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师大附中2021级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20,每小题1分,21—35,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世界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阿留申群岛与日本群岛成因相似,下列与之相伴的宏观地形是()

A.海岭B.海沟C.裂谷D.珊瑚岛

2.下列四地中海水深度最大的是()

A.aB.bC.cD.d

红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装侵入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内部,经过长时间复杂置换作用

而成的。下图是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示火山灰状态为常年扩散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东

3.图中甲、乙、丙三地最可能位于()

A.亚洲东部B.北美洲西部C.欧洲西部D.大洋洲东部

4.红宝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变质作用一沉积作用一岩浆侵入一置换作用B.岩浆侵入一变质作用一沉积作用一置换作用

第1页/共11页

C.沉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岩浆侵入一置换作用D.置换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岩浆侵入一沉积作用

5.下列地点中较易找到红宝石和大理石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图中字母为地质年代,地层由早到晚依次为0、C、P、K,地层产状的短线

为坡面倾斜方向,坡度为倾斜角度;褶皱中背斜的核部地层最老,向斜的核部地层最新)。据此完成下面

6.图示甲区域()

A.为背斜,Os为核部B.为向斜,P为核部C.为背斜,P为核部D.为向斜,为核部

7.图示地质活动()

A.变质带形成于断层活动之后B.岩浆活动形成于断层之后

C.断层活动形成于P后K前D.造成花岗岩分布区被侵蚀成河谷

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主脉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蚀山前冲积扇从而在河流东西两岸发育了多

级河流阶地。下图示意该河段地质构造剖面及阶地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阶地T2相比,阶地T4()

①形成年代更晚②形成时地壳稳定时间更长

第2页/共II页

③地表沟壑更多④形成时地壳抬升时间更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T5、T7处阶地面上的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可能来自于()

A.基岩风化B.山地崩塌C.流水沉积D.风力堆积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⑦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新到老。读图完成下

面小题。

10.甲处地貌类型为()

A.背斜谷B.背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

11.导致甲、乙两处海拔差异的直接成因是()

A.地层褶皱B.岩层断裂C.外力侵蚀D.地壳运动

平槽流量是河槽(又称河床)在水位与滩面齐平情况下的过流能力,能综合反映河流主槽的形态和大

小。河床的“驼峰”河段(指因冲淤作用导致某处河床高于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床),会使水流和泥沙沉积

发生改变。下图为黄河下游典型年份依次从花园口到利津四个观测点河流平槽流量曲线图。完成下面小

题。

12.四个观测点所在河段中最早形成“驼峰”河段的是()

A.花园口B.高村C.艾山D.利津

13.“驼峰”河段对两岸构成严重威胁,其中最主要的威胁来自()

第3页/共11页

A.河道淤积,排洪能力降低B.河道弯曲,排洪能力降低

C.流速加快,加剧两岸的冲刷D.流速减慢,导致河流改道

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左图示意新疆罗布泊地区雅丹

地貌分布,右图示意②观测点雅丹地貌的空间形态及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雅丹里休最濯点

<z>海丹礴分布区

,•一O丽丽、湖

Gs山味

-罗布泊最大湖面范国(12000年前)

▲M点

14.推测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5.左图中①、②、③三个观测点开始发育雅丹地貌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16.研究发现,河流在罗布泊②地雅丹地貌形成过程中有较大影响,其影响包括()

A.河流堆积扩大雅丹总体面积B.河流堆积减小雅丹相对高度

C.河流侵蚀削低雅丹单体顶部D.河流侵蚀拓宽雅丹单体范围

施秉喀斯特地貌区位于贵州省东部的施秉县北部,该区域内没有大型的溶洞,地下喀斯特地貌也不发

育,仅在陡崖上分布有一些岩屋和直径小于1米的溶蚀小洞。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达94%。下图为施秉喀斯

特地貌发育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LEW层日其鹿面国泉点■■松散堪枳物

17.推测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第4页/共11页

18.导致该地区地下喀斯特地貌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好B.表层土壤浅薄C.岩层可溶性弱D.植被稀疏

