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1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2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3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4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

核心考点1、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

1.反应热和婚变

(1)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焰变是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3)研究表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焙变,用符号AH表示,单位为kJmol

-1

O

2.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角度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能量的差值,在上图中:

“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3)焙变的计算

①从宏观角度分析:△4=4生成物的总能量一为反应物的总能量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AH=E\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一民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③从活化能角度分析:AH=Ei正反应活化能一反逆反应活化能

3.对比法理解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

“三热”是指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可以用对比法深化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避

免认识错误。

(1)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符号为\H,单位常用kJ-moF1,它只与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

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中学阶段研究的反应热主要是燃烧热和中和热。

⑵燃烧热:在lOlkPa时,I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lmol1需注意:

①燃烧热是以I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

式时,一般以燃烧I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②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

C—CO2、H2一比0⑴等。

(3)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Imol液态H2O时的反应热。需注意:①稀溶液是

指物质溶于大量水中;②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

+

③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化合生成HzO,即H(aq)+OH(aq)=H2O(l)A”=-57.3kJ-moL。

(4)“三热”比较

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

能量变化(AH)放热或吸热(AH放热反应(AH<0)

<0或AH>0)

单位单位:kJ-mol-1

反应物的量不确定必须为Imol不确定

生成物的量不确定不确定生成H2O必须为Imol

【注意】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时的热效应,所以对于可逆反应,其热量要小于反应完全时的热量。

4.反应热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更重要的是表示了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反应

时的能量变化。

1

例如:2H2(g)+O2(g)=2H2O(1)AH=-571.6kJ-mol-表示:在25℃,101kPa的条件下,2moiH2和1mol02

反应生成2molH2O时放出571.6kJ的热量。

(3)要求:

①热化学方程式和普通化学方程式一样需要配平,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②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所以既可以是整数又可以是分数。

③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一般用括号注明在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固态(s)、

液态(1)、气态(g)、溶液(aq),有的甚至还有注明晶体状态,因为同一种物质,状态改变时会吸收或

放出热量。

④热化学方程式必须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注明焰变AH。放热反应AH<0,吸热反应Z\H>0。AH的值与方

程式的计量系数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计量系数改变,AH相应改变。逆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⑤热化学方程式侧重于揭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的关系,AH的值此条件下一般是在25C,101kPa

条件测定的数据。所以,热化学方程式如果没有注明反应条件,默认为常温常压下。

注意: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物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如3H2(g)+N2(g)

2NH,(g)A//=-92.4kJ/mol是指生成2molNH3时放出92.4kJ的热量,因反应不能进行完全,3molHJg)和1mol

N2(g)混合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o

b.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如:①应⑵+匕q)=2HI(g)XH、②2HI(g)H2(g)+I2(g)A%则有:△%=-A%。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的注意事项。

(1)注意AH的符号和单位:的单位为kJ-moL。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力”,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T”和“广。

(5)注意的数值与符号: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也要加倍。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

相等,但符号相反。

(6)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

如①S(单斜,s)+O2(g)=SO2(g)△Hi=-297.16kJ-mo「

②S(正交,s)+O2(g)=SO2(g)A//2=-296.83kJmor'

③S(单斜,s)=S(正斜,s)Aft=-0.33kJmol1

1.(2018北京卷27(1))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

如下:

反应I:2H2SCMl)=2SO2(g)+2H2O(g)+O2(g)AH,=+551kJ-moF1

反应III:S(s)+O2(g)=SO2(g)AH3=-297kJ-moF'

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o

【解析】(1)根据图知,反应n为3s02(g)+2H2O(g)=2H2s。4(1)+S(s),

将方程式-1-HI即得3so2(g)+2H2O(g)=2H2SC)4(1)+S(s),AH=-(+551kJ«mol-1)*B.-(-297kJ«mol

1)=-254kJ/mol»

1

【答案】3SO:(g)+2H2O(g)^=2H2SO4(l)+S(s)AH2=-254kJmol

2.12018天津卷JO(2)】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催化犯

(2)CCh与CFU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CH4(g)+CO2(g)2C0(g)+2H2(g)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C—HC=0H—HCtO(CO)

键能/kJ-moL4137454361075

则该反应的AH=。

【解析】①根据411=反应物键能总和一生成物键能总和=(4x413+2x745—2x1075—2x436)kJ,moli=+

l20kJmor';

【答案】+120kJmol-1.

