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D(g)—Q当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增大压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度减小,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uSO4溶液 B.蔗糖 C.NaCl D.铜3、实验室采购了部分化学药品,如图是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硫酸化字纯(CP)(500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时分子质量:98密度:1.84g•cm-3质量分教:98%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B.1mol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3g氢气C.这种硫酸在常温下不能使铁钝化D.配制80mL2.3mol•L-1的稀硫酸需量取该硫酸12.5mL4、下列关于18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原子核内有18个质子B.该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C.该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D.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6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蔗糖,这种试剂是()A.氢氧化钠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C.石蕊试液 D.饱和碳酸钠溶液6、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B.使用催化制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一定相等7、以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B.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D.若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mol·L-1·s-18、已知反应X+Y=W+N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X和Y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高于形成M和N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B.该反应不必加热就一定可以发生C.参加反应的Y的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的N的能量D.参加反应的X和Y的总能量—定高于生成的M和N的总能量9、氮水中存在NH3⋅HA.固体氯化铵 B.稀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 D.水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是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2Q312、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3-、SO42-、Fe3+、H+、M,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NO3-):c(SO42-):c(Fe3+):c(H+):c(M)=2:3:1:3:1,则M可能是()A.Al3+ B.Cl- C.Mg2+ D.Ba2+13、在含有大量OH-、Ba2+、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H+ B.Ag+ C.NO D.SO14、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重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泥沙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石油、甲醇、风力、氢气为一次能源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变红,说明原溶液一定有Fe2+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NH4+17、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A.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B.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C.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D.混合气体与适量氯化氢混合18、今年入冬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雾霾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措施对控制雾霾无影响的是()A.机动车限号行驶,鼓励乘公交出行 B.不焚烧农作物秸秆C.局部地区实行人工降雨、降雪 D.家庭安装空气净化器19、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HClB.FeSC.NH3D.FeCl22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21、某烃结构简式如下:-CH=CH-CH3其分子结构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最多有()A.18种 B.17种 C.16种 D.12种22、对于可逆反应:mA(g)+nB(?)xC(g)△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0,m+n>x,同时B为非气态B.△H>0,m+n<x,同时B为气态C.△H<0,m+n>x,同时B为气态D.△H<0,m<x,同时B为非气态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操作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B、F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写出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4)物质C的沸点为12.27℃,常用于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物质C可通过反应④和反应⑥制得,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反应_______(填“④”或“⑥”),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请用化学用语填空回答以下问题:(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2)元素①、②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更强的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4)在③~⑦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5)元素③的过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6)在⑦与⑩的单质中,氧化性较强的是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证明:______。25、(12分)H2O2是常用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在环境保护、医药、化学合成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Ⅰ.为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在相同的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a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实验2: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mL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实验结果如下:MnO2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5min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min回答下列问题:(1)H2O2的分解反应是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实验2的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有关。(3)实验1的目的是____,a=____。Fe3+可以作为H2O2分解化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请写出ii。i.2Fe3++H2O2=2Fe2++O2+2H+ii.____。Ⅱ.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某实验小组在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1)0~6min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约为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反应到6min时,H2O2分解率为____。26、(10分)为探究Na与CO2反应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3)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1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标号);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1和K2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e.称量硬质玻璃管f.冷却到室温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4)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①钠块表面变黑,熔融成金属小球;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探究固体产物中元素Na的存在形式假设一:只有Na2CO3;假设二:只有Na2O;假设三:Na2O和Na2CO3均有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步骤操作结论1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假设一成立2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下表实验数据,写出Na与CO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m1m2m366.7g69.0g72.1g27、(12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的环状结构,为了验证凯库勒有关苯环的观点,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K1、K2、K3;④待C中烧瓶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所发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_____。(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3)C中烧瓶的容器为500mL,收集气体时,由于空气未排尽,最终水未充满烧瓶,假设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37.9,那么实验结束时,可计算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mL。(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4)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试回答:乳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8、(14分)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图:(1)以上步骤I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___。(2)步骤Ⅱ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___。(填写序号)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3)以上流程Ⅱ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及相应物质:Br2+CO32-===BrO3-+Br-+___________(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分离溴还可以用溶剂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剂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乙醇B、四氯化碳C、烧碱溶液D、苯29、(10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2)已知:O2(g)=O2+(g)+e-ΔH1=+1175.7kJ·mol-1PtF6(g)+e-=PtF6-(g)ΔH2=-771.1kJ·mol-1O2PtF6(S)=O2+(g)+PtF6-(g)ΔH3=+482.2kJ·mol-1则反应O2(g)+PtF6(g)=O2+PtF6-(s)的ΔH=_____________kJ·mol-1。(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H>0①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氦气,则N2O5的转化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②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时间/s05001000c(N2O5)/mol·L—15.003.522.48则500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③在T2温度下,反应1000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mol·L—1,则T2___T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对可逆反应A(g)+B(g)2C(g)+D(g)-Q当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答案为C。2、C【解析】

