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质量检测3 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 从孤立封闭到交流融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质量检测3 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 从孤立封闭到交流融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质量检测3 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 从孤立封闭到交流融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质量检测3 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 从孤立封闭到交流融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质量检测3 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 从孤立封闭到交流融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检测(三)(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从孤立封闭到交流融合)(测试范围:第六、七、八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56分)1.(2015·福建福州八中质检)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依据所学可知,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题干材料中铁农具的大量应用反映了这一现象,故应选C项。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C2.(2015·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期中)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B.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D.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耕作方式。古代人口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战争、自然灾害会使人口大量减少,故A项的“持续增长”表述不准确;根据材料“瘠卤沙冈”“陡绝之地”均被开垦,可以看出农业增长方式是粗放型,故B项正确;传统农业的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这种土地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但经济发展停滞与这种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B3.(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下列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C.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D.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从材料“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可以看出,列强通过近代航运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而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中国近代航运发展起来,达到了分洋利的效果,抵制了外国的侵略,故B项正确;A、C、D项属于军事工业,材料涉及的是民用工业,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4.(2015·北京海淀期中)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运动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材料“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是指洋务运动,“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指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故B项体现材料的过程;其他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答案]B5.(2015·河北衡水冀州中学月考)“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自强’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随即指出:“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之所以认为“荒谬”,主要是因为()A.工具方面的西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的西化B.西方文明已使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严重动摇C.不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就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D.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两者根本对立无法兼容[解析]本题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这是注定不能达到目标的,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定带来思想和制度的变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表述错误。[答案]C6.(2015·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摸底)下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A.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D.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从材料“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A项符合题意;B项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的,因此从时间上(“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可将其排除;C、D两项属于主观因素,排除。[答案]A7.(2015·湖南湘中名校二联)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织机四十万锭、布机五千张为额,一年之内,不准续添。”下列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该规定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此奏折应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快导致清政府出台该政策D.该规定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原因。分析材料可知,李鸿章奏请清政府限制官办和民办纺织业的规模,这一规定不利官办和民办纺织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财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故B项与题意的限制不符;C项不符合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马关条约》签订后才允许帝国主义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此规定应在甲午战争前,垄断说法错误,排除D项。[答案]A8.(2015·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据史载,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朘削……民间资金若无出路,壅塞于外国银行。在外商银行全盛时期,国人存款,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由此可见,“民间资金”寻求“出路”的主要原因是()A.“实业救国”政策的引导促进B.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盘剥C.民族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驱使D.外国银行对中国资本收取保管费[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由材料“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朘削”“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可见,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盘剥,导致民间资本寻求出路。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见“实业救国”政策,A项错误;未见利润,C项错误;D项忽略了国内军阀的盘剥,故错误。[答案]B9.