1.(2022•上海•统考一模)化学反应H?+C12=2HC1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普2molH(g)+2molCl(g)

量---------------------

0=679kJg=862kJ

ImolH2(g)+lmolCl2(g)

2molHCl(g)

A.该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效应是相同的

B.2moi气态氢原子的能量低于1moi氢气的能量

C.2molH(g)与2molCl(g)形成2moiHCl(g)时释放862kJ能量

D.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H2(g)+Cl2(g)=2HCl(g)+183kJ

【答案】B

【详解】A.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该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

件下的反应热效应是相同的,A正确:

B.Imol氢气断键吸收能量得到2moi气态氢原子,故2moi气态氢原子的能量高于1mol氢气的能量,B错

误;

C.根据图像可知2molH(g)与2moic1(g)形成2moiHCl(g)时释放862kJ能量,C正确;

D.该反应放出(862-679)kJ=183kJ热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C"g)=2HCl(g)+183kJ,D正确;

故选B(.

2.(2022秋・北京东城・高三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校考期中)以CO和H?为原料合成甲醇是工业上的成熟方

法,直接以C0?为原料生产甲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就需要将

co?转化为甲醇。

已知:①CO(g)+2H2(g);CHQH(g)AH,=-90.5kJmol-'

②(20信)+旦0信);CO,(g)+H2(g)AH,=-41.1kJ-mol-'

③2H2(g)+O2(g)=2Hq(g)AH3=-483.6kJ-mol-'

下列说法不.现的是

A.若温度不变,反应①中生成1molCH,OH(l)Hj,放出的热量大于90.5kJ

B.C0?与H?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AH=-49.4kJ.mol

-I

C.通过电解制H?和选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CO2与H2合成甲醇反应的熔变

D.以CO?和H2O为原料合成甲醇,同时生成0?,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答案】c

【详解】A.ImolCH30H(g)能量高于ImolCHOH。),反应物的总能量相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若温度

不变,反应国中生成1molCH30H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90.5kJ,故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①一§)得CO2(g)+3H?(g).CH,OH(g)+H2O(g)

-AW,=(-90.5kJ/mol)-(-41.1kJ/mol)=-49.4kJ/mol,故B正确

c.催化剂可降低CO?与H?合成甲醇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的焰变,故C错误;

D.已知反应④COKg)+3Hz(g).CH3OH(g)+H2O(g)△%=-49.4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④x2—③x3得

2CO2(g)+4H2O(g)2CH3OH(g)+3O2(g)

A/7=2AW4-3A/73=(-49.4kJ/mol)x2-(T83.6kJ/mol)x3=1352kJ/mol,zV7=l352kJ/mol>0,则该反应需要

吸收能量,故D正确;

故选C。

3.(2022秋.上海普陀•高三上海市宜川中学校考期中)己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Imol氢气与I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

B.在相同条件下,Imol氢气与I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i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C.在相同条件下,Imol氢气与Imol氟气的键能总和大于2moi氟化氢气体的键能

D.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的热量

【答案】B

【详解】A.液态HF的能量低于气态HF,所以Imol氢气与Imol氟气反应生成2moi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

大于270kJ,A错误;

B.H2(g)+F2(g)-2HF(g)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正确;

C.熔变=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焰变小于0,即Imol氨气与Imol氟气的

键能总和小于2moi氟化氢气体的键能,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的是物质的量,Imol气体而不是1L气体,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2022秋・重庆永川•高三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校考期中)Ni可活化C2H$放出CHq,其反应历程如图

所示。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50.00

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A.决速步骤:中间体1-中间体2

B.在此反应过程中Ni的成键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D.总反应为Ni(s)+C2H6(g)=NiCH2(s)+CH/g)Ml=-6.57kJ-mol1

【答案】D

【详解】A.活化能大,化学反应速率慢,是决速步骤,根据历程图可知,中间体2-中间体3能量差值最

大,活化能最大,是决速步骤,故A错误;

B.中间体1中Ni的成键数目为4,过渡态1、中间体2中Ni的成键数目为2,过渡态3中Ni的成键数目

为3,因此在此反应过程中Ni的成键数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涉及到C-C键断裂和C-H键的形成,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故C错误;

D.△”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根据历程图像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总反应为

Ni(s)+C2H6(g)=NiCH2(s)+CH"g)A/7=-6.57kJ/mol,故D正确;

答案为D。

5.(2022秋・山东德州•高三统考期中)我国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含金化合物催化乙烯加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催化剂:

-AuF-催化剂:AuPF;

O-3.46O-「

E.03E.O0

,=,)V8

・Z•

3:‘避:HZ-4K8.

