大电流为.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祛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kg/m'.
42.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试用刻度尺和停表,如图所示,图甲读数为cm,图乙读数为s»
(2)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43间距离S"=40.0cm,AC间距离SAc=80.0cm,小车从A到8所用时间f"=2s,A到C
所用时间〃c=3s,则A3间平均速度叱"=m/s,AC间平均速度以c_________VAB(选填“>"、"="或"<"),小车
做(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铝球是否空心的,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利用了身边的天平和杯子,
测出了这个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铝球是否空心。
步骤如下:他用天平测出了杯子的质量为100g,将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80g,再测出小铝球的质量是54g,将这个
小铝球轻轻的放进装满水的杯子,待小铝球沉入水底静止后,测得总质量为204g;
①请你计算出小球的体积。
②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密度。(夕铝=2.7x103依/加3,夕水=1.0x103依/加3)
③判断该铝球是否是空心球,如果是,空心部分有多大?
44.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
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p水=1.0xl03kg/m3)求:
(1)石块的质量;
⑵石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C
【详解】A.在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故A错误;
B.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描述光而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模型法,故B错误;
C.光的速度很快,当宇宙间的天体距离很远的时候,传播也许要很长时间,故C正确;
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Xl()8m/s,在空气中接近真空,在其他透明介质中传播速度都小于空气中,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A.测量结果不可能绝对准确,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一差异就是误差,故A错误;
BC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A.反射现象中是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发生的反射现象,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折射现象是光从一种介
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是光从在不同物质中传播;故A正确;
B.反射是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光速不变;折射是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光速变大或减小;故B错误;
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当光线斜射向物质的界面时,发生光的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光线都是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没有液体时,质量"?=40g,即量杯的质量为40g;
当液体体积为25cm3时,液体的质量为60g-40g=20g,则液体的密度:
20»
p=—=——=0.8g/cm3=0.8xl03kg/m3;
V25cm
当液体的体积匕=75n?时,液体的质量:
m\=pr/i=0.8g/cm3x75cm3=60g,
故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由图象可知,液体的质量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是一个定值,所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成正比,液体的密度不会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故BC不符合题意。
5^A
【详解】A.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符合题意;
B.量筒是用来测量体积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C.微小压强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温度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即它能测量的范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向天平左盘放上物体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恢复平衡,应该添加祛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C错误,
符合题意;
D.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底部相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7,D
【详解】A.小明水平推桌子,如果桌子不受摩擦力,那么将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推力的方向沿水平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推理和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不可能是平衡力。故B错
误;
C.推力如果大于摩擦力,将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小明推地面上的桌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桌子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所以推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是一对
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选项A正确;其
他三个选项都是利用声波获取“信息”,所以选项BCD错误
9、C
【解析】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冰熔化成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霜打枝头,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10、B
【详解】AC.温度的单位制有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两者的差别是所选的零值的起点不同,单位不同;热力学温度
的零度是-273T,叫做绝对零度,故AC错误;
B.温度计是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单凭感觉判断冷热程度不如用温度计测量可靠,故B正确;
C.测量温度时分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属于接触式测温仪器,红外测温仪、红
外热像仪等属于非接触式测温仪器,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山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符合题意;
C.以流水为参照物,山与流水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山是运动的,但是船不知道是顺流还逆流,所以以流水为参照
物,无法判断山是向前还是向后,故C不符合题意;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解析】噪声防治途径有三条:1.在声源处防治噪声;2.在传播路径中防治噪声;3.在人耳(声音接收处)处防治噪声。
【详解】AC.道路两旁植树和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都是在传播路径中防治噪声,A、C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防治噪声,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B选项符合题意;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声音接收处)处防治噪声,D选项不符合题意。
13、D
【详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能够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震碎体内的结石,使其排出,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解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无关,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
应选D.
15、A
【详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
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亮的。
故选A。
16、B
【详解】A.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
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
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A选项错误;
B.由A选项可知,甲图是远视眼,折光能力比较弱,故带凸透镜矫正,故B选项正确;
C.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
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
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选项错误;
D.乙图是近视眼,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7、B
【详解】密度是物质特有的一种物理属性,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所以将大石块砸成3小块后,每
小块的密度不变,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8、B
【详解】直流电动机的电流
所以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
Q=/2R,=(0.5A)2X2CX10X60s=300J
故选B。
19、B
【详解】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最合理的解释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故B选项正
确。
故选B。
20、C
【详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
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亮的,故选C。
21、B
【解析】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就定的,因为红旗能够反射红光,所以红旗呈现红色,红旗反射了
红光,而不是吸收了红光,故A错误;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B正确;C、开会时将手机关闭或者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宣讲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以下知识解题:(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
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4)麦
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
22、C
【详解】ABD.声呐测量距离、B超和清洗眼镜都是超声波的应用,故ABD不符合题意;
C.监测核爆炸是利用的次声波,故C符合题意。
23、D
【详解】由图可知,通过放大镜看到字是倒立、缩小的像,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书本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大于两倍
焦距,故选D。
24、C
【解析】试题分析: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及早的发现敌人的活动情况,是利用了不同介质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据此进行解答.