(2015·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检测)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的变迁及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时间旗袍的变化民国初期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20世纪20年代末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20世纪30年代初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 D.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服饰(旗袍)变化的原因。结合表格与所学可知,旗袍样式的变化与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和妇女地位的提高关系不大,故A、B两项错误;中国民族服饰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而是体现中西合璧,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10.(2015·吉林长春调研)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旧婚姻情况对照表。婚姻情况发生的变化反映了()旧式婚姻情况新式婚姻情况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3.会亲(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6.过妆(送嫁妆)7.娶亲8.回门1.自由恋爱2.订婚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A.新式婚姻的法制性和契约性B.中国传统婚俗的完全西化C.国人对待中外文化缺乏理性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婚俗的变化。随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新的思想和习俗开始传入中国,包括婚丧礼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观念上追求平等、简单。从订婚到证婚人、介绍人、新人各盖印章,可以看出新式婚姻具有法制性和契约性,故C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从婚礼的仪式上看进行了简化,但是没有完全西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政治因素,排除D项。[答案]A11.(2015·安徽铜陵五中第二次月考)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材料反映了从1545年到1800年,大量中国货物通过世界贸易流入欧洲,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可见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答案]B12.(2015·湖南益阳箴言中学二模)下列图片说明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是()A.荷兰政府特许的商业股份制企业B.英国政府特许的金融证券公司C.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D.西欧国家联合从事三角贸易的组织[解析]本题考查东印度公司的性质。从图片“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的信息可以看出其目的主要在于从事殖民扩张,故C项正确;东印度公司是政府授予很多特权的股份公司,荷兰、英国都有这样的公司,故A、B两项错误;东印度公司主要从事亚洲的殖民活动,故D项错误。[答案]C13.(2015·广东佛山一中段考)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解析]本题考查垄断组织。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巨型企业”,体现“生产集中”,而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说明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而“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内容中均未体现,排除C、D两项。B项表述不准确,而且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选A项。[答案]A14.(2015·山东淄博六中第二次诊断考)对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A.工业发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C.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1500~1900年间,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而这一时期正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这说明工业发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故A项正确;图片没有世界市场的信息,无法得出B项;C、D两项从图中也不能体现出来,故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44分,其中15题20分;16题24分)15.(2015·保定市高三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山西离北京地理位置很近,当时进关出关都很方便,茶、丝、盐、粮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晋南一带地窄人稠,外出经商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由于山西南部有盐池,卖盐、取盐都非常方便,明朝时,晋商通过运输军粮获得“盐引”,累积了大量资本。至清朝,他们跟随清军,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品,同时与蒙人做生意。清政府也给予了他们特权,使他们大获其利。材料二清末,晋商逐渐走向衰落,曾经盛极一时的山西票号,就是典例。北洋大臣袁世凯曾邀请山西票号加入天津官银号,票号总经理多墨守成规,只知享现成福,毫无远见,竟复函票号北京分庄经理,既不准入股,也不准派人参加组建。后来,户部银行改由江浙绸缎商筹办,致江浙财团后来居上。不久,户部银行改组为大清银行,无奈山西票号又不应召,最后失去了改组银行的机会。辛亥革命后,山西各票号放出之款无法收回,运往南省资金大多散失,存款却纷纷来取,清廷提银刻不容缓,导致无法周转,蒙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倒闭。晋商在茶叶行,同样遭遇重创。为打开销路,晋商赊销茶叶给俄中小商人,有些俄商故意拖欠不还欠款,有些中小俄商因受国内大茶商的排挤或自身经营不善,还款无望。晋商为了挽回损失,呈请政府与俄国当局交涉,但是恐外媚外的清政府,对晋商的呈请根本不予受理。宣统元年,俄国政府又突然违背两国茶约规定。对在俄华商征以重税,以排挤在俄经商的中国商人,晋商在对俄的茶叶商战中终于失败。晋商中还有以高度热情投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其资本主要投入了投资额大、见效周期长、管理要求高、并受运输条件制约的煤矿业,致使资金大量积压,陷入困境。材料三在文化理念上,晋商突出尊奉乡人关公,以关公的“诚信仁义”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和经商活动。许多山西商人把吃苦勤俭的美德代代承传,形成一种不怕艰苦、不畏风险的创业精神。在经商的刻苦性上,可以说山西商人居全国商人之冠。在包头城,有山西商人自办的子弟学校。驰名中外的旅蒙商“大盛魁”商号,在外蒙古的科布多设有本企业的训练机构,从晋中招收十五、六岁的男青年,接受蒙语、俄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及商业常识的训练,然后分配到各分号,跟随老职工学习业务。晋商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其一是从朋友营利到合伙经营;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份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其中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1)结合材料一,归纳晋商兴起的条件。(4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近代晋商走向衰败的原因。(8分)(3)结合材料三及相关知识,指出晋商文明中值得现代企业借鉴之处。(8分)[解析]本题考查商帮,旨在考查考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并能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第(1)问兴起条件要对材料一进行分层概括;第(2)问原因要结合材料二进行高度概括,切忌拖拉;第(3)问借鉴之处要从材料三中去提取概括。[答案](1)条件:善于利用商机;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人地矛盾突出;政府的特殊照顾。(2)原因:思想保守,没能实现向近代转型;清政府日益腐败衰落;受政局变动影响;受到外国列强的经济欺压;投资及经营策略失误。(3)借鉴:不怕艰苦、不畏风险的创业精神;奉行“诚信仁义”经营理念;同乡及行业内的团结;举办商人职业教育,重视提高职工业务素质;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以发挥群体作用。(答出其中四点即可)16.(2015·山东齐鲁名校第一次调研)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由于采用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顺着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型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