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三 第二讲 质量守恒定律_第1页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三 第二讲 质量守恒定律_第2页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三 第二讲 质量守恒定律_第3页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三 第二讲 质量守恒定律_第4页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三 第二讲 质量守恒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第二讲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思维导图考点帮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近5年4考)考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近5年5考)考点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近5年5考)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总和。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微观实质(课标新增)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必然相等。提分指南质量质量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的事项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2)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元素组成及组成元素的质量;(2)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物质的化学式;(3)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判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4)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利用差量法计算某一物质参与反应的质量。提分指南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宏观微观六个“不变”元素的种类;各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分子的数目4.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详见实验帮)1.用________表示__________的式子就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意义质的方面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化学式化学反应量的方面宏观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微观各物质间的粒子数关系,即粒子个数比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续表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3)等:中间用等号连接;

(5)查: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明,标得是否恰当。一句话得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口诀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加一线;等号上下注条件,箭头要标气和淀。提分指南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计算步骤及格式示例(1)设未知量(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4)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5)列比例式,求解(6)作答续表方法帮命题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重点命题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重点命题点3

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计算

重点

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个数不变,列表分析如下。原子种类C反应前原子个数482反应后已知物质中原子个数462差值020

物质甲乙丙丁24.02.00002.01.9

√物质甲乙丙丁24.02.00002.01.9

例3

[2023衡阳中考]

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D

提分指南化学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技巧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1)化学方程式是否客观,反应能否发生。如本题中A选项,反应不客观。(2)反应条件是否完整、正确。(3)配平是否正确。(4)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沉淀或气体符号标注是否正确。例4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会

实验帮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三: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反应原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表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鼓起,冷却后气球变得比红磷燃烧前更瘪,天平平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__________,溶液由____色变成______色,天平平衡产生大量______,天平不平衡,指针向____偏转实验分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天平左边质量减小在进行实验一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红色固体蓝浅绿气泡右续表(1)玻璃管下端要与红磷接触,目的是用灼烧至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2)锥形瓶内应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3)需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红磷燃烧后的质量,以免因称量前后温度不同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实验实验方案改进将实验三装置改进(如图所示,不能用橡胶塞密闭锥形瓶,因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会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弹出橡胶塞)后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天平保持平衡,说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3.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4.实验反思(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和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实验要求没有气体参加且没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反应现象明显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反应现象明显,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造成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反应装置气密性不好,使得部分物质进入或逸散,造成质量发生变化。实验拓展1.实验一中气球的作用是作为缓冲装置,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防止橡胶塞被弹出。2.实验一中气球大小变化的原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红磷燃烧的过程中消耗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冷却后,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气球变得比红磷燃烧前更瘪。一题通关例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

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结论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实验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密闭容器(或封闭体系等)【优化装置】

同学们对甲组实验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两种改进,你认为可用的装置是___(填序号),请指出另一种装置AB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瓶内压强增大,可能导致瓶塞弹出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

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的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化学反应(或参加反应)【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随堂帮

B

2.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可知产生的气体中不可能含有除氢、氧、钠外的其他元素。故选A。

C

4.[2023莆田涵江区期末]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A.&1&

B.&2&

C.&3&

D.&4&

5.[2023河南中考]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D

[解析]

选项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解释A选项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解释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复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C续表6.[2023福建质检组合]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