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九中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
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2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两个视野。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
A.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56倍
B.要将图二的视野甲换到视野乙,首先需要向左移动装片
C.图二中,视野乙的放大倍数比甲大,视野也较亮
D.换用高倍物镜后物像变模糊时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2.(2分)小明家的狗生了四只小狗,出生几小时后便能吃奶。两个月后,小狗体重达到
了2.5公斤。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①能生长发育
②能繁殖后代
③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④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2分)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符合要求的是(
»n
4.(2分)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是()
A.杯弓蛇影B.惊弓之鸟C.画饼充饥D.蜻蜓点水
5.(2分)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宜选用的镜头
组合是()
A.甲和丁B.乙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丙
6.(2分)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排汗、深秋的植物会落叶,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些
特征()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2分)显微镜的物镜是40X,要观察640X的物像,应该选用的目镜是()
A.8XB.10XC.12XD.16X
8.(2分)将写有“P”字的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时,在视野里看到的将是()
A.bB.dC.qD.p
9.(2分)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A.目镜B.物镜C.粗准焦螺旋D.不作要求
10.(2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D.生物圈的范围是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11.(2分)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X”
和“10X”,如果将镜头换成“10X”和“40X”()
A.1个B.2个C.4个D.8个
12.(2分)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13.(2分)下列可作为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主要标志的是()
A.是否由细胞构成B.是否需要营养
C.是否需要氧气D.能否运动
14.(2分)2019年1月15日,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棉花嫩芽公布。据介绍,棉花种
子位于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并且创造恒温的环境。这体现了生物生存需要的一些基
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水分
A.①②⑤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⑤②①④
15.(2分)下面的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的是()
A.鲨鱼-淡水湖泊B.灰喜鹊-松林果园
C.企鹅-南极冰原D.大熊猫-高山竹林
16.(2分)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装置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
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空气的有无B.微生物的有无
C.瓶颈的形状D.是否灭菌处理
17.(2分)如下表中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生物特征生活实例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飞蛾扑火
B生活需要营养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需要呼吸鲸喷出水柱
D能适应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A.AB.BC.CD.D
18.(2分)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
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顺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④-②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
19.(2分)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
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细胞核
大液泡
20.(2分)某同学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为观察到更清晰的物像,进行了
系列操作。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对应关系中()
A.将凹面镜换为平面镜一一使视野更加明亮
B.选择使用最大的光圈一一使视野变得最大
C.转动转换器一一换用不同倍数的目镜
D.调细准焦螺旋一一使物像更清晰
21.(2分)探究成功的前提是()
A.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B.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C.做出假设和制订计划D.提出问题和制订计划
22.(2分)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探花蝶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3.(2分)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
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大棚甲乙丙
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
温度30℃30℃20℃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24.(2分)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分类法
25.(2分)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步骤是()
①制订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得出结论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实施计划.
A.②④①⑥③⑤B.②④①⑥⑤③C.④②①©⑤③D.①②③④⑤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0分)
26.(30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取显微镜的方法:一手握住,一手托住,放在实验桌略偏左
的位置。
(2)对光时,先转动【1,使镜筒大幅度上升,然后转动
[1,使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选择一个
合适的光圈正对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并转动【】,直到看到
一明亮的视野。
(3)观察时如果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
动。
(4)若镜头不慎沾染污物,应使用进行擦拭。
(5)在观察中物镜由10X换为40X时,视野的亮度变化是。这时你可以
调节和,使视野明暗适宜。
(6)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光线比较暗,应选用(选填“平面”或“凹面”)
反光镜。
(7)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o
A.薄而透明
B.新鲜的
C.厚而不透明
D.干燥的
(8)用下面哪一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27.(8分)菠萝深受人们喜爱,但食用新鲜菠萝有时会引起口腔麻木或有刺痛感,因为新
鲜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表面的蛋白质。用盐水浸泡后的菠萝比用清
水浸泡食用起来不适感会减轻。某生物学社团猜想,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试管中添加的物质加入的物质蛋白酶相对活性
甲组?清水等量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100%
乙组5mL盐水88%
蛋
白
酶
相
对
活
性
将两组试管置于37℃水中,保温20分钟。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社团提出的假设是。
(2)甲组添加的清水量应为o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增加可信度,需要重复上述实验作为实验的最后结
果。
(4)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活性。该社团又进一步实验,得到如
图数据:数据表明,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盐水浓度是。
28.(12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生长情况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3个大小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沙土,并编号。
②将3个发芽、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处理后分别埋进3个花盆中,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③将3个花盆按表中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培养条件实验结果
1室温、光照充足、适量浇水马铃薯正常生长
2室温、光照充足、不浇水马铃薯很快死亡
3室温、光照充足、大量浇水马铃薯一段时间后死亡
(1)你对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o
(3)为什么除浇水量不同外,温度和光照条件均相同?