终硬是因冰川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冰川堆积

物,终旅垄是由终覆堆积而成的弧状堆积堤坝。冰川融水流出冰川末端或切过终破垄后,地势展宽、变

缓,冰水分散为没有固定河床的细小股流,形成辫状水系。冰水挟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被称

为冰水扇。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关于山岳冰川终覆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弧形延伸,中间部位向高处凸出B.一般迎冰侧较缓,背冰侧较陡

C.冰川后退时不能形成终横垄D.一般分布在高山冰川带

20.冰川融水流出冰川末端或切过终横垄后形成辫状水系,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比较陡峭②谷地比较宽阔③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④冰川整体消融量较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沙丘是由外力作用从物源区分选出砂粒沉积物而积累的堆积床面.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西藏米林

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多大风。该地河岸附近分布着的规模较大的沙丘,沿

岸交通干线经常受到流沙的袭扰。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间段某沙丘的纵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5页/共11页

③④

21.推测河漫滩沙丘出露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

22.不同位置处的砂砾粒度分布基本一致,判断图示沙丘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③①②④B.①④③②C.②③©@D.④②①③

23.为了减小沙害对周边基础设施的影响,当地应当采取()

①在河流枯水期水位线附近设阻沙林带②在河流丰水期水位线附近设阻沙林带

③设置垂直于当地主导风向的阻沙栅栏④设置平行于当地主导风向的阻沙栅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向下的长波逆辐射之差)表示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其

值越大,地面损失的热量越多。通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下图为一科

研小组利用设备记录的某地夏、冬季节某日晴天两种不同下垫面的地面有效辐射日变化情况图,a、b代表

沙漠或绿洲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EE

M芸

))

0。2"68101231618202224时间024681012141618202224时间

某季节晴天绿洲和沙漠有效辐射日变化某季节晴天绿洲和沙漠有效辐射日变化

图1图2

2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第6页/共11页

A.图1表示夏季,a线代表绿洲B.图2表示冬季,a线代表绿洲

C.图1表示夏季,b线代表绿洲D.图2表示夏季,b线代表绿洲

25.图1中该日8时()

A.沙漠区大气层结构稳定B.沙漠区大气对流运动最旺盛

C.绿洲区大气层结构稳定D.绿洲区大气对流运动最旺盛

26.若某地某一天地面有效辐射出现负值,则该地当天可能()

①出现强逆温天气②空气洁净度高③空气湿度大④夜间晴朗风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下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

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

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高层大气

28.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A.距离太阳较远B.距离地面较远C.距臭氧层较远D.距电离层较远

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从地面开始的逆温称为接地逆温,从离地面一

定高度处开始的逆温称为悬浮逆温。逆温厚度是指出现逆温现象上、下限的高度差。下图反映甘肃省酒泉

市2009〜2018年8时和20时平均逆温厚度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7页/共11页

29.8时接地逆温厚度比20时接地逆温厚度大,原因是8时()

A.地面温度较低B.大气的对流较强

C太阳辐射较弱D.大气逆辐射较强

30.影响夏季与冬季逆温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速B.昼夜长短C.降水D.气温日较差

下图示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祁连山某冰川区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

的比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比值(%)

34567891011时间/月

31.该比值7、8月最低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降水量大,云层厚度较大

C.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D,风力强劲,积雪不易保留

第8页/共11页

32.随着气候变暖,该比值的变化趋势是()

A.阴天增大,晴天减小B.阴天和晴天都增大

C.阴天减小,晴天增大D.阴天和晴天都减小

地球上中纬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读”大陆西岸1月、7月西风风速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33.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左图,1月;①为南半球B.左图,7月;②为北半球

C.右图,1月;①为北半球D.右图,7月;②为南半球

34.造成南北半球在50°地区西风风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性质B.海陆分布C.海陆位置D.海陆轮廓

35.造成①(某半球)西风风速在50°地区冬夏季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B.降水C.洋流D.地形

二、综合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深圳市东南部的大鹏半岛(下左图)海岸地貌类型齐全。2020年7月,在海岸地貌学专家的指导

下,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大鹏半岛南部的西冲湾开展考察活动。同学们发现这里沙滩的沙粒大小不