HZH

、K.

+涮+

3-129.6鹤-129.6

控S

-112.8IZ-SH…

,00装

SC•S-✓U

19…

CT:H箕

*,CN

-201.70一

反应历程反应历程

A.过渡态1比过渡态2更稳定

B.若该反应生成液态C担6,则反应的M增大

C.催化剂AuF的催化效果比AuP6的好

1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H2(g)=C2H6(g)AW=-129.6kJ.mor

【答案】D

【详解】A.过渡态1所处状态能量高于状态2,两种过渡态物质中较稳定的是过渡态2,A错误;

B.若该反应生成液态C担6,反应放热更多,则反应的△〃减小,B错误;

C.由图可知AuPF3+对应的活化能小,则催化效果好,C错误;

D.由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可知M=-129.6kJ/mol-0=-129.6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4(g)+H2(g)=C2H6(g)AW=-129.6kJmor'>D正确;

故选D。

6.(2022秋・江苏南京•高三校联考期中)液态CS2是一种溶剂,其燃烧热为1077kJ.mo「。含SeCh、SO2

的烟气用水吸收后,硒元素全部变为单质硒。工业上制备蹄用SO2还原TeCL溶液或者以石墨为电极,电解

强碱性NazTeCh溶液。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用SCh水溶液吸收澳蒸气的离子方程式:SO2+Br2+2H2O=2H+2HBr+SOj-

B.CS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2(l)+3O2(g)=CO2(g)+2SO2(g)AH=1077kJmoL

C.SO2还原TeCL,反应方程式:2so2+TeCL+4H2O=Te+2H2so4+4HC1

D.电解法制备豳的阴极电极方程式:TeO=--4e-+3H2O=Te+6OH

【答案】C

【详解】A.SO2水溶液吸收澳蒸气生成淡化氢和硫酸,两者均为强酸,SO2+Br2+2H2O=4H^+2Br+SOt,

A错误;

B.燃烧为放热反应,焰变小于零,燃烧热是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

出的热量;CS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2(l)+3O2(g)=CO2(g)+2SO2(g)AH-1077kJmor',B错误;

C.SO2还原TeCL生成硫酸和Te、HC1:2SO2+TeC14+4H2O=Te+2H2SO4+4HCl,C正确;

D.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应该是得到电子,D错误;

故选C。

核心考点2、盖斯定律的应用

1.定律内容

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物

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盖斯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形式,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一个表现。比如登

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有关。如何更好的理解盖斯定律,可以以下面这

个图形。

AH=AH1+AH2

2.常用关系式

热化学方程式焙变之间的关系

〃A=BAH]

A=^B或\H\=必治

aA=B

△“1=-A”2

B=aAA//2

△H=AHI+A”2

3.叠加法求始变

步骤1“倒”

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颠倒过来,反应热的数值不变,但符号相反。这样,就不

用再做减法运算了,实践证明,方程式相减时往往容易出错。

步骤2“乘”

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乘以某个倍数,反应热也要相乘。

步骤3“加”

上面的两个步骤做好了,只要将方程式相加即可得目标方程式,反应热也要相加。

对比分析目标方程式和已知方程式,调整已

|mE]-知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与目标方程式的化学

|计量数一致

根据目标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加减所

I叠加|一

调整的方程式

I

按照“叠加”步骤中的调整方法,反应热也随

之相应加减

4.反应热大小比较

(1)利用盖斯定律比较。

(2)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A(g)+B(g)=C(g)XH\,A(g)+B(g)=C(l)XH”则

(3)同一反应的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A(s)+B(g)=C(g)\H\,A(g)+B(g)=C(g)则A//,

>A//2»

(4)两个有联系的反应相比较时,如①C(s)+O2(g)=CO2(g)AHi,(2)C(s)+l/2O2(g)=CO(g)A/72»

比较方法:利用反应①(包括△,)乘以某计量数减去反应②(包括A“2)乘以某计量数,即得出A43=AMx某

计量数一AH2X某计量数,根据△为大于0或小于0进行比较。

总之,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要注意:①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②有正负之分,比较时要连同“+”、

"一’’一起比较,类似数学中的正、负数大小的比较;③若只比较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的大

小,不考虑正、负号。

1.高考组合(1)【2018新课标2卷27(1)]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

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A//=-75kJ-mor1

C(s)+O2(g)=CO2(g)AH=-394kJmo「

C⑸+l/2Ch(g尸CO(g)△”=/11kJmor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kJmol"1.