根据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化合物来解答此题。【详解】A.CuSO4溶液是硫酸铜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是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也不属于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C.NaCl溶于水时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导电性,属于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D.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等属于电解质,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属于非电解质,理解电解质概念时,抓住关键词“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等导电”,电解质不一定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只有在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才称为电解质。3、D【解析】A.该硫酸的浓度为c=1000×1.85×98%/98mol/L=18.4mol/L,A错误;B.铝与浓硫酸常温下发生钝化,加热时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铝,不能生成氢气,B错误;C.该硫酸为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浓硫酸发生钝化,C错误;D.配制80mL2.3mol•L-1的稀硫酸,实际上配制的是100mL2.3mol/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浓度不变可知0.1L×2.3mol/L=V×18.4mol/L,V=0.0125L=12.5mL,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容量瓶的规格没有80mL的。4、C【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所以该微粒的质量数=18,质子数=8.又因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所以中子数=18-8=10。而核外电子数=质子数=8,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考点:考查原子组成以及组成原子的几种微粒之间的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以核素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对原子组成以及组成微粒之间数量关系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5、B【解析】分析:乙酸具有酸性,葡萄糖含有醛基,蔗糖为非还原性糖,根据官能团的性质的异同鉴别。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二者与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且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现象不明显,A错误;B.乙酸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加热条件下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浊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不反应,可鉴别,B正确;C.石蕊不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C错误;D.饱和碳酸钠不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学习中注意牢固掌握。6、D【解析】分析:A.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B.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只是缩短时间;C.因增大反应物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了SO2的转化率;D.达到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变而不是相等。详解:上述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所以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A正确;使用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B正确;提高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加,C正确;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要依据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判断,D错误;正确选项D。7、D【解析】分析:A.根据实验现象的需要分析判断;B.根据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温度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判断;根据体积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分析;C.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断;D.先根据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判断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及反应速率表达式计算出反应速率。详解:A.实验①、②、③均需要通过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时间来判断,需要保证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因此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故A正确;B.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编号是①和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必须满足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所以满足此条件的实验编号是:②和③;故B正确;C.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因此速率突然增大,故C正确;D.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10mol•L-1×0.002L=0.0002mo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L-1×0.004L=0.00004mol,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02mol:0.00004mol=5:1,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010mol/L×0.004L0.002L+0.004L=23×0.010mol/L,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3×0.010mol/L40s=23×2.5×10-4mol•L-1•s8、D【解析】A.反应是放热反应,断裂X和Y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小于形成M和N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A错误;B.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或吸热没有关系,B错误;C.反应放热,参加反应的X和Y的总能量—定高于生成的M和N的总能量,但参加反应的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生成的N的能量,C错误;D.反应放热,参加反应的X和Y的总能量—定高于生成的M和N的总能量,D正确,答案选D。9、C【解析】

A.NH4Cl固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A项错误;B.硫酸会消耗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项错误;C.NaOH固体,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D.加水稀释,氨水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D项错误;答案选C。10、C【解析】

A.化学反应速率适用于溶液或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纯液体,故A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表示的意思是:时间段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增加或减少0.8mol/L,故B错误;C.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C正确;D.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NaOH与HCl的反应,反应速率慢的现象可能明显,如铁生锈,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反应现象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11、D【解析】

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据此解答。【详解】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Cl-Cl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Cl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故选D。12、C【解析】