解: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
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
这个现象说明了:①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②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③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只有C选项的解释有误,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借助战争实例,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趣味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识记和掌握.
25、B
【详解】①质量描述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越大,说明物体所含物质越多。故说法正确;
②由公式m/可知,密度大,体积不确定,质量不能确定。故说法错误;
③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所以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故说法正确;
④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说法错误;
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也不同,也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故说法正确;
⑥物质的密度不随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当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密度也会改变。故说法错误。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⑤。
故选B。
26、B
【详解】A.由丙图可知,。〜3s内木箱的速度为零,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
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D.由丙图可知,9〜12s时,木箱做匀速运动,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与推力F平衡,则摩擦
力
户F=6N
由图丙可知,3~6s内,木箱加速运动,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仍为6N,由图乙可知,3~6s内木箱受到的推力是9N,木箱受到的合力
尸合=9N-6N=3N
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丙可知,6~9s内,木箱减速运动,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
不变,仍为6N,由图乙可知,6~9s内木箱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木箱受到的合力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相同,水平向
左,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B
【详解】A.笛声是由于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广播中的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耳中从而听到声音,B符合题意;
C.蝴蝶翅膀的振动是由于振动的频率较低,不在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C不符合题意;
D.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并没有阻止噪声的产生,D不符合题意。
28、A
【详解】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i测B电流,由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可知此时电流表
A示数与电流表Ai示数的比值大于1。将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拈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示数相等,电流表A示数
与电流表Ai示数的比值等于1,故将开关S断开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i示数的比值变小。
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i示数的比值为
U
I总=R总=凡
AR总
R
即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i示数的比值与电源电压无关,将电源电压更换为4V,这一比值不变。
综上所述,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9、C
【详解】由图像可知,a物体的密度
33
p3=—=4二。kJ=2x10kg/m
,匕2m38
b物体的密度
祟=3x;°产=lxl03kg/m3
K3m
c物体的密度
*=2x:\kg=05*io3kg/m3
Vc4m
所以c的密度最小,a物质的密度是2xl(Pkg/m3。
故选C。
30、A
【详解】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钢管、软木是固体,
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所以在气体,即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不变变大
【详解】水是晶体,水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结冰过程中,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
积变大.
【点睛】
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水结冰以后,密度变小,而质量不变,所以体积变大.
32、直线传播倒立实变小
【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物体上部发出(或反射)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后射到
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发出(或反射)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后射到光屏的上部,因此小孔成像中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详解】[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3]物体上部发出(或反射)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后射到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发出(或反射)的光沿直线传播经
过小孔后射到光屏的上部,因此小孔成像中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4]在像距变小的情况下,物体又远离小孔,则屏上该物体的像将变小。
33、61
【详解】口]人到平面镜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镜也是3m,他在镜中的像距离他
本人6m;
⑵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物像向平面镜靠近的速度是相同的。人若以0.5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像也以0.5m/s的速
度离开平面镜,所以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lm/s。
34、绿红
【详解】[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35、凸透凹透
【详解】[1]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⑵某人的眼睛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即凹透镜。
36、红外线反射绿
【详解】[1]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
⑵红外线以光波的性质直线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
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网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点睛】
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37、g3X105
【详解】(1)口]据生活常识可知,10个鸡蛋大约是1斤(500g),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符合实际;
(2)[2]V1cm3=lxl0_6m\
30cm3=30X106m3=3X105m3o
38、乙甲5f2;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最少
【详解】相同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大;移动相同的路程,用时短的速度越大,甲和乙的路程相
同,甲所用时间长,故乙的平均速度大;
(2)[2]乙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路程不相同,是变速运动,故图(b)描述的是甲的运动;
(3)[3]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000/M
20x60s
(4)[4]⑸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由图像可知,女时刻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因此运动得最快的时刻
是tlo
39、图博自己
【详解】口]由速度公式u=£可知,马拉松全程约42.195公里不变,图博用时较少,则其平均速度较大。
⑵比赛时,选手感到路边的树木都在往后退,他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自己与周边的树木有相对运动。
40、15V0.9A
【详解】[1]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当该电路两端所加电压最大时,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题意
可知,电流最大只能是0.5A,根据U=/R可知,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Umax=0.5AX(1OQ+20Q)=15V;
⑵可知这两个定值电阻的最大电压分别是
■max=0.6Axl0Q=6V
^max=O-5Ax2OQ=lOV
可知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这个电源电压只能是6V,则该电路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6V
/=0.6A+^—=0.6A+0.3A=0.9A。
""20Q
三、实验题(每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文旅考试试题及答案
- 弘元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池州三院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历史知识合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期末翻译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兽医高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税务面试题及答案
- 卫生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 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含解析
- 福建省平和广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租房养狗合同补充协议
- 自主无人系统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南农业大学
- GA/T 1359-201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特殊减员申请表(职工个人申请减员)
- QC七大工具培训课件(共95页).ppt
- 商业发票模板(INVOICE)
- RLU232温度控制器操作说明
- 金佑人生销售逻辑
- 应急照明装置的安装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