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A.蕨的化石B.冬眠的蛇C.新冠病毒D.休眠的种子

2.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A.9>6B.6<9C.6>9D.9<6

3.王教授准备去西北地区治理严重的荒漠化问题。根据下列图中植物根系的特点,他应选择的植物是()

4.每年春季,延边州境内的金达莱花漫山遍野,为更清楚地了解金达莱,同学们采用了调查法进行研究,

其中做法不恰当的是()

A.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B.选择科学的调查活动方案

C.确定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D.凭个人喜好记录调查数据

5.骆驼和骆驼刺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液泡

6.科学家将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在适当时期移植入某鼠的子宫内。最后产

下的小鼠体色是()

A.条纹B.褐色C.白色D.黑色

7.夏季,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长有一些大约30厘米高的绿色植物如图,在叶的背面长有

许多褐色的隆起。由此推测它是()

A.藻类植物

B.苔群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8.如图为叶芽结构示意图,图中结构②将来发育成()

A.叶

B.茎

C.芽

D.花

9.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如图是在载玻片上相互连/0的令处

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B端加入一粒食盐,草履虫将如何运动()L_4------------U

A.保持不动B.从A向B运动C.从B向A运动D.在A、B间往返运动

10.将两株大小一样的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等量的蒸锚水和土壤浸出液中,几天后,前者培养的玉米幼苗生

长瘦弱,颜色发黄;后者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实验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的物质是()

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淀粉

11.一批豆子被虫蛀了,使发芽率由原来的95%降为45%.发芽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虫咬伤了种皮B.虫咬伤了果皮C.虫咬伤了胚乳D.虫咬伤了胚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句包含的食物链是()

A.蝉一螳螂一黄雀B.树一蝉一螳螂―黄雀

C.阳光T蝉T螳螂一黄雀D.黄雀T螳螂T蝉T树

13.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和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这是为了保护()

A.根冠B.分生区C.根毛D.伸长区

14.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或重要原料)

是()

A.光B.水C.二氧化碳D.适宜温度

15.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

16.如图实验装置中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是)

17.杨树体内的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

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

18.为提高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进行合理密植B.昼夜不停的进行灌溉

C.延长光照时间D,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19.植物的筛管位于树皮中。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采用“环割”技术,将树皮割去一圈。褶

在a、b果实都没有成熟时,如图所示进行环割,预测结果是()岸方a

A.只有a果实成熟翼「野

B.只有b果实成熟

C.a、b果实都成熟

D.a、b果实都不成熟

20.为推动广大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不符合这

一理念的是()

A.人类的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B,减少煤、石油等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轻雾霾

C.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D.每年植树节都栽种大量树木,所以我们可以随意砍伐所需树木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从一颗小种子可以结出累累硕果。甲、乙、丙、丁显示了桃树植物主要的生命阶段。据图回答问题。

T

(1)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图丁中[⑤]

(2)图甲是由图丁中的[]发育而成。

(3)图乙是桃的(填器官名称),其中[①]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4)图乙中[c]将发育成图丙最初的茎和叶。

22.如图是一株油菜植株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2)图中a表示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进行复制再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

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图中b表示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形

成了图丙中不同的组织。

(4)根据图分析判断,属于器官结构层次的是图o

(5)与人体相比,油菜植株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23.张明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看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植物细胞结构

示意图,图内表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2@

3

4

5

(1)张明在制作菠菜叶片临时切片时,下面材料用具不需要的是。

A.双面刀片

B.生理盐水

C.毛笔

D.小木板

(2)图甲叶片结构中,[2]属于营养组织,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乙细胞结构的[]中。

(3)图甲叶片结构中的[]既是植物体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4)张明将菠菜叶浸没在水中,从叶柄一端向叶片大力吹气,发现在叶片的(填“上表皮”或“下

表皮”)冒出的气泡较多。

(5)张明看到图甲所示的物像后,转动图丙中的[]换上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

24.二十世纪,科学家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如图实验。

光照遮光光照

含叶绿体的滤液不含叶绿体的滤涌

①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

②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

③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

气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培养皿中产生的气泡内的气体是o

(2)A、B培养皿作对照实验,变量是。

(3)通过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A、C培养皿作对照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5)通过A、C培养皿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兰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延边州境内,总面积为1355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海兰江上游森林生态系

统、老里克湿地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1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油红松、水曲柳、野大豆、莲等7种。

老里克湖是海兰江发源地,过去由于海兰江上游的煤矿、市区原有的造纸、皮革等企业和生活污水等原因,

造成该河流龙井区段沉积物重金属有毒物质污染。近年来经过环境治理,又恢复了海兰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1)老里克属于生态系统,该类型生态系统又被称为“地球之”。

(2)上述材料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的是东北,该植物和油红松都属于(填''裸

子”或“被子”)植物。

(3)生物兴趣小组对海兰江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写出如下食物链:小球藻一水蚤一河虾

T田螺T野鸭。兴趣小组还将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体内有毒重金属物质相对含量绘制成柱状图(如图),生

物甲对应食物链中的生物是.

