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
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
变化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元代的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下
列选项与材料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A.“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涂改之意)而奏换。”
B.“总政务、统率百司、领省事,参决军国重事。”
C.”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
3.在斯巴达统治者看来,他们的政治体制是绝对平等的。确实,斯巴达公民也自称为“平等的
人”。斯巴达的制衡和均衡体系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此,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王位世袭B.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C.监察官由选举产生,可审判国王D.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陪审法庭
4.中世纪“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
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上述现象()
A.有助于欧洲的社会转型B.说明市民成为封建统治的基础
C.是封建等级制的重要体现D.体现了封君封臣制下的契约关系
5.下图所示为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的选票,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
A.工农民主政权B.抗日民主政权
C.人民民主专政政权D.多党合作政权
6.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中共中央、中央
军委所在地,是全国人民抗日指导中心,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1950年
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下列各项中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举措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团结农民抗战
B.颁布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C.作为中央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D.在河北省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7.1949年7月1日,《新闻日报》(如图1所示)等报均刊发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据此可知,
新中国成立前夕()图1
Wr,
A.根据地政权建设初具规模阚
B.解放区重视政治舆论宣传
李区
C.党中央号召解放全国人民
D.共和国方案受到民众欢迎
8.“是以功臣封侯食采,子弟平流涌进,而不知随时向民间吸取新因素,增加新血轮,致政府
与民间日逐悬隔,在上人材日稀,在下民情隔膜。上下不能连贯,有僵化为新贵族之趋向”。为
此汉政府创立了()
A.内外朝制度B.察举制C.郡国并行制D.九品中正制
9.阅读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北宋宰相和副宰相出身表
宰相副宰相
总数科举出身百分比总数科举出身百分比
太祖6350%4375%
太宗3667%232191%
真宗121192%1717100%
仁宗232296%393795%
英宗22100%22100%
神宗99100%1818100%
A.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B.文官和士人地位的抬高
C.科举在官员选拔中的重要地位D.庶族地主希望打破门阀政治
10.杰克逊总统(1828—1836年在任)的拥护者、纽约州参议员威廉•马西曾说:“在政治上要
像在爱情和战争上一样公平,战利品属于胜利者所有。”由此可知,威廉•马西()
A.强调官员选拔公平公正B.倾向于政党分肥制度
C.要求建立廉洁高效政府D.反对美国的文官制度
11.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课的笔记,其中事件与意义对应
正确的一项是()
选
事件意义
项
A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
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为大学堂
B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C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
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法草案》
D标志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化轨道
12.北魏确立了“存留养亲”条款:死罪的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
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唐律》对存留养亲制
度又作了详细规定,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A.违背了法律公正B.表明统治者对老人的优抚
C.缓解了社会矛盾D.深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
13.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在一五计划期间所报道过的工业劳动模范(不论是个人或是集
体)达30篇以上,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一时间,全国各地工人纷纷掀起学习劳模的
热潮。这些宣传报道()
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B.使国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14.元代对于驿站符牌的使用有严格规定,“若滥给者,从台宪官纠察之。”下图是1973年在我
国西藏地区发现的一枚元代虎符圆牌,牌上文字的文意为“上天眷命,
皇帝圣旨。如不钦奉虔敬,治罪。”由此可知,元代()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行政区划有重大创新元代八思巴文虎符圆牌
C.监察体系严密高效
D.西藏与中原联系密切
15.下图为唐高宗章怀太子墓的壁画《礼宾图》,描绘了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罗马、高丽以及东
北少数民族使节的情景。该图文信息能体现(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杂糅
B.外交场景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C.开元盛世与民族认同的交汇
D.雕塑艺术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16.有学者认为近代某国际体系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
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该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
