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匀速跑步
B.小朋友沿笔直的不太光滑的滑梯匀速下滑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地
2.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
A.密度变小,体积变小,质量变小B.密度不变,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C.密度不变,体积不变,质量变大D.密度变小,体积变小,质量变大
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續準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4.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A.验钞机验别钞票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光缆传递信息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5.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6.如图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7.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的合体,若认为“神舟十一号”飞船处
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二号”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拧紧香水瓶的盖子B.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
9.生活中能经常见到各种光现象,下列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花窗漏影
•染翎
।;1H111Hthrn
水中倒影
雨后彩虹
时荫下的光斑
ham
10.物理来源于生活,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为-1OC
B.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0.8km/h
C.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
ii.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
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甲乙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12.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比上"乙=3:4,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比厢"乙是()
A.1:1B.2:1C.3:4D.4:3
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B.立竿见影C.日食月食D.杯弓蛇影
14.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界瞩目,像中国高铁、探月“嫦娥”,入海“蛟龙”、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关于中国高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高铁时速可达350km/h,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高铁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高铁运行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D.高铁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15.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C.回声定位
D.
16.冬天,户外的人口鼻周围冒“白气”,这种“白气”是
A.小冰晶B.水蒸气C.小水滴D.无法确定
17.用烧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烧杯共同质量机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余
m(g)
204060賛由‘)
A.烧杯质量是40g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的
C.乙液体的密度是Ig/cn?D.乙液体的密度是1.67g/cm3
18.脱水蔬菜易于保存,真空干制是蔬菜人工脱水先进技术之一,主要程序为:先将预处理过的蔬菜冷冻至-30C以
下,然后将冷冻的蔬菜放入真空容器中,蔬菜中固态水迅速流失,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和汽化B.凝华和升华
C.升华和凝华D.凝固和升华
19.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
是()
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20.a、b两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a车以速度为出发,先加速再减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恰好还是出;
b车也以速度UO出发,先减速再加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恰好也是POo两车所用时间分别为厶和tb,其大小关系是()
A.ta=tbB.ta>tbC.ta<tbD.无法确定
21.一杯热水变凉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内能增加B.水的温度不变
C.水含有的热量减少D.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
22.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
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3.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
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24.打兵乓球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打兵乓球时发生的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发球时,将乒乓球向上抛起
B.接球的同学用球拍将球挡回去
C.球打在桌面上,向上跳起
D.掉在地上的球被同学踩扁了
2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门时,发现推A点比推C点要容易,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
关
C.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26.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
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D.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
27.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分析图象可知:()
01234p7an5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乙物质的密度为lkg/m3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8:1
28.“安全用电,珍惜生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意识,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时可在电线上晾晒衣服
B.手机充电器可以永久插在电源插座上
C.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施救
2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的形成,需要吸热的是()
7
冰雪消融
30.下列描述声现象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在物理学中时间测量仪器是。
32.老人看报纸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
33.如图所示,是盘山公路拐弯处安装的镜子,它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观察视野,这种镜子是_选填(“凸面
镜”或“凹面镜”);矫正视力会用到镜片,近视眼镜所用的镜片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34.某同学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四次测量数值分别为13.25cm、13.26cm、13.28cm、12.11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同学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
35.下列描述的几种“影":①杯弓蛇“影";②形"影"不离;③合“影”留念;④湖光倒“影”;其中是由于光
的折射形成的是:(选填序号)
36.如图是某商品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
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IOOIOI
・♦一多••食
37.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m/s.
38.某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40()m/s,合km/ho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288km,则该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
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min。
39.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影子,
另一个是由酒面_____形成的像.
4
40.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它们的密度之比;如果把甲物截去一半,乙截去二,两物
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5.5
温度/℃595552494848484847454342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Imin时是态(选填“固”或“液”)o
⑵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固态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4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
在15cm刻度线处:
(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
⑵当装置如上图所示时,光屏应该在_______区域内移动(选填"I”或“II”),烛焰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
是倒立的、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右移动10cm后,要在光屏上再
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3)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
移”);
(4)上图中(蜡烛在15cm刻度线处)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
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5)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445g,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545g。(铜的密度为8.9X1伊kg/m?)
(1)这个空心铜球的总体积是多少?