一,于是分别在沙滩A、B、C处取样,对沙粒进行观察。右图为同学们根据取样位置绘制的剖面图。

第9页/共11页

114°30'114°35'

河流

山峰

(1)推测西冲湾沙滩沙粒的可能来源。

(2)研学小组观察发现A处沙粒较B处细,请说明其形成过程。

(3)说明C处形成沙丘而没有形成沙堤的原因。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受造山挤压作用,在安第斯山古老大陆边缘一侧形成V盆地。距今1100万至500万年前,V盆地发生

了两次巨大的湖泊沉积,沉积层厚度达700多米。湖泊沉积过程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基岩岩性、湖泊水

系和气候环境的演变。左图为安第斯山沿28°S地形剖面图,右图为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演变过程的

局部示意图。

第10页/共11页

(1)从内力作用的角度,描述V盆地的形成过程。

(2)安第斯山区成为V盆地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区,分析其有利的物质和动力条件。

(3)说明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演变过程对湖泊特征产生的影响。

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

组成,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左图为祁连山冰川朝

向玫瑰图(离中心点越远,数值越大)。

材料二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

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

同高度山谷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显著。右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祁连冰川朝向玫瑰图

(2)从对山谷风风力大小和影响时间角度,分析冰川风对当地山谷风的影响。

(3)推测祁连山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第11页/共11页

哈师大附中2021级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20,每小题1分,21—35,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世界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0°150°

1.阿留申群岛与日本群岛成因相似,下列与之相伴的宏观地形是()

A.海岭B.海沟C.裂谷D.珊瑚岛

2.下列四地中海水深度最大的是()

A.aB.bC.cD.d

【答案】1.B2.A

【解析】

【1题详解】

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界,阿留申群岛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地步形成

的,和海沟形成的成因是一致的,B正确;海岭和裂谷是板块的生长界形成的,AC错误;珊瑚岛是珊瑚

虫的遗体形成的,D错误。故答案选B。

【2题详解】

图中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界,在海底形成海沟,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A正确;b、c、

d都不在板块的交界处,都没有a深,故BC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板块挤压:陆地为高山峻岭(如喜马拉雅山脉),海里为海沟(如爪哇海沟);板块张裂:陆地为

峡谷(如东非大峡谷),海里为海岭(海面以下)或是岛礁(海面以上)(如夏威夷群岛)

第1页/共22页

红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装侵入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内部,经过长时间复杂置换作用

而成的。下图是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示火山灰状态为常年扩散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板以迅动方向

__、

3.图中甲、乙、丙三地最可能位于()

A.亚洲东部B.北美洲西部欧洲西部D.大洋洲东部

4.红宝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变质作用一沉积作用一岩浆侵入一置换作用B.岩浆侵入一变质作用一沉积作用一置换作用

沉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岩浆侵入一置换作用D.置换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岩浆侵入一沉积作用

5.下列地点中较易找到红宝石和大理石的是()

A.甲处B.乙处丙处D.丁处

【答案】3.D4.C5.C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依据图示海陆分布及指向标可知,图中丁为大洋中部生长边界,甲、乙、丙均位于丁西部,即位于大陆东

部,B、C错误。依据火山灰常年扩散方向可知,亚洲东部主要受季风控制,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

风,A错误。当地盛行偏西风,大洋洲东部大部分区域为海洋,受西风影响大,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石灰岩是在浅海环境下由生物遗体堆积形成的,之后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大理

岩,最后岩浆侵入大理石内部,发生置换作用而形成红宝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依据红宝石的特征可知,其多分布在浅海、岩浆活动频繁的地区,丙处位于浅海地区、板块边界处,地壳

活跃,C正确。甲、乙两处岩浆活动少,A、B错误。丁处位于大洋中部,海水较深,无石灰岩分布,D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宝石的形成过程。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图中字母为地质年代,地层由早到晚依次为0、C、P、K,地层产状的短线

为坡面倾斜方向,坡度为倾斜角度;褶皱中背斜的核部地层最老,向斜的核部地层最新)。据此完成下面

第2页/共22页

小题。

736/P

王王]花岗岩日互1变质带W1断层底引地层产状

6.图示甲区域()