分析题给数据知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浓度大于Fe3+和H+所带的正电荷浓度,故M为阳离子;c(NO3-)∶c(SO42-)∶c(Fe3+)∶c(H+)∶c(M)=2∶3∶1∶3∶1,根据电荷守恒可知M为+2价阳离子,而Ba2+和硫酸根不能大量共存,所以M为Mg2+,答案选C。13、C【解析】

A.H+与OH-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Ag+与OH-、Cl-均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硝酸根与三种离子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硫酸根与钡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14、C【解析】

A项、氯化钾和硝酸钾都溶于水,二者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B项、自来水中含有盐类物质,利用沸点不同制取蒸馏水,则一般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故B正确;C项、酒精和水互溶,则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一般选择苯或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故C错误;D项、泥沙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泥沙,故D正确;故选C。15、B【解析】分析:A、氢能属于二次能源;B.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C.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D、砷属于非金属元素。详解:A、一次能源是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包括化石燃料(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核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氢能属于二次能源,故A错误;B.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蒸馏法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淡化海水的方法,技术和工艺比较完备;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离子交换的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好的海水淡化技术,原理为通电后,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分离盐和水,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C错误;

D.铅、镉、铬、钒属于金属元素,砷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16、C【解析】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错误,不选A;B、原溶液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错误,不选B;C、加入硫氰化钾,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铁离子,再加入氯水,变红,说明有亚铁离子变成铁离子,则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是亚铁离子,正确,选C;D、产生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原溶液一定有铵根离子,错误,不选D。答案选C。【点睛】离子检验时要注意其他离子的干扰,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有:颜色:铜离子为蓝色、铁离子为浅黄色、亚铁离子为浅绿色,高锰酸根离子为紫色。硫酸根离子: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离子: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铝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Fe3+能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变为红色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17、B【解析】

A.乙烯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甲烷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但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生成CO2,又引入新的杂质CO2,A错误;B.乙烯与溴发生反应:CH2=CH2+Br2→,生成油状液体1,2-二溴乙烷,溴水褪色,甲烷与溴水不反应,可以鉴别,并且还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B正确;C.甲烷与乙烯均难溶于水,不能鉴别,且不能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错误;D.乙烯在适当条件下才能与HCl发生加成反应氯乙烷,反应中HCl的量难以控制,且不能除去甲烷中的乙烯,D错误;答案为B。18、D【解析】

A.机动车限号行驶,鼓励乘公交出行,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可减少雾霾,故不选A;

B.不焚烧农作物秸秆,可减少粉尘污染,可减少雾霾,故不选B;

C.局部地区实行人工降雨、降雪,可净化空气,减少雾霾,故不选C;

D.家庭安装空气净化器,不能改变大气污染,故选D;

答案:D19、D【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单质的性质结合发生的反应分析解答。详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A不符合;B.在加热的条件下铁与硫化合生成FeS,B不符合;C.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氮气化合生成氨气,C不符合;D.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得不到FeCl2,D符合。答案选D。20、B【解析】

A、活泼金属一般都可以生成相应的碱,但不一定位于第IA,也可能是第IIA等,A错误;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是S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IVA族,B正确;C、He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C错误;D、第二周期IVA族元素是C,因为碳元素有多种同位素,所以其中子数不一定为6,D错误;答案是B。21、B【解析】

根据苯环有12原子共面、乙烯分子有6原子共面、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当苯环所在的面与-CH=CH-C所在的面共面时,-CH3中也有1个H原子可能在这个平面,故-CH=CH-CH3分子结构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最多有17个,本题选B。【点睛】有机物分子中的共面问题,通常都以苯环12原子共面、乙烯6原子共面、乙炔4原子共直线、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为基本模型,将有机物分子分成不同的片断,逐一分析其共面可能。要注意题中问的一定共面还是可能共面。22、C【解析】分析:根据图(1)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的长短判断压强p1和p2的相对大小,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此判断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的相对大小;根据图(2)判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再结合A的转化率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详解:由图(1)知,p2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长,p1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短,所用压强为p2的反应速率慢,为p1的反应速率快,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p2<p1;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图象知,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反应前的计量数大于反应后的计量数,当B为气态,即m+n>x,当B为非气态时,即m>x;图(2)知,随着温度的升高,A的转化率减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只有C符合;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CH2=CH2羟基羧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CH3CH3+Cl2CH3CH2Cl+HCl取代反应2C2H5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酯化反应)④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解析】