(4)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你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海兰江:。(写出一点即可)

里____________口r

。甲乙丙丁戊生物物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冬眠的蛇”、“新冠病毒”、“休眠的种子”都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都

属于生物;而“蕨的化石”没有生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Ao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

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解答】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不是上下颠倒,不是左右颠倒,是上下左右皆颠倒,即是旋转180。后

得到的像。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即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

看到的像。

故选D。

3.【答案】D

【解析】解:AB、两种植物的根系不发达,不适宜生活在荒漠的环境中,不利于吸收水分,AB不符合题

后、O

C、苔辞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具有假根,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C不符合题意。

D、该植物的根系发达,多而长,有利于在土壤中吸收水,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且叶片小,蒸腾作用水分

流失较少,适于西北地区治理严重的荒漠化的植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西北荒漠地区水分少,适宜生长的植株应该具有发达的根系便于吸收土

壤中的水分,同时叶片应该较小,以减少蒸腾作用水分的散失。

掌握根系的概念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BC、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择

科学的调查活动路线,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都符合调查的要求,

ABC正确。

D、调查时要如实记录,而不是可凭个人喜好和感觉记录调查数据,D错误。

故选:D。

调查法的步骤:

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

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

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

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

四、实施调查。

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

六、撰写调查报告。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5.【答案】B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

叶绿体。骆驼是动物,骆驼刺是植物,它们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故B

符合题意。

故选:Bo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是遗

传信息库。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最后产下的小鼠体内的遗传

物质来源于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因此小鼠的体色是黑色。

故选: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

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

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知道克隆技术的原理。

7.【答案】C

【解析】解:题干的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具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即具有根、茎、

叶分化,且叶的背面长有许多褐色的隆起,是它的抱子囊,即用抱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由此

推测它是蕨类植物,故C符合题意。

故选:Co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

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在叶背面有抱子囊,

内有抱子,用抱子繁殖后代。

掌握蕨类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图为叶芽的基本结构:生长点、幼叶、芽轴、芽原基:其中①幼叶将来发育成叶;②芽轴将

来发育成茎;③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故选:Bo

观图可知,①幼叶、②芽轴、③芽原基。

掌握叶芽的结构及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草履虫对外界的有利或有害刺激都能够产生反应。观察图可知: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从B向

A,草履虫受到的是食盐的有害刺激,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增强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故选:Co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

“趋利避害”,增强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草履虫作为单细胞个体,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不错的素材,所以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很重要。

10.【答案】B

【解析】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

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蒸储水中没有无机盐,玉米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土壤浸出液

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玉米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由此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而有机物主要是

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故选:B«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

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掌握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即可解答。

11.【答案】D

【解析】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还需满足自身条件,即:种

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且渡过休眠期的,题干中大豆被被虫蛀了,导致大豆的胚不完整,使发芽率由原

来的95%降为45%。

故选:D«

种子萌发除了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还需满足自身的条件,据此答题.

知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为基础题目.

12.【答案】B

【解析】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描述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具体为螳螂以蝉为食,黄雀

以螳螂为食,但这里面只包含了动物,即消费者。要想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我

们还知道蝉是以植物为食的。故此食物链应为:树一蝉一螳螂一黄雀,B符合题意。

故选:Bo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及书写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

面,具有保护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

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故B不符合题意。

C、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增

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和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

个土团,这是为了保护根毛,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故C符合题意。

D、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

伸长区和成熟区,解答即可。

解答此考点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的功能。

14.【答案】B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

同种的生物个体。严重干旱,土壤中缺水,而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水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

弱,甚至停止,制造的有机物减少,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5.【答案】C

【解析】解:图示中①是盖,②是展,③是滴,④是撕,据分析可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③滴、④撕、②展、①盖、染。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o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锻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镶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熟悉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A、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把燃烧的木条放入瓶内立即熄灭,说明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A不符合题意;