A.为背斜,。3为核部B.为向斜,P为核部C.为背斜,P为核部D.为向斜,。3为核部

7.图示地质活动()

A.变质带形成于断层活动之后B.岩浆活动形成于断层之后

C.断层活动形成于P后K前D.造成花岗岩分布区被侵蚀成河谷

【答案】6.B7.C

【解析】

【6题详解】

图示甲区域核心部分岩层为P,年龄新,往两翼去为C、0,从中心向两翼越来越老,中间新两翼老,为

向斜,A、C错;P地质年代最新,位于向斜核部,B对,D错。故选B项。

【7题详解】

分析地质构造分布图可知,图示区域变质带位于花岗岩与地层03的接触带上,是与岩浆活动同步形成

的,断层错断了花岗岩和变质带,说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褶皱形成之后,断层形成之前,A、B错;

断层错断了P,但是对K没有影响,形成于P后K前,C对;花岗岩分布区为凸起的高地,虽受侵蚀,但

不是河谷,D错。故选C项。

【点睛】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其判断主要依据地下岩层的变形、变位;同时看有无

火山构造,有无岩层缺失,如背斜顶部的岩层缺失。在地质剖面图中判断背斜和向斜的可靠依据是岩层的

新老关系,即“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中心新,两翼老”为向斜。岩层存在断裂并出现位移时,根据相

对位移方向判断断层构造。一般而言,沉积岩层下老上新,岩浆侵入体或断层、褶皱、火山喷发晚于其所

在的沉积岩层。总之,之后出现的破坏是在原有基础上形成的。

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主脉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蚀山前冲积扇从而在河流东西两岸发育了多

级河流阶地。下图示意该河段地质构造剖面及阶地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3页/共22页

8.与阶地T2相比,阶地T4()

①形成年代更晚②形成时地壳稳定时间更长

③地表沟壑更多④形成时地壳抬升时间更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T5、T7处阶地面上的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可能来自于()

A.基岩风化B.山地崩塌C.流水沉积D.风力堆积

【答案】8.C9.D

【解析】

【8题详解】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和地壳稳定、河流侧蚀堆积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

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阶地的位置越高,形

成时代越老。图示显示T4位置高,形成时间较早,①错误;T4比T2更宽阔,说明T4形成后,地壳稳定

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经历下一次抬升,T2面积窄小,说明形成后没多久就经历地壳的下一次抬升,②正

确;T4形成后,地壳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受外力作用时间长,与T2相比地表沟壑多,③正确;形成时

地壳抬升时间长短决定阶地高低,图示中T4比T2阶地抬升低一些,说明抬升时间短,④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结合该阶地所处的位置可推测,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最可能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或中亚荒漠地区,由风

力堆积作用形成,D正确;基岩风化和黄土无关,A错误;山地崩塌中除了黄土外应该还有大量砾石等其

他岩石,B错误;流水沉积主要是砾石和粉砂,黄土占一小部分,C错误。故选D。

【点睛】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

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勿。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

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

第4页/共22页

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地壳抬升使

得该地区河流海拔突然升高,在侵蚀基准面没变的情况下,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就会剧增,导致阶地面露

出、阶地坡形成。之后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⑦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新到老。读图完成下

面小题。

10.甲处地貌类型为()

A.背斜谷B.背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

11.导致甲、乙两处海拔差异的直接成因是()

A.地层褶皱B.岩层断裂C.外力侵蚀D.地壳运动

【答案】10.A11.C

【解析】

【10题详解】

甲处等高线向数值大处凸出,为山谷,BC错;图中①〜⑦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新到老,甲处岩层中

部老,两翼新,为背斜,所以甲处地貌类型为背斜谷,A正确,D错,故选A

【11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地貌类型为背斜谷,海拔较低;图中乙处为山地,岩层中部新,两翼老,属于向

斜,所以乙处属于向斜山,海拔较高。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向斜岩层受挤压,

不易受外力侵蚀,形成山地。所以导致甲乙两处海拔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外力侵蚀的不同,C正确;地壳水