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I、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该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17.1949年10月到1951年5月,苏联等19个国家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有9个国家
本是旧中国的邦交国,这些国家均在承认新中国的同时自行宣布断绝与国民党残余集团的关
系。这主要体现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18.下图所示为北齐曾铸造“常平五铢”铜钱。《隋书•食货志》载:“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
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北齐铸造
的这一币种()
A.开创了铸印年号的先例
B.名称中含有调节市场之意
C.有效解决了“钱荒”问题
D.一直沿用到交子的出现
19.下图为中国古代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某一时期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是由于
A.实物交换逐渐兴起B.新型货币流通市场
C.外国白银大量流入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
20.下表为1929—1934年中国白银流入和流出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元),中国的应对措施是
年份/指标流入流出流减流出
1929189.224.3164.9
1930159.855.4104.4
1931118.247.470.8
193296.5106.9—10.4
193380.494.8—14.4
193410.8267.5—256.7
A.放弃银本位制,进行法币改革B.开始发行金圆券和银圆券
C.废两改元,真正确立银本位制D.请求国际金融组织的援助
21.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部分票面。由此可知,第一套人民币()
图1图2
(注:图1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图2为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A.其发行之初即通行于全国B.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C.结束了长期物价暴涨局面D.展示了建国初期建设成就
22.观察下列图片。图中所示可用于说明()
用I金本<1时代(1870—1914年)用2布雷植*,林伟东(1945—1973年)用3$冗化18后货币时•斯(1973年一)
A.世界货币体系的瓦解B.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C.国际政治经济的变迁D.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
23.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
丈。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A.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24.《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得出奇。其中
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
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人口的出生率偏低B.中央集权有所削弱
C.赋役统计制度变化D.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5.对下图所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关系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胆日本汉西普尔甘制帆m机
二一,■9•
户fa分类加施何时3.±JK大家三年
W®RF>fiKS齐民白tH.
「人头侬田忘"国役।皿B或制一!
丁猊为主曲睨为王
A.历代户籍制度只有创新没有继承B.元朝时期的地税完全取代了丁税
C.户籍和赋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D.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26.下表所示为1928年和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部分商品的进口税率。由此可知,当时的关税
改革()
年份竞争性进口商品总税率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进口平均税率
19284.1%5.5%
193428.9%15.7%
A.源于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B.降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成本
C.为官僚资本的膨胀提供了便利D.体现了政府回收主权的成果
27.下图为中国平均法定关税税率(%)的轨迹图(1992—2003),表明中国()
A.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提高B.加入世贸组织成效较显著
C.经济特区建设效果明显D.积极融入全球化中
28.201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最新一轮修正案发布。下图所示为本次
个人所得税改革后的纳税情况。由此可知,此次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舱位:元
“0"
80.0%
70.0%
60.0%
50.0%
40.3
30.0%
20OK
IO0X
0.0K
”收入
a的以纳——少女税♦M«ut例(无)
A.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C.实现了社会的共同富裕D.杜绝了偷税漏税行为
29.清朝政府规定,城乡入户要在门前悬挂门牌。门牌上填写家庭成员姓名、丁口、年岁等(见
下图),保甲定时挨户清点人数,询问家内情况,如户主有无外出、有无外人留宿等。以上材料
反映清代()
A.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B.地方行政等级森严
C.注重宣扬儒家思想
D.基层管理制度严格
30.明朝正德以前,法令只允许有官衔品级的达官贵族设
立祠堂祭祀祖先,平民百姓建祠堂是不合法的。嘉靖时期,
才正式允许庶民修建祠堂,民间修葺祠堂之风开始兴盛起
来。这一政策的转变旨在()
A.发挥民间宗族治理功能B.缓和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
C.打击贵族强化中央权力D.弥补中央集权统治的不足
31.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25%,达到5.45亿。从1700
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
1800年人口突破9亿。这种状况()
A.降低了工业革命的人力成本B.促进了全球商品贸易网的形成
C.推动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D.得益于大航海带来的物种交换
32.下图为江苏邳县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
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
条鱼。该画像石()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
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
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33.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
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时,在一整天里,工人
