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牛郎织女教案7篇牛郎织女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完美熏陶。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课文预习资料:1、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并解释下列词语:美中不足、好歹、一五一十、无拘无束、相依为命、恋恋不舍。2、初步阅读,了解故事情节。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问:“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答:“喜欢”问:“为什么啊?”答:“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和好玩的。”老师:“对了!那同学们又清不清楚每个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呢?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此刻同学们明白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二、人物认识:放下一张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三、介绍文体:《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四、感知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资料。五、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资料并提出质疑: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齐生活的?六、分析探究:老师与同学共同分析课文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答案允许多样化,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1)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齐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2)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就应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3)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齐。但透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4)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齐的。透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一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他是勤劳的孩子。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1)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2)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3)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一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必须吃了不少苦。(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5)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完美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齐的?(1)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2)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齐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完美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3)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齐。七、课文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思想、感情、情节等方面分析了课文,初步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一些特点,展示了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八、作业。第二课时一、承上启下:“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此刻有哪一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讲牛郎和织女他们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一边播放相关的幻灯片。“听完之后,同学们想不想明白牛郎和织女之后的生活怎样了呢?”二、师生交流:学习第六段: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然后有感情朗读这一段。学习第七段: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老牛又讲了什么话?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情绪怎样?三、小组学习:此刻请同学们参考前两段的学习方法,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学习文章后面的部分。四、评论游戏:我们此刻来玩一个游戏,假设你们的身份不是小学生,而是一个个小评论家,你会怎样去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呢?五、写感受:学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什么呢?同学们能够从文章资料情节、思想感情,以及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等等方面来抒发你们的感受。也能够试着对故事进行改写。请把你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写下来。七、回应上节课的导入:透过《牛郎织女》故事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我们会拥有七夕节这个民间节日了吧?明白以后七月初七我们要做什么了吗?对了!就是“拜月乞针线”。八、扩展阅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描述了织女一边织布一边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思之情。牛郎织女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运用上单元学习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结局。3.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4.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教学重点】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运用上单元学习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结局。3.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重点、难点)4.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复述《牛郎织女(一)》教师提示: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添油加醋”地讲,故事情节要完整。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节俭富丽堂皇依偎衰老珊瑚礁泰山两个筐拗不过(重点指导生字“拗”的n发音,“筐”为后鼻音;“衰、珊”为翘舌音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2)学习多音字:得(dé?de?děi)练①读句子,找发现。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de挺美满。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dé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②读一读:得(děi)亏两位老同学的帮忙,我才顺利得(dé)到折扣很低的购书优惠券,高兴得(de)不得(dé)了。学习多音字:缝(fèngféng)练①读句子,找发现。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②读一读:要过年了,当裁缝(fèng)的妈妈忙着缝(féng)衣服,我和哥哥没事做,就到山上的石缝(fèng)里去掏鸟蛋。练①形近字组词偎(依偎)瑚(珊瑚)筐(竹筐)珊(珊瑚)喂(喂食)湖(湖水)诓(诓人)删(删除)畏(畏惧)糊(糊涂)框(相框)栅(栅栏)(3)理解词语练根据意思造句。偎:紧挨着,亲密地靠着。造句:拗:固执,不驯顺。造句:(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品读释疑出示: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阅读本课学习提示,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要求。1.尽可能快的默读课文,说说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王母娘娘抓回织女想永远的将牛郎织女分开,牛郎携孩子追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许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2.理清故事进程。故事中有几个场景?我们将这几个场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配上文字。(1)理清场景,取上小标题。(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鹊桥相见)(2)以第一个场景“辛勤劳动”为例,让学生尝试,并指导。出示:引导学生阅读文字理解,自由动笔,配上文字。交流反馈。小结方法:要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组织语言。(1)五人一个小组,每人一副图,进行创作。完成后,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四、读写训练,拓展延伸1《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牛郎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以及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请大家自己用我们刚才的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将《牛郎织女》的前半部分补上。【设计意图:在练笔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五、课堂小结课文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六、当堂检测(必做)1.复述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2.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3.搜集并积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创作的诗歌。(《乞巧》、《秋夕》等)七、课后作业(选做)推荐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辛勤劳动老牛留言起因牛郎织女(二)织女被抓真诚坚定牛郎追赶经过敢于斗争隔河相望追求美好鹊桥相见结果牛郎织女优秀教案篇三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词意思。会用有关词语造句。3、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4、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听过哪些民间故事?交流一下。(《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2、我国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二、初步感知: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2、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检查自学情况:1、朗读生词,正音。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3、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4、讨论课文主要内容。