平运动形成褶皱,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元,褶曲包含向斜和背斜,但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图中显

示甲、乙两处地形倒置,最主要受外力侵蚀的影响,所以导致甲、乙两处海拔差异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地层

褶皱或地壳运动,AD错;图示信息并没有显示岩层发生断裂,B错。故选C。

【点睛】地形倒置是是指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常见的有“背斜成谷''和"向斜

成山”。岩层发生褶曲隆起时,背斜形成山,向斜形成谷,但由于背斜轴部往往张节理比较发育,侵蚀作

用进行较快,背斜山可能逐渐演变成背斜谷,而两侧的向斜谷则变成了向斜山。这种地形起伏和构造起伏

不一的现象称为地形倒置。

第5页/共22页

平槽流量是河槽(又称河床)在水位与滩面齐平情况下的过流能力,能综合反映河流主槽的形态和大

小。河床的“驼峰”河段(指因冲淤作用导致某处河床高于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床),会使水流和泥沙沉积

发生改变。下图为黄河下游典型年份依次从花园口到利津四个观测点河流平槽流量曲线图。完成下面小

题。

12.四个观测点所在河段中最早形成“驼峰”河段的是()

A.花园口B.高村C.艾山D.利津

13.“驼峰”河段对两岸构成严重威胁,其中最主要的威胁来自()

A.河道淤积,排洪能力降低B.河道弯曲,排洪能力降低

C.流速加快,加剧两岸的冲刷D.流速减慢,导致河流改道

【答案】12.B13.A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河流的“驼峰”河段指因冲淤作用导致某处河床高于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床。河床因泥沙堆积不

断增高,出现'驼峰”河段,河流平槽流量越来越小,河槽的过流能力降低。由图可知,1994年黄河下游平

槽流量自上游向下游减小,与1994年相比,1997年汛前,高村观测点所在河段平槽流量减小,且减小最

多,平槽流量小于其他三个观测点所在河段,说明1997年汛前高村观测点所在河段已经出现了“驼峰”河

段,其他三个观测点所在河段当时还没有出现“驼峰”河段,所以,高村观测点所在河段最早形成“驼峰”河

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河流的“驼峰”河段指因冲淤作用导致某处河床高于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床,会使水流和泥沙沉积发生改变。

在河流洪水期,由于“驼峰”河段的存在,河道淤积,河床的排洪能力降低,洪水不能及时流向下游,对两

岸构成严重威胁,A正确,C错误;河床的“驼峰”河段指因冲淤作用导致某处河床高于其上下游河段的河

床,河道没有发生弯曲、也没有发生改道,BD错误。故选A。

第6页/共22页

【点睛】黄河下游“驼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河段的冲淤情况不同,造成过流能力出现明显的差

异所致。

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左图示意新疆罗布泊地区雅丹

地貌分布,右图示意②观测点雅丹地貌的空间形态及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卷丹单体最嬴点

<—>推丹侬?分布区

季〒性河.湖

Gs山味

-罗布泊最大湖面范国(12000年前)

▲M点

14.推测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5.左图中①、②、③三个观测点开始发育雅丹地貌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16.研究发现,河流在罗布泊②地雅丹地貌形成过程中有较大影响,其影响包括()

A.河流堆积扩大雅丹总体面积B.河流堆积减小雅丹相对高度

C.河流侵蚀削低雅丹单体顶部D.河流侵蚀拓宽雅丹单体范围

【答案】14.B15.A16.B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雅丹地貌通常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表

现为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读图可知,罗布泊地区长条形土墩呈

东北至西南走向延伸,并且西北和东南侧有山地阻挡风力,因此排除西北风和东南风,AC错误;该地位

于新疆地区,南部有青藏高原阻挡西南季风对该地的影响,西南季风对该地影响小,D错误;在罗布泊东

北地区山地有缺口,东北风经过狭小山口吹入,由于两侧山地影响,狭管效应,使东北风力加大,长期侵

蚀形成的。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罗布泊当地沉积物主

要是由西侧的塔里木河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由图可看出,罗布泊最大范围能够覆盖①观测点,后来由于