(2)[2018新课标3卷28(2)•难度31三氯氢硅(SiHCh)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

问题:SiHCb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1

2SiHCl3(g)=SiH2Cl2(g)+SiCI4(g)AH,-48kJ-moP

-1

3SiH2cL(g)=SiH4(g)+2SiHCl3(g)AH2=-30kJ-moI

则反应4SiHCb(g)=SiH4(g)+3SiC14(g)的AH=kJmo「。

(3)[2018江苏卷20(1)•难度3】NOV(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

的NO*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Q、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1

2NO2(g)+H2O(1)=HNO3(aq)+HNO2(aq)A/7=-116.1kJmol

-1

3HNO2(aq)=^=HNO3(aq)+2NO(g)+H2O(1)AH=75.9kJ-mol

反应3NC)2(g)+H2O(1)=^=2HNO3(aq)+NO(g)的△"=kJmoL。

1

【解析】(1)①C(s)+2H2(g)=CH4(g)AH=-75kJ*mor

②C(s)+O2(g)=CO2(g)AH=-394kJ•mol

③C(s)(g)=CO(g)AH=-lllkJ«mol

2U2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x2一②一①即得到该催化重整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247

kJmol"1,

(2)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一个方程式扩大为3倍,再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加就可以得到第三个反应的焙变,

所以焰变为48x3kJ-mol-1+(—3O)kJ-mol'1=114kJ-mor1o

1

(3)@2NO2(g)+H:O(1)=HNO3(aq)+HNO2(aq)AH=-116.1kJ«mol-

②3HNO?(aq)=HNO3(aq)+2NO(g)+H2O(1)△H=+75.9kJ・mo「।

1

将方程式S①+工②得3NO2(g)+H2O(1)=2HN03(aq)+NO(g),AH=J.x(-116.1kbmol)+.1

2222

x(+75.9kJ»mol1)=-l36.2kJ/mol。

答案:(1)247(2)114(3)-I36.2o

2.(2013课标全国卷H)在1200°C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3

H2S(g)+2O2(g)=SO2(g)+H2O(g)AH\

3

2H2s(g)+SO2(g)=2S2(g)+2H20(g)Aft

1

H2S(g)+2O2(g)=S(g)+H2O(g)Mh

2s(g)=S2(g)

则的正确表达式为()

22

A.A//4=3(A/7I+A/72-3A/73)B.一△%)

33

C.△H4=](AH1+AH2-3A“3)D.曲4=淤%一AHL3AH3)

222

【解析】②式中含有S2(g)、③式中含有S(g),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X、一③X2得2s(g)+%O2(g)+W

2222

H20(g)===^H2s(g)+S2(g)+Ch(g),然后再加①X]得2s(g)===S2(g),所以A”4=A,2XW+A”|X^—A”3X2。

【答案】A

1

3.(2014重庆理综)已知:C(s)+H2O(g)==CO(g)+H2(g)AH=akJmor

2C(s)+O2(g)==2CO(g)AH=-220kJ-moF'

H-H、0=0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Pi,则“为()

A.-332B.-118C.+350D.+130

【解析】按顺序将题中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①和②,依据盖斯定律,②一①X2得:2H2(g)+O2(g)==2H2O(g)

AW=.-(220+2fl)kJmor',代入相关数据得:(2x436+496)—4x462=—(220+2〃),解得a=+130,D项正

确。

【答案】D

H,O(l)=H,(g)+-O,(g)AH.=+285.8kJ/mol

1.(2022秋•北京石景山•高三统考期末)25C、lOlkPa下,①2

②H2O(l)=H2O(g)AH,=+44.0kJ/mol

下列说法不氐确的是

A.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B.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C.标准状况下,11.2L水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约为6.02x10”

D.25℃、lOlkPa下,H2O(g)=H2(g)+^O2(g)AH=+241.8kJ/mol

【答案】C

【详解】A.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是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

B.水分解是吸热反应,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B正确;

C.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相关计算,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HQ(g)=H2(g)+go2(g)可由①-②合并而成,其

AH=(+285.8kJ/mol)-(444.0kJ/mol)=+241,8kJ/mol,D正确;

故选C。

2.(2022秋•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碘及其化合物有着多方面的用途,一碘甲烷(CH3I)热裂解可制取乙

烯等低碳烯烽化工原料。CH3I热裂解时主要反应有:

反应I:2cH31(g)脩»C2H4(g)+2HI(g)AH,

反应H:3c2H4(g)峰》2c3H6(g)AH2

反应IH:2c2H4(g)馨》C4H8(g)AH3(298K)

