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学案】_第1页
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学案】_第2页
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学案】_第3页
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约公元前2070年(前21世纪初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我国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它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文明社会。2.夏朝开创的政治制度是世袭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一直到清朝结束,延续了近四千年。3.发现于河南夏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4.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在亳。西周分封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周分封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的封建制:封建领主制(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2)国王和大封建主之间是封君封臣关系,这种现象的产生于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期的改革: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须保护封臣。11世纪以土地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3)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等级森严;基督教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封君与封臣的关系特点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即封君不能管辖封臣的封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的实质是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2)分封制的作用:①积极: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②消极:维持了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分散了国家权力,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西欧封建制度的封赐和西周分封制的不同:西欧封建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中国的分封制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的政治制度。5.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青铜器是中国夏商周时期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6.在原始社会后期,开始出现铜器,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7.商朝时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8.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9.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10.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政治——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1.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禅让制是“公天下”,它是原始社会特有的。2.世袭制:依据血缘关系把国家政权世代相传而维护专制的统治,世袭制是“家天下”。3.分封制、宗法制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动荡与变革1.春秋诸侯争霸:①积极:客观上有利于局部统一和民族交融,推动华夏民族的形成;②消极:社会动荡不安,战乱接连不断,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成语: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百发百中、三令五申、纸上谈兵、老马识途、朝秦暮楚、一鼓作气、完璧归赵等。2.发生于战国诸侯争霸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魏与赵、齐)、马陵之战(齐与魏)、长平之战(赵与秦)。3.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4.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的标志。5.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6.战国时兼并战争的客观作用:促进了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7.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的措施是: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确立了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③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是: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4\*GB3④对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确立县制(不是郡县制)。8.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9.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和646年的大化改新(向唐朝学习)都促进了中国和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性质改变)10.战国后期秦国(不是秦朝)郡守李冰在岷江上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始皇为征服越族,开凿的沟通湘江和漓江的大型工程是灵渠。(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11.百家争鸣学术局面,根源于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12.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①由分裂走向统一②奴隶制瓦解③封建制确立1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主张有:①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将其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②政治思想: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为政以德)。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育方法)、有教无类(教育公平)14.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5.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6.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根源(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7.春秋战国时期最受欢迎的思想流派是法家,而不是儒家,原因是儒家思想强调“仁政”,不能满足春秋战国时各国进行争霸和兼并战争的需要。18.诸子百家在如今仍具有推广和传承价值的思想:(1)儒家:“仁”“礼”等思想,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2)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3)法家:“以法治国”等法治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4)墨家:启示当今社会要反对战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选拔优秀人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