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A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是乙醇,B催化氧化生成E是乙醛,乙醛氧化生成F是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是乙烷,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是氯乙烷,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以生成氯乙烷,据此解答。【详解】(1)操作①是石油的分馏,操作②得到乙烯,因此其名称为石油的裂解;(2)A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B、F分别是乙醇和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和羧基;(3)反应③是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⑥是乙烷的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反应⑦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反应⑨是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4)反应④是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反应⑥是乙烷的取代反应,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所以制备氯乙烷最好的方法是反应④。24、HFHClO4KOHAl(OH)3离子键和共价键Al3+Cl2Cl2+2KBr=2KCl+Br2【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N元素、②为F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i元素、⑦为Cl元素、⑧为Ar元素、⑨为K元素、⑩为Br元素。【详解】(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为0族元素Ar元素,Ar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2)同周期元素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①为N元素、②为F元素,氟化氢的稳定性强于氨气,故答案为:HF;(3)同周期元素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碱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碱性依次减弱,同主族元素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碱性依次增强,则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碱性最强的是氢氧化钾;两性的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HClO4;KOH;Al(OH)3;离子键和共价键;(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则③~⑦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故答案为:Al3+;(5)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形成,电子式为,故答案为:;(6)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氯气能与溴化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溴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Br=2KCl+Br2,故答案为:Cl2;Cl2+2KBr=2KCl+Br2。【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的整体把握,注意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是解答关键。25、放热催化剂接触面积研究FeCl3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a=1H2O2+2Fe2++2H+=2Fe3++2H2O3.3×10-2mol•L-1•min-1或0.033mol•L-1•min-150%【解析】

Ⅰ(1)由实验现象分析反应放热还是吸热;(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催化剂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对比实验中所用到的试剂判断实验目的;依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解答;Ⅱ(1)根据反应速率V=△c÷△t计算;(2)依据转化率的含义计算。【详解】Ⅰ(1)根据触摸试管的感觉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实验2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锰为粉末状时反应快,则这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催化剂接触面积有关。(3)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amLH2O,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可以得出反应物双氧水的浓度一致,唯一的变量是另一支试管中加了1mLFeCl3溶液,判断出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研究FeCl3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让两支试管中H2O2的浓度相等,水的体积应该是1mL,即a=1;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是不变的,则根据2Fe3++H2O2=2Fe2++O2+2H+可知第二步反应是H2O2+2Fe2++2H+=2Fe3++2H2O;Ⅱ(1)0~6min中生成氧气是22.4mL,物质的量是0.001mol,则消耗双氧水是0.002mol,浓度是0.2mol/L,所以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0.2mol/L÷6min=0.033mol•L-1•min-1。(2)反应到6min时消耗双氧水的浓度是0.2mol/L,则H2O2分解率为0.2/0.4×100%=50%。26、CaCO3+2H+=Ca2++CO2↑+H2O长颈漏斗饱和NaHCO3溶液dabfce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碳单质生成加入足量BaCl2(或CaCl2、Ba(NO3)2、Ca(NO3)2)溶液(未写足量不得分)滴入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或用广泛pH试纸检测溶液pH)6Na+5CO23Na2CO3+C+CO(配平错误不得分)【解析】(1)A是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2)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B中的溶液为饱和NaHCO3溶液,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3)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1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g,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f.冷却到室温,c.关闭K1和K2,e.称量硬质玻璃管,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其正确顺序是dabfce;(4)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碳单质生成,反应完全后,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5)探究固体产物中元素Na的存在形式: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或CaCl2、Ba(NO3)2、Ca(NO3)2)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或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或用广泛pH试纸检测溶液pH大于7,则假设一成立;(6)反应前钠的质量为:m2-m1=69.0g-66.7g=2.3g,即0.1mol钠,若全部转化为碳酸钠,则碳酸钠的质量为:2.3g×=5.3g,物质的量为0.05mol,反应后产物的质量为:m3-m1=72.1g-66.7g=5.4g,则还生成碳,且碳的质量为0.1g,即mol,结合质量守恒,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应该还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方程式为:6Na+5CO23Na2CO3+C+CO。27、+Br2+HBrC中产生喷泉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