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青海省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青海省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青海省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青海省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青海省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青海省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基因的表达产物中,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工和修饰后才能发挥作用B.转录过程形成的三种RNA均不存在双链结构C.核糖体在翻译时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两个tRNA结合位点,每次沿mRNA移动时新读取一个密码子D.某些RNA病毒内存在RNA复制酶,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自身RNA的复制2.随着“蚂蚁森林”的推行和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阿拉善、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已经种上梭梭树等树木,以前的沙漠,现在已是绿油油的一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沙漠变绿洲过程中生物量逐渐增加B.沙漠变绿洲属于群落演替的次生演替C.“绿洲”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人类活动D.沙漠变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3.某研究小组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高于35℃时,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25℃和30℃时,该植物的消耗量基本相等C.该植物的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5℃D.温度由5℃升高到25℃的过程中,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逐渐减少4.如下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一条完整食物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草→蚜虫→瓢虫→小鸟A.该生态系统可能存在捕食小鸟的动物B.该食物链中各生物的数量呈金字塔状C.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D.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相同5.下图为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测得某植物的CO2的吸收速率曲线图,关于该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点产生的原因是夜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弱,CO2释放减少B.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是:b,结束光合作用的点是:mC.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c、h,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点:mD.de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fh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减弱6.下列关于物质检测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脂肪实验常用蒸馏水洗去浮色B.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有色的西瓜汁,应选用无色的蔗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C.检测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测样液D.鉴定DNA时应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处理后呈蓝色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柳树为常见的阳生植物,绿萝为常见的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一般大于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素分布于绿萝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______________过程。(2)实验过程中,给柳树浇灌H21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经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绿萝的净光合速率为0时,柳树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或“小于0”)。(3)若将柳树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除第一阶段有少量ATP生成外,第二阶段并没有ATP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如图是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前后体内由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血糖来源于_____________,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激素a分泌会增多,该激素是由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a互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图中下丘脑调节激素a分泌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2)由于比赛过程中大量出汗使运动员尿量减少,这是下丘脑通过激素b调节的结果,则激素b是_______,尿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赛结束后进入吹着冷气的休息室,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分泌激素d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器官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平衡,该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4)机体内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圆褐固氮菌。回答下列问题。(1)圆褐固氮菌与硝化细菌在同化作用过程上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圆褐園氮菌_____。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2)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稀释倍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工作者将三个接种了等量同样稀释倍数培养液的培养基置于37°C的恒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到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分别为19、197、215,该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为获得更科学的三个平板上的数据,请提出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且利于产物的纯化;固定化目的菌细胞常用______法固定化。10.(10分)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_____。(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____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____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___越强。(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_____。(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11.(15分)一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A所示,其中某种熊当年的种群数量(Nt)与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直线M表示Nt+1=Nt)。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温带森林中所有的鸟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种群。鹿与熊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研究该温带森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________等。(4)该熊种群在曲线cd段(不包括c、d两点)的数量一直表现为______(填“增长”或“下降”)。在我国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野生动物栖息于此,包括黑熊和棕熊在内的多种大型珍稀动物。对于保护黑熊和棕熊来说,这属于_________保护。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表达方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详解:基因的表达产物中,有一些物质如分泌蛋白、mRNA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加工和修饰后才能发挥作用,A正确;tRNA虽然是单链,但也存在局部双链结构,B错误;mRNA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过程形成,由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与核糖体结合的部位有2个密码子,tRNA上有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每次沿mRNA移动时新读取一个密码子,C正确;RNA复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有些生物,如某些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当它们进入宿主细胞后,靠复制而传代,在RNA复制酶作用下,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自身RNA的复制,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分析与提取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同时能够联系所学知识答题。2、C【解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沙漠变绿洲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物量逐渐增加,A正确;B、沙漠中可存在数量极少的植物,沙漠变绿洲属于群落演替的次生演替,B正确;C、“绿洲”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C错误;D、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沙漠变绿洲加快了群落的演替速度,D正确。故选C。3、B【解析】

分析题图: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属于总光合速率,先上升后下降,最适温度大概在25℃到30℃之间。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属于呼吸速率,图中一直在上升;图中阴影部分代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表示净光合速率。【详解】A、由图可知:大于35℃时,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小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说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植物体不能生长,A错误;B、由图可知,25℃和30℃时该植物的CO2消耗量基本相等,B正确;C、大于35℃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还在增加,说明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大于35℃,C错误;D、5℃-25℃,光合作用CO2消耗量一直大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说明净光合速率大于0,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逐渐升高,D错误。故选B。4、C【解析】