B、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将一棵

绿色植物按照题目要求操作,土壤中蒸发的水分不能进入塑料袋内,植物体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和光合作

用需要吸收水分大体持平.因此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不溶于水,所以图中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利用排水取气法氧

气进入试管顶部,C不符合题意;

D、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

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

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17.【答案】A

【解析】答:A: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B:呼吸作用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

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亦不能产生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故不选。

C: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

放出氧的过程。所以不会产生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故不选。

D:植物根部通过吸收作用获取水分和无机盐,但不是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故不选。

故选:Ao

蒸腾作用能产生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植物被动吸水与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

输也就搭了个便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理解。从而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18.【答案】B

【解析】解:A.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增加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够

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故A正确。

B.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但昼夜不停的进行灌溉,会抑制植物根的呼吸影响

根的生长,因而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故B错误。

C.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提

高农作物的产量,故c正确。

D.由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在一定光照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

用,提高农作物产量,故D正确。

故选:Bo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

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掌握运用光合作用原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解:树皮被环割一圈后,韧皮部中的筛管被破坏,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a果实上方有叶片,能进

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a能继续生长为成熟的果实。b的上部和下部均已经进行环割,筛管被破坏,

得不到有机物,不能继续生长。

故选:A»

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作用是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作用是向下运输有机物。

掌握筛管的作用即可解答。

20.【答案】D

【解析】解:A、人类的活动具有两面性,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A符合题意。

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轻雾霾,B符合题意。

C、少开私家车、骑自行车上班等色出行方式,可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C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我们不可以随意砍伐所需树木,D不符合题

意。

故选:D。

人类活动的加剧,使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沙尘暴日益增多等。因此我

们要爱护植被,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21.【答案】雌蕊g子房种子胚胚芽

【解析】解:(1)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图丁中⑤雌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包括花

药和花丝组成,雄蕊和雌蕊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

(2)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

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图甲是由图丁中的g子房发育而成。

(3)胚珠发育为种子,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新生植物的幼体。因此,图乙是桃的种子,其中①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4)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根将来发育为根,胚芽将来发育为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两片,储存营养物质。图乙中c胚芽将发育成图丙最初的茎和叶。

故答案为:

(1)雌蕊

(2)g子房

(3)种子;胚

(4)胚芽

由图可知,①胚,②种皮,⑤雌蕊,a胚轴,b胚根,c胚芽,d子叶,e柱头,f花柱,g子房。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被子植物的一生。

22.【答案】受精卵分裂染色体分化丁系统

【解析】解:(1)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所以图甲是受精卵,

它是油菜生长发育的起点。

(2)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

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核

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己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

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

遗传物质是一样。因此,图中a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在此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再均分成完全相同

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

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因此,图中b表示细胞的分

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形成了图丙中不同的组织。

(4)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因此根据上图分析判断,

属于器官结构层次的是图丁。

(5)油菜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一个体。因

此,与人体相比,油菜植株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故答案为:(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

(3)分化

(4)T

(5)系统

图中a表示细胞的分裂,b表示细胞的分化,c表示组织形成器官,d表示器官构成植物体。

熟记构成植物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态及生理功能,注意与动物结构层次相比较记忆。

23.【答案】B叶肉⑤6气孔下表皮②

【解析】解:(1)徒手制作叶片的横切片,要把叶片平放在载玻片或小木板上,用两个并排的刀片沿横向

迅速切割;每切割一次都要在清水中蘸一下,最后用毛笔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不需要生理盐

水,应该是放在清水中,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便于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故选B。

(2)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属于营养组织,细

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糖分等物质。因此,图甲叶片结构中,2栅栏组织属于

营养组织,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乙细胞结构的⑤液泡中。

(3)叶片的表皮上有气孔,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气孔的大小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一般

来说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的气孔,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门户。因此,图甲叶片结构中的6气孔

既是植物体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4)通过(3)分析可知,张明将菠菜叶浸没在水中,从叶柄一端向叶片大力吹气,发现在叶片的下表皮

冒出的气泡较多。

(5)张明看到图甲所示的物像后,转动图丙中的②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因为转换器上安装有

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故答案为:(1)B;

(2)叶肉:⑤;

(3)6气孔;

(4)下表皮;

(5)②。

图甲可知,1上表皮,2栅栏组织,3叶脉,4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