实验测得,反应I、II的AH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在1L密闭的容器中,起始投料lmolCH3l(g),反应

温度对平衡时体系中乙烯、丙烯和丁烯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图2所示。

200

5o

(0o6

T%

o、

5解

uo2

b会

po

o岫8

tS

5o

4

O蜃

10

0

1505

268川O

2983471

004()()0000

73K73/K2

7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98K时,反应3cH31(g)脩'2C3H6(g)+3HI(g)AH=-66.3kJ・moH

B.图中曲线X表示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

C.A、B是曲线Y上两点,曲线Y对应反应的平衡转化率:a(A)<a(B)

D.当平衡体系温度从600K升高到800K时,三条曲线对应的反应:X和Y正向移动,Z逆向移动

【答案】B

【分析】反应I为吸热反应、反应n、ii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I正向移动、反应n、in逆向移动,

都导致乙烯的含量增加,故图中曲线x表示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I:2cH31(g)噜为C2H4(g)+2HI(g)AHi=80.2kJ/mol

反应II:3c2H4(g)峰》2c3H6(g)AH2=-108kJ/mol

31

由盖斯定律可知,5XI+—xn得3cH3l(g)lg”C3H6(g)+3HI(g),故其熔变AH=+66.3kJ・molLA错误;

22

B.由分析可知,曲线X表示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B正确;

C.由图可知,A点对应物质的含量更多,则其对应的平衡转化率更高,故曲线Y对应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a(A)>a(B),C错误;

D.反应1为吸热反应、反应II、H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只有反应I正向移动,反应H、IH均逆向移动,

D错误;

故选B。

3.(2022•浙江•模拟预测)晶格能(U)是气态离子形成I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Li?。是离子晶体,其晶

格能的实验值可通过玻恩-哈伯热力学循环图计算得到。

-1

_.,1八/、-598kJ-mol_/上、

2Li(晶体)+5。2值)-------------►Li2O(日日体)

318kJ.mol-*249kJ.mok1

2Li(g)0(g)

-2908kJ.mol-'

2Li*(g)02-(g)-----------------------------

2-1

已知:0(g)——>O(g)AH3=-142kJmor',O(g)——>0(g)AW4=+845kJ-mor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U(Liq)=-2908kJ-mof1B.O—O键键能为498kJmo「

l

C.AW2=703kJmor'D./l(Li)=1040kJmor

【答案】D

【详解】A.根据题给晶格能的定义和题图可知,2moi气态锂离子和ImolC^g)结合成lmolLiQ(晶体)释

放的能量即U(Li?O)=-2908kJ-moL,选项A正确;

B.0=0键键能为249kJ-mol」x2=498kJ-molT,选项B正确;

1

C.A//2=AH,+A//4=703kJ-mol,选项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求出AW尸[-598(2908)-318-249-703]kJ-mo『=+1040kJ-mo「,Li第一电离能为

520kJmor',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4.(2022秋•安徽安庆•高三校考期末)已知反应:①2H2(g)+O2(g)=2H2(D(g)

②N2(g)+2O2(g)=2NO2(g)A42

③N2(g)+3H2(g)=2NH3(g)\H},

则反应4NH3(g)+7O2(g)=4NO2(g)+6H2O(g)的为

A.2A/7/+2A//2-2AW)B.△,/+A42-△为

C.3AH/+2AH2-2AH3D.3\HI+2^H2+2^H3

【答案】C

【详解】已知反应:①2H2(g)+O2(g)=2H2O(g)\Hi

②N2(g)+2O2(g)=2NO2(g)\H2

③N2(g)+3H2(g)=2NH3(g)\H3,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x3+®x2-③x2,整理可得4NH3(g)+7O2(g)=4NO2(g)+6H2O(g)^△H=3AH/+2A”2-2A〃3,

故合理选项是C。

5.(2022•浙江舟山.舟山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利用含硫物质的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反应I:2H,SO4(1)=2SO,(g)+2H2O(g)+O2(g)AH,=akJ/mol

②反应HI:S(s)+O2(g)=SO2(g)AH,=bkJ/mol

A.反应I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U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sC)2(g)+2H2O(g)=2H2SOKl)+S(s)AH2=(-a-b)kJ/mol

C.用S(g)替代反应HI中S(s),反应熠变为△代,则△用〈AH4

D.上述循环过程中至少涉及4种能量转化形式

【答案】C

【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