(2)若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525g,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44.爸爸和小明驾车到无锡东站,然后乘高铁去济南旅游。10:4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线边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此刻小明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的时刻表,如图乙所示:
车次无・东开济南到运行电育
G4210:5814:28840km
G12I411:0515:05840km
GI24!!:3514:35840km
(1)父子俩最快能赶上哪趟列车?
(2)该趟列车运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该趟列车长200m,中途以20m/s的速度,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B
【详解】A.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匀速跑步,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
B.小朋友沿笔直的不太光滑的滑梯匀速下滑,速度不变,运动方向也不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符合
题意;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
意;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运动方向不变,但是速度越来越快,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与体积变小,但密度不变;故B
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
意;
C.O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乙同学从O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相同路
程所用的时间不同,因此它们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验钞机验别钞票,这是利用紫外线,故A错误.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这是利用可见光的反射工作的,故B错误.
C、光缆传递信息,它是利用光在光缆中传播(反复反射)来工作的,故C错误.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就是运用红外线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从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质不同,图线不重合,说明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
同.在体积相同时,甲物体的质量大于乙物体的质量,由此可以判断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正确的选择是
C.
6、C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
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详解】A.水面“折”笔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白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D
【解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说明它是运动
的,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它是静止的.
【详解】ABC.飞船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以它们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故ABC错误;
D.“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的瞬间,保持相对静止,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是静止
的,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拧紧香水瓶的盖子,既减小了蒸发面积,又控制了空气流动,会使蒸发减慢,故A不合题意;
B.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同时加快了空气流动、提高了温度、还增大了蒸发面积,可有效加快蒸发,故B符合题
意;
C.地膜覆盖农田,既减小了蒸发面积,又控制了空气流动,会使蒸发减慢,故C不合题意;
D.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既减小了蒸发面积,又控制了空气流动,会使蒸发减慢,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A.花窗漏影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A项不合题意;
B.水中倒影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相当于平面镜成像;选项B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珠透过太阳光后发生了光的折射,即光的色散,C项不合题意;
D.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类似小孔成像,D项不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A.温度低于0℃时蔬菜会因为结冰而冻坏,所以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高于0℃,一般是4℃,故A不符
合题意;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4m/s=1.4X3.6km/hy5km/h,
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已知新2B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详解】比较甲、乙两图,乙的像更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为了拍摄照片乙,应减小物距,相
机适当靠近蝴蝶,同时增大像距,镜头略向外伸,故A正确为答案.
【点睛】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12、D
【详解】由丫=£可得时间比
t
s甲
旦=也=迎么='4=4:3
t乙幺s乙v甲13
v乙
故选D。
13、D
【详解】小孔成像、立竿见影、日食、月食现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杯中出现墙上弓箭的影像,看起来像
条蛇,是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D。
14、D
【详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A错误;
B.高铁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是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
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D.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高铁运行时有惯性,静止时同样有惯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ACD.探测深海、回声定位、超声波探查都是应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CD不符合题意;
B.敲瓶底的橡皮膜时,瓶子对火焰发出声波,向火焰传递能量,所以使得火焰摇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符
合题意.
16、C
【详解】北方的冬天,室外的气温很低,户外的人们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外面的冷空气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
水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故c正确.
17>D
【解析】A.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烧杯总质量是40g,则烧杯质量机杯=40g,故A正确,不符合
题意;
B.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液体的质量相等时,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由〃=二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
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由图象可知,当乙液体的体积V=60cm3时,乙液体与烧杯总质量为100g,则乙液体质量100g-40g=60g,
乙液体的密度〃=三二—lg/cm\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18、D
【详解】蔬菜人工脱水时,将新鲜蔬菜放入冷冻柜内,使蔬菜中的水分凝固成冰,蔬菜冷冻后放入低压环境中,冰直
接由固态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使水果中的水分脱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A
【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图示含义为静止鸣笛,禁鸣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故选Ao
20、C
【分析】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
【详解】a、b两车都是从甲地到乙,总路程相等。而a车是先加速运动,假设加速到速度为孙时,进入减速阶段,速
度从ri减至vo,而n>vo,则a车全程的速度都大于血,所以a全程的平均速度va>v«o而b车以为的速度出发先减速
再加速,则b车的速度变化是由四减小到0,再由0加速到的则b车全程的速度都不大于叽那么b全程的平均速
度如。0,所以心>如。在经过相同的路程时,平均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小,所以faVfb。
故选C。
21、D
【详解】A.一杯热水变凉,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A错误;
B.一杯热水变凉,温度降低,故B错误;
C.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不能用含有来进行描述,故C错误;
D.一杯热水变凉,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减慢,故D正确。
故选D。
22、D
【解析】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解答.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①热风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
②使用时,手掌充分展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
③热风干手器吹风,使空气流速加快,加快了蒸发;
以上三项措施共同加快了蒸发的速度,使手很快变干.