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这一变化()
A.有利于优化手工工场的管理B.反映人类劳作方式的重大变革
C.表明传统的农业已不复存在D.导致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
34.表3所示为1750—1850年英国兰开夏地区(著名工业区)结婚青年识字率情况表3
时间1750年1770年1790年1810年1840年1850年
男青年识字率63%59%60%46%60%67%
女青年识字率25%21%23%19%29%32%
影响兰开夏地区结婚青年识字率变动的重要原因是()
A.产业革命逐渐深入B.代议制民主不断发展
C.男女平权意识传播D.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9分)
35.(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故事源起于《列子•汤问》,愚公形象经过历代人们建构,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材料一南宋以后,愚公形象世俗化倾向更趋明显……泛化成世俗说教中的经典故事……至明
代,愚公移山形象定型为一种精诚的精神,成为训谕后人的标志性形象。
——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
材料二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徐悲鸿创作的国画《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
形象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的写照,其宏大的气魄正是让敌人望而生畏的自信,民族
的艰辛、胜利的渴望让潜伏在人们血液中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开始沸腾。可以说,这幅
国画的创作是一个苦难时代对愚公移山精神价值的又一发现。
——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
材料三自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业合作社制度后,厉家寨大山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兼党支部书
记厉月举带领社员们改河道,削岭头,建水库,闸山沟,砌石井,并地块,整梯田,科学种田,
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到了1956年时,全合作社的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276.4公斤,这标志
着厉家寨提前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为此也获得了“英雄的大山社”的荣誉称号。1957
年毛泽东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报告中,题词写下“愚
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子”的批语。
——缪琳《愚公移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请结合时代背景,对材料中不同时期的愚公形象进行解读。
36.(10分)计量史学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对数据史料的分析比较使历史研究更
加直观、精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11971年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表决情况
大洲赞成数反对数弃权数赞成比例
欧洲241482.8%
亚洲184664.3%
非洲2615161.9%
南美洲55241.7%
北美洲38321.4%
请根据材料提取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0分)
37.(14分)原产于美洲的甘薯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记载文献
万历庚辰(1580年)客有泛舟之安南(越南)者,公(陈益)偕往,《凤冈陈氏
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日薯者,味甘美,公觊其族谱》
种,贿于酋奴,获之。……嗣是种播天南,佐粮食,人无阻饥。
朱薯产吕宋(菲律宾)国,被野连山……万历中,闽人移蔓以归,谈迁(1594
种之数日即荣。瘠卤沙冈皆可植,粪之加大,泉人资以充饥。—1658)
《枣林杂
俎》
万历甲申、乙酉间,漳潮之交有岛日南澳,温陵洋舶道之,携其(番苏琰(1569
薯)种归。甲午、乙未间,温陵饥,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1639)
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日朱薯。《朱薯疏》
材料二
(棚民)依山傍谷,诛茅缚屋而居……携山禾、山芋、桐、茶、杉、漆、靛、番薯
而来;(在浙江山地)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苞芦、靛蓝、番薯诸物。
——(清)嘉庆年间《南平县志》
浙赣皖山区于潜、临安、余杭三县,因棚民租山垦种(甘薯),阡陌相连,将山土
刨松,所以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惟积难返,
扫除不易。
——(清)光绪年间《孝丰县志》
(1)根据材料一,关于甘薯传入中国可以认定的史实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薯传入中
国的背景。(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薯在中国传播的影响。(7分)
3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的插图反映了英国一家纺织厂的内部环境画面上的工人——男工、女工和童工们
——显然都很贫穷。在画面后方,站着严厉的资产阶级雇主,他正与另一个资本家谈论着什么。
该图描绘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几个主要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资格笔试系列提升试题及答案
- 激光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试题及答案
- 新人面试典型试题及答案
- 播音英文面试题及答案
- 药物化学合成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笔试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探索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机遇试题及答案
- 纲要考试题及答案直播
- 礼仪方面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应重视的考试复杂性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
- 青岛市李沧区教育系统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
-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诊断性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
- 私人飞机转让协议书
- 急诊护理人文关怀成效汇报
- 2024北京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电力技术监督专责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汽轮机技术监督分册
- 榜样的力量有一种力量叫榜样的力量课件
- 搅拌站的施工方案
-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操作培训课件3
- 供应链管理师考试的终极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