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数学精准冲刺复习数列证明与函数方程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数学精准冲刺复习数列证明与函数方程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数学精准冲刺复习数列证明与函数方程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数学精准冲刺复习数列证明与函数方程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数学精准冲刺复习数列证明与函数方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数学精准冲刺复习数列证明与函数方程

考点梳理考情回顾高考预测数列的判断

与证明2023新高考Ⅱ卷第18题2022新高考Ⅰ卷第17题2022新高考Ⅱ卷第17题1.常见题型: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构造(判断、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数列中的最值问题是高考热点,常见题型有:求数列的最大项或最小项、与Sn有关的最值、求满足数列的特定条件的n的最值、求满足条件的参数的最值、实际问题中的最值及新定义题型中的最值问题等.数列与不定方程、最值问题2022全国甲卷(理)第17题

(2022·新高考Ⅱ卷)已知{

an

}为等差数列,{

bn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

列,且

a

2-

b

2=

a

3-

b

3=

b

4-

a

4.(1)

求证:

a

1=

b

1;

(2)

求集合{

k

bk

am

a

1,1≤

m

≤500}中元素的个数.

1.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判断与证明通常有下列方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法an+1-an=d通项法an=a1+(n-1)dan=a1qn-1中项法2an=an-1+an+1(n≥2)前n项和法Sn=An2+Bn(A,B为常数)Sn=Aqn-A(A≠0,q≠0,1)2.一般情况下,涉及

Sn

an

的递推关系式时,如果要证明

f

an

)为等

差(等比)数列,就消去

Sn

;如果要证明

f

Sn

)为等差(等比)数

列,就消去

an

.

5.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最值等问题,常常需要探究数列的单调性.

热点1

数列的判断与证明[典例设计]

[思维导图]选①②证明③

等式变形,得

d

=2

a

1,从而得

a

2=3

a

1→→

→选①③证明②→

选②③证明①→由②③,可得

Sn

的表达式→利用递推关系式求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证明{

an

}是等差数列

例2已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且2

Sn

+1=

an

.(1)

求证:数列{

an

}为等比数列;(2)

bn

an

·2

n

,求数列{

bn

}的前

n

项和

Tn

.[思维导图]→

an

=-

an

-1(

n

≥2)→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由2

Sn

+1=

an

,递减一项作差{

an

}为等

比数列由(1)写出{

an

}的通项公式→写出{

bn

}的通项公式并证明{

bn

}是等比数列→

总结提炼

(1)

证明(判断)等差(等比)数列,基本方法是定义法或者等差

(比)中项法.(2)

出现递推关系的数列问题,要关注数列的前

n

项和或者前

n

项积

与数列的项的关系.消和(积)得到项(或项的递推关系),或者消项

得到和(积)的递推关系是常用的方法.[对点训练]

(1)

求证:数列{

Tn

+1}是等比数列;

(2)

求{

an

}的通项公式.

2.已知在数列{

an

}中,

a

1=1,

an

=2

an

-1+1(

n

≥2,

n

∈N*),记

bn

=log2(

an

+1).(1)

判断数列{

bn

}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2)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热点2

数列与不定方程、最值问题等[典例设计]例3已知等比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且

an

+1=2

Sn

+2(

n

∈N*).(1)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2)

an

an

+1之间插入

n

个数,使这(

n

+2)个数组成一个公差为

dn

的等差数列,在数列{

dn

}中是否存在3项

dm

dk

dp

(其中

m

k

p

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这样的3项;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思维导图]写出{

dn

}的通项公式

→下结论假设

dm

dk

dp

成等比数列→→化简得

m

k

p的关系且与已知矛盾

总结提炼

(1)

解存在性问题,常先假设存在,由此推演,或推出结论;或推出

矛盾,否定存在.(2)

多元不定方程,要根据方程结构与特征,合理变形,并结合整式

(数)的知识综合求解.[对点训练]3.已知

an

=2

n

,求证:数列{

an

}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构成等差数列.证明:假设数列{

an

}中存在三项

ar

as

at

r

s

t

)构成等差数

列,则2

as

ar

at

,即2×2

s

=2

r

+2

t

.等式两边同除以2

r

,得2

s

+1-

r

1+2

t

r

.因为等式左边为偶数,右边为奇数,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

数列{

an

}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构成等差数列.[典例设计]例4已知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Sn

是等比数列{

bn

}的前

n

项和,

a

6=

b

1=16,

a

2=

b

3,

S

3=12.(1)

求数列{

an

},{

bn

}的通项公式.(2)

求证:8≤

Sn

≤16;②

求所有满足

ak

Sm

的正整数

k

m

.[思维导图]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写出

Sn

→由8≤

ak

≤16求出可能符合条件的

k

→对

Sn

分奇偶讨论,利用单调性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