故选D.
点睛:牢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时,蒸发越快,反之蒸发越慢.
23、D
【详解】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撤去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
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开始时的像距太小;
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故D正确.
24、D
【详解】A.发球时,将乒乓球向上抛起,兵乓球由静止到运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接球的同学用球拍将球挡回去,兵乓球受力改变了运动方向,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球打在桌面上,受桌面的对它的反作用力,改变运动方向向上跳起,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被踩在脚下的兵乓球变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符合题意。
25、B
【详解】A.磁铁吸引铁块时,二者并未接触,但磁铁对铁块有吸引力,产生了磁力作用,故A项错误;
B.由题知,分别在A、C两处用相同大小、相同方向的力推门时,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
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项正确;
C.用水提水桶时,手对水桶施加了向上的拉力,手也会同时受到水桶施加的向下的拉力,故C错误;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水杯和桌面发生微小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所以压力属于弹力,故D错误。
26、D
【详解】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错误;
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
C.“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C错误;
D.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1m处,即物距等于1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2/<lm,解得
/<50cm,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D正确。
故选D。
27、D
【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甲、乙的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J
C.由图象可知,当"叱=4g时,V&=4cm,则乙物质的密度为
p,==4g,=1g/cm3=1x103kg/m?
吃4cm
故C不符合题意;
3
D.由图象可知,当,"甲=8g时,Vip=lcm,则甲物质的密度为
=四"=-阻彳=8g/cm3=8x103kg/m3
%1cm
所以
〃甲:pz.=8g/cm3:lg/cm3=8:1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8、D
【详解】A.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充电器长时间插在电源插孔上会发热,引起线路安全事故,故B错误;
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
D.发生触电事故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人,否则会因电源不断开而发生触电,故D正确。
29、A
【详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
B.晶莹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并附着在草叶上,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霜,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B
【详解】A.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
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秒表
【详解】在物理学中时间测量仪器是秒表。
32、正确
【详解】“老花眼”是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弱造成的,戴“老花镜”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3、凸面镜凹透镜
【详解】[1]凸面镜可以增大视野范围,则盘山公路拐弯处安装的镜子是凸面镜。
⑵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则应该使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34、12.00cm13.26cm
【详解】[1]经比较,12.1km与其他结果有明显的差别,故为错误的数据。
⑵为减小误差,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
13.25cm+13.26cm+13.28cm....
-----------------------------------------«13.26cm
3
35、③
【分析】本题考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的辨认,根据生活经验正确理解“影”的含义;
⑴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
(2)倒影: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3)合影:是用照相机照相,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详解】①杯弓蛇影是因为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一条蛇,因此属于平面
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②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③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合“影”留念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M〉2/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因此上述“影”的形成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③。
36、吸收反射
【详解】⑴⑵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扫描条形码时,黑条纹将光吸收,白条
纹将光反射。
37、直线传播3X10'
【详解】口]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其速度为3xl08m/s.
38、144012
【详解】⑴某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
400m/s=400x3.6km/h=1440km/h
⑵该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的时间
39、直线传播反射
【详解】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和在酒中形成的虚像.
①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
即地面上的“人”;
②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40,2:32:3
【详解】
[1]⑵因为
V单=H乙
m甲:m乙=2:3
它们的密度之比
一卩
?甲_幅_幽p_2
只乙丝叱§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若甲物截去一半,乙截去4/5后,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仍为2:3。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花园装修合同范本
- 《锦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借贷合同范本u
- 劳动合同范本陕西
- 传销性质合同范本
- 产品销售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授权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招聘笔试真题
- 上海货物短途运输合同范本
- 2024年温州苍南农商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工程设计变更工程量计算表
- 广东粤教版第3册上信息技术课件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课件)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英语课件
- 幼儿系列故事绘本课件达芬奇想飞-
- (中职)中职生礼仪实用教材完整版PPT最全教程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新)
- 出纳收入支出日记账Excel模板
- 给水排水用格栅除污机通用技术条件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渝价〔2013〕430号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身边的水果和蔬菜全国通用16张
-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