(1)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2)食物链的起点的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中间用箭头表示。【详解】A、题干中指出这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则小鸟是最高营养级,没有可以捕食小鸟的动物,A错误;B、一颗草上可能有多只蚜虫,所以食物链中的数量不一定呈金字塔状,B错误;C、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包括自身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正确;D、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需要考生识记食物链的结构,理解能量传递的过程,特别是C选项中需要综合分析。5、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曲线的纵轴表示某植物的CO2的吸收速率,为净光合作用速率,横轴表示一昼夜时间变化,其实质是一昼夜中光照强度变化,因此该曲线是某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一昼夜中随光照强度变化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c、h两点,植物既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二氧化碳,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这两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是光的补偿点;光照强度小于这两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大于这两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详解】A、由题图可知,光合作用开始的点是b点,a点释放二氧化碳减少,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呼吸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降低,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A正确;B、由题图可知,b点是光合作用开始的点,m点之后,二氧化碳释放速率不变,说明不再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h点之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有机物减少,因此有机物积累最大的点是h点,C错误;D、e点时的光照强度比较强,此时由于气孔关闭,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间隙的量少,光合速率降低,e点为光合午休现象,de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fh段是下午光照逐渐减弱的时间段,此时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减弱,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实际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图曲线分析一昼夜中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模型。6、D【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实验材料选择颜色较浅的,如苹果和梨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入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入B液,肽键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实验过程需要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4)DNA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与二苯胺试剂反应会变成蓝色。【详解】A、检测脂肪实验常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B、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有色的西瓜汁,应选用无色的葡萄糖或者麦芽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B错误;C、检测蛋白质时应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B液,碱性条件下肽键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鉴定DNA时应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处理后呈蓝色,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类囊体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18O2),二氧化碳(C1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小于0ATP的合成需要ADP、Pi、能量。植物细胞中有ADP和Pi,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可以合成少量ATP,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释放出来,因此没有ATP生成【解析】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两大重要的代谢活动。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可来自于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和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可用净光合作用来表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反应式如表所示。光反应暗反应水的光解:H2O→H++O2+e-CO2的固定:CO2+RuBP→三碳酸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三碳酸的还原:三碳酸→三碳糖NADPH的合成:NADP++H++能量→NADPHRuBP的再生:三碳糖→RuBP能量转化:光能→电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能量转化: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解】(1)叶绿素分布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2)H218O先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18O2),二氧化碳(C1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由于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大于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因此,当绿萝的净光合速率为0时,柳树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3)将柳树密闭在无O2、遮光的环境中培养,其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而植物细胞中有ADP和Pi,则可以合成少量ATP,但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无能量释放出来,因此没有ATP生成。【点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常见的考点也是重难点,特别是对于净光合作用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和作答时,应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总反应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物质变化。8、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胰岛A胰岛素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肝脏骨骼肌分级调节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解析】

1、(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失水过多时,图中的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3、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动态平衡散热;(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1)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a会增多,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因此,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血糖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a互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图中下丘脑调节激素a分泌的方式为神经调节。(2)比赛过程中大量出汗使运动员尿量减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b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3)寒冷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甲状腺分泌激素d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肝脏和骨骼肌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平衡,该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4)机体内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识记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过程。9、不能将CO2转化为含碳有机物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生物,且其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单位质量)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数量不同涂布第一个平板时涂布器未冷却就涂布平板重做实验可重复利用;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包埋【解析】

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一般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等)、生物制品检验、土壤含菌量测定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验。【详解】(1)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细菌,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将CO2还原为糖类。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圆褐固氮菌与硝化细菌在同化作用过程上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圆褐園氮菌不能将CO2转化为含碳有机物。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其原因是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生物,且其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2)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单位质量)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数量不同,因此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稀释倍数。(3)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分别为19、197、215,19这个结果特别少偏离正常,该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是涂布第一个平板时涂布器未冷却就涂布平板。因为含有19这个异常数据,为获得更科学的三个平板上的数据,只能重做实验。(4)固定化酶是将水溶性酶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之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状态的一种技术。一般酶制剂和产物混合在一起,难分离,且再次利用变得困难,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其优点是可重复利用;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且利于产物的纯化。目的菌体积较大,固定化目的菌细胞常用包埋法固定化。【点睛】熟悉微生物的培养、固定化技术以及稀释平板计数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唯一碳源凝固剂单体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50酶活性残留率该温度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解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实验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过程:

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梯度稀释: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于含刚果红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中心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从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上挑取部分细菌,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37℃条件下培养,可获得较纯的菌种。【详解】(1)由于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故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