(4)该实验设计有一个缺陷,请改正。
(5)设置花盆1的目的是:。
(6)从实验结果来看,你可以得出结论是:。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九中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
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答案】B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而物镜最大放
大倍数为40X,A错误。
B、要将图二的视野甲换到视野乙,把偏向左侧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B正确。
C、图二中,视野变窄,C错误。
D、换用高倍物镜出现物像模糊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故选:B。
2.【答案】D
【解答】解:小明家的狗生了四只小狗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出生几小时后便能吃奶
体现了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小狗体重达到了2.5公斤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发育。
故选:D。
3.【答案】D
【解答】解:使用显微镜时,不管是对光还是观察,一般是用左眼观察。
故选:D。
4.【答案】D
【解答】解:ABC、杯弓蛇影、画饼充饥都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D、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
和物镜、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甲和短物镜丁。
故选:Ao
6.【答案】C
【解答】解: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排泄。
故选:Co
7.【答案】D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干中
的物镜是40X,目镜需要16X的。
故选:D。
8.【答案】B
【解答】解:显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给一个字母或者文字,旋转180
度,就可以了。
故选:B。
9.【答案】B
【解答】解: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眼睛观察的部位有这样几种:对光时,手转反光
镜;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将镜筒降到最低,提升镜筒时;
找到物像并调至清晰后,左眼观察。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为了避免损坏玻
片。
故选:B,
10.【答案】C
【解答】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包括大气圈底部,是最大的生态
系统。
故选:Co
11.【答案】B
【解答】解: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直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放大。前者放大100倍。也就
是说后者在直径上比前者大了1/4倍,改变以后能看到4个。
故选:B。
12.【答案】A
【解答】解:图①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物镜、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
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
一、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6.转动转换器。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画图),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可以
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即图中的②。
7.左眼向目镜内看,使镜筒缓缓上升。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图中的③。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
里。
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③。
故选:Ao
13.【答案】B
【解答】解: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生活需
要营养、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生长和繁殖,等等,维持生存,动物与人则通过
取食来得到,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因此、C,D均不符合
题意。
故选:B。
14.【答案】A
【解答】解:棉花种子的罐内土壤中加入肥料,是为生物生存提供①营养物质,18毫升
水是为生存提供⑤水分。
故选:Ao
15.【答案】A
【解答】解:A、鲨鱼有鲤,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
B、灰喜鹊,公园和城镇居民区,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灰喜鹊
生活在松林果园;
C、企鹅体内脂肪较多,体表羽毛含绒量高保温效果好。
D、大熊猫喜欢吃竹子。
故选:A»
16.【答案】B
【解答】解: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高温灭菌的过程,因此空气中的微
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瓶内的肉汤中。而右侧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微生物
不能进入瓶内的肉汤中。由以上分析可知,右侧瓶内的肉汤中无微生物,变量是微生物
的有无。
故选:Bo
17.【答案】D
【解答】解:A、飞蛾扑火属于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庄稼需要浇水,B搭配得当;
C、鲸喷出水柱是在呼吸,C搭配得当;
D、千里之堤,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搭配不当。
故选:D。
18.【答案】D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③,虽然在低倍
镜下能看到的物像,换上高倍镜;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即④,由
于视野变窄,视野就会变得很暗;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
故选:D。
19.【答案】B
细胞核
大液泡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画好图形“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
细胞核
大液泡
,所以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
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故选:Bo
20.【答案】D
【解答】解:A、将凹面镜换为平面镜,因此显微镜的视野将变暗。
B、遮光器上的光圈可以改变视野的亮度,但不能使视野范围增大。
C、物镜安放在转换器上,C错误。
D、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能够使物
像变得更加清晰。
故选:D。
21.【答案】B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并
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故选:Bo
22.【答案】B
【解答】解:A、泥融飞燕子,是鸟类的筑巢行为。
B、螳螂捕蝉,是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符合题意。
C、稻花香里说丰年,雄蛙有鸣囊,是求偶行为,不符合题意。
D、探花峡蝶深深见,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3.【答案】C
【解答】解: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正确;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正确:
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甲乙丙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正确。
故选:C,
24.【答案】B
【解答】解: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发现或验
证科学结论。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考察和描述。科学家对蜜蜂
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
C、文献法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
目的方法。
D、分类法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
行科学的描述。
故选:B。
25.【答案】A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0分)
26.【答案】(1)镜臂;镜座;
(2)9粗准焦螺旋;3转换器;低倍;遮光器;8反光镜;
(3)物镜;
(4)擦镜纸;
(5)由亮变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