塔里木河来水减少,导致罗布泊面积逐渐变小,向西萎缩。①观测点最先出露地表受到风蚀,然后是②观

第7页/共22页

测点,而③观测点离缩小的罗布泊最近,最后出露接受风蚀,形成雅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观测点的位置最靠西,离塔里木河最近,因此河流带来泥沙形成的堆积物使地势逐渐升高,

从而减小了该地雅丹的相对高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雅丹,维吾尔语原意为“陡壁的小丘”,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

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

地(沟槽)地貌组合。其发育过程:首先是形成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再

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沟槽,并且加宽加深;之后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

最后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施秉喀斯特地貌区位于贵州省东部的施秉县北部,该区域内没有大型的溶洞,地下喀斯特地貌也不发

育,仅在陡崖上分布有一些岩屋和直径小于1米的溶蚀小洞。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达94%。下图为施秉喀斯

特地貌发育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推测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18.导致该地区地下喀斯特地貌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好B.表层土壤浅薄C.岩层可溶性弱D.植被稀疏

【答案】17.B18.C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四个阶段中②区域的峰林不太明显,可知②位该区域喀斯特地貌的初期阶段,即②是最先

形成的,④图中的峰林相对于②来说较为典型,相对于①③来说又不太典型,可知④的形成是在②之后

的,①出现了堆积物,而③阶段既有碎石堆,也有峡谷发育,可知③是四个阶段中发育最成熟的,因此

第8页/共22页

可知③是最后形成的,可知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②④①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水热条件好,地下喀斯特发育的越典型才对,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喀斯特地貌区地下可溶性岩

层的厚度越大,地下可溶性岩石被溶蚀的力度越大,即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强度越大,因此可知导致该

地区地下喀斯特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的岩层可溶性比较弱,C正确。表层土壤浅薄以及该区域的森

林覆盖率高低和该区域的地下喀斯特发育程度几乎没有关系,BD错误。故选C项。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的结果,水分少或岩层可溶性差都会导

致地下喀斯特地貌不发育,该地森林繁茂,说明不缺少水分,即地下喀斯特地貌不发育是由于岩层可溶性

弱。

终磺是因冰川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冰川堆积

物,终磺垄是由终硬堆积而成的弧状堆积堤坝。冰川融水流出冰川末端或切过终硬垄后,地势展宽、变

缓,冰水分散为没有固定河床的细小股流,形成辫状水系。冰水挟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被称

为冰水扇。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关于山岳冰川终破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弧形延伸,中间部位向高处凸出B.一般迎冰侧较缓,背冰侧较陡

C.冰川后退时不能形成终破垄D.一般分布在高山冰川带

20.冰川融水流出冰川末端或切过终硬垄后形成辫状水系,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比较陡峭②谷地比较宽阔③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④冰川整体消融量较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9.B20.C

第9页/共22页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中山岳冰川终横垄示意图可看出,其中间部位向低处凸出,A错误;通常终破垄迎冰一侧在不断的接

受冰川的堆积作用,故迎冰一侧缓,背冰一侧陡,B正确;冰川后退说明冰川在消融,就会有冰碱物的形

成,在后退的过程中,若出现阶段性停顿,则能够形成终磺垄,C错误;终磺垄是由于冰川消融形成的,

故应发育与山地的雪线以下(冰川边缘),而非高山冰川带,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结合材料“冰水分散为没有固定河床的细小股流,形成辫状水系“可知,辫状河道的形成与谷地比较宽阔有

关,谷地宽阔,难以束缚水流,故水流散乱,②正确;且由于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也导致了其形成的河

道多具有季节性,而没有固定的河床,③正确,C正确;地势比较陡峭难以形成辫状河道,①错误;冰川

整体消融量较小不是没有固定河床的直接原因,④错误。故选C。

【点睛】终债垄指在冰川前缘由终破构成的弧形垄岗状地形,是一种冰川堆积地貌。在冰川的终端位置暂

时稳定时,终磺物会随冰川的移动而不断累积增高,于是在前缘形成弧形垄岗。正由于此,终横垄常是古

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有时,冰川前进也可将冰硬物向前推挤形成垄岗,这种垄岗中的冰硬物会