5、质疑。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2、从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孤苦伶仃。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五、学习课文第二段:1、默读课文,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2、讨论:从哪些语言文字中可以体会到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说说自身的感受。3、圈划词句,体会老牛对牛郎的亲密感情。4、指导感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及老牛的善解人意。六、安排作业:1、指导书写生词。2、朗读2、3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2、3自然段。2、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让牛郎到湖边的。树林去找美丽的姑娘织女,也就有了下面发生的故事。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后所得。2、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感受在“微弱的星光下”老牛说话的情景。三、学习课文第四段:1、各自轻声朗读5—7自然段,交流各自读后所得。A、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认识了谁?B、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C、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其他仙女有什么想法?2、默读第五自然段,划出描写织女的句子。“过了一会儿,原来她是”A、用“原来”练习造句。B、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黄昏时湖边的树林景象。3、指名读第6自然段,讨论: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A、这一段的三句话分别讲了哪三层意思?B、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C、从文中你能体会到织女的什么品格?4、姐妹们为什么都佩服织女的勇气?A、朗读第五自然段有关内容,体会众仙女在人间的快乐。B、齐读第七自然段。5、质疑。(1)为什么众仙女不劝阻织女?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老牛看到织女跟牛郎在一起,心情怎样?2、朗读体会。五、总结课文: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动人的故事?2、给课文划分段落。A、第一段(1)写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小朋友。B、第二段(2-3)写牛郎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C、第三段(4)写老牛叫牛郎去找一位美丽的姑娘。D、第四段(5-7)写织女留在人间作了牛郎的妻子。E、第五段(8)写老牛看到牛郎与织女在一起很高兴。3、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和各段大意复述课文。六、课外阅读《牛郎织女(二)》和板书:牛郎织女老牛(善解人意)牛郎(心眼好、能吃苦)(心地善良、留在人间)织女牛郎织女的教案篇四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属于哪一类?(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预设。)请选择:亲情友情爱情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是呀,爱情是美好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3、板书课题:牛郎织女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教师按课文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人物并板书:哥哥嫂子牛郎老牛王母娘娘织女读准字音:嫂子的“嫂”(注音)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1)哥哥嫂子牛郎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学生讨论交流。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2)牛郎老牛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读出相应的句子。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教学“舔”字)自读自悟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后脑中出现的画面。(鼓励充分想像)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牵红线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3)牛郎织女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4——6自然段)初评牛郎织女。——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启发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牛郎织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后写一段描绘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话。代表汇报自己的描述,集体评议。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是呀。如果世界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该多好啊!那样,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就会是天长地久了。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牛郎织女的教案篇五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3、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精神。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了。播放《喜鹊搭桥》的对话。2。课前回顾:本文体裁是什么?(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都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并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二、探究故事:(从民间故事的特点入手)(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简单复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孤苦伶仃结识织女生活美满不幸降临鹊桥相会)(二)鲜明的人物性格1。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2。你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同桌交流交流,并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3。如果你能和1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你想对——说——。(三)丰富的想象力找出故事中超越了现实的想象的内容。(四)表达的情感师生共同总结。三、结束: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并呼吁学生仰望星空,许下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作业布置:把《牛郎织女》讲给家人听,并阅读一则其它民间故事,来校讲给同学听。牛郎织女优秀教案篇六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导入:指名复述主要内容。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初读指导: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检查自读情况:朗读生字,正音。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学习第一段: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极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有感情朗读第一段。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第二段: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老牛又讲了什么话?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小结: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布置作业: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第三段: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1、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2、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3、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4、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5、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6、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7、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8、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9、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10、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学习第四段: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总结课文: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布置作业:1、造句:心急如焚——霎时间——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牛郎织女优秀教案篇七[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韵味。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故事。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悟牛郎织女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精神。[教学准备]相关古诗词、家乡的传说故事[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1.读一读。齐读秦观的《鹊桥仙》。2.过渡。佳期如梦,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到底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党的理论知识宣讲
- 教师清廉建设培训
- 教体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阑尾炎术后应用抗生素联合黄藤通腑汤干预的效果
- 大学生安全教育概述
- 抖音卖货流程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实务》预测试卷364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模考试卷312
- 改性PVA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基于还原光聚合的模拟月壤膏料性能分析与增材制造
- 手术室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牙膏项目创业计划书
- 浙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1000题直接打印版
- 单位食堂供餐方案
- DB42-T 2204-2024 湖沼湿地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技术规范
- 急性会厌炎的护理
- 四年级口算题大全(全)
- T-902 千分尺内校报告
- 2024公安联考行测题库
- 部编二上语文第四单元美丽中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