有明显的挤压变形构造。终硬垄高达数十米甚至百余米,通常迎冰侧较缓,背冰侧较陡。大陆冰川边缘的

终碱垄延伸可达数百公里,山岳冰川的终横垄一般较短。

沙丘是由外力作用从物源区分选出砂粒沉积物而积累的堆积床面。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西藏米林

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多大风。该地河岸附近分布着的规模较大的沙丘,沿

岸交通干线经常受到流沙的袭扰。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间段某沙丘的纵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③④

21.推测河漫滩沙丘出露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

第10页/共22页

22.不同位置处的砂砾粒度分布基本一致,判断图示沙丘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③①②④B.①④③②C.②③D.④②①③

23.为了减小沙害对周边基础设施的影响,当地应当采取()

①在河流枯水期水位线附近设阻沙林带②在河流丰水期水位线附近设阻沙林带

③设置垂直于当地主导风向的阻沙栅栏④设置平行于当地主导风向的阻沙栅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21.D22.B23.A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补给,因此在降水补给的背景下,

河流流量势必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夏季河流水位较高,淹没大面积河漫滩,秋冬季节水位持续下降,河

漫滩出露面积增大,直到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河漫滩出露面积逐渐减少。综上,冬季河漫

滩沙丘出露面积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根据上题及所给材料,可以看出沙丘面积变化伴随着河流水位的涨退,因此,推测出此地沙丘的主要来源

应当是河流携带沉枳的结果。在河流作用下,(第①阶段)首先,河流在上游地区携带大量泥沙于下游地

区的河床沉积,此时泥沙没于水面下方;(第④阶段)受河流水位变化,秋冬季节河流水位下降,原先处

在水面下方的沙丘开始大面积裸露出来;(第③阶段)加之冬春季该地频发大风,在大风的动力作用下,

裸露的泥沙沿河床做反向迁徙,被迫爬升到山坡上;(第②阶段)次年,河流迎来丰水期,河漫滩再次被

河水淹没并接受新的沉积,以此循环往复,沿岸沙丘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沿岸沙丘形成的正确顺序应为

①④③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山坡上的沙丘主要是在冬季大风携带裸露于河床的沙丘形成的,因此在设置阻沙林带时,应

当充分考虑冬季(枯水期)河流的最低水位线,只有在最低水位线附近设置阻沙林带才能从根源上有效抵

挡大风对沙丘的作用,进而有效遏制沙丘的扩大,故①合理;相比于其他方式,垂直于当地主导风向设置

阻沙栅栏能够最大程度上削弱主导风的风速大小,从而降低沙丘的流动,进而减小风沙对交通干线等基础

设施等影响,故③合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两岸(主要为凸岸)。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即凸岸

的水下堆积体面积逐渐增大,并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在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

接收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继续“下蚀”,则河漫滩会露出水面。多个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即形成了河漫滩

第11页/共22页

平原。如果该条河流位于山谷,且谷底宽阔平整,则洪水泛滥时会淹没谷底,泥沙沉积。如果河水反复的

涨水泛滥,则两岸泥沙逐渐增厚,最终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向下的长波逆辐射之差)表示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其

值越大,地面损失的热量越多。通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下图为一科

研小组利用设备记录的某地夏、冬季节某日晴天两种不同下垫面的地面有效辐射日变化情况图,a、b代表

沙漠或绿洲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i

E

M、

)s00

亚50

I1II1II11II]II]II」」I1I

°024681012”1618202224时间024681012141618202224时间

某季节晴天绿洲和沙漠有效辐射日变化某季节晴天绿洲和沙漠有效辐射日变化

图1图2

2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1表示夏季,a线代表绿洲B.图2表示冬季,a线代表绿洲

C.图1表示夏季,b线代表绿洲D.图2表示夏季,b线代表绿洲

25.图1中该日8时()

A.沙漠区大气层结构稳定B.沙漠区大气对流运动最旺盛

C.绿洲区大气层结构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